在“双11”购物狂欢的背后,你是否注意过,鲜亮颜色的产品比黑白灰色卖得贵?同样是洗发水,女版的总是比男版的要贵?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差异,是长久以来隐藏于市场中的“价格歧视”——粉红税。
今年,“双11”主打理性、务实、多元,理性回归后,一批女性发现了省钱秘笈,不管是瑜伽垫、袜子还是刮毛刀甚至是毛衣,只要不执着于女性专用,加上“男”、“老头”等关键词,搜出来的商品就很物美价廉。如今,女性消费者正在从产品的本质功能下手,避开“粉红税”。
一样的商品,换成粉色等鲜明颜色,再打上“女性专属”等标签,价格能提升多少?在消费市场,为什么会产生“粉红税”?本期钛媒体·钛度图闻从数据层面作出梳理。
同款同质的女性用品比男性贵7%
女性消费者被收割“粉红税”
“粉红税”是指购买相同的产品或服务,女性比男性多付的价格。有关“粉红税”的现象以及讨论由来已久,但时至今日,“粉红税”变得更加具象化,即粉色的东西更贵。
在今年“618”大促期间,有网友发现“地平线8号”品牌一款24寸的托运箱,粉红色比黑色的贵150多块钱。
不仅如此,据钛媒体·钛度图闻观察,该品牌的另一款20寸的登机箱也有价格差异,其中黑蓝灰颜色行李箱价格为399元,而绿色、粉色行李箱价格为539元,差价为140元。
电商平台上还有很多类似的产品,据钛媒体·钛度图闻不完全整理,以颜色区分价格的产品包括有键盘、鼠标等电子产品,还有湿厕纸、插座等日用品,甚至还有酒水食品,差价在0.5元-140元之间。在这些产品中,有的同一链接就能看到黑白色与粉色等亮色颜色产品的差价,而有的产品则将黑白色产品与亮色产品分开链接售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产品还利用套装出售来隐藏差价。
比如,同一款方便面,普通装的价格为19.9元/10桶,粉色樱花限定的价格也为19.9元,但桶数却只剩下了8桶,每桶的差价在0.5元,如果不进行对比很难发现价格差异。
颜色只是“粉红税”最表象的表现。除了同款同质商品颜色方面有差价,男女款的同款商品也有差价。
据钛媒体·钛度图闻不完全统计,最常见的情况有衣服类产品,比如亚瑟士的一款跑鞋,同型号同颜色女款价格要比男款贵111元,这并不是孤例,同为衣物类的背心、袜子等,还有洗面奶、保温杯等日用品,部分产品女款价格均高于男款,差价在1.4元-20元间。
钛媒体·钛度图闻还发现,同型号的笔记本,仅仅是封面画了男生和女生,女生款的笔记本价格就比男生款高2.6元。以性别、颜色来区分价格,这是目前“粉红税”的一种体现。
对于“粉红税”,美国纽约市消费者事务部曾经对美国市场5大类794种商品的价格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2%的女性商品比男性商品价格高,女性平均比男性要多付7%的“粉红税”。
具体到各品类来看,个人护理产品的“粉红税”最高,价格差达13%,其中价格差异最大的商品是洗发水及护发产品,女款价格平均比男款高48%,并且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达一半以上为56%。
除了产品类的商品,部分服务类商品也会因性别差异而有差价。美国联合经济委员会2016年研究显示,女士正装衬衫的干洗价格要比男士衬衫高92%;在调查的100家理发店中,有85家理发店女士理发价格要比男士贵,女性支付的平均价格要比男性高54%。
同款同价商品不同质
“粉红税”屡见不鲜
同款同质不同价的产品,还留给女性消费者选择的权利,如今,“粉红税”的概念已经延伸,很多女性消费者只能被动交“粉红税”。
同款同价商品,质量和商品成分却不同,这也是如今“粉红税”的一种表现形式。据钛媒体·钛度图闻观察,在电商平台上,男女同款的某品牌羽绒服价格相同,但如果仔细看羽绒服的充绒量,会发现同尺码的羽绒服,女款羽绒服的充绒量远低于男款,从S码-XXL码,女款羽绒服充绒量比男款低18g-21g。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钙片品牌上。在钙片的26个男女相同的营养成分上,有12个成分男款比女款含量高,女款含量比男款高的成分仅有2个。同样价格的米诺地尔生发液,女款的米诺地尔含量要少于男款,虽然市场上药物宣传语表示女性更适合用低剂量的生发液,但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14年就批准了5%浓度的米诺地尔同样适用于治疗女性脱发患者。商家在品牌宣传语中加入了“适合女性”这样的预设词,更容易让女性买单。
“粉红税”屡见不鲜,还延伸到了一些专属女性的特定领域。比如冬季常用的暖宝宝,同一品牌下,标注着“生理期用”粉色包装的暖宝宝价格更高,一片大概比普通款贵0.3元,价格高的产品也并没有添加特殊成分。类似情况的还有洗衣皂,普通肥皂和女性内衣皂的价差在1元/块左右,两者成分也一样,只是包装上添加了女性的图标。
在药品中,你也可以发现“粉红税”的现象。同一品牌相同成分的止痛药,粉色包装、介绍中添加了“痛经专用”字样的小粉片价格更高,一粒药片的价差为3.6元左右。
对于女性产品价格高于男性这一问题,有分析认为主要有4个原因,首先是关税问题,在一些国家,女性商品的进口关税要比男性高,导致该商品的市场售价高于同类男性产品;其次是一些领域存在市场垄断,女性商品的市场份额集中于几个品牌之中,降价促销的品牌无法进入市场。这是“粉红税”存在的两个客观原因;此外,商家把产品包装做成故意吸引女性的样子从而增加成本,这是“粉红税”存在的价格分化现象;还有商家会认为女性更愿意付高价买高级产品和服务,这是价格歧视现象,这两个原因可以看作是商品厂商有意为之。
当“粉红税”遇上“双11”
女性消费者拒绝“粉红税”
但“粉红税”真的让商家得逞了吗?如今,女性消费者正在抛弃“女性专用”的特殊优待。
女性一直是“双11”消费的主力,2020年,女性在“双11”期间的平均消费金额比男性多421元;2021年“双11”期间,女性的平均消费金额比男性高375元。
在今年“双11”中,调查显示,89%的消费者青睐便宜的商品。在进行消费决策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思考某一商品究竟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深思熟虑后再下单已是常态。而对于“低价产品”的定义,65%的消费者认为不应只是价格低,还要有更高的质量和更优的服务。
为了“避税”,女性消费者开始找“平替”。一种方法是选择中性或男性的商品或服务。比如,在灰色针织外套前加个“老头”,50元左右的老头衫完美替代了售价好几百元的JK制服外套;在购买瑜伽垫时,搜索词前加个“男”,价格立马对半减;另一种方法是选择相同功能的同类型产品,比如“化妆刷筒”可以用“笔筒”来替代,“化妆包”可以用“数据线收纳包”替代,“女士刮毛刀”可以变成“男士剃须刀”......如今的女性消费者正在回归理性,选择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产品。
在“她经济”崛起的今天,女性群体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女性消费者不该被“特殊对待”,女性消费者也不应该为商家的营销策略以及偏见强行买单。理性消费渐成主流,女性消费者拒绝“粉红税”。
* 数据来源:经济日报、淘宝、天猫、纽约市消费者事务部、美国联合经济委员会等公开资料整理。
注:文/刘亚宁,文章来源:钛媒体(公众号ID:taimeiti),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