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缪悦
编辑 | 何洋 大成
【亿邦原创】“站外流量越来越重要!”
一位亚马逊卖家感叹,“我们的营销预算,正在做结构性的调整。”
“一方面,站内投放会加大,因为当下在亚马逊做生意,不投广告很难获取流量;另一方面,在站内流量越来越吃紧的情况下,平台也鼓励卖家从站外去引流。”他补充道。
7月下旬开始,亚马逊实施一项名为“品牌引流奖励计划(Brand Referral Bonus program)”的政策。
加入该项目的卖家,在参加非亚马逊平台的营销活动时,若在Facebook、TikTok等站外渠道投放广告,最终为亚马逊平台上的商品带来销量,可获得商品销售额10%的奖励提成。
“相当于亚马逊借助卖家来引入站外新流量。”某跨境电商服务商直言。
01
从站外引流至亚马逊交易,
抵消10%的佣金
根据多位卖家和服务商的描述,亚马逊“品牌引流奖励计划”发放的这笔奖励,实际上不是直接支付给卖家,而是用以抵消平台向卖家收取的交易佣金(亚马逊称之为推荐费)。
“如果有用户在亚马逊购买了商品,此前卖家需要向平台缴纳交易额的15%作为佣金。新政策出台后,如果该用户是卖家在亚马逊之外的渠道引流而来的,平台就会给予10%的奖励,相当于卖家只需付给平台5%的佣金。”跨境营销服务商赛文思创始人Chris向亿邦动力解释道。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该政策仅适用于在亚马逊美国站点进行销售的品牌商家,并且奖金的发放仅适用于品牌自有产品的销售,具体奖金率因卖家销售的品类而异。
“亚马逊针对不同的品类,抽佣比例是不一样的,低的可能为8%,高的会超过20%,所以平均下来的抽佣是15%。然后再根据不同品类的抽佣情况,给到商家相应的奖金率。”Chris补充道。
此外,卖家在参与该项目前,还需要确保已经注册亚马逊的Amazon Attribution程序。
所谓Amazon Attribution,是一个亚马逊的广告成效评估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以让品牌卖家获取准确的站外广告流量数据,以及这些流量在亚马逊平台的移动轨迹,包括进入亚马逊商品页面的次数、停留时间、加购次数,以及最后完成的订单。
“其实之前亚马逊的卖家很少通过投放站外广告,来增加平台店铺的真实订单,卖家主要的营销手段还是站内广告和刷单/测评。一是因为平台此前没有出台什么激励政策,二是为亚马逊平台做站外引流,没有明确的数据追踪反馈。”Chris谈道。
他指出,能够实现广告成效评估的程序——Amazon Attribution,是2020年才推出。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卖家花钱把Facebook、Google、TikTok等平台的流量导入亚马逊后,并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指标告诉卖家,广告在站外的投放成效究竟如何。
02
奖励主动引流的卖家,
受益者仍是亚马逊
“我们是亚马逊和独立站都做。以往在亚马逊只投站内广告,像Facebook等站外的社交媒体流量,会引流至独立站。”一位玩具类目跨境卖家告诉亿邦动力,亚马逊和独立站各自扮演了不同的渠道角色。
该卖家指出,一般来看,亚马逊是重要的前期积累,因为平台有带流量,对商家来说更简单、更易上手,但“平台的流量你是借用的,你没有自己的用户”。而做独立站,起量更慢,运营更复杂,但可以沉淀和留存自己的用户。
“站外流量引导至亚马逊,最终能不能完成交易不好说,还可能中途就流失了。”该卖家谈道。
不过,亚马逊“品牌引流奖励计划”的推出,则可能改变很多卖家如今的选择。
一位厨房用品卖家认为,如果本就打算投放亚马逊之外的广告渠道,再引流到亚马逊平台进行转化,新政策无疑是一大利好,可以降低广告投放的成本。
但也有卖家指出,从成本结构上看,尽管亚马逊降低了站外引流的商品交易佣金,但最终收取的5%的费用仍然高于独立站。如果卖家是用Shopify建站,Shopify只在支付服务上向卖家收取2.4%-2.9%的费用,仍略低于亚马逊。
商家向自己的独立站引流,也不只是交易费用的问题。“在自己的私域领地(独立站)打造品牌、沉淀数据、提升用户LTV(声明周期总价值),从长远看,这些比省出点交易费用更加重要。毕竟卖家在亚马逊上扮演的还是一个‘店铺掌柜’的角色,在和平台的对话中没有主导权。”独立站卖家Allen表示。
亚马逊卖家Bruce则认为,“品牌引流奖励计划”推出,最大的受益者显然是亚马逊。
“说白了,这些由卖家引来的站外流量,最后还是归平台‘收编’、二次贩卖的。对卖家来说,站外引流产生的第一次交易,你可以获得费用减免,但如果他第二次到亚马逊购买,你还得付原价的交易佣金,且这个用户已经不是你的了。”Bruce直言。
“整体上看,该计划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亚马逊‘吸食’站外引流。毕竟它大大减少了卖家的站外投放成本,很多人是买账的。在权衡亚马逊和独立站时,短期和长期投资回报率的考虑是复杂的。”Allen进一步说。
03
内忧外患加剧,
亚马逊也有流量危机?
“亚马逊对于站外流量的‘饥渴’正在逐步显现。”在有着多年跨境电商从业经验的Bruce看来,尽管目前亚马逊的流量池仍在快速增长,但卖家和商品数量也在激增。尤其是疫情之后,更多中国卖家一拥而上,内卷化的程度进一步加剧。
Marketplace Pulse的数据显示,2021年1月份,来自中国的新卖家占到了亚马逊新增卖家总数的75%。而在去年1月份,这个数字仅为47%。另据研究公司Finbold数据显示,在2021年1月至3月期间,亚马逊全球范围内新增了29.5万名新卖家,每天约3734名新人进入,预计至2021年年底,新增卖家数量将达到140万。
图片来源:数据研究公司Finbold
“以前在亚马逊做生意,平台的购买力大于它货品的供给,所以你大量上货之后,流量倾斜是很明显的(比如你上1万款产品,有5000款产品都能吃到流量)。但现在是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现在你在亚马逊上新1万款产品,很少会有自然流量进来。”来自南京的跨境卖家王路表示。
僧多粥少,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据统计,目前亚马逊站内CPC广告平均每次点击费用为1.20美元,从年初的0.93美元上涨30%,同比上涨超过50%。“平台站内流量成本明显上涨,竞争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因此,卖家在运营亚马逊店铺的过程中,除了要尽可能提升流量的转化率,也亟需开发优质且成本相对较低的站外流量,来激活新的流量盘。”跨境营销服务商SparkX方面指出。
“平台急需新流量!也需要在供给侧做一次洗牌。”Bruce指出,这或许也是近几个月来发生亚马逊大规模封号事件的原因之一。
“平台整体流量已供不应求,头部卖家还占据了大部分的资源,中腰部以及新卖家能分配到的流量就更加被稀释了。”Bruce谈道。
安赐资本合伙人颜伟华也提到,从商业发展规律来看,卖家和平台的关系会经历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利益共同体、蜜月期,平台缺货、缺流量;
第二个阶段是博弈期、稳定期,平台不缺货、不缺流量;
第三个阶段是冲突期、整顿期,平台缺好货、缺流量;
然后再次进入利益共同体、稳定期,平台不缺好货、不缺流量。
而当下,卖家与亚马逊的关系正处于第三个阶段。这不难理解:平台缺“好货”,因此需要在供给侧做一次更新换代,扶持更多新的优质卖家,以提供更好的商品;平台缺“流量”,因此需要快速引入新流量、盘活整个池子,并重新做分配。
“这是亚马逊的‘内患’。而‘外忧’也不可忽略。”在Bruce看来,以Shopify为核心的独立站生态崛起,对亚马逊也是一个巨大冲击。“如果卖家在亚马逊做不动,或者做亚马逊的成本快速上升,那独立站是一个新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帮助卖家建站、铺设物流和支付等基础设施之外,Shopify也在着力为卖家解决流量问题。比如,Shopify不断深化与Google和Facbook的合作(包括接入谷歌新功能Shopping Graph,以及与Facebook Shop打通等),为平台商家寻找新流量“绿色通道”。
Shopify与新流量平台TikTok结盟,也给亚马逊敲响了警钟。
去年10月,Shopify与TikTok达成合作,Shopify卖家可直接在后台投放和管理TikTok视频广告,把流量引至自己的店铺做转化。
目前,这一合作已扩大到美国、欧洲以及中东等市场。此外,TikTok的电商业务“小店(Shop)”也可以接入Shopify独立站。
亚马逊似乎正在做出“回应”。有卖家告诉亿邦动力,除了“品牌引流奖励计划”之外,亚马逊还上线了一个名为“The latest to go viral(最新网红爆品)”的专区(可在亚马逊美国站移动端首页下翻5-6屏处发现)。这个入口可以为TikTok等社交媒体上火爆的商品直接导流。
“此前,卖家可以通过直接投放TikTok广告,把流量引到亚马逊,但这与投Facebook、Google广告没有任何区别。而现在亚马逊有了对‘网红爆品’的流量推送,又有对站外引流的相应激励政策,卖家也就更愿意在TikTok等新流量渠道上试错。”Allen说。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