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海外营收暴增9倍:“中国乐高”打到美国人家门口

Chester 2025/08/27 16:48
Chester 2025/08/27 16:48

邦小白快读

布鲁可公司凭借海外市场策略实现爆发式增长。

1. 财务数据亮眼: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3.38亿元,净利润由亏损2.55亿元扭亏为盈至2.97亿元,主要受海外营收推动,同比暴增9倍至1.1亿元。

2. 成功案例:变形金刚IP成关键推手,售价9.9元的“变形金刚星辰版”七个月内卖出4860万盒,贡献超2亿元收入;YouTube运营助力市场开拓,发布变形金刚定格动画涨粉100万。

3. 实操策略:渠道从线下失败转向线上,亚马逊成主力,海外销售线上线下占比3:7;价格优势显著,对比孩之宝同款便宜3美元且可动性更优。

布鲁可的品牌营销和产品创新驱动海外竞争力。

1. 品牌营销:依托内容运营强化IP,YouTube发布变形金刚名场面动画,吸引美国各年龄段粉丝,针对性推广2023和2024年新作系列以贴近青少年。

2. 品牌渠道建设:早期依赖玩具反斗城等线下渠道但失败,后转为线上主导,亚马逊贡献70%海外销售;国内策略强调三四线渗透,价格优势通过沃尔玛等商超实现。

3. 定价与产品研发:价格战显优势,变形金刚玩具比孩之宝便宜3美元,搭配场景底座提升吸引力;产品迭代快速,上半年新增273个SKU,引入小黄人、芝麻街和漫威IP。

4. 消费趋势:本地化IP如变形金刚在北美更受欢迎;用户行为表明视频内容能有效提升品牌忠诚。

市场机会与风险并存,可借鉴布鲁可应对策略。

1. 增长市场:海外爆发集中在印尼和美国,东南亚已成中国潮玩出海热土,泡泡玛特等均在布局;北美通过变形金刚IP打开突破口。

2. 可学习点:事件应对从线下失败转向线上成功,押注亚马逊环比增长6倍;机会提示为IP本地化,如YouTube内容精准定位粉丝需求。

3. 风险提示:依赖授权IP存在隐患,变形金刚热度受派拉蒙电影影响;正面影响是利润率提升,负面影响为原创不足难敌孩之宝等巨头。

4. 商业模式与政策:线上线下占比调整为3:7可优化成本;合作方式包括IP授权和平台入驻,扶持政策无直接提及但需规避线下渠道风险。

生产设计和电商启示推动出海机遇。

1. 产品生产需求:设计强调可玩性和差异化,变形金刚玩具通过拼搭积木可拆卸特性还原电影场景,实现灵活关节涂装质感优于孩之宝。

2. 商业机会:海外市场扩张带来增长空间,美国贡献最大;国内经验可复制,如奥特曼授权加速线下渗透。

3. 推进数字化电商启示:从线下渠道失败教训转向线上,亚马逊平台解决了覆盖面;数字化转型如YouTube内容运营提升产品销量。

行业趋势和技术方案解决客户痛点。

1. 行业发展趋势:玩具出海线上化,亚马逊全球玩具销售达1330亿美元;中国潮玩品牌如泡泡玛特出海扩张成为新态势。

2. 新技术应用:YouTube定格动画技术实现粉丝快速积累;可动性设计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3. 客户痛点:IP依赖问题突出,布鲁可四大IP均靠外部授权,原创“英雄无限”推广困难;行业通用痛点为价值链上游话语权弱。

4. 解决方案:本地化内容运营缓解痛点,如重现美国粉丝记忆;线上平台合作规避风险。

平台需求和运营管理启示关键。

1. 商业对平台需求:企业依赖平台如亚马逊实现销售突破,布鲁可海外70%来自亚马逊;问题包括线下渠道竞争挤压。

2. 平台最新做法:亚马逊成为玩具销售主力,塔吉特和沃尔玛等电商平台替代传统零售商;招商方面布鲁可入驻亚马逊获增长。

3. 运营管理与风向规避:线上线下比例7:3优化分销;风险管理需避开孩之宝等巨头锋芒,如聚焦新作系列。

产业动向和商业模式揭示深层问题。

1. 产业新动向:布鲁可成功上市并扭亏;中国玩具出海高潮,泡泡玛特文化出海对比制造业延伸成趋势;历史案例奥迪玩具升级奥飞娱乐警示原创不足。

2. 新问题:原创IP短板暴露,布鲁可产品迭代依附外部创作难突破;价值链上游话语权缺失成行业困境。

3. 政策法规建议和启示:本地化策略优于中国风推广;商业模式分析显示IP授权可持续性疑,依赖低价销售而非原创设计。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中国乐高”终于在海外赚到了真金白银。

布鲁可日前发布了2025年中期财报:上半年营收约13.38亿元,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亏损2.55亿元大幅提升为盈利2.97亿元。连亏四年后,这家中国拼搭玩具公司终于迎来了转折点。

海外市场成了关键推手。今年上半年,布鲁可海外营收达到1.1亿元,同期暴增近9倍。其中,印尼和美国是最大贡献者。

东南亚本就成为中国潮玩品牌的出海热土——泡泡玛特、52TOYS、TOPTOY等都在积极布局。但对北美市场,哪怕Labubu风靡一时,强如泡泡玛特也仍然持观望态度。

然而,“中国乐高”却在这里押下重注。原本靠奥特曼起家的布鲁可,这次靠什么攻下北美?

中国玩具讲美国故事

答案是:布鲁可找到了下一个“奥特曼”。

去年11月,它推出了售价9.9元的“变形金刚星辰版”。短短7个月内,这款玩具卖出4860万盒,贡献收入超过2亿元。2024年,变形金刚IP的收入达到4.54亿,一跃成为布鲁可的第二大IP。

或许,美国孩之宝也没有想到,把变形金刚授权给布鲁可,会诞生这样一匹黑马,并成为打入美国市场的先锋。

布鲁可与变形金刚系列在北美的爆发,早有铺垫。去年1月,布鲁可开设官方Youtube频道,大量发布变形金刚系列玩具的定格动画。在7个月里,这些视频帮频道轻松涨粉100万。而且,频道前10个月,几乎只推变形金刚,没有其他IP。

作为孩之宝旗下最长盛不衰的IP之一,自1984年诞生以来,变形金刚衍生出无数版本和故事。而布鲁可在Youtube的内容运营中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他们制作的定格动画,重现了从80年代G1系列到后期真人和动画电影中诸多“名场面”,让美国各年龄段的粉丝都能找到熟悉的记忆。

但变形金刚的根基毕竟在孩之宝手里。根据天风证券的报告,在美国,孩之宝依然是变形金刚玩具市场的绝对主力,覆盖全年龄层、各种形态的变形金刚玩具:从儿童教育类,到静态模型,再到经典的可变形玩具。

为避开孩之宝锋芒,布鲁可找了新切入点。由于定位儿童玩具,因此重点推近年来上映的变形金刚新作系列:2023年的《变形金刚:猛兽侠崛起》和2024年的《变形金刚:起源》,以拉近与当代青少年的距离。

尤其是《起源》,布鲁可不仅推出同款玩具,还依照其剧情拍摄了定格动画。凭借拼搭积木的灵活关节和可拆卸特性,布鲁可玩具能还原更多电影中的名场面,尤其是再现威震天“手撕”御天敌一幕。

价格优势同样明显。骑鲸出海在亚马逊美国站对比发现,几乎同比例的《起源》系列擎天柱玩具,布鲁可的售价比孩之宝便宜了3美元,且搭配了场景底座。专业模玩博主的测评也显示,尽管孩之宝保留了变形功能,但布鲁可在涂装质感、可动性上更胜一筹,价格更是便宜不少。

上亚马逊卖玩具

从2024年1月入驻Youtube,到2025年上半年海外营收爆发,布鲁可只用了近一年半。但它出海走过的弯路也不少。

2020年,布鲁可获得3.3亿A轮融资后,马上盯上美国市场,并在当地建立团队。当时的思路是先to B再to C——由美国团队打通当地线下零售渠道,一个渠道便能覆盖三四百家门店,还能从美国辐射加拿大。

在国内市场,线下B端渠道一直是布鲁可的重点。拿下奥特曼授权后,布鲁可加速铺设线下渠道,力求出现在“儿童可能出现的任何地方”。2019年至2020年,布鲁可与玩具反斗城、孩子王建立战略合作,并覆盖山姆会员店、沃尔玛等线下商超。

与乐高重点布局一线城市、以文化与氛围感吸引消费者不同,布鲁可凭借更低的价格,甚至更低价的奥特曼收藏卡牌,向三四线城市的商超和校园周边文具店、小商店渗透。

布鲁可产品出海渠道早期同样依靠玩具反斗城、7-Eleven、沃尔玛等线下渠道。但在美国,“小学生疯抢奥特曼”的一幕没有重演。直到2024年之前,海外收入占比始终徘徊在在2%上下,2024年全年也仅有2.9%。

拐点出现在2024年下半年。那年上半年,海外营收仅为1120万元,下半年却猛增至6420万元,环比增长近6倍。除了押中IP,布鲁可在美国终于找对了渠道。与国内9成以上依赖线下不同,布鲁可的海外销售线上线下占比为3:7,其中亚马逊贡献最大。

在美国玩具市场,传统线下玩具零售商在近年来逐渐被亚马逊、塔吉特与沃尔玛等电商平台挤压。数据显示,亚马逊的全球在线玩具销售额已经到1330亿美元。

布鲁可也在不断丰富产品矩阵。仅今年上半年就新推出了273个SKU,除了变形金刚,还包括小黄人、芝麻街、“漫威:无限传奇”等经典IP。在美国纽约玩具展上,布鲁可首次展出了小黄人和芝麻街系列新品,显示出持续加码北美市场的决心。

不是乐高,更难成泡泡玛特

收割完中美两国”小孩哥”之后,布鲁可于今年1月登陆港交所。投资人非常关心,被称为“中国乐高”的布鲁可能不能成为下一个泡泡玛特?

但骑鲸出海认为:布鲁可既不是“中国乐高”,更难成为下一个泡泡玛特。

乐高的优势在于稳定的核心玩法,无论与多少知名IP联动——漫威、变形金刚、星球大战——其方形积木的造型始终极具辨识度,甚至“乐高”已经成为了一种玩法的代名词。

布鲁可也试图通过其通用的构造,打造一种自成一格的拼装玩法,提供更大的创意改装与把玩空间。但这种特性只存在于布鲁可玩具的“内部构造”当中,在外观上缺乏乐高那样明显的“乐高特征”,很难与孩之宝、万代等传统的模玩区隔。

频繁围绕原有IP迭代新品,也暴露出布鲁可的另一层焦虑。

在其前四大IP中:奥特曼与假面骑士每年都会有新角色推出,而变形金刚则依赖派拉蒙的电影继续来延续热度。换言之,布鲁可的产品迭代更多依附别人的创作。在日本与北美市场,万代与孩之宝已盘踞多年,如果产品供给跟不上,布鲁可在海外恐怕难与巨头一战。

相比之下,泡泡玛特更像文化出海,它把起源自中国香港的潮玩文化,通过香港艺术家龙日升创作的Labubu形象,借助中国玩具制造产业链的优势,推向全球。

布鲁可总裁盛晓峰也曾期待,布鲁可“一出去大家就知道这是中国风”。但从变形金刚系列在美国爆款的经验来看,玩具出海的成功仍依赖本地化的IP。布鲁克原创的“英雄无限”,即使取材于西游、封神、三国等中国文化经典,想要让老外买单也不太容易。

布鲁可出海仍然是中国制造业的延伸。中国早已是“世界玩具工厂”,但原创IP是短板,缺乏价值链上游的话语权,成为行业多年来的困境。

上世纪90年代,“玩具之都”汕头澄海的奥迪玩具靠复刻日本田宫的《四驱兄弟》、《神龙斗士》、《陀螺战士》等爆款日本动画片,留下了“奥迪双钻,我的伙伴”的产品神话。澄海玩具产业带因此崛起,此后奥迪玩具升级为奥飞娱乐,尝试开发原创动漫IP并出海,但影响力始终难同日本动漫比肩。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玩具企业想成为下一个泡泡玛特,热衷于IP、盲盒玩法,但真正能让玩具企业赚到更多钱的,恐怕不是花样百出的玩法,而是贩卖玩具背后让人欲罢不能的想象力。

注:文/Chester,文章来源:骑鲸出海,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骑鲸出海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