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于刚:“互联网+医药”现状很像8年前的电商

亿邦动力网 2017/08/23 17:28

【亿邦原创】于刚,1号店创始人,现岗岭集团董事长,电商圈熟悉的“老朋友”了。日前,于刚出现在海南博鳌的西普会,讲述他正在开垦的“互联网+医药健康”行业。

相较于服装、电器、图书等其他类目,医药电商真的太太太初级了,其所处的现状不禁让人感觉时光倒流。正如于刚所说:“互联网+医药健康现在仍处在婴儿阶段,很像09年到11年左右的电商。”

而在这个发展极度缓慢,但前景又不可限量的行业,于刚探索到什么程度了?他所率领的岗岭集团到底在干什么?来看看于刚最新的演讲实录:

在过去的几年乃至未来的数年,“互联网+”是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大家还听到很多别的关键词,包括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4.0等。但可以断定的是,未来的数年,“互联网+”始终都是热门的关键词。

“互联网+医药健康”又是其中最具潜力的一个领域。“互联网+医药健康”现在仍处在婴儿阶段,很像09年到11年左右的电商。我还清楚的记得2011年的时候参加在长沙举办的中国零售协会领袖峰会,那时代表电商的只有我和当当网的李国庆,我当时提出将来无商不电商,台下一片哗然,说是不是我在喊狼来了。

结果短短的几年后,同样的会在福州举行,当时在一个论坛上几位传统零售的领袖在讲,几年以前记得于总说无商不电商,那个时候觉得是在喊狼来了,但现在不再提狼来了,大家都在谈如何与狼共舞,引狼入室,如何真正的充分利用互联网。

医药电商现在处在婴儿阶段,是最后几个正在被互联网攻克的堡垒。互联网最早冲刷的是图书音像,后来是数码,母婴,服装等,08年的时候开始做快消品,现在是冷链生鲜,而互联网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这个领域既有政策壁垒又有行业壁垒。

我们进入这个领域后,感觉潜力巨大。中国目前的现状是大众看病难买药贵,这个领域结合互联网的发展将具有巨大的空间,但互联网不仅是一个工具和商业模式,而是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改变这个领域,这里面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无知者无畏。我们可以在这个领域展开充分的想象,可以充分的发挥。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希望打造一个互联网医药健康的生态圈。我们先看一下未来我们想做成什么样,既然大众看病难买药贵是我们希望解决的问题,我们首先从顾客角度着手,顾客无外乎分三类,第一是患病人群,需要看医就诊。第二,是亚健康人群,希望恢复健康。第三,健康人群,希望保持健康。

如果需要看医生的话,患者总是希望在最方便的时间,任何地点,找到最适合的医生,互联网就可以解决这一点。比如患者通过网络医院可以视频就诊,电话就诊,哈佛医学院有一个研究报告显示70%左右的病患者不需要当面见到医生。刚才IBM的吴博士提到很多时候患者不需要直接看到医生,机器人医生就帮你解决了,而且在将来,机器人医生甚至比人类医生看得更加准确,给出的解决方案更合理。

可以想像一个医生给你看几分钟十几分钟,只是基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而机器人医生通过人工智能分析成千上万的病例,综合各方面的数据后给出的答案,可以看的更准确。

如果健康或者亚健康人群需要健康管理,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获得用药提醒,饮食建议,运动提醒等。如果患者一旦被确诊,互联网医院将开具电子处方,电子处方传送到网上药店或者线下的药房,如果是处方药将通过线下药店配送给患者,如果患者还不能确诊,需要进行CT、X光、抽血等进一步的检查,则可以转诊到合作伙伴的医院。

上面这个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而要解决买药贵,就必须优化供应链,把整个供应链扁平化,降低中间的成本,这个时候B2B变得很重要了。通过我们的1号药城,帮助我们的网上药店优化供应链,同时帮助线下的药店实现零库存,把药店的库存周转从三个月降到三个星期,成本大幅下降。

可以看到,我们现在在布这个局,希望打造的是这样一个生态圈:首先有网络医院1诊,可以通过视频电话就诊,然后用户可以通过网上药店1药网下订单,我们众多的线下药店的合作伙伴帮我们接收医保和履单处方药,B2B平台1号药城可以为我们大量的线下药店提供供应链的管理,药品交易中心可以实现招投标和GPO,实现透明公平公正的药品交易。

既然有了这些平台,接下来就是如何让所有资源充分优化和共享。我们B2B跟B2C不是独立的,是共享的,包括共享药品的上游品牌商、流通商,共享仓储物流,共享数据,共享系统。

比如我们C端大量顾客的消费大数据,我们可以给合作药店提供数据产品,比如要在上海张江设立一个药店,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知道哪些商品畅销,消费者价格敏感度如何,商品的关联度怎么样,在这个药店要放哪些商品,设置什么样的价格,怎么样搭配组合式的营销,这些数据就真正的为决策起到了指导型的作用。

B端和C端可以共享的功能有很多,除了价格管理、客户管理、营销手段有所不同,二者在订单管理,商品管理,库存管理,仓库管理,以及大部分的商品搜索上具有一致性。在搜索上略有不同的是,B端客户作为专业人士通常按照规格,品名,甚至比较复杂的英文名直接搜索,大众用户则更多的依靠疾病跟症状来搜索商品。

我们先把B端C端融合起来,再看怎样把线上跟线下融合。大家知道线上线下各有优势,未来一定是线上跟线下达成最优配置,全渠道销售,而不是一种形式取代另外一种形式。

比如说线上可以不受地理限制,一网覆盖全国,不受时间限制,7×24小时全服务,不受货架限制,可以无限增加品种品类,线上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大数据,可以得到顾客的画像数据和行为数据,我们可以知道顾客网上搜索收藏的行为,所有商品购买周期性和购买的商品的关联度等等。线下不是说没有数据,只是获取数据的颗粒度稍微大一点,而且有些数据很难获取。

但是线下也有线下的巨大优势,一是即时可得,当时看到当时可以拿到,要是拉肚子发烧马上可以拿到药;二是体验式营销,想试一试看看后可以当场买了;三是可以和店员互动,甚至可以通过专业人士帮助顾客做选择;四是政策利好,现在国家政策对于处方药控制非常严格,医保也是区域化的,而线下药店在政策上有很多的利好。

如何让线上线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有机融合起来,首先一点就是相互引流,线上的流量引到线下,实现网订店取;其次是共享SKU, 比如说现在一个店只能卖两三千种商品,但是通过共享,可以迅速的无限制的扩展到十几万种;三是线下药店帮助线上履行订单和接受医保支付;四通过互联网医院,在每个店里面设置视频问诊,顾客看诊之后可以当场拿到处方。

我们作为平台,有自营也有商城,我们需要将这两块进行有机融合。自营的优势是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优质的顾客体验。而商家的优势则是拥有丰富的长尾品种,覆盖更广的区域和更多的服务。

这里面非常关键的就是怎么样决定哪些品种自营,哪些品种交给商家运营,最后在顾客体验上,所有品种覆盖上达到最优的配置。还有就是对于商家的管理,如果商家管理不好将影响我们整个平台的品牌,因为顾客从来不分这个是商家卖的还是你自营的,他认为有了任何问题不管是质量问题、服务还是商品的破损等等都是你平台的问题,所以怎么严格管理商家变得非常重要。

如何实现医+药的融合,通过网络医院和线下药房,给顾客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首先是如果看诊不确诊,可以通过转诊或者会诊来解决,如果一个医生确定不了解决方案,可以多个医生会诊,比如我们可以请美国医生、新加坡的医生一起会诊。然后用可穿戴设备监控这个顾客健康康复的过程,为顾客进行健康管理。

最后就是融合1号药城跟药品交易平台,上游都是品牌商工业商业企业,交易是共享的。还有就是增值服务,比如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平台交易工具服务、数据服务等,这些都是共享的。

将来的供应链应该朝C2B发展,我们可以把分析获取的顾客需求数据,提供给生产商品牌商,给他们提供决策依据,包括应该生产什么样的药品,用什么样的规格,采用什么样的包装更加适合大众,这个不是上游直接推动而是下游拉动。

以上是我们希望做的五个融合。 融合之后我们希望达到什么目标呢?

首先我们为大众顾客提供了完整的就医买药的解决方案,顾客体验提升了;

第二,自营跟商城的融合让我们的品种更加丰富了;

第三,效率也提升了,供应链C跟B端的是批零一体的库存管理,仓库运营效率提升了;

第四,组织架构更合理了,比如说IT团队按购物车,搜索,支付等分功能团队,而不再按B端和C端来分了。

最后让所有的效率提升转换成顾客体验的提升,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我们能够高效的打造我们的生态圈。

希望在这绝好的历史时期,让我们一起能够用互联网的模式和思维方式真正的改变中国大众的看病难买药贵的现状。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