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IFA 2025:中国品牌集体“登陆”欧洲,全球消费电子格局加速重塑

石磊 2025/09/06 00:17
石磊 2025/09/06 00:17

邦小白快读

中国品牌在IFA 2025展会上集体登陆欧洲市场,展现出高光时刻和实操策略。

1.产品形态升级:从低成本代工转向研发和设计主导,展示智能家居系统如能源管理和医疗健康设备,无缝对接欧洲家庭需求。

2.品牌形象重塑:强调故事叙述和情感共鸣,如结合节能与欧洲环保理念,通过生活场景化呈现提升品牌温度。

3.战略视角调整:从简单出口到深度本地化,包括设立欧洲团队、投资仓储物流和融入本地设计,增强市场渗透力。

展会格局显示中国力量成关键变量,推动竞争规则变化。

1.欧美品牌式微:展馆面积和声量收缩,创新节奏稳健导致新鲜感下降。

2.日韩厂商稳中求变:在传统领域保持优势,但新兴赛道谨慎,为后来者留空间。

3.中国企业集体上升:通过整体解决方案如海尔展示智慧家庭、TCL呈现全场景互联,形成生态化布局吸引观众。

欧洲市场成为全球竞争新高地,机会与挑战并存。

1.市场重要性提升:受美国关税影响,欧洲开放姿态吸引国际品牌,中国品牌从可选项转向优先项。

2.竞争加剧:需在创新力、品牌力和服务力上对标巨头,避免价格陷阱。

3.未来趋势:聚焦AI、绿色科技和全链路体验,支付和本地化服务是关键。

IFA 2025揭示中国品牌在欧洲的品牌营销、渠道建设和消费趋势干货。

1.品牌营销:强调故事叙述和情感共鸣,展台设计突出科技背后的生活方式,如节能结合环保理念,场景化呈现提升用户感知。

2.品牌渠道建设:深化本地化战略,设立欧洲团队、投资仓储物流并融入当地设计,打造在地玩家形象。

3.品牌定价与竞争:避免单纯价格战,通过创新和体验提升价值,欧洲消费者更看重品牌故事与认同。

4.产品研发:聚焦智能硬件如家庭中枢系统、绿色低碳技术,无缝对接欧洲家庭健康和能源需求。

5.消费趋势:欧洲用户关注环保、健康和生活体验,驱动产品如能源效率和循环利用的设计核心。

展会格局变化提供战略灵感。

1.代表企业案例:海尔、TCL等通过生态展示增强影响力;新兴品牌如科沃斯以智能健康切入市场。

2.风险提示:欧洲竞争激烈,需全面对标国际巨头,创新迭代不足易陷风险。

IFA 2025展会提供欧洲市场的政策解读、增长机会和最新商业模式干货。

1.政策解读:受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欧洲市场地位急速上升,成为新兴战略高地,官方数据观众人数创新高。

2.增长市场:中国品牌迎来开放机会,展会显示欧洲从可选项转向优先项,消费电子领域增长潜力大。

3.消费需求变化:需求偏向绿色低碳、智能生活和AI整合,欧洲用户重视环保、健康体验。

4.机会提示:中国品牌集体登陆深化本地化,设立团队和物流投资提供可学习点。

5.风险提示:欧洲竞争加剧,价格竞争陷阱风险高,需提升创新和服务力。

最新商业模式与合作方式干货。

1.事件应对措施:企业如蚂蚁国际强调长期主义和基础设施;整体解决方案生态化展示提供合作灵感。

2.扶持政策启示:支付、物流等服务成为合作关键,如蚂蚁国际为数字化桥梁解决痛点。

IFA 2025展会揭示产品生产和设计需求、商业机会及数字化启示干货。

1.产品生产和设计需求:欧洲市场强调智能和可持续性,需研发家庭能源管理设备、绿色低碳技术,如无缝对接健康需求。

2.商业机会:欧洲成战略高地,中国品牌集体登陆提供市场进入灵感,本地化运营如团队设立和仓储投资可借鉴。

推进数字化和电商启示实用干货。

1.数字化启示:本地化运营需求强,支付基础设施如蚂蚁国际服务成为关键,提升全链路体验。

2.电商方向:展示生态化布局如智慧家庭,启示工厂可学点融合设计和创新迭代优化产品。

IFA 2025展会提供行业趋势、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干货。

1.行业发展趋势:聚焦AI、绿色科技和可持续未来,展会主题“智能生活·可持续未来”显示转型方向。

2.新技术:智能硬件整合如家庭中枢系统、AI应用在生活便利性,新兴赛道增长迅速。

客户痛点和解决方案重点干货。

1.客户痛点:企业全球化面临本地化运营挑战、支付问题如跨境服务瓶颈。

2.解决方案:蚂蚁国际提供数字化桥梁服务,解决支付痛点并搭建基础设施,支持长期主义战略。

IFA 2025揭示商业需求和平台做法干货。

1.商业需求:全球化企业对支付、物流等基础设施需求强,如欧洲本地化服务关键。

2.平台最新做法:代表企业蚂蚁国际打造数字化桥梁服务,解决支付问题,强调招商合作与本地化支持。

运营管理和风险规避干货。

1.运营管理:强调长期主义,通过合作伙伴信任和全链路体验提升;平台需支持生态化展示如智慧家庭。

2.风险规避:欧洲竞争风险高,需规避价格陷阱,加强服务力如物流基础设施加固。

IFA 2025展会反映产业新动向、新问题和商业模式干货。

1.产业新动向:全球竞争格局加速重塑,中国品牌从出海到登陆欧洲,推动力量崛起改变欧美日韩主导。

2.新问题:创新力与渠道优势平衡挑战,如欧洲市场竞争激烈,需解决扎根深层问题。

政策法规建议和商业模式启示干货。

1.政策建议:贸易政策如美国关税影响欧洲战略,提供启示调整全球化策略。

2.商业模式:聚焦全链路体验、生态系统策略如整体解决方案,蚂蚁国际案例展示基础设施作用。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亿邦原创】当地时间9月5日,柏林小雨,但这并未冲淡IFA 2025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展的热度,参展厂商和观众的热情丝毫未减。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三大消费电子展之一,IFA每年都在这座德国首都点燃科技与消费的激情。从1924年走到今天,这个舞台不仅见证了电视、录像机等消费电子史上的里程碑,也成为全球企业展示前沿科技和产业趋势的聚光灯。

今年的IFA尤其热闹。亿邦动力了解到,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齐聚一堂,展览面积突破14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其中,700多家中国企业参展,占据了举足轻重的比重。

从家电巨头到新锐科技,从智能家居到数字健康,中国品牌已经成为IFA不可忽视的主角。

但与往年不同的是,在全球经贸格局因美国关税政策而变动、欧洲市场地位急速上升的背景下,IFA 2025所承载的意义已经超越单纯的展览:它不仅是中国品牌秀肌肉的舞台,更是中国企业探索欧洲市场、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重要节点。

01

从“出海”到“登陆”,中国品牌高光时刻

中国品牌在IFA的集体亮相,不再是以“数量”取胜,而是展现出一种更清晰的战略转向。

第一,产品形态上的升级。过去,中国企业出现在IFA,多是以低成本、性价比高的代工产品为主。但今年展会中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正在把研发和设计放在突出位置。

例如,智能家居企业展示的智能中枢系统,已经能够与欧洲家庭的能源管理、医疗健康设备无缝对接。这种跨界整合,恰好切中欧洲消费者对“绿色低碳”“家庭健康”的普遍关注。

第二,品牌形象上的重塑。欧洲市场的消费文化重视“品牌故事”和“情感共鸣”。因此,许多中国企业在展台设计、宣传语选择上更倾向于突出科技背后的生活方式。比如,一些企业将“节能”与“欧洲环保理念”结合,用生活场景化的方式呈现,让观众在体验中感知中国品牌的温度。这是一种从“卖产品”到“讲故事”的进化。

第三,战略视角上的调整。过去的“出海”是“走出去”,即把中国产品放到海外货架上。而如今的“登陆”是“走进去”,意味着品牌要深入理解当地文化、法规和用户需求。

在欧洲市场,消费者不仅关注产品性能,更看重品牌故事与价值认同。今年不少中国展台的设计,就比以往更注重“叙事感”。

一些企业把“节能”与“环保理念”结合,用沉浸式的场景来展现“绿色家庭”的样貌;另一些企业则通过互动展示,让观众亲身体验AI如何让生活更便利。相比冰冷的参数介绍,这种“生活方式叙事”让中国品牌展现出了温度。

在IFA现场,不少海外观众对亿邦动力纷纷表示,中国展区是最值得一看的馆区之一。这说明,中国品牌已经在展会舞台上完成了一次从“展产品”到“展价值”的升级。

也正如亿邦动力在IFA现场和商家沟通了解到的那样,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欧洲设立本地团队、投资仓储物流,甚至在研发环节融入欧洲设计师的理念。这些动作表明,中国品牌已不再是“外来者”,而是努力成为欧洲市场的“在地玩家”。

更深层的逻辑在于:欧洲已成为继美国之后,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第二大战略市场。不同于美国市场受政治因素左右较大,欧洲市场虽然复杂多元,但提供了更宽广的创新土壤。

从IFA现场的反馈来看,欧洲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接受度正在提升,尤其在家电、智能出行和消费电子配件领域,中国品牌正逐渐从“可选项”转向“优先项”。

02

展会格局转变,中国力量成关键变量

亿邦动力查询资料获悉,在IFA的历史记忆中,欧美和日韩品牌曾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他们是舞台的焦点,中国企业更多扮演配角。但在2025年的柏林,格局已经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欧美品牌的相对式微:作为全球家电和消费电子行业的先驱者,欧洲和北美的传统巨头依旧延续参展惯例,但与往年相比,他们的展馆面积、广告覆盖率以及传播声量都有所收缩。

展品的更新节奏趋于稳健,而非激进,这使得他们在观众面前的“新鲜感”明显下降。虽然品牌底蕴依然深厚,但在话题制造力和现场影响力上,已经不再居于绝对主导。

日韩厂商的稳中求变:三星、索尼等代表性厂商依旧凭借显示、影像等传统优势领域保持高度关注度,但在智能家居、绿色能源、可持续科技等新兴赛道上,他们的节奏显得谨慎,更多是逐步验证市场的接受度。

实际上,这种“稳中求变”的姿态,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者留下了空间,也让人看到中日韩厂商之间竞争格局的微妙转移。

中国企业的集体上升:与单点突破不同,中国厂商此次参展更注重“整体解决方案”的呈现。海尔不仅带来冰箱、洗衣机等单品,还通过智慧厨房、智慧家庭的完整场景演示,展示其生态化布局;TCL则把大屏、AI和智能家居有机结合,试图描绘一个以“家庭全场景互联”为核心的未来生活方式。

亿邦动力在现场看到,海信、创维等则集中在智能显示与家庭娱乐领域发力,带来更沉浸的视听体验;科沃斯、石头科技、MOVA、追觅、云鲸、徕芬、iGarden等新兴清洁电器品牌,则以智能化与健康理念切入家庭场景;而联想、大疆、HOVERAir、影石、SmallRig斯莫格等科技企业,则在个人智能终端、影像技术和无人机应用等方向展现出多元化的探索。

这种成套化、生态化的打法,使得中国展区不仅是“产品展示厅”,更像是“未来生活体验馆”。

这种三方对比,揭示出IFA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它不再只是一个展示单品、拼硬件的舞台,而正在演变成一个比拼整体生态与战略前瞻的竞技场。

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中国力量成为最关键的变量。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快速的创新迭代和更敏锐的市场感知,中国厂商正在加速打破旧有格局,推动全球消费电子行业进入一个新的竞争阶段。

蚂蚁国际Antom全球支付销售总监风巅在和亿邦动力沟通中,也点出了中国品牌全球化的新阶段。他表示,“很多中国的品牌现在从‘走出去向走进去’的转变,已经不仅仅是在做单品的销售,更多的在关注品牌的建设、本地化的运营,甚至是用户体验的提升。”

他表示,这也是为什么Antom强调要成为“商家出海的数字化桥梁”——它不仅解决支付本身的问题,更为企业搭建起全球化经营的基础设施。

事实上,这也提醒我们,中国品牌的全球化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一维度的价格和产品之争,而是延伸至全链路体验。支付,正是其中的关键节点。

03

去欧洲!全球竞争新格局下的中国机会

实际上,IFA不仅是消费电子的展会,更是观察全球竞争格局的窗口。

一方面,欧洲正在成为新兴的战略高地。在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下,欧洲市场的重要性急剧上升。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IFA的观众中,有6.4万人次来自德国以外,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欧洲市场正在以更开放的姿态欢迎国际品牌,中国企业自然也迎来更多机会。

另一方面,竞争的烈度正在加剧。欧洲消费电子市场一向是国际巨头的主战场。三星、索尼、博世等品牌在这里有着强大的历史积淀和渠道优势。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要想真正扎根,就必须在创新力、品牌力和服务力上全面对标,甚至超越。否则,很容易陷入“价格竞争”的陷阱。

其次,未来趋势正在重塑竞争规则。亿邦动力了解到,本届展会以“智能生活·可持续未来”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绿色科技等前沿领域。这不仅是技术热点,也是欧洲市场的消费主张。

欧洲消费者对环保和低碳有着高度敏感度,因此产品的能源效率、循环利用率,往往决定了其市场竞争力。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发挥研发优势、展现创新力的舞台。

事实上,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中国品牌在欧洲的竞争逻辑将是:技术驱动:谁能更快把AI、绿色能源和智能硬件结合落地,谁就能抢占先机。体验为王:支付、物流、售后等全链路体验,将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长期主义:品牌在欧洲的建立,需要时间和耐心。这是一场比拼“耐力”的马拉松,而非短跑冲刺。

风巅也对亿邦动力表示,“找到一个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是长期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复杂多变的欧洲市场,支付和本地化服务这样的基础设施,将是中国企业能否长久立足的“隐形护城河”。

据官方统计,今年IFA规模增长13%,参展商数量和观众人数均创下新高。这些数字背后,既是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复苏信号,也是中国品牌全球化步伐加快的缩影。

在柏林的展馆里,来自东方的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阵容和姿态,向世界展示他们的创新与雄心。从制造到品牌,从单点突破到全链路体验,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中国品牌正在书写全球化的新篇章。

正如风巅所说的那样,“出海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 在这场马拉松里,IFA舞台上的每一次亮相,都不仅是展示,更是一次关于未来的试探与承诺。

亿邦持续追踪报道该情报,如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信息,请扫码关注作者微信。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