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美国小额包裹关税豁免全面中止 多国邮政停止对美寄送包裹

王昱 2025/08/26 18:15
王昱 2025/08/26 18:15

邦小白快读

美国小额包裹关税豁免政策中止的重大事件和相关影响。

1.政策变更:特朗普行政令于8月29日起中止最低免税限额(DeMinimis)政策,价值800美元以下包裹不再享受关税豁免。

2.国际邮政响应:多国邮政暂停对美包裹寄送服务,如法国邮政、德国敦豪、英国皇家邮政、日本邮政和印度邮政等,仅允许少数例外情况如低价值礼品或信件。具体包括暂停商业货运、收取额外手续费、服务受限等。

3.对中国商家冲击:中国寄美小包裹数量在5月下降40%,但全球总量同比增长40%;马来西亚、比利时等国作为转口枢纽份额显著上升,表明商家寻求新渠道规避关税壁垒。

4.风险提示:转口模式可能受邮政暂停影响,导致包裹延误或退回。

关税政策变化对跨境品牌营销和渠道建设的深度影响。

1.品牌渠道挑战:多国邮政暂停服务,如法国邮政中断80%企业包裹寄送,英国皇家邮政加收手续费,这将迫使品牌商调整物流策略,考虑私营快递如DHL Express作为替代渠道。

2.消费趋势变化:用户行为数据表明,对美小包裹量降40%后需求转向其他国家,如马来西亚、比利时和韩国接收量增长,这反映了全球消费需求重新分布,品牌需关注新兴市场需求。

3.品牌定价和研发启示:因关税豁免中止,商品定价可能需调整以适应额外成本压力;同时,需研发更灵活的产品设计,针对转口枢纽市场优化供应链。

关税豁免政策中止带来的新风险、机会和实操应对措施。

1.政策解读:特朗普行政令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待遇,直接影响日均400万包裹,中国占比60%;欧洲Post Europ协会等成员可能全面暂停对美服务。

2.增长市场机会:尽管对美包裹降40%,但转口业务崛起,如马来西亚5月接收超7亿美元货物,比利时和韩国份额增长,卖家可探索这些市场作为新增长点。

3.风险及应对:邮政暂停服务带来交付风险,如包裹延误或退回;商家可学习转口模式,利用区域枢纽规避关税;DHL等私营服务提供机会作为应对方案。

4.最新商业模式:转口模式在关税风波后受重视,合作方式如通过马来西亚或比利时空港进行包裹转口。

政策变革对产品生产和商业机会的直接启示。

1.生产和设计需求:关税调整要求工厂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如针对马来西亚、韩国等新兴市场需求调整,减少对美直接依赖,以降低关税相关风险。

2.商业机会:转口业务兴起为工厂提供新销售渠道,如参与马来西亚作为物流枢纽的贸易,规避关税壁垒;比利时和韩国份额增长表明国际分销机会增加。

3.数字化启示:邮政系统无法处理新关税,凸显推进电商数字化必要性;工厂可通过私营快递服务如DHL Express,整合在线平台提升效率。

行业趋势和客户痛点催生解决方案需求。

1.行业发展趋势:关税政策变动驱动全球包裹流动变化,对美包裹减少40%但全球总量增40%,显示物流需求转向其他区域如马来西亚等新兴枢纽。

2.客户痛点:美国海关缺乏关税信息系统,导致多国邮政如荷兰Post NL暂停服务,商业客户面临支付不清关和包裹延误问题。

3.解决方案:私营服务如DHL Express保持特快专递运营,提供关税支付和清关服务;启示服务商开发集成系统以应对类似风险。

平台管理和风险规避在关税变革中的新需求。

1.商业需求和平台做法:企业需平台解决关税支付问题,如英国皇家邮政启用新系统加收手续费;DHL平台暂停商业货物但保持Express服务,招商重点在私营替代方案。

2.运营管理:邮政暂停迫使平台优化运营,如整合区域枢纽(马来西亚、比利时)模式,规避政策风险,提升客户服务。

3.风向规避:转口业务受邮政暂停威胁,平台需开发风险预警系统,如监控国家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招商策略。

关税政策带来的产业动向和新问题研究启示。

1.产业动向:政策中止引发国际包裹分布变化,中国对美量降40%,但马来西亚等国份额显著上升,表明全球供应链重组趋势。

2.新问题:美国海关信息系统不足,导致Post Europ等运营商暂停服务,凸显关税处理机制问题;研究需探讨法规优化建议。

3.商业模式:转口业务模式在关税风波后兴起,作为规避壁垒的关键方式,这提供启示:创新跨境合作机制可缓解政策冲击。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亿邦原创】8月26日消息,根据美国总统特朗普在7月末发布的一项行政令,自8月29日起,美国将中止针对所有国家的“最低免税限额”(DeMinimis)政策,价值800美元以下小额进口包裹不再享受关税豁免待遇。

据悉,该政策变动影响美国海关日均处理的超400万包裹,其中约60%来自中国。

《卫报》报道称,受制于此项政策,欧洲各地的邮政服务已暂停向美国运送大部分包裹,理由是唐纳德·特朗普宣布的新进口关税的影响存在普遍不确定性。

据了解,以法国邮政为例,其平均每年向美国发送1.6万个包裹,当中80% 来自企业,20% 来自个人。

荷兰邮政服务Post NL则表示,当前的问题是美国当局“并不具备收集新关税的信息系统”,但特朗普政府却激烈地强推新关税政策。

由51家欧洲公共邮政运营商组成的协会Post Europ也表示,如果在8月29日之前找不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其所有成员很可能会暂停向美国运送大部分包裹。

相关情况具体如下所示:

法国邮政集团:该集团自本月25日起将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价值低于100欧元的私人礼品包裹除外。

德国邮政旗下敦豪公司:暂停通过邮政渠道向美国寄送商业货物和部分私人包裹,仅价值不超过100美元的礼品快递可继续寄送,但受到严格管制。

英国皇家邮政:将自26日起暂停向美国的寄送服务,在经过一至两天的过渡期后启用新系统,届时将在邮资和关税基础上加收手续费,以支付美国清关服务相关的额外费用。

意大利邮政:暂停处理寄往美国的商品类包裹,普通信件和“国际特快专递”服务仍可使用,但成本显著上升。

奥地利邮政:自8月25日起不再接收发往美国的包裹,理由是美国海关规则发生变化。

比利时邮政:8月22日起暂停措施目前涉及包含货物的包裹,暂不影响信件。

除了欧洲地区以外,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等美国的传统贸易伙伴也受此波及。

韩国邮政:将开始停止接受寄往美国的航空包裹和部分特快专递服务,但保留通过私营快递公司运营的优质服务,这些服务需缴纳关税。

新加坡邮政:从8月25日开始,暂停向美国商业货运提供标准服务,特快专递和直达国际服务则分别向零售客户和企业客户开放。

日本邮政:宣布暂停服务,包裹可能会出现延误或被退回。

印度邮政:自25日起,暂停寄往美国的包裹服务,价值不超过100美元的信件、文件和礼品除外。

此外,国际物流巨头DHL也宣布,自8月23日起暂停接收商业客户寄往美国的商品包裹,但DHL Express快递业务正常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变化可能会对中国商家的小额包裹转口业务产生影响。

根据彭博社报道,自2025年5月美国取消低价值免税(de minimis)政策以来,中国寄往美国的小包裹数量在当月下降了约40%。不过,同一报道显示,尽管对美小额包裹数量明显减少,全球小包裹出口总量在5月却仍同比增长了40%。

虽然美国仍是中国小额包裹最大的单一目的地,但其他国家的份额出现显著上升。其中,马来西亚位居第二,5月接收了超过7亿美元的此类货物;比利时、韩国和匈牙利的增幅也非常明显。

据了解,马来西亚、比利时和韩国作为区域物流枢纽,长期以来一直被部分跨境商家用作小额包裹转口美国、规避关税壁垒的关键空港。相关转口业务在4月份的“关税风波”后,更加受到商家重视。如果当地邮政停止寄往美国的包裹服务,将对这一转口模式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亿邦持续追踪报道该情报,如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信息,请扫码关注作者微信。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