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圆桌对话:回归体验 科技创新这样提高产品能力

翟更章 2023/09/05 10:48

【亿邦原创】9月3日消息,在2023中国电子商务大会上,京东科技副总裁母小海,法国马克西姆中国区家居业务负责人、马克西姆咖啡机首席品牌官陈豫,ffit8创始人CEO张光明,伯俊科技联席总裁颜伟,以及亿邦研究院长麦浩超围绕”数智升级:科技创新重塑消费体验”这一主题进行了圆桌对话。

亿邦研究院长麦浩超向各位嘉宾提出问题:“如何顺应潮流满足消费者,针对他们的需求应该往哪些方向进行科技研发?”

伯俊科技联席总裁颜伟认为,科技创新是企业的主旋律,消费存量当下大的环境下科技创新一定要用生意的逻辑来引导,首先得活下去,科技创新的方向应该是业绩增长最需要的方向,这是我们的指导原则。企业最需要的是三个方向的创新:

首先通过数字化或者科技的创新能帮助企业更好的解决库存问题,让我们的品牌活下来。

第二,经销商更有效的履约,让品牌和经销商之间在新的零售场景下构建新的关系,实现经销商的业绩进行提升,让经销商活下来。

第三,现在线下门店的业绩不是特别好,需要我们通过数字化创新帮助门店提升业绩。

ffit8创始人CEO张光明指出,食品行业里科技不完全是正面形象,一提到就是科技与狠活儿,食品里有科技,这个东西能吃吗?食品以前追求的就是为了让它更便宜、更好吃,这是食品商业模式决定的,更便宜更好吃就是糖和油、色素、香精、防腐剂,替代掉现有的真实食材等等,健康食品的行业要解决这个问题。核心是现在绝大多数日常吃的食品结构里处于热量过剩,但营养不足的状态。

法国马克西姆中国区家居业务负责人、马克西姆咖啡机首席品牌官陈豫则认为,产品怎么更好的满足消费体验要根据不同时代来分类。在国外,咖啡机就跟家里的电水壶、多士炉这样的小家电一样,但中国不是。中国新一代的年轻人喝咖啡要的体验感是不一样的,消费者传播一个品牌的标准是什么?不是说品牌产品多好,产品是个道具、把它拍的漂漂亮亮,而是反过来,消费者是不是这个产品的道具,如果我能成为这个产品的道具我去拍我是自主的宣传。

“我们在做调研的时候特别有意思,消费者要的定时预约功能是一个小模块。前段时间我们访问了咖啡深度爱好者,是00后。他说我除了咖啡之外喜欢健身,喜欢开越野车,有一个功能我特别想你们咖啡机能有,就是人机交互,现在的产品你说什么指令它就会执行,咖啡机可不可以有?科技创新我的观点还是围绕着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去走,尤其是对于做产品的能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找到真实的需求,而不是闭门造车,工程师、产品经理不能只在办公室里,在研发中心想,因为他们大多都不是Z时代的人,但消费者是。”

京东科技副总裁母小海则表示,从数据驱动角度讲,京东上大概有40%的商品来自于C2M反向通过数据驱动选的。在选商品的时候其实我就知道它能卖给谁,怎么卖,大概是消费者需要的,所以我们就跟厂家已经开始做C2M的合作了。前期我们作为一家线上互联网消费的企业对于数据的洞察,反向赋能或者是合作到线下跟很多品牌互动。

一个成功的商品除了各位在座的品牌商对于行业,对于自己所服务领域的洞察,结合一些平台对于数据、对于人群、对于社会的洞察有更好的效果。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在不影响原意的基础上,由亿邦动力编辑整理。

以下为演讲实录:

麦浩超:首先请四位自我介绍。

母小海:各位嘉宾上午好!我来自京东科技的母小海,很荣幸有机会参加这个活动。京东大家都不陌生,京东里面有不同的业务,现在已经是集团化的企业,今年整体营收超过1万亿人民币,员工数56万,目前是全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分成几块业务,零售业务,围绕着交易核心的零售,围绕着交易又做了其他业务的布局,比如京东物流、工业品、企业购。

几年前开始布局第三条增长曲线,就是技术服务,就是我所在的京东科技集团,代表着京东技术服务的业务板块,主要的任务是利用过去京东二十年来无论是零售、供应链、仓储、交易各个领域上技术服务的积累,无论是2G、2B、2F各行各业的企业做数字化的转型。

陈豫:我是法国马克西姆中国区的负责人,我们品牌有130年的历史,1893年成立,1983年进入中国,一直在美食赛道进行耕耘,这几年破圈的是我们做的咖啡机设备。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跟几个朋友聊,咖啡成了咖啡+的文化,可以进入任何赛道,四川的三星堆博物馆里建咖啡馆,我们做他们的商务顾问。我比较意外的是内联升也在做咖啡的概念,170年的品牌和130年的品牌非常有想象力。

穿越周期我也蛮有感触的,美国有一个作家叫詹姆斯·柯林斯写过一本书就叫《基业常青》,拿美国30家企业作为样本分析,不是找做的最好的,而是找时间最长的,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结论是保持核心,刺激进步,既要又要统统都要,我也特别感兴趣,一会儿跟几位嘉宾探讨,保持核心的基础上怎么用科技创新刺激进步。

麦浩超:马克西姆是干啥的?

陈豫:马克西姆是法国瑰宝级的企业,成立于1893年,曾经的拥有人是艺术大师皮尔卡丹先生,不幸在去年去世,艺术大师皮尔卡丹先生。在北京的崇文门饭店马克西姆餐厅是1983年中法合资建的第一个法式餐厅,可以说是法式文化的传承。

张光明:我是ffit8的创始人,ffit8是创立才四年多的新品牌,专注于用科技蛋白质帮助大家吃的健康的健康食品品牌。我们聚焦在解决大家减肥和运动期间吃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帮大家管住嘴。我们是中国代餐蛋白棒品类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到现在已经四年多,卖了1亿多根蛋白棒。

四年虽然很短,但我们已经成为中国在体重管理代餐领域的行业领导者,是体重控制代餐食品和健康通用食品团标的发起者和制定单位,我们的产品主要是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运动和减肥期间如何通过科技蛋白质代餐帮你管住嘴,二是运动和减肥期间如何能通过健康零食让你没负担的吃到让自己愉悦,这是我们的产品方向。希望今天能跟大家多做交流。

颜伟:我来自上海伯俊科技的颜伟,伯俊是1999年成立的,二十四年我们一直专注于零售行业的数字化,迄今为止我们服务的品牌已经超过了5000多家,经销商有十几万家,服务的门店接近40万家,线上门店超过4万多家。

伯俊的使命是希望通过数字化创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业绩增长,我们今年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是会归纳和提炼100家客户成功的业绩增长场景,给行业借鉴和参考,为企业走出困境提供伯俊的方案,贡献伯俊的价值。

科技将把消费带往何方?

麦浩超:我们这个主题叫科技创新重塑消费体验,畅想一下科技持续创新发展的未来消费应该是怎么样的,会不会继续区分线上和线下呢,那时候很多品牌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母小海:很多品牌都谈了关于未来消费的场景,大家一致认为线上和线下都会存在,不同的侧重点,线下可能关注在更多的服务和体验类,线上偏交易和触达。之前一直在讲线上、线下,疫情的时候讲人货场,后来讲私域,现在讲公私域的联动,场景都存在。以后的边界可能会变得相对比较模糊一点,不像之前我们在线上和线下做的事情相对比较割裂,大家现在越来越多的都想做场景打通的环节。技术发展方面,线上体验会越来越丰富,更加人性化。

举个例子,以前家居家具行业在线上做的比较少,家具很多都需要体验,比如尺寸、颜色,放在家里的摆设。去年在京东上线了通过线上做3D建模,通过BIM仿真还原让你能在线上体验到房屋的设计,你可以自己当一个设计师,这种时候线上和线下的体验就更打通了一些。这些技术的创新会让线上线下更加模糊一点。

新的产品打造也是这样,以前我们会区分很多商品偏线下,这是慢慢的越来越多的趋势,会不会存在,我觉得都会存在,只是边界和界限会越来越打通,更加模糊,没有那么清晰了。

陈豫:科技创新人货场,或者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我们理解是获得用户获得顾客,在这个基础上市场营销和创新是它的两个腿。

场这个事可能是大平台该做的事,华熙也在讲产品上货这块怎么利用科技创新,还有一个点是在人上。在我看来,人分两类,一类是消费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做到市场营销端。还有一类会被大家忽略的点就是对内,比如做品牌公司有销售团队。中国所有的大学里几乎没有教怎么做销售,市场营销、工商管理都不是教销售。很多企业里的销售人员其实是江湖人士,也有些软件,比如说CRM、ERP系统,通过技术和信息的手段做一些创新。

但在我们看来有一个理念叫知识管理,知识管理跟信息管理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我们在内部做了很多的实践,怎么把人的管理和信息管理结合。信息管理是客观的显性的知识,知识管理其实有很多隐性的不容易表达的知识,科技创新怎么推动知识管理实践,对内部人员效率的推动是我们比较关注的点。

麦浩超:这个点还是蛮有意思的,科技创新推动内部知识管理。

张光明:今天各位嘉宾的观点是一致的。线上、线下的边界已经非常模糊了,线上的做线下,线下的做线上,从消费者角度来讲未来线上、线下已经没有边界了。

以ffit8举例,现在销售收入线下和线上基本各占一半。其实已经切不出来了,比如山姆会员店有我们的产品,大家去山姆逛店的时候会买我的东西,山姆成交里增长最快的反而是山姆的APP,O2O送货,盒马也一样。更多数字化提供的服务是围绕着用户为核心的服务,以它为中心所有的数据化都是围绕它展开,无论是商品还是服务,背后的企业性质或者物理门店是线上还是线下对于用户来讲已经无所谓了。

第二,从品牌营销角度反而是另外一种不同。虽然科技带来的是所有信息不对称被打消了,用户获取知识、获取信息、了解价格、比价比产品的成本越来越低,但用户所要的差异化的品牌营销需求反而更强了。满足他的心理需求,消费核心是定义你是谁,你用什么决定了你是谁,跟别人的区别。品牌营销的特征反而跟科技是反向而行的,品牌营销的特征最后变成了把以前在互联网上已经形成的态势,叫做部落化的用户分层转移到线下,以后在商业服务和品牌服务里面反而要围绕用户的服务场景差异化去做。

比如ffit8在线下的布局是有特征的,不像以前的消费品是大流通、大渠道、打广告的逻辑,媒体已经碎片化了,场景已经碎片化了。我们的布局在线下反而是一二线城市健康食品的超市,健康食品的货架,健身房、瑜珈馆、咖啡厅这些年轻人比较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运动健康场所,让用户无论是线上看到的内容,还是线下去的场所,所见即所得。

麦浩超:非常期待ffit8后面能讲具体的案例。

颜伟:我们有一个基本判断,我们认为消费已经进入存量时代,在这个前提下所有科技创新一定要以业绩增长作为导向,这是基本的指导原则。在此之下我们畅想未来的消费,其实线下的门店未来会有最大的惊喜给大家,它是被低估的消费场景。在线下门店里大家可以看得到所有消费场景在这里都可以落地,而且可以有更多无限的可能。在我们的客户里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超过8000万,达到1个亿的门店已经出现了,对这些门店的研究和探索我们会在里面发现未来消费的样子。

说到线下、线上的未来一定是高度融合,从我们的角度提出两点,一定有两个基座,一是实现全渠道的库存共享,这样才能融合,就是我们常说的全渠道一盘货。二是出现融合产生新的业务场景,需要我们去重构整个业务链、价值链和利益链,只有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线上、线下的高度融合才有可能。包括消费存量走到今天,给大家报告一个数据,在我们的客户中间企业平均休眠的会员数量占到65%左右,对企业来讲有65%的会员一年都没有在企业进行过一次交易,接下来这是非常大的机会。

科技创新怎样确保消费体验提升?

麦浩超:非常好,您的方向是线上、线下融合,进一步注重会员换新的动作。

对于企业来讲重点聊科技创新,企业应该怎么利用科技创新提升消费体验,如果是品牌商的企业,希望您分享一下您的企业在科技创新重塑消费体验中做过哪些案例或者一件事,伯俊和京东科技可以提一下你们正在赋能服务的品牌商案例。

陈豫:正好碰到了一个案例挺有意思的。我们做咖啡设备,前段时间有一个供应商给瑞幸供咖啡液,未来大家在瑞幸里可能喝不到现磨咖啡了,豆子磨成粉有人给你做,比如像麦当劳喝可乐,是速溶的感觉。大家一起讨论这个案例,有70%的人投票是不好的,即使它的成本还会下降,科技创新优先要尊重的是消费者的体验。还有一个案例,我们做三代咖啡机产品的迭代,做了大量的调研。咖啡机是特别不一样的小家电,男女购买比率女性用户超过了八成,破壁机这个品类超过93%的购买是女性用户,男性用户非常少,找不到男性用户购买的点,咖啡机有45%的男性购买。

我们做迭代的时候有一个小的调研,到底女性用户对咖啡机的需求是什么,有很多选项,第一名是有没有预约定时功能,这是我们之前想不到的,从科技角度实现这个功能不难,关键作为品牌和企业来讲是不是能用到最有效率的方法捕捉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麦浩超:非常好,预约功能我没想到会是比较重要的痛点。

张光明:ffit8是做健康食品的,大家都知道健康的东西不好吃,好吃的不健康,但你可能不知道为什么。健康食品的时候往往是高蛋白、高纤、低糖、低油的,你的口腔里是不能消化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高蛋白高纤的食物你会觉得柴、涩、硬,咬不动,就爱吃高油高糖的东西,这是生理不能决定的。

做健康食品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让用户爱上吃健康食品,这是很难的,听起来很简单。第二个难点是健康食品贵,蛋白质就是贵的,糖是便宜的,买健康食品的时候你会觉得预算少,便宜的东西好吃,为什么不吃垃圾食品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被垃圾食品包围了。

ffit8是怎么用科技创新解决这两个核心问题的。第一是如何能让健康食品变好吃,不能让你的口腔消化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我用科技的力量把蛋白质的分子做小,你吃之前我把食物做了预处理,让它的分子变得更小,甚至有的时候小到肽的层面。这样你在吃的时候,包括膳食纤维吃的时候口腔里的分子很小,虽然仍然不能消化,但口感变得更好了。以前你要通过牙齿咀嚼,比如吃麦片很健康,但你不爱吃,很麻烦,咬不动,比如我们做了燕麦蛋白谷物棒,通过把燕麦蛋白粉、肽粉和五谷粉放在一起预先做膨化处理,通过高压把它打开,膨化处理之后加上黑巧做成谷物棒,你吃的时候它已经不像麦片了。虽然它还是没有糖,但吃起来的口感像你小时候吃的沙琪玛,像高糖和小麦粉垃圾食品的口感,你就会觉得好吃了,你觉得好吃了吃健康食品这件事就变得可持续了,你就不会排斥。

在贵这件事上怎么解决呢,这是一个核心的问题,现在乳清蛋白全球供应链一样,很贵,从牛奶里一层层提取出来,成本很高。我们做了一款产品,与安琪酵母联合研制了应用于蛋白棒上的酵母蛋白,是微生物蛋白,不是动物和植物蛋白,出来以后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能达到甚至超越乳清蛋白的水平,口感会更好,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成本可以大幅下降1/4。这样我们就能把原来的蛋白棒从很贵的大概3美金一根做到3块多人民币一根,在用户侧的购买价格,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更贵的东西普及。

比如在中国的超市里大家可以看到ffit8的蛋白棒,你的反应可能会觉得小小一根十几块钱,因为它是乳清蛋白的,如果不是运动和可能Get不到为什么要吃这么贵一根的蛋白棒。当价格变成三四块钱的时候,你在消费决策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做这个决定了,你就不会问里面到底有什么原料,通过这样的方式,通过科技创新把更好吃、更营养的东西提供给用户,让用户在消费决策上价格降级,但消费体验升级。

颜伟:我们是为企业做数字化服务的,分享几个我们的客户在消费者体验升级的例子,大家身边会有这样的故事。

第一个是双十一的例子,过去双十一大家会感受到物流体验比较糟糕,时间比较长,我们可以做到消费者凌晨下单,上午就可以收到货品。通过数字化创新,你可能不知道是你旁边的那家终端帮你进行履约送货。

第二个是线上购买电动车,这是非常不好的体验,电动车是大件商品,物流时间长,费用很高,消费者收到货之后要安装,还要上牌,有一系列的事情。现在我们可以做到当消费者在线上下单之后,品牌可以指定全国在当地最近的那家经销商进行履约,对于消费者来讲提货、上牌、安装可以一条龙服务,这是我们实现了数字化创新达到的效果。

第三个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困扰,兴高采烈周末带着家人去游泳馆,但路上发现游泳镜忘带了,要么回去取,要么在游泳馆买,两种方式都很不爽。现在可以做到消费者在本地生活上下单,品牌会指定离游泳馆最近的门店送达,使得这个困扰对于游泳心情没有任何影响。

从以上三各校场景我们做一个分析,对消费者线上购物来讲,快速送达,即时的满足已经成为消费者核心的诉求,心理学针对即时满足效应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如何满足这个需求,在线上购物之后通过品牌和经销商跟终端的联动来解决,核心是经销商的履约率,这里有巨大空间,目前在行业里有80%的企业还做不到这一点,很遗憾,不过也是我们巨大的空间。

麦浩超:三个案例非常生动。

母小海:我讲两个方面的案例,7月份发布了京东的大模型,第一个方向想做的是零售领域,最容易落地的就是数字营销,特别是线上的营销。

京东自己做了很多年的电商,在座的品牌商都做过电商业务,传统电商无论是自己运营还是TP运营,基本是靠人工做策略,做投放,回流一些数据做分析,再做二次触达。现在我们跟百亿以上规模的头部美妆企业,在做几个品牌AI店铺代运营,比较有意思。底层是双方深度的数据融合,我们会产生很多各种各样的标签、洞察,指导线上找到合适的人,以前很多东西是手工,回过头再做,现在我们希望通过机器和AI把所有东西都代替掉。

做店铺运营的时候,比如你做店铺运营设定一个规则,满减或者返券至少是以天甚至以周为单位。一批货大概是什么样的售卖规则,理想情况下它其实非常快速的以秒级来计算推送的策略,跟不同人推送不同的商品内容,甚至是营销策略。很多方面的工具已经具备了,比如数字人其实已经有非常好的体验了,数字人的主播,当然肯定没有TOP主播那么好,但基本是在平均线之上的。知识的问答,对于营销策略及时的反应,基于数据做的各种各样触达的工具,这些在工具上已经具备了,数据融合之后我们做了很多模型,这些模型都是以周、以月、以天计的,做一个模型什么样的客户进来会采用什么样的策略,跟他做什么不同的商品匹配,通过大模型来算其实唯一的瓶颈就是算力。

前端互动,包括AIGC。京东上AI的应用已经很多年了,十年前就开始做,商品详情介绍图文早就是机器在做了,无非是人工抽检审核。配合起来我们希望做新的尝试,今年双十一就会有店铺上线,这是比较新的,具体的数据还有待验证,相信一定会有提升,到底能提升多少我们要有些创新。

科技研发如何顺应消费者需求?

麦浩超:在科技创新领域京东科技,像AIGC和大模型的应用也是在重塑消费者体验。研发方向我想进一步了解一下,我们应该如何顺应潮流,满足消费者,针对他们的需求我们应该往哪些方向进行科技研发,请各位分享一下你觉得科技研发会有什么样的方向。

颜伟:科技创新是企业的主旋律,消费存量的大环境下,科技创新一定要用生意的逻辑来引导,首先得活下去。科技创新的方向应该是业绩增长最需要的方向,这是我们的指导原则。

从我们的观察来看,企业最需要的是三个方向的创新,首先通过数字化或者科技的创新能帮助企业更好的解决库存问题,让我们的品牌活下来。第二,经销商更有效的履约,让品牌和经销商之间在新的零售场景下构建新的关系,实现经销商的业绩进行提升,让经销商活下来。第三,现在线下门店的业绩不是特别好,需要我们通过数字化创新帮助门店提升业绩。

门店有一个数据叫一转二的转换率,90天内第一个客户进来,第二单转换率只有5%。100个人第一次购物了,90天内只有5个人进行第二次购物,说明通过数字化创新可以解决非常大的痛点和机会。

张光明:跟大家分享一下健康食品行业对科技创新的趋势,食品行业科技不是个好词儿,一提到就是科技与狠活儿。食品里有科技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东西能吃吗?食品以前追求的就是为了让它更便宜,更好吃,这是食品商业模式决定的。更便宜更好吃我普及了常识,就是糖和油让你感觉更好吃,更便宜就用更多的色素、香精、防腐剂延长保质期,替代掉现有的真实食材等等,这就造成了垃圾食品的泛滥。

健康食品的行业要解决这个问题,核心是现在绝大多数日常吃的食品结构里处于热量过剩,但营养不足的状态。什么意思,拿邻国日本来比,现在每人每天平均摄入的热量是3100大卡,2021年的数据,同比日本人是2500大卡,仅仅在改革开放80年代初的时候中国人均摄入热量才1800大卡,我们吃了太多的热量,已经快追上美国了。你以为你吃的热量多了就从吃饱到吃好了吗,绝对不是,从吃饱到吃好是质量的提升,而不是热量的提升。

反之,食物这些热量里我们吃了多少蛋白质呢?人均现在吃了每人每天不到60克,日本是94克,换句话说我们比日本人每人每天少吃30多克蛋白质,比他们吃的热量高出500多卡。这些热量去哪里了,摸摸你的肚子就知道了,这就是不健康的原因。

健康食品领域科技创新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从营养角度做热量密度低的食物和营养密度高的食物。你吃一点食物它真的是食物,不仅仅是天然的食物,它还能起到食物天生的作用,让你饱腹,而不是让你很馋。如果营养吃的不够就会馋,就会吃更多的热量,热量多了身体突然发现不对,蛋白质每天要更新,皮肤、肌肉、毛发、骨骼都需要蛋白质更新,你没有给我,所以我仍然要饿,仍然要吃,你就吃了更多的热量,恶性循环,造成最后营养没吃够,但吃的越来越胖,吃出一堆问题。科技创新如何能解决我们做出来的健康食物都是热量密度低的,同时是你身体所需要的营养。

我小时候曾经有个梦想,我玩的时候不希望吃饭,耽误时间,有没有一个小药丸能满足身体所有的需要,吃完我就可以接着玩儿了,还不耽误营养损失,这是未来健康食品科技研发上能解决的问题。

麦浩超:非常好,研发的方向至少在食品赛道讲的很透。

陈豫:产品怎么更好的满足消费体验?现在做品牌特别有意思,我们面对的客户有一个词叫Z时代,网上说1997-2005年是Z时代。前段时间我们有一个有意思的案例,Z时代消费者需求。我们去了周大福,他们做黄金首饰签了唐老鸭的IP,他们说用唐老鸭的哪个部位作为IP最能拿到,有三个选项,一是唐老鸭的脸,一个大嘴,可能有识别度;二是唐老鸭的全身,看起来更加直观,不会认错;95后的产品经理给周总的方案是唐老鸭的屁股,那个方案本来没有被选,后来他们拗不过,说要不然三个同时试一试,最后卖的最好的就是唐老鸭的屁股。

回到我们做咖啡机咖啡设备的赛道,我们的父辈们几乎不喝咖啡。这个领域比较特殊,在美国、欧洲爷爷辈就开始煮咖啡,爸爸们开始做咖啡,咖啡就跟家里的电水壶、多仕路这样的小家电一样。但中国不是,咖啡是舶来品,咖啡文化很长,有几百年的历史。

在中国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喝咖啡要的体验感是不一样的,消费者传播你的品牌,打卡拍照,上传到小红书、抖音。他的标准是什么?不是说这个产品多好,产品是个道具,把它拍的漂漂亮亮。反过来,我是不是这个产品的道具,如果我能成为这个产品的道具我去拍我是自主的宣传。

对于我们的挑战特别有意思,上一代产品主打的是一切皆可量化,把咖啡领域的预浸泡、萃取、奶温一系列都要量化,产品经理是个女孩儿,外经贸毕业的,学精算学,口头禅是一切皆可量化,唯独爱情不可,这是第二代咖啡机的产品经理。

到了第三代我们在做调研的时候特别有意思,消费者要的定时预约功能是一个小模块。前段时间我们访问了咖啡深度爱好者,是00后,他说我除了咖啡之外喜欢健身,喜欢越野,喜欢开越野车,有一个功能我特别想你们咖啡机能有,就是人机交互。现在的车、导航、空调,坦克坦克马上你说什么指令它就会执行,咖啡机可不可以有?科技创新我的观点还是围绕着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去走,尤其是对于做产品的能提高满意度,找到真实的需求,而不是闭门造车。

工程师、产品经理在办公室里,在研发中心想,因为他们大多都不是Z时代,但消费者是Z时代。我的观点跟张总一样,就是怎么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做科技的创新。

母小海:从数据驱动角度讲一下,京东上有1000万的SKU,库存周转率只有30天。一方面是说京东上的营销做的比较好,更重要的是我们在选品上选的好。大概有40%的商品来自于C2M反向通过数据驱动选的,在选商品的时候其实我就知道它能卖给谁,怎么卖大概是消费者需要的,所以我们就跟厂家已经开始做C2M的合作了。

最早在3C上我们做的一人食,因为年轻人自己住的比较多,需要更小一点的。去年、前年卖的比较好的叫无糖的电饭煲也是我们主打的方向,跟做3C家电企业联合推出的概念。既满足大家对健康的要求,通过对技术的发展满足健康的要求,同时打造了一个赛道。前期我们作为一家线上互联网消费的企业对于数据的洞察,反向赋能或者是合作到线下跟很多品牌互动。

我们自己也把这些能力和数据开放出来,跟很多品牌都在做C2M反向定制的合作,一个成功的商品除了各位在座的品牌商对于行业,对于自己所服务领域的洞察,结合一些平台对于数据、对于人群、对于社会的洞察我觉得有更好的效果。

麦浩超:平台有大数据大模型的能力,辅助所有品牌做他们的科技创新。

能不能总结出两三个指标是消费品牌做科技创新的关键衡量指标,咱们这个品牌如果在这两三个指标上有了突破,我们就能成功的实现科技创新了,有没有这样的关键指标。

颜伟:我们做企业服务,看过很多客户的情况,从这个指标来讲可以说有三个,

第一,商品周转有没有因为创新而变得更快;第二,客单价有没有因为创新而变得更高;第三,复购次数有没有因为创新而得到增加,这三个加在一起就是我们的业绩。

张光明:作为品牌方这些指标都是我们运营上的,我更看重的是食品企业有没有真的国家发明专利,这是被验证的。这些发明专利在产品应用里面所占销售额的比例,而不是研发和实际应用分开。研发有没有落地,用户感知到的科技,能为他买单的科技才是真的科技,才有用。

麦浩超:这两个指标很有意思,一个是专利量,一个是专利在实际商品中的落地占比。

陈豫:强调一点,从满意度来讲,有两类人我们会看,一类是用户,消费者;一类是我们自身的产品经理。

科技创新是一个桥梁作用,把创造者和接收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如果一个企业里没有很强的产品研发团队,没有很好的产品经理是做不出来好的产品的。但现在我们看到很多科技创新上的方法,包括知识管理把人和信息结合在一起,能推动和刺激产品经理跟工程师更好的做出产品来。他们高兴了,他们在一个好的机制下更好的做出产品来消费者就会满意,消费者的满意会更加反过来刺激他们做出更好产品的动力来。

麦浩超:这个角度非常新奇,也非常有意思。消费者这一侧听了很多,体内产品经理指标很有意思。

母小海:京东的核心经营理念是成本、效益、体验,我们这个板块作为一家技术服务商,同时也是一家零售企业,成本、效益、体验是这个行业里作为服务型品牌商,服务型的企业最应该重视的三个指标。

麦浩超:这三个指标其实大家经常会盯着。

最后邀请四位嘉宾对线上、线下的观众做一句话的寄语。

母小海:最近经济不太确定的情况下发展能解决一切问题,祝在座的各位企业业绩长虹。

麦浩超:发展能解决一切问题,非常好。

陈豫:这是做品牌特别好的时代,赫尔曼·西蒙写的《隐形冠军》讲的是德国的工业领域里隐形冠军的企业,在中国的沿海城市很多生产型和工业型的企业成为了隐形冠军,现在经济复苏过程中,消费品牌领域里我们不能那么大开大合,但我们可以练内功,兴许我们可以做另外一个维度的隐形冠军。

麦浩超:非常期待隐形冠军。

张光明:用科技创新让中国人吃的健康,这是ffit8的使命,也是这次大会的主题,希望ffit8能用科技帮你管住嘴,让自律变得更容易,让每个人都从健康食品中受益。

颜伟:分享一下我们的核心观点,我们认为在消费存量时代企业一定要以生意逻辑引导你的创新进程,创新一定是要为业绩增长服务的,我们称之为以终为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避免盲目创新,一拥而上,更要避免盲目放弃创新,现在已经有客户开始裁减很多的研发部门、数字化部门,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希望在整个创新的过程一定要做到数据可见,这可以极大降低风险和成本,希望让企业创新成果用数据衡量,祝大家的生意越来越好。

麦浩超:今天非常精彩,掌声欢送台上的嘉宾落座。

新型数字消费专场上午所有议程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三个环节嘉宾们的分享。

关于本次会议:

本次峰会由商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北京市商务局承办,亿邦动力、北京电商协会执行。峰会以“数实融合 数智创新”为主题,9月2日-3日期间设置开幕式暨高峰会议,新型数字消费、数商兴农、跨境电商、国企电商采购四场专题会议,邀请到国内外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优秀企业代表,共享电子商务发展新成果,共话电子商务变革新趋势,共建电子商务进阶新时代。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