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还在争论低线城市茶饮市场是不是已经饱和得不能再饱和时,沪上阿姨却用上市在资本市场掀起了一阵热潮,给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下沉市场远没到“大结局”,可竞争的战场已经从“规模赛跑”变成了“效率绞杀”。
沪上阿姨“密度封锁术”撕开低线市场新缺口
先看看这市场的潜力,灼识咨询预测,到2028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茶饮终端零售额能达到2379亿元,占市场总量的51.5%呢!
这数据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告诉我们下沉市场藏着巨大的宝藏。但需求可不是简单的价格带,而是像金字塔一样分层。
蜜雪冰城以2 - 8元的价格,稳稳抓住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古茗主打“原料升级”,价格在15 - 20元;沪上阿姨则另辟蹊径,以13.2元的“五谷茶”切入健康需求市场。
沪上阿姨能在这片红海中撕开缺口,靠的就是“精准下沉”与“结构性错位”。
在产品上,它玩起了“价格带错位+品类创新”的组合拳。就说它的“血糯米奶茶”,在北方冬季热饮场景里,复购率居然超过了35%,这简直就是冬季里的“暖心神器”。
还有它的“茶瀑布”子品牌,以10元内的价格带对标蜜雪冰城,2024年新增门店中,有50.7%都开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形成了“高端品牌拉利润,低端品牌抢流量”的绝妙布局。
再看看渠道渗透和区域深耕,这也是沪上阿姨的“秘密武器”。
蜜雪冰城45%的门店在乡镇,可县域市场的密度还是比不上一二线城市;古茗就只盯着浙江、福建等核心省份,还有19个省份没进入呢。
沪上阿姨则采用了“北方包围南方”的策略,在山东、京津冀等区域,门店占比超过了52%。它还参考蜜雪冰城“乡镇5公里半径覆盖”的模型,在北方县城核心区实现了“500米内可见3店”的布局,就像在消费者身边安了无数个“小哨兵”,高频触达强化了消费者心智。
比如在天津,331家门店里,社区店占了65%,日均订单量是商圈店的1.8倍,这数据简直太亮眼。
消费场景和体验升级这一块,沪上阿姨也没落下。
县域餐饮堂食增速达24.0%,休闲消费增速39.5%,但茶饮品牌在“社交空间”场景的渗透率还不足30%。沪上阿姨就抓住了这个机会,春节期间推出“县域限定礼盒”,还结合地方文旅IP,像山东大集,让单店日销破了万元。
它的“沪咖”子品牌在北方县城推出“茶+煎饼”套餐,客单价直接提升到25元,比传统奶茶高出40%;“茶瀑布”和乡镇影院合作“观影套餐”,周边门店复购率提升了22%。
截至2024年底,沪上阿姨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超50%,还在县域市场实现了400%的春节销量爆发。
蜜雪冰城以4万家门店占据乡镇市场,沪上阿姨却用“五谷茶”差异化定位在北方市场杀出了一条血路。
这场看似红海的战争,背后其实是“精准下沉”与“结构性错位”带来的市场潜力。
从“野蛮乱斗”到“精准巷战”
在茶饮市场的江湖里,竞争格局正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曾经“野蛮生长”的粗放模式,逐渐走向了“精准巷战”的精细化时代。
先来说说供应链效率与成本控制(Price)这一战场。
蜜雪冰城自建供应链,把原料成本降到了行业均值的一半,靠着低价策略一路“狂飙”。反观沪上阿姨,依赖外部采购,原料成本占比高达65%,加盟商利润率也就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了。
不过,沪上阿姨可没坐以待毙,它构建起了“分级供应链+动态定价”体系。在北方核心产区,像山东苹果基地,沪上阿姨建起了直采中心,水果原料成本一下子降低了18%。还推出了“县域专供款”,简化包装和SKU,价格下探到8元,毛利率还能维持在55%以上,这波操作,堪称“降本增效”的典范。
产品创新与用户黏性(Product)这一块,也是硝烟弥漫。
古茗通过模仿改进,比如“云岭茉莉白”对标霸王茶姬,提升了产品稳定性;蜜雪冰城的爆款“冰鲜柠檬水”更是占到了销售额的25%。
沪上阿姨则另辟蹊径,以“五谷茶”为核心,推出了“轻乳茶”系列,2024年复购率提升了12%。它采用的是“爆款驱动+品类延伸”策略,“血糯米奶茶”每年迭代3次配方,还结合地方特色,像东北黑米、西北藜麦,推出区域限定款,把老客复购率从35%提升到了48%,这用户粘性,杠杠的!
渠道密度与单店效益(Place)方面,沪上阿姨也面临着挑战。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它单店日均GMV从2023年的1917元降到了2024年的1717元,闭店率6%还高于行业平均的4.5%,单店年均GMV也只有137万元,和古茗的236万元相比,差距不小。但沪上阿姨没有退缩,实施了“数据化选址+流量分润”模型。
通过美团县域消费热力图,在山东曹县(人口170万)选了3个核心商圈布局,单店日均订单量从120单提升到了230单。还推出了“加盟商利润共享计划”,把线上订单收入的5%返还给门店,闭店率降到了3.2%,这波“逆袭”,让人眼前一亮。
最后看看品牌认知与会员运营(Promotion)。
蜜雪冰城靠着“雪王”IP,品牌认知度达到了82%;古茗通过区域高密度门店,形成了路径依赖,复购率35%。
沪上阿姨会员数有1.35亿,但活跃度只有18%。
不过,沪上阿姨有妙招,打造了“IP矩阵+分层运营”体系。推出了“沪婶”虚拟代言人,在北方市场结合方言梗传播,品牌搜索量提升了40%。还把会员分为“小镇青年”“返乡白领”等5类,推送定制化优惠券,像乡镇用户侧重“满20减5”,县城用户侧重“买一送一”,会员复购率从15%提升到了28%。
破局低线茶饮红海:
看沪上阿姨“三维增长”
在低线茶饮市场这片看似已成红海的“战场”上,竞争远未到终局,破局的关键在于“精准下沉”。沪上阿姨就深谙此道,以“三维增长模型”杀出了一条血路。
先看产品这一维度,沪上阿姨以“五谷茶”为根基,延伸出了“健康轻乳茶”和“地域限定款”两大产品线。
这可不是瞎搞,数据可是硬道理。
在北方县域市场,“五谷茶”的复购率比水果茶高出25%,结合东北人参、西北枸杞推出的“养生系列”,首月销量就突破了50万杯,这受欢迎程度,简直爆棚!
价格方面,沪上阿姨实施“动态定价+区域专供”策略。
在山东乡镇市场,8元的专供款毛利率达到58%,比13元的主推款还高3个百分点。而且,通过“早鸟价”(7:00 - 9:00半价),非高峰时段的订单量提升了15%,这波操作,既让消费者得了实惠,又提升了店铺的营业额,简直双赢!
渠道建设上,沪上阿姨构建了“县城旗舰店+乡镇卫星店”的网络。
在曹县,1家200㎡的旗舰店和5家30㎡的卫星店组合出击,县域覆盖率从40%提升到了75%,单店成本还降低了22%。这就像搭积木一样,巧妙布局,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推广环节,沪上阿姨绑定县域消费场景和文旅IP。和山东潍坊风筝节合作推出的“风筝限定杯”,带动周边门店单日销量突破3000杯,较日常增长了5倍,这营销效果,简直绝了!
当然,市场竞争充满风险,沪上阿姨也有自己的风险对冲“双轮驱动”体系。
在供应链风险方面,它在北方建立了3个区域仓储中心,实现了“72小时鲜果直达”,损耗率从8%降到了3.5%,加盟商原料成本还降低了12%,这供应链的稳定性,杠杠的!
在加盟商管理上,推出“加盟商成长计划”,提供从选址到运营的全链路支持。参与计划的加盟商闭店率从6%降到了1.8%,单店年均利润提升了25%,这些加盟商的满意度,肯定直线上升!
沪上阿姨还有着长期主义的“品牌护城河”。
在文化渗透上,在北方市场打造“新中式茶饮文化节”,结合非遗(如剪纸、面人)推出联名产品,活动期间品牌搜索量提升了60%,Z世代用户占比从28%提升到了35%,这品牌影响力,噌噌往上涨!
在技术赋能上,投入1.2亿元升级数字化系统,实现“千店千面”运营。通过AI预测模型,县域门店库存周转率提升了40%,滞销品占比从15%降到了5%,这科技的力量,就是强大!
如今,低线茶饮市场竞争激烈,蜜雪冰城以规模碾压,古茗以区域深耕,沪上阿姨则以差异化突围。但竞争的本质已演变为“效率与体验的平衡赛”。
沪上阿姨,从4P理论的精细化运营到“精准下沉”的战略定力,从供应链效率到文化渗透能力,力求每一环节都要做到极致。
【结语】
未来,“数据驱动选址+本地化供应链+场景化产品+分层会员运营”将成为破局关键。
沪上阿姨的166亿市值,不仅是对其过去十年“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认可,更是对下一阶段“深运营”时代的期许。
注:文/章飒,文章来源:新摘商业评论(公众号ID:xinzhainews),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新摘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