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4月18日,2025第2期采购供应链沙龙暨《2025数智采购供应链发展报告》开题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活动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物联”)公共采购分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与亿邦动力(亿邦智库)联合主办。中物联公共采购分会研究室主任马天琦担任沙龙主持。
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交电商、中建电商、中石化易派客、中石油云梦泽、中海油物装采购中心、中化商务、国铁、大唐电商、中广核、招商局、陕煤物资、山东港口、金网络数科、长虹、《中国招标》期刊等央国企代表,以及鑫方盛、得力集实、震坤行、阳采集团、隆道公司、北京筑龙、咸亨集团、云中鹤、京东工业、京东企业业务、齐心集团、西域、北京天源迪科、苏宁易采云、中采云、万物集、用友、怡亚通等供应商、服务商等50余位代表参加了活动,此次沙龙聚焦《2025数智采购供应链发展报告》的提纲和重要观点展开深入讨论,共探数智供应链协同创新与韧性发展新实践。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共采购分会秘书长、采购与供应链专委会主任彭新良在欢迎词中指出,数字技术的加速演进和渗透正在重塑采购供应链的底层逻辑,推动行业从单点突破向系统重构转型。此前连续三年发布的《数字化采购发展报告》受到了业界广泛关注。今年的报告以"智链协同 韧性成长"为主题,在去年"技术变革与价值创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重点聚焦AI大模型和智能体的深度应用、工业品标准体系和数据资产运营以及央国企数字化采购平台的创新实践。他强调,报告编写组将致力于以协同筑牢供应链根基、创新驱动韧性成长、责任引领可持续发展,为行业提供可借鉴的方法论和实践路径。
在分享环节,亿邦智库联席院长赵廷超系统阐述了报告编写框架及核心内容。今年的报告将重点突破三大领域:一是深入剖析工业品标准体系面临的"三座大山"行业难题;二是全面展示AI大模型及智能体在数字化采购和数智供应链中的创新应用场景;三是深度解析央国企数字化采购平台在推动"首台首套国产装备"研发中的标杆案例和创新实践。
在讨论环节,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教授平庆忠对报告主题给予肯定,他建议,报告要清晰阐释从采购数字化向供应链数字化转变的原因、方式及含义,为企业转型予以引导。同时,要关注供应链数字化、安全和韧性问题,这是各地培育平台的核心。此外,他建议将报告中人工智能相关的章节合并,深入研究数据资产,把全球化逆转作为重大挑战进行分析。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应用推广部主任孔洪亮着重强调标准化对公共采购和工业品的重要性,认为报告在这方面的阐述可以进一步加强。在报告内容上,建议补充政府部门采购实践,如重庆、上海财政局等案例,同时体现物品编码在央国企采购中的应用。他指出在强调 AI 的同时要注重数据真实性,商品条码等可为此提供支撑。
中交电商公司执行总经理王波提到,中交采购数字化经验丰富,已走过14年历程,线上采购规模庞大且覆盖广泛,积累诸多实践案例。他建议,报告可突出管理提升内容,为企业提供管理流程变革指引;同时整合分散在多处的AI相关内容,使其更集中系统。
金网络(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姜洋分享了公司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探索及面临的数据打通难题。他建议报告可以补充采购智能化推动业务发展的内容,深入探讨采购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变。
鑫方盛集团董事长赵芳期介绍了鑫方盛的MRO交易及平台搭建服务,表达了积极参与报告编写的意愿,希望从企业自身角度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借助企业在市场中的实践经验,为报告编制提供参考,推动行业进步。
陕煤物资商城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菲建议,报告中的采购案例可按行业、企业性质分类讲解,增加平台融合相关内容;在数据资产和供应链章节,建议分析数据资产入表并加强风险防控相关内容。
得力集实副总裁杨杰指出,数字化采购存在固定清单质量差、迭代难、价格管控不合理等痛点。他建议利用AI技术解决产品价格合理性判断等问题,明确商品编码和授权上架的标准。针对报告案例撰写维度,建议抽取各企业在价格、商品管理等方面的优秀案例,为行业实操提供更多帮助。
阳采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强提出技术应穿透业务堵点,让供应链成为价值引擎。他介绍到,阳采集团未来专注于三方面行动:一是深化AI大模型在采购预测等场景的应用;二是构建风险应急双链路预案,保障供应链稳定;三是开放数据资产工具包,与合作伙伴共同降低交易成本,助力中国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中石化易派客标准服务事业部经理齐会平认为今年报告聚焦采购与供应链的转型方向,准确把握了当前从采购管理向供应链管理升级的行业趋势。同时,他提出了几点建议:1)强化供应商信息共享机制;2)增加国际物流网络建设;3)按"四化"维度梳理案例;4)补充质量管理和全链条应用场景,使报告更具实践价值。
中海油物装采购中心大数据支持中心总经理周瑞瑞分享了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成果,包括体制机制改革、平台建设及数据治理项目等。她建议,报告补充 AI 发展阶段规划路线图,梳理供应链各环节AI应用,提供流程数据资产化的方法论或案例,同时增加数字化人才发展趋势、业数融合思想等内容,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云中鹤执行总裁黄水平认为采购合规是手段,降本提效才是目的,云中鹤注重围绕企业业务增长提供方案。他建议,报告应关注采购合规的彻底解决以及物流仓配生态对数字化采购的赋能,同时可对采购细分场景进行拓展分析。
国铁集团经营管理事业部副总经理张锦超分享了国铁采购数字化建设经验,并对报告提出如下建议,1)明确AI技术从工具到智能体的演进路径;2)强化业财系统融合及生产-采购协同;3)解决编码标准等管理难题需创新韧性。
北京筑龙执行总裁孙禹璇建议,2025年数智采购供应链发展报告应关注国央企采购政策新变化,如53号文的影响,分析AI发展及应用,探讨数字化与智能化关系。他认为企业在AI 落地过程中有诸多困惑和方法论沉淀,报告应提炼 2025年突出变化点,为行业提供参考。
隆道公司总裁吴树贵分享了隆道AI落地经验,并强调要有场景、预期、数据和知识,隆道AI 平台目前能够支持业务决策,希望与大家交流AI在供应链中更多的应用。
中化商务数智业务部经理刘楠分享了"化云数智"平台的全流程招采服务,包括智能文件编写、供应商管理和风险预警等功能,特别提到在绿色供应链方面的探索。刘楠表示,中化正积极将AI技术应用于招标文件智能化生成等场景,并期待与行业伙伴深化合作。
山东港口阳光慧采平台运维部部长高凯介绍了港口行业的发展及山东港口阳光慧采的工作成果。他建议,报告应关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纳入全流程生态协同的理念和方案。
震坤行副总裁刘爽介绍到公司 AI 系列产品,如物料管家、推品大脑等,能解决采购痛点,提升效率、精准响应客户需求。她建议报告可增加相关案例分享,同时表示震坤行愿与各方合作,以2025数智采购供应链发展报告为契机,推动技术标准共建、数据安全共治与生态价值共享。
北京天源迪科副总经理童懿介绍了天源迪科目前的业务情况,公司的AI产品在央国企及大型民企等已有应用。针对报告框架,他建议补充AI应用成果,关注模型兼容适配等问题。
四川长虹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经理马高琴建议报告强化数字化基础,体现智能化带来的管理和组织架构应变;加强物料标准化应用方面的内容,包括方案抉择及系统流程配置;强化韧性相关内容,突出资源管理和风险应对的优秀经验。
齐心集团大客户总监刘畅表示齐心已深耕AI应用两年多,聚焦客户痛点,提供智能化采购解决方案,会后可以进一步交流AI在供应链中的实践案例与合作可能。
京东集团公关部总监刘晖在发言中强调,数字化采购正在向供应链全面升级转型,采购部门应从成本中心转变为战略价值中心。他建议报告建立科学的测算模型,量化中国供应链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值。刘晖分享了京东的实践经验,包括运用自研大模型"言犀"实现95%商品标准化匹配,以及开发智能代理系统优化采购流程。他指出,产业大模型必须立足真实业务场景和专业数据积累,与通用大模型有本质区别。最后,他期待报告能清晰界定供应链AI的特性,为行业发展提供指引。
万物集董事长特别助理范子瑜指出供应链数据孤岛是AI落地的主要挑战,领先企业已通过差异化数据应用建立竞争优势。她建议报告可以强化绿色供应链(如碳足迹追踪)及数据整合案例。
西域联席总裁助理狄东亚介绍了公司三大战略及AI运用,强调数据共享对提升供应链效率的关键作用。希望主办方后续能够多组织类似活动,加强智能化应用方面的交流。
亿邦动力董事长郑敏在会议总结中对参会人员表示感谢,回顾了与中物联合作撰写报告的历程,肯定了供应链数字化和平台化升级的潜力以及各方在价值创造和模式创新上的空间,承诺亿邦智库团队会将大家提出的宝贵意见融入报告中。
彭新良秘书长最后强调,希望《2025数智采购供应链发展报告》能为国家推动整个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行业发展以及每个人工作方面的成长。报告后续还有一系列的编制工作,希望得到各位专家、企业的鼎力支持。
请扫码填写《2025数智采购供应链发展报告》调研问卷
文章来源:亿邦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