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日前,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根据招股书,创想三维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研发以加强技术能力;海外用户营运;全球品牌推广和销售渠道开发;寻求与其业务互补并符合战略的战略性合作关系、投资或收购;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创想三维成立于2014年,是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其产品及服务主要包括:3D打印机、3D打印耗材以及创想云(专注于3D打印内容的全球在线社区)。此外,创想三维近期还推出了3D创意成品的海外电商平台Nexbie,构建了"创意生成→打印/雕刻→成品流转"的3D创意生态闭环。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按2020年至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的累计出货量计算,创想三维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市场占有率为27.9%,而且是全球3D创意产业主要参与者中唯一一家同时提供消费级3D打印、消费级3D扫描和消费级激光雕刻产品和服务的公司。
招股书显示,在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创想三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3.46亿、18.83亿、22.88亿和7.0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0.4%,毛利率分别为28.8%、31.8%、30.9%以及35.2%。
从各地区收入贡献来看,创想三维在中国的收入占比持续降低,而北美和欧洲地区的贡献不断提升。2022年到今年一季度,中国的收入占比从49.9%降低到24.6%;而北美收入的占比从16.6% 提高到33.3%;欧洲的占比从17.7% 提升到25.8%,均超过了了中国地区的销售收入。
招股书特别提到,尽管创想三维的北美地区收入所占比例较大,但美国加征关税也不会对公司营收情况造成重大不利。“这得益于我们积极主动的定价策略使我们能够及时将加征关税成本转嫁给客户,以及美国市场对我们产品的强劲需求。”
在销售渠道方面,公司的销售网络主要由线上平台和线下分销组成。从2022年到今年一季度,公司线上销售收入占比不断提升,Q1线上收入占比达到47.9%。线上销售渠道包括独立站、亚马逊、eBay等海外平台和天猫、京东和淘宝等国内平台。截至今年一季度,创想三维拥有74家自营线上门店和2163家经销商,销售网络涵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其海外网店数量从2022年底的6家增加至58家。
3D打印行业在近几年发展迅猛。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的市场规模为21亿美元,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8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33.6%。创想三维指出,2020年被广泛认为是消费级3D打印行业的“破圈元年”,应用场景从个人创作大幅扩展至家居使用,且市场能见度显著提高推动用户认知度的增强。
创想三维创始人刘辉林也曾向亿邦动力表示,“伴随设备操作的智能化和简单化,3D打印机的使用门槛降低,再加上元宇宙、XR概念的火爆,3D打印机正在出圈,受众群体从专业爱好者演化成大众消费者。不会画图建模,也能玩转3D打印机。”
亿邦持续追踪报道该情报,如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信息,请扫码关注作者微信。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