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建倒数第二的穷困海防边城,到曾连续22年省内GDP第一、名震全国的工业巨人,泉州只花了三十多年。
巨变的背后,是强劲的县域经济生态体系。截至今年5月,泉州共有超110家上市企业,其中大部分为发迹于县域的民营企业,贡献全市80%的GDP和70%以上就业,形成“每5个泉州人中就有1个老板”的调侃,其中还有多个“传奇首富”。
涌动着活力与冲劲,泉州再次成为“全国百强县最高产的城市”。7月23日,2025年赛迪百强县市榜单上,泉州下辖的四县三市5个登榜,分别是晋江市(第4位)、南安市(第19位)、惠安县(第31位)、石狮市(第36位)、安溪县(第75位),超越苏州(4个)、南通(4个)、宁波(3个)。
泉州五大百强县的商业底色,有一些共性可寻。
产业端:“一县一链”,民企造城
泉州县域,“一县一链”。晋江有鞋服、食品、母婴用品等,南安有建材、制伞等,惠安石化、安溪光电、石狮纺织。2024年,泉州九大千亿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3.2万亿元。
与昆山的台资底色不同,泉州百强县产业依靠土生土长的民营帮,是典型“民企造城”生态。
需求端:质价比强,内外客群兼顾
一方面,“极致性价比”转变为“质价比”。原因是着泉州百强县产业腾飞、经济发展,中产和小康人群增多;同时,泉州县域商业项目年轻客群和年轻家庭客群占比普遍高达85%以上,多元化、个性化、尝鲜欲强。
另一方面,高品质商务消费强烈。这来自于一个复合群体:本地“老板群体”、归侨群体,因产业聚集带来的庞大商旅群体。
商旅人群往来密集,泉州商业项目异地客群占比普遍在20%以上。其中,厦门、福州客群数特别多,因很多企业把工厂留在县域以维持较低的生产成本,总部则迁到厦门、福州以获得更好的政策扶持、资源、视野。
供给端:现代商业起步晚,爆发快
1990年及之前,百货、街铺、专业市场主导泉州,消费场所传统而分散。民营经济起步后,短期内尚未转化为本地商业动能,距离泉州市区较近的晋江、南安居民品质型消费长期依靠泉州市区。
2000年之后,泉州进入现代商业综合体试探期,多个县城迎来首个现代商业综合体。石狮德辉广场于2005年1月率先开业,同年11月SM泉州晋江城市广场开业,往后南安水头跨世纪时尚购物中心等项目相继入市。
2010年前后,泉州商业进阶,竞争分流。县域产业集群成熟,形成人口红利、资本增值、空间重构三大传导机制,成为“产城商融合”沃土。于是,百强县商业开始“雄起”。
据赢商大数据,目前泉州共有存量商业45个、体量370.88万㎡。五大百强县存量商业项目25个、227.47万㎡,超泉州市区的17个、126.25万㎡。
综合来看,泉州百强县商业土壤都有相似之处:民营经济发达、产业集群化明显、主力客群多为本地老板、归侨、外来产业工人,但大多面临消费外溢至城区、海外现实,因此当地商业都有“把消费留在家门口”的使命。
以下,我们将以SM泉州晋江、南安中骏世界城、石狮德辉广场为样本,观察泉州百强县商业如何做本地化适配,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01.
SM泉州晋江城市广场
晋江首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长红20年
百强县榜单上,论GDP排位,苏州昆山常居第一,泉州晋江第四。但论传奇色彩,后者毫不逊色。
“中国鞋都”、“中国茄克之都、“盛产首富”、“闽商精神摇篮”、被写进中央文件的“晋江经验”……泉州最富盛名、最被津津乐道的title,基本都出自晋江。
这座民营强县,培育了超33万户经营主体、10万家民营企业和50多家上市公司,拥有16个区域品牌、46个中国驰名商标,打造了1个超三千亿(鞋服)、1个超千亿(纺织)、2个超八百亿(建材、食品)、2个超四百亿(智能装备、医疗健康)和1个超百亿(集成电路)的产业集群。
紧扣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商业多点分布
2010年前后,鸿星尔克、安踏、特步、361°、匹克、利郎等“晋江系品牌”先后上市,晋江产业及经济规模、人口基数及消费需求急剧膨胀,宝龙、万达、吾悦等外来商业大玩家先后进入。
据赢商大数据,目前泉州五个百强县中,晋江商业发展规模领先。存量商业项目12个,体量超100万㎡,在传统优势产业聚集的中部和北部街镇,形成“多商圈分布”。
SM泉州晋江城市广场独占福兴路商圈20年,另有以吾悦为核心形成的吾悦商圈,以及宝龙、万达、阳光时代广场、中闽百汇晋江青阳商场扎堆的晋江商圈。
SM泉州晋江城市广场,长红20年
2005年开业的SM泉州晋江城市广场(以下简称SM泉州晋江),是晋江首个现代大型购物中心,也是SM集团首个位于县域的商业项目。
晋江是SM集团创始人、菲律宾华商领袖及首富施至成的故乡。以血脉乡情为根基,20年来,SM泉州晋江长红20年,离不开其因时制宜的经营策略。
开业之初,当地人仍习惯去泉州城区买东西。SM泉州晋江的核心目标是,“把消费留在家门口”,靠的是选址便利与一站式购物新模式。
项目选址福兴路,紧临晋江国际展览中心、新的晋江市政府、以及两大标杆住宅群华泰国际新城(60万㎡)、兰峰城市花园(22万㎡)。
五层、建筑面积17.6万㎡,配备1700多个期间免费露天停车位(免费期自开业持续至2018年),SM泉州晋江引入沃尔玛(2024年销售额居福建第二)、SM百货、麦当劳等主力店,形成“零售+餐饮+娱乐”全业态覆盖,终结晋江分散消费时代,启蒙当地人的品牌消费和体验式消费观。
2010年之后,晋江民营经济腾飞,当地消费升级需求明显。面对多向竞争,SM泉州晋江紧扣企业家、华侨群体、本土及外来年轻客群,确定品质化、多元化调改策略。
一方面,业态重组及品牌焕新。回应轻社交、慢节奏、多元化餐饮体验的强烈需求。引入星巴克(2013年),让“老板群体”、高净值人群的生活方式符号化。将原B1层的小餐及饮品业态,升级为“食侯”轻餐主题街区,让年轻客群也能享受慢生活社交空间(2018年)。
同时,升级人文关怀体验,放大亲子家庭体验。2014年完成全面软硬件翻新升级,母婴室设施一应俱全;2016年与晋江市政府共建新能源公交车站SM西站,提升市民出行便利性,强化项目综合竞争力;2019年重新规划双层超3.6万㎡家居建材空间,3F引入亲子主题空间“小小世界亲子主题街区”,集合儿童零售、培训、游乐、体验、餐饮于一体;4F打造吃喝潮玩天地,覆盖娱乐、体验、餐饮、小吃街区等。
另一方面,依靠“首店经济+体验迭代+数字化运营”再进阶。
首店经济力升级。引入晋江首家特斯拉、泉州首店浪琴、泉州首家周大福荟馆、潘多拉、福建首家levis高端定制店、晋江首家星巴克臻选店(原星巴克升级)等重磅首店,做实品质消费场。
深挖在地文化,深化情感连接。多次结合本土非遗木偶戏及闽南语等,开展主题推广活动,反哺驱动餐饮、儿童亲子、娱乐休闲等体验业态权重的显著增加,强化“城市生活枢纽”地位。
扎根晋江二十载,SM泉州晋江通过前瞻性战略调整与精细化运营,实现经营效益的持续攀升,展现出强劲的内生增长力:近三年里,年度日均客流比增保持5%-11%的健康增幅,核心会员活跃度达66%。客群则以“高粘性、高归属”为鲜明特征,其中超七成来自本地家庭及成熟会员,项目会员的年均消费频次高达区域均值的2倍以上。
这充分印证“深度本地化”的成功:当商业体真正成为市民的生活锚点、社交枢纽与文化归属,便构筑起超越客流数量的“主场护城河”。
02.
南安中骏世界城
长在县域的“一线城市商场”
相比晋江,南安声名比较低调,但也是举重若轻的产业枢纽,被称为“中国建材之乡”、“中国伞城”、“中国石材城”、“中国水暖城”等。此外,最知名的历史标签之一是,郑成功故乡。
2024年,南安全年GDP为1844.20亿元,同比增长7.1%。人均GDP为12.07万元,同比增长5.8%,在泉州县域内均排名靠前。南安的户籍人口(165.25万)大于常住人口(152.8万)。这是因为,不少人在外地生活,户籍仍留在原地。“离乡留户”人数虽无官方数据,但却能印证南安本地人归属感很重。
本地认同感强烈、消费力在线的南安,目前拥有4座存量商业,共计37万㎡。其中,真正改变当地消费和生活方式的,是南安中骏世界城。
2018年12月22日,南安中骏世界城开业,当天营业额表现强劲,客流32万人次,“感觉整个南安的人都来了”。
经营七年,南安中骏世界城从家庭型购物中心出发,逐渐转变为城市型时尚精致场,是南安城市消费地标、时尚潮流引擎。
赢商大数据显示,南安中骏世界城过往三年日均客流逐年提升。今年前7个月,日均客流约3.2万,较去年同期升23%。
据中骏商管财报,自2022年起南安中骏世界城出租率均在97%以上,是大泉州地区商业综合体的佼佼者。
家门口的“一线”购物中心
南安中骏世界城,是中骏置业布局全国的第三座城市级IP,南安首座全客层、全业态、全自持的一站式城市型购物中心。项目筹备之初,就是要做南安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购物中心,既要做“家门口的购物中心”,又要提供“比肩一线的消费和体验”。
如此定位,一方面是因为当地日常买办仍依赖传统步行街、品牌级次与消费力不匹配;另一方面,2018年全民互联网社交渗透、电商普及度大增,百强县消费观念和视野充分接轨高线城市。作为南安大型一站式购物中心的补空者,南安中骏世界城必须起点高。
项目选址南安新区商务中心,整个综合体47万㎡(含中骏愉景湾大型住宅群),商业部分设购物中心、乐活天地街区,业态涵盖超市、影院、服装服饰、餐饮、儿童配套、休闲娱乐等,掀起南安人一站式消费浪潮。
做实归属感与先锋感,年化率15%稳住一线品牌
为了真正搞懂当地消费痛点,从项目启动、开业到后续多轮调改,都以接地气的市调为基础,招商紧扣首店经济、网红经济,做强差异化竞争优势。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到,南安当地人对各式时尚品牌需求强烈。于是,项目引进130多家品牌,70%首进南安。其中,星巴克的引入意义非凡,因为此前南安人“时常要从泉州等地方代购星巴克,数量甚至多达上百杯”。其他首店品牌,还包括万达影城、屈臣氏、耐克、Adidas、Levis、必胜客等,一举提升南安的“时尚浓度”。
南安中骏世界城始终坚持核心理念:下沉市场不要“大而全”,而要“精而准”。数次精准调改,南安中骏世界城的品牌组合能级,始终“放在一线城市的区域级项目中,也相当能打”。
2024年,中骏商管团队在针对大泉州的商业调研中,洞察到减少主力店面积、商业去中心化已成趋势。于是团队快速反应,对原主力店进行“瘦身”,主力店占比从原来的40%降到28%,为引入阿迪、特步等高能级运动品牌以及MLB、蕉下、耐克550等潮流运动品牌,共充足的空间。由此,组合出店铺级次完善、具备极强规模化与差异化优势的运动潮牌矩阵。
餐饮方面,招商运营团队深入研究本地客群的口味和喜好,找出那些既符合南安人口味、又具稀缺性的品牌。前期大丰收、太二、宋小谨、匠和风、火啫啫、湘南韵等一大波地方招牌、网红品牌入驻。后续保持动态品牌焕新,其中2025年再次升级,引进本来、达美乐、南越花市、掌勺虎、揽春山、云椿季等一线新锐、实力餐饮品牌。
南安中骏世界城招调有道的本质是,用硬核财务数保持对一线品牌的强吸附力,重塑品牌方对于县域市场的认知。
投资回报角度看,南安中骏世界城年化投资回报率超过15%,远高于“3年3%,6年6%,9年9%”的行业标准。
南安中骏世界城扎根当地七年,验证了一个公式:下沉市场的商业价值,等于精准品牌组合加极致运营。以此为核心理念,百强县也能长出时尚感拉平一线城市的商业地标。
03.
石狮德辉广场
石狮最大商场,亦为“石狮版胖东来”
石狮也是服装名城。相比晋江,石狮的服装产业更细分。
石狮全域有“中国校园服饰名城”、“首批全国纺织模范产业集群”等称号。 同时,产业街镇集群化明显:凤里街道-中国童装名镇,灵秀镇-中国运动休闲服装名镇,宝盖镇-中国服装辅料服饰名镇。
在泉州下辖四县三市中,石狮面积最小,仅188万平方公里,是晋江的1/4,不足南安1/10。
面积“迷你”的石狮,2024全年GDP为1302.36亿元,社零总额652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7.21万元,为三者最高。
“富有”的石狮人,托举起的四个购物中心,特色各异。13.9万㎡的德辉广场,是石狮最大的商场,也是老牌“全能选手”。石狮泰禾广场,有国际风情街区,是后生仔最爱的网红打卡地。狮城国际广场,社区型便利购物中心。世茂摩天城,是“石狮迪士尼”,全家都能玩。
这其中,石狮德辉广场多年来广受拥趸。慕名而至的外地人初次到来,都会为它平平无奇、中规中矩的外立面感到意外。
低调的外表,与其市场表现形成反差。赢商大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德辉广场日均客流稳增,今年前7个月,日均客流4.2万。
客群渗透方面,周边1公里、1~3公里、3~5公里的客群占分别为8.26%、24.73%、13.72%,表明德辉广场对本土客群渗透力很强,异地客群占比也高达24.36%。
硬控本土与外来客群的德辉广场,凭借强客群粘性、诚信口碑与社会责任感,德辉广场活成“石狮版胖东来”。其竞争力的本质是,“商业普惠性”与“运营精细化”共振。
不做奢华标榜,专注民生刚需覆盖
德辉广场走的是民生化经营路线。餐饮、超市、购物、健身、教培、电影院、数码城、儿童乐园、银行、免税店甚至还有药店、小卖部……承包小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官方公众号上,那句轻飘飘的陈述,“吃喝玩乐,拿捏,it’s OK”。
餐饮以中档潮流品牌为主,如麦当劳、必胜客、霸王茶姬、喜茶、古茗、太二酸菜鱼、胖哥两、老佛爷、火啫啫、蛙喔、海底捞、海伦司、福建人气品牌大丰收等。
鞋服有少数中高端品牌如马克华菲,更多不是传统认知中的熟牌。这或许与本地纺织业发达以及德辉在服装领域布局有关。
七层纵向引流:自有主力业态坐镇,穿插运动、餐饮、儿童亲子业态
德辉广场有400多家商铺,分布于七层楼——一般人很难逛完,但德辉自有一套引流和锁客窍门。
一楼中庭黄金铺位是轻奢服饰、金银首饰,外围一圈是大众化餐饮、银行。
亮点在于,二至七层都有德辉自有主力店坐镇,共性是客流量大、全民刚需性强、粘性高,类似山姆、胖东来的自有品牌逻辑。
德辉超市是二三楼共有主力店。二楼搭配次主力免税店稳住客流,布局男女装、运动鞋服业态;三楼次主力店是德辉欢乐城,搭配家庭消费强相关业态,包括儿童零售、女装、家居床品、药房等。
四至五层,如同爬到半山坡,引流最难,但却被德辉经营成宝妈、宝爸的最爱。四楼是“女性淘宝式消费天堂”,把小孩放在德辉儿童乐园或其他乐园,自己去淘逛密密麻麻、不是大众熟知的特色女装店和儿童鞋服;五楼是“直男目的性消费圣地”,把孩子送去教培空间,自己去逛各式数码小铺。
对于“打到”六楼的人,技巧已经不太管用了,唯有吃喝才能对付。因此,全层都是餐饮,外加一个可应酬、可消遣的大型娱乐会所。七楼有自营左岸电影城(原德辉电影城,2011年改名),搭配密室逃脱、KTV、乐园及部分餐饮。
楼层布局另一大特点是,把运动户外、儿童亲子、餐饮这些大业态打散,安插于各楼层。运动业态为例,一楼有鬼冢虎,二楼有新百伦和回力,三楼有耐克、安踏、鸿星尔克,四楼有特步、匹克及儿童鞋服。餐饮、儿童亲子业态类似此理。无论哪种客群,去到哪儿都有得逛、有得买。
构建商户-顾客-政府“信任三角”,以公信力换消费力
2017年,以德辉广场运营公司为主体,联合商户党员共同成立德辉商圈联合党支部,织密“红色互联网”。德辉广场就是石狮“红色互联网”核心。
这里还有许多其他商场见不到的细节。常举办反诈宣传、防范非法集资等民生公益活动;中庭服务中心,接待寻求帮助者的是党员;场内店铺但凡挂有“党员经营户”牌匾的,就等于守法经营、照章纳税的可信赖商户。
下沉县域市场,是相对复杂的、不透明的。SM泉州晋江、南安中骏世界城、石狮德辉广场,都凭借先发优势与特色打法,验证了一条规律:不必非得做最高端的,不以“俯视”视角解构下沉市场,始终从当地需求痛点出发,是在下沉市场站稳脚跟的基础。
对此,SM泉州晋江有体系化的概括,可供业界参考:
深度本地化是灵魂:绝非简单复制一二线模式。必须沉下心,真正理解当地文化、消费习惯、家庭结构、产业特点,并将这些洞察融入选址、定位、招商、运营的每个环节。
长期主义是基石:县域市场需要培育和耐心,与城市共同成长。追求稳健可持续的发展,而非短期爆发。
精准定位与价值匹配:定期做好市场调研,清晰界定核心目标客群,动态理解县域消费者的核心需求(便利、品质、家庭、社交、性价比平衡),提供与之高度匹配的商品、服务和体验。
建立情感连接与社区中心: 超越单纯的交易场所,承载社交、休闲、文化、甚至公益功能,成为当地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才能成为他们的“生活中心”。
注:文/米娅,文章来源:赢商网(公众号ID:winshang),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赢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