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28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24(第十六届)中国商界木兰年会上,微医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廖杰远做了开幕主旨演讲。
廖杰远提到,14年前,他陪家人在医院折腾了10个月,经历了两次手术,最终被发现误诊。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于是决定用自己最熟悉的技术,让天下人看病不再困难。
在过去的9年里,微医用AI升级了医疗健康的三个领域,包括医疗服务、药品流通、中医药创新,最终形成了AI健共体、AI药械交易、AI中医药三个平台。他表示,全周期管理中国老百姓的健康,“既是一个广阔的蓝海,也是一个艰巨的远征”。
演讲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1.中国只有1600多家三甲医院,如果所有人的健康都依赖于这些三甲医院去管理,“看病难”的问题非常难解决。
2.癌症、心脑血管、肿瘤、呼吸这四大慢病占了人类非传染病死亡的87%,占了医疗费用的82%,如果真正能把这四大慢病管好,我们的健康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3.过去的药耗集采是按品种进行以量换价,下一步要推动按病种集采,找到最高性价比的诊疗方案和用药方案。
4.名老中医学术传承是很难的,通过AI把名老医生的经验复制出来,再通过AI手把手教全国的同学科医生。
5.中国有14亿老百姓,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既是一个广阔的蓝海,也是一个艰巨的远征。
以下为廖杰远的演讲实录(有删减):
我应该是做AI里面做医疗最久的,医疗里面做AI最久的。
我在20多岁的时候投身人工智能语音领域,并参与创立了科大讯飞。十多年前,我陪家人在医院折腾十个月,经过两次手术,最后发现是误诊。我站在医院台阶上就下定决心——如果我这辈子还能做一件事,那就是用自己熟悉的技术,让天下人看病不再那么难。
中国只有1600多家三甲医院,如果所有人的健康都依赖于这些三甲医院,“看病难”的问题就很难解决。
我们从乌镇出发,2015年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转眼至今,已9年时间。这期间,我们用AI升级医疗健康的三个领域,形成了三个平台。
1
AI升级医疗服务
“数字健共体”平台是医疗服务上用AI做的升级尝试。我们的健共体平台以智能医院为中心,将一个城市的一、二级基层医院全部用数字化连接起来,用AI将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实质性地提升起来。让过去基层医生不会看的病现在会看,不会管的现在会管。
我们在天津的医院,把全市200多家医院的数据、诊疗、药品、检查、支付和绩效几个层面一体化地打通,形成9个步骤的闭环应用体系,全周期地管理每一位签约居民的健康。
我们用AI实现了6大病种的前沿诊疗技术平移,分别是癌症、心脑血管、肿瘤、呼吸、生殖医学和老年医学。仅前四大慢病就占了人类非传染病死亡的87%,占了医疗费用的82%。如果真正能把这几大病种管好,我们的健康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天津的数字健共体经过三年多的建设运营,实现了“两升一降”:基层诊疗能力实质性提升了,健共体内基层医院门诊量同比提升了23%~50%,基层医生的人均收入提升超过30%。
最关键的是老百姓健康指标,以糖尿病为例,关键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合格率,提升了33.66%。
而且,通过健共体实行糖尿病等慢性病按人头付费,三年管理下来,医保基金的平均结余率达25%以上。
通过AI赋能,我们真正打造了一个服务和能力的共同体,也形成了一个绩效和价值的共同体,这个模式得到了主管机构的高度评价。
天津数字健共体快速成长,超出了预期。现在单家智能医院的收入已经达到一家大型三甲医院的规模。这是三年多时间快速成长起来的。
现在,以AI为能力底板的数字健共体正在逐步地向各个城市复制。中国有14亿老百姓,这既是一个广阔的蓝海,也是一个艰巨的远征。
2
AI打通药品流通
在药品流通领域,我们也在做数字化升级。三明采购联盟是获得国家认可与鼓励的全国性、跨区域的市场化药品器械交易平台,去年完成了超过960亿元的交易,累计交易超过4200亿元,是全国最大的药品器械交易平台。
我们现在跟上海瑞金医院合作,在医改高地三明市探索开展“六病”按病种联采。过去的药耗集采是按品种以量换价,推动按病种联采的目的,是要帮助患者找到最高性价比的诊疗方案和用药方案。
下一步,将通过AI分析大数据,建立以专病为基础的集采目录,推动我国由药品和耗材为基础的集采向以疾病为基础的集采发展。
3
AI赋能中医药创新
我们创建的第三个平台是AI中医药平台。中医药发展的一个重要难点在于“标准”,我们去年发布了“三级五等”的中药饮片标准,现在已成为行业的“金标准”。全国首批中药饮片联采采用了此标准,在6050家公立医院同步执行,这是中药领域有史以来最高效率的行业标准。
名老中医的学术传承是很难的,我们通过AI把名老医生的经验复制出来,再通过AI手把手教全国的同学科医生。
举个例子,在不孕不育里面有三分之一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用激素效果有限。被誉为“世界外婆”的全国名中医俞瑾教授,治疗此病的总有效率达到92%,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我们用AI将她的8个针对不同体质的药方转化成颗粒剂,并在全国赋能了数百位中医妇科医生。
我们利用AI帮助名老中医、名中医做学术经验的复制和抢救式传承,目前已经完成了27位中医大专家的诊疗经验复制。未来将持续深入中医药领域的AI应用,让中医药充分发挥出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
注:文/谭丽平,文章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公众号ID:iceo-com-cn),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