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特朗普爱上保洁》是假的 老美真正爱看的短剧长啥样?

哪吒 2025/08/04 13:49
哪吒 2025/08/04 13:49

邦小白快读

文章以虚假短剧事件切入,揭示海外短剧真实爆款案例和出海实践干货。

1. 核心案例数据:ReelShort平台剧集《Don't Miss Me When I'm Gone》播放量超9960万次,追剧用户140万人,付费机制单集0.66美元,全集33美元;付费点精准设在剧情20%处,卡在主角转变高潮以提升转化。

2. 剧情结构实操:采用前虐后爽模式,剧情融合逆袭复仇、霸总甜宠和身份错认,如主角离开坏兄弟后投入豪门爱情,集结点设计如“灰姑娘元素”吸引用户追剧。

3. 出海现状分析:短剧发展经历搬运、本地化改编、全球协同三阶段,当前通过本土化融合克服水土不服,如美高题材和创新热点操作提升传播效率。

品牌商可参考短剧出海揭示的用户行为和消费趋势,指导品牌营销与产品研发。

1. 品牌营销启示:海外观众偏爱情绪张力强的桥段,如ReelShort美高青春剧《真千金》播放突破2亿,吸引18岁校园群体;热点操作如紧跟社会事件改编剧提升品牌曝光。

2. 产品研发方向:霸总人设结合本地文化元素,如北美偏好“狼人”或“吸血鬼”幻想类型,尺度更开放引入禁忌情节;消费趋势显示爽感公式全球通用,品牌可挖掘如身份错位张力提升产品吸引力。

3. 代表企业与案例:枫叶互动通过文化混合叙事拓宽市场,副总裁南亚鹏分享本土化策略将热点题材创新转化为品牌渠道建设机会。

卖家可获取短剧出海的市场机会和风险提示,学习最新合作模式应对变化。

1. 增长市场机遇:海外短剧如三年前中国市场,千亿级蓝海潜力大;译制出海剧爆款率高,如剧点短剧AI翻译工具提升出海效率,数据驱动成正相关增长机会。

2. 风险与机会提示:敏感题材如总统相关短剧侵权风险高(吕少龙观点),需规避;水土不服问题需本地化改编,消费需求变化显示复仇、甜宠元素持续吸引海外用户。

3. 最新合作方式:全球协同阶段强调中外共创剧本和供应链输出,如海外团队拍摄或国内取景;可学习热点操作模式快速抓住流量红利。

工厂可探索短剧出海的生产需求和商业机会,启示数字化和供应链拓展。

1. 生产设计需求:全球协同打法要求灵活布局生产链,如中外剧本共创支持内容本土化;产品可融入文化元素如美高校园设定,提升情感共鸣。

2. 商业机会点:美国市场处于早期蓝海阶段(类似三年前中国),需求大易切入;出海模式如付费机制(单集0.66美元)启示电商式发行机会,供应链输出中国制造玩法可挖掘。

3. 数字化启示:推进AI工具应用提升效率,如剧点短剧AI翻译软件秒翻准确率90%;工厂可参与数字内容生产链条,如热点题材本地化制作需求。

服务商应关注短剧出海的行业趋势和新技术解决方案,应对客户痛点。

1. 行业发展趋势:出海三阶段演变至全球协同,中国供应链和玩法输出成主流;市场数据显示情绪公式全球通用,但需本土化落地如文化元素融合。

2. 新技术应用:剧点短剧开发AI翻译软件,实现秒翻90%准确率,解决语言翻译痛点提升出海效率;ReelShort热点跟进技术如社会事件改编快速吸引用户。

3. 解决方案建议:针对水土不服问题(如题材不适),采用本地化剧本创作和分阶段改编;服务商可提供内容优化方案,如霸总类型定制满足不同市场偏好。

平台商需把握平台运营需求和风向规避,优化招商与管理。

1. 平台最新做法:ReelShort设置付费点卡在剧情20%关键处,提升转化率;热点操作如总统题材短剧紧跟社会事件,快速吸引用户注意并规避内容风险。

2. 招商与合作机会:平台可联合内容提供商如枫叶互动推广美高青春剧(播放2亿案例),通过全球协同布局中外团队合作招商。

3. 风向规避:题材选择需谨慎评估侵权风险(吕少龙观点),避免敏感内容;运营管理中本地化改编成为核心需求。

研究者可挖掘短剧出海的产业动向和新问题,推导政策启示和商业模式。

1. 产业新动向:出海模式从搬运进化到全球协同阶段,中外共创剧本成主流;新问题涉及本土化边界(如特朗普题材争议),需平衡文化融合和侵权风险。

2. 政策法规启示:热点素材运用须确保不造成实质侵权(南亚鹏观点),可建议监管框架保护当事人权益;研究显示不同市场政策偏好差异(如日韩财阀元素)。

3. 商业模式分析:三阶段发展模式显示玩法输出价值,付费机制和热点操作提升经济效益;代表企业案例如枫叶互动文化混合叙事提供范本研究。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这一次,让我们从本周最热“短剧”——那部根本没存在过的《特朗普爱上在白宫做保洁的我》聊起。

这部“短剧”最早可追溯至7月1日一篇公众号推文,文章称中国爽剧《总统爱上在白宫做保洁的我》在北美3个月狂揽1.5亿美元。由于数据和话题都足够劲爆,被海内外一众媒体与网友激情转发,后又被证实“打假”,成为一场“假新闻出口转内销”的闹剧。

据新榜旗下跨平台社媒传播监测平台声量通,最近一周,话题#特朗普爱上白宫保洁 在各平台的讨论声量达到顶峰,综合声量指数超942。

虽然这部得到大范围关注的短剧,竟是一场传播乌龙,不过以此为线索,我们顺势看了看短剧出海的最新现状,同时想要了解——目前真正在海外爆火的、看上去就“背后必有华人指点”的短剧,到底长什么样?

我们暂且从一众热门海外短剧中选取了ReelShort平台在7月上线的《Don't Miss Me When I'm Gone》。这部付费短剧多次登顶ReelShort站内日榜、周榜,截至目前播放量超9960万次,追剧人数超140万。

尽管这是一部海外短剧,但不论是剧情、台词,还是分镜画面,只看一眼,你就会从中看到无数故人之姿。

被狠狠掐住的脖子、滚下楼梯的身影、没拉住的手、灰姑娘的小皮、心思各异的微表情——

短短几秒就让人心生感慨,“原来老美也吃这套啊”。对国内短剧市场来说,这甚至像是“上一代的狗血桥段”。

当然,这也与海内外短剧的发展阶段不同有关。今年年初的一场短剧闭门分享会上,听花岛内部人士也提到,短剧在美国就像三年前短剧在中国,还是一片千亿级市场的蓝海。

回到这部剧的剧情,总体来说,这是一部集逆袭复仇、霸总甜宠、身份错认、校园霸凌于一体的短剧。

女主是标准 “小白花”,父母双亡、身患哮喘,靠两位哥哥照顾。直到保姆的女儿(女配)出现,开始造谣女主“看不起穷人”、“偷募捐钱”,还争宠想顶替她的生活。

这天,女主过生日,打开活动教室的门,发现众人捧着蛋糕,似乎正在迎接寿星的到来。

正当她要感动落泪,女配突然出现,一个闪身丝滑挡住“碎花姐”的镜头——原来这蛋糕不是单给女主一人准备的,甚至这场生日宴都没有女主的份。

与女主同住三年的哥哥们,一听到关于女主的风言风语就发了狠忘了情,彻底失去信息分辨能力,认定女主是品行不端的坏人。

其中一个热暴力哥甚至直接把女主推出了教室。女主被推倒地,此时涉及前文提到的重要知识点:她身体孱弱,患有哮喘,痛苦倒地直接昏迷不醒。

待女主再次睁眼时,两位好哥哥陪在身边,女主正要升起感激之情,只不过还没来得及表达,两位哥哥的指责和埋怨便让双方的误会再次升级——

他们认为是女主装病,毁了女配的生日派对。

女主不过是险些丧命,而我们女配,失去的可是一年一次吃到生日蛋糕的宝贵机会啊!

接着,又是似曾相识的“真假千金”冒名顶替桥段。

女配穿女主衣服,睡女主的,把女主赶出别墅,还故意给女主发送自己跟两个哥哥举止亲密的照片。

在这部剧中,值得研究的女主的两位哥哥。一旦女主跟女配起冲突,两位哥哥就开始以各自的方式拉偏架。

一个具有超雄人格,擅长打热仗,在短短6集剧情中让女主头部撞击地面4次;另一个则堪称精神控制的高手,看似文质彬彬善解人意,实则对女主受苦冷眼旁观,在最后关头用冷暴力重创女主,像极了把“你非要这样想我也没办法”挂在嘴边的渣男。

比如女配把女主心爱的衣服全部扔出别墅,“超雄哥”先上手推推搡搡,然后“蔫坏哥”眼镜一戴,扔掉脑干,立马变坏,直接跳过争论谁好谁坏的步骤,让女主给所有人道歉。

在油管和TikTok,这部剧有不少热门切片都是围绕女主和两位哥哥的纷争展开。

观众一边大骂,“如果最后女主和两个哥哥和好,我将手撕剧组”;一边又到处求全集链接,“女主最后到底是怎么复仇的,死手,快刷啊”。

这部剧主打一个“前虐后爽”,付费点设置在全部内容20%的位置,刚好卡在女主能否真的下定决心离开俩坏兄弟的剧情关卡上。

而在后续的付费剧情中,离开了坏兄弟的女主开启了新的情感线,稳稳投入豪门霸总的甜美怀抱。

又是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分镜,比上海台风天还大的暴雨,爆亮的车前大灯,犹抱长柄黑伞半遮面的男主,全身湿透趴在雨里看着男主款步走来的无助女主......

尽管已经全身脱力跌入男主怀中,还不忘呼应中心思想,响当当喊出剧名——

Don't Miss Me When I'm Gone。

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今天的姐你爱答不理,明天的姐你高攀不起。

整体来看,这部剧的内容不算单调。在总计63集,长约2小时的剧情中,填充了两条故事线,一条是类似于“真假千金”错认身份的打脸复仇线,另一条则是豪门闪婚甜宠爱情线。这部短剧的单集费用为0.66美元,解锁全集需要33美元。

可以看出,国产短剧里那些经过市场验证的核心冲突,比如身份错位的张力、善恶对抗的爽感、情感纠葛的拉扯,同样是吸引海内外观众的要素。

但要让这些内核在海外落地生根,就得配上更符合当地文化语境的包装

ReelShort母公司枫叶互动副总裁南亚鹏告诉我们,美高青春题材是团队当下的创新重点之一。

据他介绍,2017年左右,枫叶互动团队在海外做游戏项目,当时已拿到《Mean Girls》版权。自2024年起,他们开始以此为文化背景切入young adult细分赛道,推出了如《真千金对打假名媛》等剧集,播放量突破2亿。

这类内容一方面顺应了“美国校园青春”这类已有的流行文化趋势,另一方面又也能吸引18岁左右的校园群体,拓宽短剧的受众范围,称得上是一种文化混合的叙事样本。

在内容设定上,海外短剧也延续了国内爆款中的典型设定:霸总仍是最常见的男性人设,不同的是,北美市场偏好“狼人”“吸血鬼”等带有幻想色彩的霸总类型;剧情尺度也更开放,常常引入禁忌之恋、BDSM等桥段,提升情绪张力和爽感体验。

可以说,短剧的“情绪公式”在全球范围内是通用的,但最终能否打动观众,则取决于文化元素与人设逻辑的本土化融合。

至于这种“本土化融合”的边界在哪,开头提到的“特朗普爱上保洁”,恰好能提供一个示例。我们与多位短剧同行交流,发现他们对这类题材的短剧,持有并不相同的看法。

剧点短剧副总裁吕少龙认为,这类题材的改编制作风险远远高于收益,公司不会触碰。

而ReelShort母公司枫叶互动副总裁南亚鹏表示,他们对此类题材的接受程度较高:“将短剧既有内容与一些有特殊身份的人去做结合的话,传播效果是很好的,用户也会喜欢这种题材。只要不会对这些当事人造成实质的侵权,那我觉得我们都可以去做。”

比如ReelShort最近上线了《总统之子爱上做保洁的我》等多部总统及其亲属为男主的短剧。他们还曾在路易吉强杀某医保公司CEO的新闻事件后,推出类似情节的短剧《审判者》,将社会热点转换为短剧素材。

这种紧跟热点的操作思路,主要是为了在海量内容中突围,以此快速抓住用户注意力。

不过,“本土化改造”也只是短剧出海的环节之一。剧点短剧副总裁吕少龙分析,短剧出海目前已经走过三个阶段,译制短剧和海外自制短剧作为出海短剧的两个大类,在此过程中不断交融、变迁。

起初是“搬运阶段”,直接给国内短剧加字幕就出海。但是很多在国内是爆款的短剧,如赘婿、婆媳等题材,到了海外就会水土不服。

随后进入“本地化改编阶段”,开始贴合海外喜好,比如找海外创作者写本土剧本,在霸总填充的内核上加入各地流行元素,比如北美市场更喜欢狼人、吸血鬼,日韩观众则爱看财阀或人夫。

当下则到了“全球协同阶段”,把中国供应链和玩法推向全球,各环节灵活布局,既可以用海外团队拍摄发行,也能让海外团队在国内取景,“很多时候都是中外共创剧本,外国编剧负责本土内容,中国编剧负责把控节奏”。

以剧点短剧为例,他们更擅长做出海译制剧,据吕少龙介绍,为了讲究效率,他们开发了一个AI翻译软件,“基本能做到秒翻,准确率能达到90%”;自从AI翻译工具研究出来后,他们就采取了“统统出海”的出海策略,从结果上来看,在国内已有流量基础的短剧,出海后成为爆款的几率更高,“几乎是正相关”。

短剧出海,正在试图输出中国短剧制造的一整套打法。

注:文/哪吒,文章来源:新榜(公众号ID:newrankcn),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新榜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