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AI搜索半年盘点:夸克元宝豆包会不会掀了百度的桌子?

胡镤心 2025/08/13 18:05
胡镤心 2025/08/13 18:05

邦小白快读

文章详细介绍了2025年上半年AI搜索市场的竞争焦点和实用信息。

1.主要玩家如夸克、元宝、豆包通过大规模广告投放争夺流量,具体数据包括夸克每月投放均破亿,最高6月超6亿元;元宝6-7月投放均超10亿元。Kimi和豆包投放减少,DeepSeek月活曾破亿但后续下跌。

2.AI搜索功能从传统搜索演变为Agent体系,提供直接结果交付如行程规划、文件解析和对话聊天;典型例子包括夸克推出“超级框”,百度搜索大改版新增视频通话等功能,360纳米升级为任务助手。

3.市场增长数据:2025年1-2月AI搜索用户净增1.15亿,3月APP活跃用户达2.7亿,夸克月活增至1.56亿,豆包破亿后持续增长。

4.盈利面临挑战:AI搜索无广告位置,依赖订阅难行;夸克靠网盘会员,整体商业化不明确,可能演变为现金储备竞争。

文章揭示AI搜索领域的品牌竞争策略与消费趋势变化。

1.品牌营销:公司通过投放强化品牌曝光,如元宝70%投放至腾讯广告,豆包上线新功能如实时语音通话和AI播客,以吸引用户;小红书的“点点”主打生活搜索场景。

2.品牌渠道建设:AI搜索向全能Agent转型,夸克、百度等平台整合多场景服务如写作、绘图,影响渠道选择;消费趋势转向生活化,用户行为从单纯搜索向任务执行迁移。

3.产品研发:公司持续迭代功能,如豆包添加多模态识别;用户行为观察显示AI搜索成为信息终点,促使品牌研发更互动式产品。

文章解读AI搜索市场的机遇风险和实用策略。

1.增长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1-2月用户净增1.15亿,AI产品活跃用户达2.7亿,提示巨大潜力;具体事件如高考报志愿场景推动夸克投放超6亿元。

2.消费需求变化:用户转向Agent式搜索如行程规划,新机会包括小红书“点点”生活搜索功能;风险提示在盈利路径不明,广告收入降或致亏损。

3.正面影响和可学习点:谷歌AI Overview成功带动月活激增,可借鉴其变现经验;但国内如豆包面临付费模式挑战。

4.最新商业模式:合作方式如百度MCP整合1.8万服务,知乎引入专业内容;扶持政策体现为平台持续投入广告。

文章提供AI搜索对产品设计启示和商业机会。

1.产品生产设计需求:AI功能如多模态识别(如豆包添加)、Agent任务拆解(纳米AI搜索案例),启示工厂需优化交互设计;数字化推进体现在夸克从搜索跃迁到Agent模型。

2.商业机会:AI搜索入口争夺带来新电商机会如支付宝“探一下”视觉搜索;可学习点包括DeepSeek开源推动行业洗牌。

3.启示案例:Agent体系覆盖写作、办公等场景,百度整合服务启示如何融合生产数据;整体显示推进数字化的必要性。

文章分析AI搜索行业趋势与技术应用痛点。

1.行业发展趋势:从传统搜索向Agent转型,流量入口竞争激化;具体动向如夸克独立推出AI搜索,百度革新搜索生态。

2.新技术:包括MCP整合海量服务(百度案例),Agent调用工具如DeepSeek体验在元宝的应用;豆包新增实时语音等功能。

3.客户痛点:流量分发效果降、盈利路径不明确如无广告位置;解决方案如谷歌AI Overview提供总结提炼。

文章阐述平台需求最新做法及管理风险。

1.平台需求:商业对全能助手需求激增如用户寻求一站式任务完成;夸克、百度等平台通过Agent体系响应需求。

2.平台最新做法:如夸克坚持无广告路线,百度新增智能工具;平台招商涉及MCP合作整合外部服务;运营管理包括投放策略调整(如元宝根据投流变化月活)。

3.风向规避:风险提示盈利不明可能导致亏损;百度等尝试规避风险通过免费模式,但需监控现金流储备。

文章揭示AI搜索产业新问题与模式启示。

1.产业新动向:头部竞争加剧如夸克、元宝投放大战,市场格局头部稀缺;新问题集中在商业化路径难和流量分发机制改变。

2.政策法规建议启示:盈利挑战如订阅模式难行,启示需探索新模型;谷歌变现成功提供建议参考但难复制国内。

3.商业模式探讨:传统搜索广告收入降或引发问题;可研究Agent体系下的商业模式如百度整合服务模式。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文丨胡镤心      编辑丨张睿

【亿邦原创】如果说2024年是Kimi和豆包的流量之战,那么2025年上半年,这场战争的主角轮到了夸克和元宝——夸克每个月的广告投放金额均破亿,最高投放出现在6月;元宝6月、7月投放金额均超10亿元。

大厂大笔投流背后,是AI时代的流量入口之争。曾经,搜索框是数字世界的起点,如今,在AI加持下,搜索已经成为数字世界的终点。

当AI直接给到用户总结概览、文件解析、写文画图、对话聊天、行程规划、任务执行等时,原有的围绕搜索引擎及关键词流量生态将何去何从?

Chatbot或许并非AI产品的最终形态,但传统搜索必将被AI的车轮碾压而过。

就国内市场来说,Kimi、DeepSeek、豆包、元宝,流量此起彼伏;夸克、百度、纳米,从搜索向Agent跃迁,一切还未有定数。

01

AI搜索投流大战:Kimi、豆包抢跑,夸克、元宝接棒

为了抢夺智能世界的流量入口,AI应用们在上半年毫不犹豫开启投流大战。

DataEye数据显示,2月15日前,豆包和Kimi的投放素材量超出腾讯元宝2-3倍。2月下半月,元宝投放素材量环比上涨了345.1%。

按照AppGrowing估算,腾讯元宝在1月份投流金额还在2000万左右,进入2月暴涨15倍,飙升至3亿;3月份再涨6倍破10亿,6月、7月投放金额均超1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腾讯元宝的投放中,70%投向腾讯广告,其次是快手磁力引擎、小米和百度营销。

夸克每个月的广告投放金额均破亿,最高投放出现在6月,针对高考报志愿场景总投放金额超6亿元;投放高峰其次出现在3月,夸克独立并推出“超级框”,携带超1亿月活进军AI搜索领域。4月、5月、7月夸克的投放金额均超4亿,大手笔可见一斑。

反观去年的投放王者Kimi,1月还有1亿投放额,此后一路下跌,在商战最激烈的6月,Kimi仅40万投放额;而另一个王者豆包,今年也没有单月上亿的投放,且未参与6月的报志愿激战。

数据来源:AppGrowning

2025年AI搜索的流量争夺战始于DeepSeek开源带来的市场扩容和行业洗牌。

DeepSeek移动端月活从年初一路上涨至5月,首次MAU破亿,6月开始下跌至9000万月活。Web端则在2月达到5.7亿次访问量后一路下跌,6月维持在3000万访问量。

2025年1月至2月,AI搜索用户净增1.15亿,环比增长率高达85.5%。2025年3月,AI原生APP整体活跃用户数达2.7亿。

从AI产品榜的Web点击量与APP端月活可以看出,除DeepSeek外,其他AI产品都是“一分投流,一分收获”。

在激进投流下,夸克和豆包都维持了始终的上涨趋势。夸克APP端的月活从2月的1.48亿增至6月的1.56亿;豆包月活在4月首次破亿,此后也维持每个月双位数增长。

腾讯元宝3月的大手笔投带来月活翻倍增长,5月投流放缓,月活立刻从4000万下降至3900万,6月投放额暴增,月活又涨到4000万。

数据来源:AI产品榜

为了新增和留存,大厂也是绞尽脑汁。腾讯元宝打出“最佳DeepSeek体验,就在腾讯元宝”的广告语;豆包则不断上线新功能,包括实时语音通话、视频通话、AI播客、一句话P图、同声传译、深入研究等功能,可谓“什么火就玩什么”。

尽管头部应用均实现月活破亿,但行业格局还是头部稀缺,长尾突出。除了三巨头,小红书、知乎、支付宝等应用,均基于自身内容/服务/数据/流量等维度优势,发展AI搜索新产品或功能。

· 小红书推出独立AI搜索产品“点点”,主打生活场景搜索。

· 知乎直答上线“专业搜索”功能,引入维普、知乎精选等为专业内容源头。

· 搜狗输入法基于腾讯混元大模型,推出AI嗖嗖、升级AI快查,实现“输入即搜索”。

· 微信新增“问AI”功能,支持用户直接在输入框中搜索问题答案。

· 支付宝推出“探一下”,主打AI视觉搜索。

02

搜索告别搜索,对话框吞噬互联网

“告别搜索”,这是夸克的一张海报文案,也是搜索引擎对自己定位的重新思考。

夸克CEO吴嘉认为,如今的搜索框已经“彻底摒弃传统搜索的理念”,成为一个可以直接交付结果的“超级Agent”。搜索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打开夸克主页,搜索框变得更大更显眼。上方附有AI生图、AI编程、AI写作、AI搜索等功能,它可以如DeepSeek、豆包、元宝等Chatbot一样进行聊天对话、深度思考,也可以一站式完成任务,比如,想做个PPT或者制定一个旅游攻略。

夸克主页

在7月2日的百度AI Day开放日上,百度搜索宣布进行十年来最大改版,搜索框、搜索结果页、搜索生态全面革新,新增一键调用视频通话、AI音乐、AI解题等智能工具。还通过MCP将海量的第三方内容、服务、工具乃至小程序深度整合进搜索的AI框架。目前,百度搜索的MCP服务已收录超1.8万优质MCP,覆盖了生活、金融、电商等多个场景。

360旗下的纳米AI搜索则让“搜索框”升级为“任务助手”,当你提出类似“帮我整理一场三天两晚的旅行计划”这样的复杂指令,AI会自动拆解任务、调用工具、整合结果、完成交付。

周鸿祎认为,360要做的不仅是在浏览器里面加入了很多智能体,而是只要提问题,不仅给答案,还可以直接给方案,甚至直接出成果。此外还要打造智能体社区,已经有5万个智能体,可以来这寻找合适的智能体帮你干活。

AI时代的搜索不是搜索,而是Agent体系。Agent、MCP加持,搜索框也在不断通过推理能力和模型调用,将覆盖写作、绘图、做PPT、办公、出行等细分场景,争夺全能助手这一角色。

比如用户点开搜索框,搜索“周末北京周边游”,AI不仅能生成一个直观的且丰富的旅游攻略,还能够直接调用在线票务网站上的实时票务情况,旅游网站的精选游记,以及,社交平台上最新最热的打卡点信息,甚至,它还能联动导航APP规划现实可行的路线。

同时AI搜索将曾经的“网络爬取-索引-处理-搜索-排名-展示”,变成总结提炼直接给出答案。搜索从“信息入口”变为“信息终点”,意味着互联网信息分发机制将发生改变。

2024年5月,谷歌上线AI Overviews(AI概述:针对传统查询的快速摘要)与AI Mode(更深入的会话式AI体验),前者在搜索结果顶部提供AI生成的摘要,提供综合事实和来源链接,旨在直接在搜索界面内回答广泛问题。后者则是用AI生成的响应取代传统网页结果,还可以通过Gemini的基础模型与谷歌的实时信息系统提供答案。

巴伦周刊认为,谷歌搜索正在式微,或将造成整个(海外)互联网的衰落。因为全球排名前列的网站中,大约五分之一的访问都是从搜索引擎开始的。比如,在维基百科,搜索带来的全球访问量占比高达63%;在旅游网站Tripadvisor,这一比例为58%;而在本地点评网站Yelp,则为51%。

03

不确定的未来和确定的亏损

在海外,AI产品正在展现出惊人的变现能力。

2024年底,OpenAI年化收入(ARR)55亿美元,2025年6月突破100亿美元,最近《纽约时报》披露,其收入年底将达到200亿美元,增幅接近300%。

Anthropic去年ARR仅1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达到40亿,年底预计将突破90亿美元,同比暴增800%。

但国内的情况完全不同。尽管大厂纷纷上线AI功能,能陪玩、能陪聊,还能帮你打工,但AI功能并未成为付费的核心驱动力。

AI搜索都维持一个极简界面,且没有明确的广告位置。以至于除了降低流量分发效果,AI搜索的盈利路径也并不明确。

目前来看,夸克的收入仍旧依赖网盘会员订阅,AI功能虽然势头正猛,但并未能成为其核心付费驱动力。而为了维持现有的“极简”风格,夸克坚持走“无广告”路线,便进一步压缩了收入空间。截至目前,夸克仍在阿里持续输血状态中前进。

未来AI搜索走订阅逻辑的可能性也比较低。无论是百度等搜索引擎还是近期的许多国内大模型都以免费为主,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并不容易。AI搜索若强调没有广告,对百度、360等传统搜索引擎来说,甚至可能带来既有广告收入的下降。

这对元宝和豆包来说同样是困局。字节管理层曾在2024年底判断,像豆包这样的AI对话类产品可能只是AI产品的“中间态”。而付费订阅模式在中国不太可能走通,时长和轮次低又导致潜在的广告空间较小,这都构成了这类产品的隐形天花板。长期来看,更低门槛、更“多模态”的产品形式更具落地和收费的可能性,这也是今年上半年,各个AI搜索都新增多模态识别功能的原因。

在模型能力还在升级、流量竞争未完待续、商业化路径还不明确的当下,AI to C的争夺,似乎又要变成一场现金流储备量的战争。

值得注意的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 Q2财报显示,搜索收入达到5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创下历史新高。同时,AI Overview带来的月活数从上一季度的15亿激增到了20多亿。

这份收益能否复制粘贴到百度身上,成为Q3的行业焦点。而大厂的大笔投入,到底能烧出一个通用入口,还是众多垂直入口,谁也不敢确定。但在FOMO的驱策下,谁也不会收手。

亿邦持续追踪报道该情报,如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信息,请扫码关注作者微信。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