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加拿大作为北美广大市场中一个地域广阔、经济发达的国家,其零售市场特别是超市行业尤为引人注目,也是华人商品进入北美的一个重要渠道。
北美消费者分为各种族裔,也就具有非常不同种族习惯和消费特点。随着人口结构和美加关税政策的博弈,北美市场也呈现出全新的多样特点,其中加拿大是一个不太被关注的边缘市场,但我们试图从最新的研究信息和视角给大家一个新的诠释。
宏观经济和消费市场
从宏观层面来看,加拿大当前的宏观经济情况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增长放缓但有企稳迹象。
2024年加拿大经济经季节性调整后增长1.5%。2025年第一季度,加拿大实际GDP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0.5%。不过,2025年4月和5月,加拿大GDP环比分别下降0.1%,但6月初步估计增长0.1%,第二季度有望录得0.1%的微幅增长。商品生产行业受贸易战等外部因素冲击较大,如2025年5月采矿、采石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活动水平下降1%,制造业5月环比增长0.7%,零售贸易行业5月萎缩1.2%。
加拿大通胀已从2022年超过8%的高峰明显回落,2025年3月CPI同比上涨2.3%,稳定回到央行1%-3%的目标区间,接近理想水平2%。随着供应链持续改善、需求温和,市场普遍预期2025年通胀将保持在2%左右。
为应对高通胀,加拿大央行自2022年起连续加息,2023年7月将政策利率推高至5%。2024年起通胀回落,央行开始转向宽松,全年五次降息后,目前利率已降至2.75%。2025年7月央行维持基准利率2.75%不变,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央行仍需降息以应对经济下行风险。在2020-2022年快速上涨后,加拿大房地产市场自2023年起逐步降温。2025年,随着贷款利率下行、通胀受控和就业稳定,楼市总体呈现调整中的企稳格局。
加拿大经济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较大。2025年3月美国实施的新关税导致加拿大出口骤降25%,出口和工业产出受到抑制,部分行业如制造业、批发、运输和仓储等受到冲击。不过,加拿大也在加快对美出口步伐以应对关税冲击。2025年联邦大选后,自由党成功连任,延续了政策稳定性。政府预计将维持审慎的财政政策和负责任的宏观经济管理。
加拿大人口和族裔特点
人口规模与特点
加拿大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其人口结构和族裔特点呈现出高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人口总规模较小,主要通过移民方式获得增长。截至2025年1月1日,加拿大总人口约为4152万人。从1980年到2010年,加拿大总人口从2460万增长到3410万。加拿大人口集中在与美国接壤的100公里范围内,该地区人口密度较高。86.3%的人口集中在安大略省、魁北克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艾伯塔省。
总体上加拿大人口老龄化情况也是比较严重的。截至2025年,加拿大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首次超过15岁以下儿童数量。65岁及以上人口达578.09万人,占总人口的16.1%。老年人口增长迅速,其增长速度是总人口增长速度的四倍。加拿大人口中近20%为移民。95.8%的新移民登陆加拿大时年龄在65岁以下,其中64.5%的新移民为25~54岁之间。
族裔分布与特点
加拿大主要族裔构成为欧洲白人、南亚裔人、华裔、非洲裔、菲律宾和原住民。其中欧洲裔白人占加拿大总人口的70.2%,是加拿大最主要的种族,也是主要的文化来源。南亚裔是加拿大第二大族裔群体,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其中印度移民是加拿大增长最快的移民群体。特别是近几年来,印度人通过技术移民等方式,在科技软件、外包服务等领域获得优势。截至2025年,加拿大印度裔人口数量约为200万,占总人口的5%左右。根据某些媒体的预测,未来几年印度裔人口可能会超过500万,占总人口的13%。印度裔已经成为加拿大第二大族群。
华裔是加拿大最大的少数族裔群体之一,数量达到近200万,约占总人口比例的5.1%。在2021年的人口普查中,华裔占总人口的4.7%,在各族裔人群中排在第3位。特别是香港来加拿大移民大大增加。加拿大华裔移民的集中度较为明显,仅多伦多和温哥华两座城市的华人就占到全加拿大华人的70%。多伦多是华人最多的城市,有近68万名华裔,占全地区总人口的11.1%。温哥华的华裔人口51万,占比达到20%,是北美大陆上华人比例最高的城市。蒙特利尔和卡尔加里的华人数量都在10万上下。在加拿大的草原省份和大西洋省份,华人数量和占比都相对较小。
其他如非洲裔移民占总人口的4.2%,绝大多数来自于近代的技术移民。近几年菲律宾裔移民每年移民的数量已经超过中国移民,成为仅次于印度的移民来源国。加拿大有三个不同的土著群体,包括第一民族(北美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和梅蒂斯人。原住民人口约5%,主要分布于北部与大西洋省份。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预测,到2041年,被归类为“可见少数族群”(即非白人、非原住民)的人口比例预计将达到38.2%至43.0%,远高于2021年的26.5%。
所以总体上可见少数族群在未来加拿大人口中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人口因素带来的商业形态变化将更加多元化。
购物中心和Plaza商业广场业态
加拿大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和广场(Plaza)是城市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定义与特点
购物中心通常是大型的、封闭式的商业建筑,内部有多个店铺、餐厅、娱乐设施等,提供一站式的购物体验。它们通常设有大型停车场,方便顾客停车。
购物中心在加拿大的各大城市都有分布,尤其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如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等。
例如,温哥华的太平洋购物中心(Pacific Mall)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购物天堂,拥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和本地特色商店。
多伦多的约克戴尔购物中心(Yorkdale Shopping Centre)是加拿大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拥有超过300家店铺,包括高端品牌和大众品牌。
商业广场(Plaza)定义与特点
商业广场(Plaza)通常是开放式的商业区域,由多个独立的店铺组成,可能包括超市、餐厅、小型零售店等。商业广场通常位于社区附近,方便居民日常购物和休闲。
Plaza商业广场在加拿大的城市和郊区广泛分布,尤其在华人聚居的地区,Plaza广场也是华人商业的重要形式。例如,在多伦多的士嘉堡地区,有许多华人经营的广场,如国泰广场、明珠广场等。多伦多的士嘉堡区的格伦沃特福德广场(Glen Watford Plaza)是早期华人商业的聚集地之一,这里有许多中国餐馆、超市和小商品商店。
加拿大商业广场Plaza通常采用开放式布局,与传统的封闭式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不同。这种布局方式使顾客能够更自由地在广场内活动,享受户外环境。Plaza具有丰富的业态组合,如超市、餐厅、咖啡店、银行、药店、服装店等。这种多样化的业态组合能够满足顾客的多种需求,吸引不同类型的消费者。为了方便顾客购物,商业广场通常提供免费的停车场。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购买大量商品的顾客来说,停车设施尤为重要。
许多商业广场位于社区附近,服务于当地居民。它们通常提供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和服务,如食品、日用品等,成为社区居民购物和社交的重要场所。
商业广场的建筑风格因地区和开发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些广场采用现代建筑风格,而另一些则可能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如加拿大的Gas Town风格。
在加拿大的一些大城市中心,如多伦多、温哥华等,商业广场通常与城市的其他商业设施相结合。例如,多伦多的伊顿中心下沉广场(Toronto Eaton Centre)是一个大型的购物中心,内部与多伦多市中心的地下通道(PATH)相连,这种布局使得商业广场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的交通网络,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随着城市的发展,商业广场也逐渐向郊区和居民区扩散。在这些地区,商业广场通常作为社区商业中心,为周边居民提供便利的购物场所。例如,在多伦多的士嘉堡、万锦市、列治文山市和密西沙加市等地区,都出现了许多华人商业广场。
一些商业广场位于交通枢纽附近,如地铁站、公交站等。这种布局方式便于消费者前往和离开,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流动人口。例如,多伦多PATH系统连接了市中心的许多商业广场和交通枢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Plaza的业态模式对于连锁品牌的选址非常重要,也是成功开展门店的核心因素。
加拿大主流零售商简介:
多元定位下的市场格局
最大的零售上市公司Loblaw
在加拿大零售市场中,一些大型连锁零售商凭借其独特的运营模式和市场定位,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如最大的零售上市公司Loblaw,股票代码为L。公司旗下拥有多个品牌,包括Real Canadian Superstore、No Frills、Shoppers Drug Mart等,业务涵盖食品零售、药品零售、金融服务等。特别是Loblaw收购了最大的华人零售超市T&T大统华。
作为加拿大最大的食品和药品零售商,Loblaw拥有超过2800家门店,雇佣了超过22万名员工。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146.72亿加元,同比增长5.2%。零售板块营收143.89亿加元,同比增长5.4%。食品零售同店销售增长3.5%。药品零售同店销售增长4.1%,其中药房和医疗服务增长6.2%,前台商品增长1.7%。电商销售增长17.5%。调整后EBITDA为18.4亿加元,同比增长7.4%。零售毛利率维持在32.0%,净利润为7.14亿加元,摊薄后每股收益2.37加元,较2024年同期的4.57亿加元(每股1.48加元)大幅提升。
Loblaw公司硬折扣店业态表现优异,消费者对促销商品和自有品牌产品的偏好推动了折扣店的销售额。2025年计划开设约80家新店和100家药房诊所。Loblaw的数字化转型也比较成功,公司专注于增强数字平台,推动在线销售增长。
大统华超市(T&T Supermarket)
大统华超市(T&T Supermarket)1993年,由华裔企业家李罗昌钰女士和李安邦先生在加拿大卑诗省温哥华创立。总部位置位于加拿大卑诗省列治文。主要提供各种亚洲食品、零食、调味料、日用品、新鲜蔬果、海鲜、肉类等,主要面向加拿大华人社区,同时也吸引了其他族裔的消费者。2009年被加拿大最大食品零售商Loblaws以2.25亿加元收购。2024年在美国华盛顿州贝尔维尤开设美国首店。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和多伦多Fairview Mall分别开设新店。
2025年计划在多伦多市中心开设新店。截至2025年大统华在加拿大和美国共设有38家分店。大统华不仅在华人社区中占据重要地位,还吸引了不同背景的消费者,成为加拿大多元文化食品零售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种类丰富,提供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多个亚洲国家的食品和日用品。设有海鲜吧、熟食区、烘焙区等,提供新鲜制作的食品。每周都会推出特价优惠,帮助消费者节省开支。
大统华扩展可借助Loblaw资本及物业,此外,Loblaw拥有逾千家分店,又是加国最大超市集团,大统华于未来业务扩张中,可善用Loblaw的资本与地产物业的优势。
亚裔族群对未来业务增长的重要性,由于亚裔市场不断扩张,为超市等零售集团带来庞大潜在商机。人口在年龄与族裔上都在转变,Loblaw希望在族裔市场多分一杯羹。在多伦多与温哥华地区,南亚裔加拿大人每周在超市的消费是154元,比一般家庭多出23%。
加拿大人的消费观念
实用与节俭
加拿大人非常注重实用与节俭,普遍重视商品的实用性和耐用性,更愿意购买能够长期使用的物品,而不是追求短期的时尚潮流。
例如在购买服装时,会选择舒适耐穿的款式,而不是过于追求品牌和时尚元素。面对高昂的生活成本和税收压力,加拿大人会通过合理安排购物时间、善用优惠券、二手交易等方式来节省开支。比如,他们会提前计划购物清单,在折扣促销时段购买所需商品。
健康与环保
加拿大人非常关注健康与环保,健康意识强。特别注重健康生活方式,愿意在健康食品、运动器材和健身服务等方面投入资金。
例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加拿大人占全国人口的54%,体育用品市场稳定且持续发展。加拿大消费者普遍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倾向于购买环保产品,如有机食品、可再生能源产品等。在购物时,他们会选择可回收材料制成的产品,并主动参与回收活动。
品质与体验
总体上重视品质与体验,加拿大人对商品的品质要求较高,在购买电子产品、汽车、家居用品等大件商品时,会多方比较,选择品质可靠、耐用的产品。
加拿大人注重购物过程中的体验,喜欢在购物中心和商场慢慢挑选,享受舒适的购物环境和配套设施。此外,他们也热衷于参加各种促销活动和购物节日。
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有着各自的消费习惯和偏好,这使得加拿大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消费特点。加拿大人追求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喜欢选择能够展现自己个性和品味的产品。
总体上加拿大人倾向于超前消费,不太喜欢存钱,主张消费、及时行乐,这与加拿大的福利体制和积极的消费观念有关。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热衷于旅游、购买奢侈品等。
加拿大消费者对亚洲品牌的态度
对亚洲品牌的态度
加拿大消费者对亚洲品牌的态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些挑战。
总体上,日本和中国亚洲品牌比较受欢迎。如在汽车领域,亚洲品牌如丰田和本田因其高可靠性和经济性深受加拿大消费者欢迎,市场渗透率比较高。在美容领域,韩国美容(K-beauty)文化对加拿大消费者有很好的吸引力,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对韩国美容产品和相关文化表现出很强兴趣。日本的生活杂货品质很好,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感觉非常新颖,性价比非常高。
加拿大以贸易立国,对外贸依赖较大,据UPS调查显示,83%的加拿大消费者会购买国际零售商的产品,对跨境购物接受度非常高,且中国产品在加拿大也备受青睐。例如中国的螺霸王螺蛳粉在加拿大市场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和消费者口碑。
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消费者对不同文化的产品和品牌有一定的包容度和好奇心。例如,一些亚洲的特色食品、传统服饰、手工艺品等在加拿大有一定的市场,受到部分消费者的喜爱。
潮玩市场发展潜力
加拿大潮玩市场近年来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发展潜力。
全球潮玩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1年的196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357.6亿美元,加拿大作为全球潮玩市场的一部分,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潮玩市场尤其在年轻人和千禧一代消费群体中颇受欢迎,他们对潮玩的接受度和购买意愿较高,成为市场的主要消费力量。
加拿大本土品牌如Toy Story、Squid Ink等,通过结合本地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此外,一些国际知名潮玩品牌如Funko、Sideshow Collectibles等也在加拿大设立了分支机构或合作机构,进一步丰富了市场的产品种类。
近年来中国潮玩品牌如泡泡玛特、52TOYS等纷纷加快出海步伐,积极拓展加拿大等海外市场。泡泡玛特在加拿大等全球23个国家与地区布局线下零售渠道,并通过开设门店、快闪店、入驻跨境电商平台等方式,不断提升品牌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加拿大泡泡玛特的Dimmo、小野、SKULLPANDA等IP,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购买。
此外,一些中国潮玩品牌还通过与加拿大当地的艺术家、设计师合作,推出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潮玩产品,进一步满足了加拿大消费者的需求。
加拿大特色
“轮胎场景零售模式”简介
由于加拿大冬天比较冷,雨雪天开车必须换轮胎,所以就出现“轮胎场景门店模式”的品牌——加拿大轮胎。
加拿大轮胎门店模式的场景其实包含了广泛的产品组合,甚至不太好进行传统零售品类的定义。其门店不仅销售轮胎,还提供汽车零部件、工具、运动器材、家居装饰用品等多种产品。这种一站式购物的模式满足了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主要是功能性的产品非常丰富,大逻辑就是能够装进车里的各种品类。
这家零售品牌公司在全国拥有1700多家零售和加油站的庞大网络,确保了广泛的实体店覆盖。线下门店为消费者提供了实际体验产品和获取专业建议的机会。
连锁门店提供专业的汽车维修和保养服务,包括快速换油保养及汽车美容等。此外,购买轮胎的顾客还可以享受终身免费充气和轮胎校正等服务。加拿大轮胎公司注重客户服务,提供宽松的退货政策,几乎所有商品都可以无条件退货且不设退换期限。此外,公司还通过其金融服务部门提供信用卡和金融产品,进一步拓展与客户的接触点。
此外线上线下融合也是一个重大的特点。加拿大轮胎拥有强大的在线零售平台,提供便捷的在线购物体验。例如,其“线上下单,店内取货”功能将在线订购的即时性与实体店的可靠性完美结合。
加拿大轮胎公司采用公司自营店、经销商直营店、特许经营店以及自营加油站等多种运营模式。这种多元化的模式使公司能够紧密贴合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同时保持品牌体验的一致性。
加拿大轮胎的“三角奖励”(Triangle Rewards)计划激励了顾客重复购买,并提高了客户留存率。这一计划为顾客提供了额外的购物价值,增强了顾客的忠诚度。加拿大轮胎公司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种举措为当地社区做出贡献。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公司还在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如提供大型家电的售卖和安装服务。此外,加拿大轮胎公司还计划通过新的“概念店”优化其SportCheck品牌。
Value Village慈善和零售结合
的新模式
Value Village(在美国和加拿大使用的品牌名,其母公司是Savers)的商业模式非常独特和成功,它巧妙地将营利性商业与慈善合作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多方受益的生态系统。其核心可以概括为:通过慈善组织获取免费的库存,然后以营利为目的进行销售。
对消费者来说,提供极其低廉的价格、种类繁多的二手商品(服装、家居用品、书籍、电子产品等)以及“淘宝”购物的乐趣。它满足了消费者对性价比、可持续消费(减少浪费)和独特性的需求。对慈善合作伙伴来说:提供稳定的现金流。
Value Village通过购买捐赠品,为这些慈善组织提供了一个无需自己运营零售店就能将捐赠品货币化的渠道。通过延长商品的生命周期,促进物品的重复利用,减少了垃圾填埋场的负担,符合循环经济的原则。
慈善组织是Value Village模式中最关键的一环。它与数百家非营利组织(如加拿大糖尿病协会、Big Brothers Big Sisters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Value Village会在社区设立捐赠箱,并鼓励人们将闲置物品捐赠给其合作的慈善组织。慈善组织负责收集这些捐赠品。慈善组织将收集到的所有捐赠品批量出售给Value Village(按重量计价),而不是自己一一分拣和销售。Value Village则预先支付这笔费用,无论这些商品最终能否卖出去。这为慈善伙伴提供了稳定、可预测的收入和现金流。
Value Village绝大部分库存(约80%以上)来自向慈善合作伙伴的购买,是Value Village花钱从慈善机构买来的。其余部分来自公众的直接捐赠和一些商业捐赠。
货物运送到中央仓库后,专业的员工会进行分拣、清洁、定价并贴上标签。他们有成熟的系统来判断商品的价值和定价策略。商品在宽敞的、类似大型超市的门店内进行销售。其定价远低于传统零售店,但因其成本极低,利润率依然可观。
商品如果在特定时间内没有售出,会被降价处理、批量出售给其他国家的二手商贩,或者回收处理。这确保了库存的快速周转。通过销售低价收购来的商品获得差价利润。其他收入包括将未售出的纺织品卖给回收商等。
商品成本支付给慈善合作伙伴的货款。这是其主要成本,但相对于传统零售的采购成本来说非常低。运营成本包括门店租金、员工工资、物流运输、水电费等。营销成本相对较低,主要依靠口碑传播和与慈善合作带来的天然品牌好感度。
由于其库存不断变化,消费者需要频繁光顾以发现心仪商品,这创造了很高的客户回头率。在营销中突出其与慈善组织的合作,让消费者感觉自己的购物行为也是在间接做好事,增强了品牌忠诚度。
Value Village(Savers)的商业模式是一个精巧的“双赢”甚至“多赢”模型。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了一个高效、可规模化的系统,将慈善事业的社会价值与商业活动的经济价值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加拿大小商品潮流零售王
Showcase零售品牌的商业模式非常有意思,它被称为“加拿大小商品潮流零售王“。Showcase自称“Home of the Hottest Trends”。公司团队每天监控TikTok、Instagram、YouTube等社交媒体,实时追踪爆款toys、美妆、健康、家居、健身等品类。以速度为核心优势:新趋势出现后,能在几周甚至几天内上架门店。
Showcase在全加拿大小型购物中心(mall-based)门店网络中上架新产品。门店规模较小(平均1000平方英尺左右),库存灵活,便于快速替换商品。主要通过门店+电商平台,快速测试消费者反应,并决定是否扩大采购。非常重视全渠道零售(Omnichannel Retail),Showcase运营门店+电商网站,同时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带货。消费者可通过官网、TikTok或直接在商场体验购买。一旦产品爆红,门店立即成为“即时体验点”,满足即时购买欲望。
Showcase不只是分销热门产品,还不断打造自有品牌,比如Dream Away睡眠相关产品、Quantum健康科技类、Squishies解压玩具、这些品牌往往基于原有的爆品品类,但Showcase会加上改良包装、特色功能,提升毛利率。
与中国和其他亚洲供应商紧密合作,保证低成本与快速补货。采用小批量试单→热销后快速追加→不热销则立即淘汰。减少库存风险,保持商品“新鲜感”。公司重视体验式零售(Experiential Retail),门店常被设计成“潮流玩具箱”,陈列方式与网红视频呼应。提供即时体验,让顾客能“玩一玩”、“试一试”,强化冲动消费。
Showcase的主要客群是:青少年和年轻家庭(追逐社交媒体爆品)、礼品购买人群(送礼的潮流小物)、好奇消费者(想试试TikTok爆品的实际效果)
Showcase商业模式和盈利逻辑总结是抓住短期热点,抢在传统零售巨头行动之前。专注小门店、快进快出,避免大规模库存风险。通过私有品牌+自主改良提升毛利率。社交媒体热度天然导流到Showcase门店和电商。
Showcase在加拿大有超过150家门店,几乎遍布所有主要购物中心。多次获得全渠道零售奖,尤其因其把TikTok爆品快速转化为线下零售体验的能力。近年来也在向美国扩张,目标是把“趋势零售”模式复制到更大的市场。
亚洲零售品牌的机会
亚洲零售品牌在加拿大发展存在诸多机会,特别是日本品牌。日本零售品牌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如优衣库(Uniqlo)、无印良品(Muji)等,以其简约设计、高品质和合理价格受到全球消费者喜爱,加拿大消费者也对这些品牌有较高认知度和好感度。日本文化在加拿大有一定影响力,如动漫、游戏、时尚等,这为日本零售品牌进入加拿大市场提供了文化基础。
加拿大政府对外国投资持开放态度,其多边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如CPTPP和CETA,为日本零售品牌进入加拿大市场提供了便利。日本7-Eleven曾通过收购美国Southland公司进入北美市场。加拿大地域广阔,物流成本较高。日本零售品牌需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
总体而言,亚洲零售品牌在加拿大市场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需应对文化差异、竞争和物流等挑战。通过深入了解当地市场、优化供应链和提升服务质量,日本零售品牌有望在加拿大取得成功。
注:文/翁怡诺,文章来源:弘章消费研习社,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弘章消费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