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当“仅退款”成为历史

李小霞 2025/04/25 10:45
李小霞 2025/04/25 10:45

邦小白快读

国内多家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将售后处理权交还商家。这一始于亚马逊、后由拼多多等平台推广的规则,旨在优化用户体验并震慑不良商家,但后期因“羊毛党”恶意套利滥用规则漏洞,导致商家承受不合理损失。平台在平衡消费者权益与商家利益后调整政策,标志着电商行业从激进竞争转向存量市场下的规则重构,试图在用户体验与商业生态可持续性间寻求新平衡。

**核心摘要:电商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商家重掌售后主动权**

国内主流电商平台(拼多多、淘宝、京东等)将全面取消消费者“仅退款”功能,改为由商家自主处理退货退款申请。这一调整标志着始于2021年的“售后革命”落幕,旨在解决规则漏洞引发的恶意套利问题。

**背景与初衷**:平台早期推出“仅退款”以优化用户体验、震慑不良商家,但后期被“羊毛党”滥用,如虚构理由退款、高额商品套利,导致商家利益受损。

**矛盾激化**:规则漏洞催生荒诞退款案例(如内裤被风吹丢退款),甚至出现高价商品恶意退款现象,商家被迫与消费者对抗。

**平台转向**:从2023年底开始,平台逐步减少“仅退款”干预;如今取消政策后,商家重获话语权,平衡消费者与自身权益。

**行业启示**:电商竞争进入存量时代,规则需兼顾用户粘性与商家生存,此次调整或为行业阵痛后的必然选择。未来细则落地后,“仅退款”或成历史注脚,但平台仍需探索更可持续的售后生态。

【核心摘要】国内电商平台迎来售后规则重大调整:拼多多、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功能,改为由商家自主处理消费者退款不退货请求。这一始于2021年、旨在优化用户体验和惩戒不良商家的售后政策,因催生出恶意套利的"羊毛党"群体而走向失控。平台在经历商家权益受损、规则漏洞滥用等问题后,最终选择将售后话语权交还商家,标志着电商平台从“用户争夺战”转向平衡消费者与商家利益的精细化运营阶段。(本文基于36氪未来消费报道整理)

核心内容总结:

国内电商平台(拼多多、淘宝、京东等)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改为消费者售后申请由商家自主处理。这一始于2021年的售后规则曾以优化用户体验、震慑不良商家为目标,但在实际运行中衍生出“羊毛党”恶意套利、商家权益受损等问题。随着平台竞争从增量转向存量,“仅退款”一度成为争夺用户的核心策略,但规则漏洞导致商家与消费者矛盾激化。如今,平台通过调整规则将话语权交还商家,标志着电商行业从激进扩张转向平衡发展的新阶段。未来,平台将在保障消费者权益与维护商家利益之间寻求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而“仅退款”作为特定竞争阶段的产物,终将成为电商发展史上的注脚。

【核心内容导读】

国内电商平台正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将消费者退货退款申请的裁决权交还商家。这一始于2021年的售后规则,曾以优化体验、惩戒不良商家为目标,但在平台内卷与用户争夺战中逐渐失控。恶意“羊毛党”利用规则漏洞批量套利,甚至对高价商品发起不合理退款,导致商家利益严重受损。尽管“仅退款”曾被视为消费者信任机制的创新,但其在人性博弈与规则漏洞间的脆弱性暴露无遗。随着平台转向平衡商家权益与消费者保障,这场售后革命宣告落幕,成为电商行业从激进扩张到存量竞争时代转型的缩影。未来,电商生态或将在更理性的规则框架下探索新平衡。

**核心内容摘要:**

国内多家电商平台(拼多多、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消费者收货后的退款申请将交由商家自主处理,标志着始于2021年的售后规则变革落幕。这一调整旨在解决“仅退款”规则被恶意滥用的问题:

1. **政策初衷与演变**

- “仅退款”最初由亚马逊引入,国内平台效仿以优化用户体验、震慑不良商家,推动平台竞争与用户粘性。

- 但随着规则普及,部分“羊毛党”利用漏洞批量发起不合理退款(如虚假质量问题、高价商品套利),导致商家利益严重受损,规则逐渐失控。

2. **矛盾与调整**

- 恶意退款案例频发(如内裤被风吹跑退款、高价商品转售),平台与商家不堪其扰。

- 平台自2023年下半年逐步减少对“仅退款”的介入,最终将决策权交还商家,以平衡消费者权益与商家经营自主权。

3. **未来影响**

- 商家可依据实际情况处理退货退款,避免被动接受平台强制裁决,但需更注重售后纠纷的自主协商能力。

- 平台称规则修订旨在“维护商家与消费者合法权益”,后续细则将公开,标志着“仅退款”时代告一段落。

**商家需关注:** 政策调整后如何优化售后策略,应对潜在纠纷,同时警惕规则变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核心内容总结:**

本文围绕国内电商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规则的动向展开,剖析了这一政策的兴衰历程及其背后的行业逻辑。

1. **政策变迁与初衷**

- “仅退款”最早由亚马逊于2017年推出,2021年拼多多引入国内后,逐渐被淘宝、京东、抖音等平台采纳,旨在简化售后流程、保护消费者权益、震慑不良商家。

- 初期,该规则被视为电商平台争夺用户、强化“以消费者为中心”策略的核心手段,尤其在存量竞争阶段成为平台内卷的标志性举措。

2. **矛盾爆发与规则异化**

- 随着规则普及,“羊毛党”利用漏洞恶意套利,如虚构质量问题、批量退款高价商品等,导致商家利益严重受损,甚至出现“仅退款”滥用失控的局面。

- 商家与消费者间的信任失衡加剧,部分商家通过起诉或追踪“羊毛党”展开对抗,凸显规则执行中的伦理与法律困境。

3. **平台调整与行业反思**

- 2023年下半年起,平台逐步减少对“仅退款”的强制介入;2024年4月,主流电商宣布取消该规则,将售后处理权交还商家,强调平衡消费者与商家权益。

- 政策调整反映了电商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的趋势,也揭示了规则创新与人性博弈的深层矛盾。

4. **未来展望**

- “仅退款”的落幕标志着平台从单边用户倾斜转向多方利益协调,其兴衰成为电商行业发展的缩影,提醒行业需在用户体验、商家权益与规则漏洞间寻求动态平衡。

**文章核心价值:**

通过“仅退款”这一政策案例,揭示电商平台规则设计与社会经济生态的复杂互动,为理解行业转型提供观察视角。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仅退款”将要成为历史。

据澎湃新闻报道,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

实际上,早在去年就有消息传出,而今靴子触地,标志着这场始于2021年的售后革命正式落幕。

在大众的印象里,“仅退款”这一售后政策属于国内平台原创,而真正的祖师爷是亚马逊,于2017年推出该政策,直到2021年,拼多多也上线了“仅退款”。

“仅退款”的出现是为了减少售后流程、优化用户体验、惩戒不良商家,当消费者购买到问题商品时,顾客可发起“仅退款”,面对产品质量差、差评过多的商品,系统会给予支持。

如《人民网》评价“仅退款”的设计初衷有其积极意义,「一来可有效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来可有力震慑一些商家,使得他们不敢以次充好。有了“仅退款”,消费者少了后顾之忧,在平台购物更趋积极,无疑可提升平台的人气。」

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关于“仅退款”的讨论并无多大声量,直到2023年底,淘宝、抖音、京东、快手等也相继加入阵营,随后“仅退款”开始进化为一场飓风,掀起滔天骇浪。

彼时,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经达9.15亿人,占网民整体的83.8%,电商已经浸入了中国的每一寸肌理,平台间的竞争也由增量转化为存量。站位消费者,成为维持关系、保住粘性的最好方式。

在这场用户争夺战中,"以消费者为中心" 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所以“仅退款”开始成为各个平台的标配,与后来各家都卷入的"低价之战" 一样,共同构成了电商内卷的时代镜像。

正是这种兵戈之战如釜底之薪加剧了水温的变化。

随着 "仅退款" 规则的普及,滋生出一批以恶意套利为生的 "羊毛党"。他们利用规则漏洞批量发起不合理退款申请,使得“仅退款”如同失控的潮水般无差别冲击着每一位商家。

甚至上演了一幕幕荒诞剧:消费者买的内裤晾晒的时候被风刮丢了,申请仅退款——质量好的话怎么会吹跑;买的旗袍以过敏为由仅退款,发来两张胳膊肿得老高的包浆图片,转头却被发现在闲鱼出售。

另外,过去“仅退款”情况主要针对于单价较低的小物件商品,价格通常不会超过百元。但后来,几块钱到几十块钱已难以满足“羊毛党”的胃口,他们甚至打起了数百上千甚至万元商品的主意。

这场本是始于平台信任构建的规则革新,最终在人性冲突与规则漏洞的碰撞中,暴露出脆弱的一面。

相似的矛盾不只存在于“仅退款”,即使“退货退款”也难免陷入囚徒困境中,“奇葩”的退货故事并不少见,退回的衣服洗过几次的,买了几个月后申请退货的……

而不愿意被裹挟的商家,更是上演了起诉“羊毛党”、追踪“羊毛党”的对抗。

后来,意识到问题的平台也在不断调整,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几大电商平台就已经在减少对“仅退款”的介入。

此前有不少商家表示,他们并不反感平台的干涉,如果自己商品真的有问题,怎么处置都不为过,但当遇到恶意滥用仅退款、退货时,平台也应该给予他们选择争辩的权利。而随着“仅退款”取消落地,商家将拿回话语权。

翻看电商的发展,不管是在萌芽初期,抑或高歌猛进,以及当下的“存量”竞争,每个阶段可能都难免会遇到相应的阵痛,或者暂时被动误入曲径,正是这些不同切面的融合才构筑了行业的全貌。

据澎湃新闻报道,电商平台已就全面取消“仅退款”的相关细节与管理部门进行了多轮商讨和修改,一旦审核完成即对社会公开宣布。

而4月22日,淘宝、拼多多、京东、抖音等平台都发布了相关公告,大概意思都差不多,为了维护商家以及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对售后规则进行完善修订。

随着后续细则的出来,“仅退款”这一书页将被翻折过去,不管是否会完全消失,它都将成为时代的注脚。

注:文/李小霞,文章来源:36氪未来消费,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36氪未来消费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