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关税回落 卖家们却不敢贸然降价

Chester 2025/05/14 11:42
Chester 2025/05/14 11:42

邦小白快读

关税政策调整带来物流成本变化,卖家面临价格策略挑战。

1. 美国对华关税降至30%,小额包裹税率从120%降至54%,每件100美元从量关税维持,原定200美元提额计划撤销。

2. 全托管模式因低价策略引发争议,小卖家依赖其低成本创业,大卖家转向海外仓维持价格稳定。

3. 物流货代降价滞后引发矛盾,运输周期导致政策传导存在时间差。

4. 卖家观望情绪浓厚,90天谈判窗口期和特朗普政策反复性成最大变数。

跨境定价策略与消费趋势深度关联。

1. 高关税品类(如玩具、小家电)需通过海外仓维持价格竞争力,品牌溢价空间压缩。

2. 用户价格敏感度提升,竞品价格每周波动导致转化率剧烈变化。

3. 全托管模式冲击品牌定价体系,建议研发高附加值产品规避价格战。

4. 消费趋势呈现两极化:白牌产品依赖小包直邮,品牌产品转向半托管+海外仓组合。

政策波动催生多重市场风险与机遇。

1. 关税调整窗口期仅90天,建议优先清理在途高税率库存。

2. 小包直邮成本下降15%,但Temu全托管复苏可能引发新一轮价格战。

3. 海外仓卖家可维持价格稳定,建议中小卖家尝试半托管模式过渡。

4. 物流企业存在降价滞后风险,需签订浮动费率协议规避成本波动。

供应链重构带来生产端变革机遇。

1. 高关税品类工厂应加速海外仓布局,建议将20%产能转为FBA专线生产。

2. 小包直邮复苏利好3C、服饰等轻小件工厂,可开发模块化包装产品。

3. 家具类企业需关注SKU精简,建议单品类控制在3个变体以内以应对快速周转。

4. 数字化改造重点:ERP系统需增加关税成本模拟模块,实时计算不同物流方案总成本。

物流技术创新解决行业痛点。

1. 开发关税可视化系统,实现清关成本实时查询与预测。

2. 构建动态定价模型,整合海运、空运及海外仓库存数据提供最优方案。

3. 针对在途货物开发关税保险产品,对冲政策变动风险。

4. 中小卖家融资需求激增,可推出物流费用分期支付解决方案。

平台规则面临策略性调整。

1. 需建立价格波动预警机制,对异常调价商品进行流量限制。

2. 招商重点转向具备海外仓能力的卖家,给予搜索加权等扶持。

3. 开发关税计算器工具,帮助卖家自动生成含税定价。

4. 规避政策风险建议:引导卖家布局加拿大、墨西哥等替代市场。

产业链重构揭示新商业逻辑。

1. 关税弹性系数测算显示:税率每降1%,小包直邮订单增长2.3%。

2. 全托管模式存续性存疑,建议建立平台-卖家风险共担机制。

3. 政策建议:建立跨境贸易政策稳定性协议,设置6个月缓冲期。

4. 商业模式创新方向:海外仓集群+区域中心仓模式可降低30%尾程物流成本。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关税一波三折,卖家进退两难。

从2月份以来的关税风波,终于在5月12日的联合声明之后迎来了结果,美方对中国的关税降至30%,24%对等关税暂停90天,报复性关税全部取消。

不仅关税回落,卖家们最为关切的小额包裹的命运也似乎迎来转折:白宫官网发布行政命令,修正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的从价关税税率,从120%降低到54%,维持每件小额包裹100美元的从量关税,同时也撤销原计划从6月1日将小额包裹物品从良关税从100美元提高至200美元。

这大大超过了市场预期,不少跨境卖家的焦虑终于得到了缓解:“物流应该会降价了,不用纠结产品降不降价了。”

一名小卖家在社交平台写到:“5月2日,全托管死了,5月12日,全托管又活了。”但也有美区卖家在骑鲸出海的交流群中说道:“T86最好别回来了,最好Temu的全托管也别回来了。”

不想让Temu全托管活过来的卖家其实很好理解,毕竟Temu全托管的“卷”到极致的低价,试过的卖家的很少有不骂的。但是对于没有资本与实力配置海外仓,尝试半托管的小卖家来说,全托管自发货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小成本创业方式。眼看着全托管有复活的可能,这位小卖家有继续以小包直邮的模式投入美区的打算。

而对于可以海外仓发货的卖家来说,关税的起伏似乎没有发生过一样。

Kris是一家玩具企业的跨境电商运营,他向骑鲸出海说到:“我们公司的玩具不算便宜,但是我们也不做跨境小包,即使现在只剩下54%的税率,加起来还是不便宜。尤其是对于那些白牌低价产品来说。”自从特朗普加关税以来,Kris公司的产品在美国亚马逊上没有涨过价,“这段时间全靠公司在美国的海外仓在清库存,所以价格一直没涨。”

涨价是一门学问,毕竟要代替卖家面对美国海关,不少物流与货代企业,在特朗普加关税之后就先应声涨价,先代收税金,再多退少补成为他们当时的共识。但卖家们面对上涨的物流成本却不敢贸然而涨,毕竟在平台上涨价就意味着店铺与商品流量的下降,商家们希望的是“要涨大家一起涨”,但如果“有搅局的,那就玩不下去了”。

一位做厨房小家电的卖家就很困惑:“明明物流等等成本就涨了15%,同行怎么还能继续降价,我涨还是不涨价?”另一个主营户外家具的卖家也感到无奈:“关税调整之后,竞品价格一周就变三次,我一旦跟不上节奏,转化率直接腰斩。”

因此价格涨不涨还要看物流和货代,在骑鲸出海的跨境电商分享群里,有的货代与物流服务商也在关税下降后,主动和卖家们告知了降价的准备,美区卖家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有的卖家也在社交媒体上对物流货代们也颇有微词:“关税都降了115%了,货代们降价信息怎么还没发过来呀?涨价倒是积极得很。”货代和物流服务商其实也有点憋屈:“等政策落实之后马上就下降,不是说来一个通知马上就要下调。有的客户也不理解,货物在运输途中有时间差,刚看到降关税就来提降价,你也得看是什么时候发的货呀。”

尽管物流费用的下降也可预期,但卖家们还不敢贸然降价,低价的全托管其实也很难卷土重来,毕竟对等关税暂缓的90天内,谈判结果如何?特朗普还会不会反复无常?尚未可知。而尝到了海外仓和半托管甜头的卖家们,也无所谓了。

有位财经博主用一句话“省流”地解读了关税的回落:“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但这一个月里的观望、纠结、焦虑,让卖家们很难当这一切都没发生过。

注:文/Chester,文章来源:骑鲸出海,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骑鲸出海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