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95后借助京东“春晓计划” 10万启动资金创造百万销售额

陈凯乐 2023/08/31 10:00

【亿邦原创】去年,1076万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了进入企业工作、考取公务员或自主创业,他们的选择丰富多彩,然而开网店并不在其中。

回溯十年前,毕业开网店曾是大学生们的潮流就业选择,只需“一根网线、一台电脑、0风险创业”。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开网店早已今非昔比。各项费用的累加、价格战的频发,使得开店门槛逐步抬高,创业开网店已经不再是优选。例如,在2021财年,某平台每天就有4万家店铺诞生,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不过,今年的情况或许会有所转变。

01

京东成为大学生电商创业首选地

无可否认,新兴商家正在大量涌入京东。

上周,京东发布财报。数据显示,二季度京东商家数同比增长417%。这是自今年年初京东发布“春晓计划”以来,新增商家数连续第二个季度成倍增长。实际上,“春晓计划”发布的第一季度,平台新增商家数就同比增长240%。

更值得关注的是新增商家类型。

区别于以往京东带给大众的“大品牌集聚地”印象,二季度新增商家中,特色供给十分明显。新农人、手工匠人以及设计师等自产型商家占比20%,自带工厂资源的商家、品牌商占比38%。尤其是大学生创业群体也在疯狂涌入平台,数据显示大学生商家在其中占比达到了17%。

96年出生的李权,大学毕业没多久,就辞去了大厂程序员一职。今年3月,他在京东开设了第一家个人店铺,经营陶瓷组件,一个月后他顺势在京东又开了一家企业店铺。前两个月,网店销售额开始成倍增长。如今四个月过去了,他两家店铺的营收已达到了百万元。

销售额之外,店铺等级的快速提升,也给了李权信心。如今他两家店一家已是五星店铺,另一家则升级到L2层级。

无资金、无资源、无经验的大学生(或毕业不久的学生),从来不是创业的优等生。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往往高达95%,尤其是竞争已日趋激励的线上店铺。

但有趣的是,李权并非个例。在京东发布“春晓计划”后,入驻成为商家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数据显示,一季度大学生商家在新增商家中占比10%,到了二季度,大学生商家这一比例提升了7%。

这些年轻人为何涌入京东?

02

选品决定生存

4个月电商小白如何创造百万销售额

作为新手“小白”,经营一家网店,最容易踩的坑可能是选品。选好品类,可以避免过度竞争。但若选中红海产品,对无资金、无电商运营经验的小白卖家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

这样的坑,李权就踩过。

2022年裸辞之后,李权的第一家网店开在了另一家成熟电商平台。但因缺乏经验,他意外踏入了已是红海品类的浴室柜,很快他陷入了激烈的价格厮杀。外观、尺寸类似的浴室柜,会被稍有实力的卖家设为引流款并降价至200多元,这一价格甚至比李权的拿货价还要低。

一年下来,李权销售额不足10万元,还亏掉了5万元。“本身是红海项目了,我们自己又是小白,所以是很难生存的,亏一两个月我们就坐不住了。”李权对亿邦动力说。

今年1月,京东发布“春晓计划”后,为个人、个体户、企业等不同类型的商家在京东开店敞开大门,并提供“0元试运营”、“新店大礼包”等扶持政策。这对于有货源优势,却苦于起步的李权无疑是一阵强心剂。

今年3月份,李权在京东开设了第一家个人店,不仅入驻十分快捷,选品难题也得到了解决,他借助京东“商智”(京东向商家开放的运营数据平台),一开始就切中了竞争并不激烈的新品类—陶瓷组件。

京东“商智”提供了一组蓝海品类池。李权注意到,京东商智的数据显示,陶瓷组件在京东的成交额并不低,转化率也较高,且这一品类的卖家并不多。他敏感地意识到,这极有可能是蓝海品类。“这就说明,我们不需要投入特别高的广告费就能拿到订单。”而李权所在的潮州市,是国内陶瓷产业基地。他自家恰好也有加工厂,李权只需从市场购置空瓷等原材料,自家便可自行加工生产陶瓷组件的成品,这也让李权获得了价格优势。

处于新手期或不善线上经营的商家,另一个难题可能来自如何制定最优的投放策略。但在李权店铺入驻京东的前两个月,销售额就已成倍增长。对此他的经验是,没有战术打法时,就紧跟平台走,做好平台给到新商家的任务。

年初发布的“春晓计划”中,京东特别提到了一项“新商家成长计划”。加入并完成任务后,商家可获得最高5300元的广告投放金以及专属运营指导。除此之外,另一项价值2100元的“新店大礼包”,也包含了广告、流量等多种新店补贴政策。

几无广告投放经验的李权,选择全权遵循京东制定的投放策略。“全智能投放计划几乎不需要我们花费太多精力,就能实现不错的收益。”他说。

两个月后度过新手期的李权,开始追逐更高的ROI(投入产出比),并希望将这一数字从以往的1:5,提升至1:6,“因为达到6我们就盈利了。”他开始手动制定广告投放策略,京东的“广告锦囊”功能根据新ROI目标,对投流流程进行筛选,很快帮他找到了ROI不达标的关键词,并提醒李权进行关键词优化。

就像所有极其年轻的创业者一样,3月初刚开设第一家个人店时,李权与合伙人只凑足了10万元的启动资金。但如今4个月过去了,他的两家门店已创造了100多万元的销售额。

钱用在了刀刃上,是李权总结成功的原因。这10万元,实际上几乎只用在了两处:广告投放和备货,这都是能直接产生现金流的环节。而平台使用费、技术服务费以及保证金等不能产生现金流的资金,几乎可以省略不计。

“春晓计划”提出之初,京东就从保证金、技术服务费以及平台使用费等方面,对商家进行减负。实际上,在完成新手任务后,李权也拿到了5000多元的广告投放金。李权认为,京东有着优质的客群资源,服务体验也好,比在其他平台开店更省心、赚钱更轻松。

03

从0到1

京东助力青年电商创业、解决就业问题

中国电商20多年,模式经历了货架电商、社群电商到直播电商,主战场从一二线城市转为下沉市场。跟随一起改变的,是平台费、技术服务费等冗杂费用,并且费用还在逐渐抬升;单一品类的竞争从蓝海变成红海,ROI逐渐降低;电商获客成本变高,比如8年前某头部平台的获客成本为200元,涨到了去年的1300多元。

于大学生等年轻群体而言,电商创业门槛被拔高,不再成为一条出路。但这群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热衷线上营销的年轻人,未必不会成为未来电商的核心力量,只要能帮他们解决创业初期高门槛、选品与投流经验不足等问题。

京东“春晓计划”的出现,大幅降低了商家的入驻门槛和开店成本,在开店初期就提供广告推广金补贴,帮助这些人度过了电商创业从0到1最艰难的时期。解决了就业问题之际,更为其创造了成长土壤。

今年以来,京东全面回归低价,在攻占下沉城池的背后,京东也不断改善流量算法、运营规则,为特色低价商品提供更多曝光机会。比如9.9包邮频道上线以来,为像李权这样身处家乡产业带具有低价优势的商家提供了更多曝光机会,众多商家获得了销量爆发式增长。

8月28日,京东又宣布升级“春晓计划”,推出包括开店成本、流量、运营以及物流等在内的20项措施,给予商家更大力度的扶持。除了让商家入驻更快(最快1分钟在手机开通个人店铺)、取消“0元试运营”90天期限等升级举措,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流量侧扶持。京东对商家全面开放了“百亿补贴”、“9块9包邮”以及“京东秒杀”等核心频道报名,并在微信域、搜索推荐页面、京喜APP各流量频道全面向商家倾斜流量,给商家带来百亿流量扶持。此外,京东还针对个人和个体户商家,新增“货源推荐”入口,为商家提供一站式找货、铺货、发品、销售全链路技术服务。这些举措,意味着对于像李权这样的小白商家,将更快,也更顺利度过新手期,快速提升流量和销量。

除了扶持大学生等群体电商创业,京东亦在直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京东二季度财报显示,线下门店从业者、中小商家以及新农人,通过京东间接实现就业的达2500万人。而即将开始的2024年校园招聘,京东也将招募近1.5万的在校大学生。

这些,都是作为新型实体企业的京东,其企业社会责任和价值的体现。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