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6月8日消息,在第二届长三角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峰会,易达云科技执行董事李勤发表了题为《智能物流仓储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演讲。她指出,虽然疫情给我们带来了爆发式增长,但是后疫情时代没有使电商的发展停滞,它只是让大盘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增量虽有所放缓但市场空间远未触达天花板。供应链重组、线上线下消费力的二次整合,将驱动全球经济体差异化发展,并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李勤梳理了全球电商贸易的规模和增速,以及未来五年的市场预测,并分析了不同区域市场的表现和特点。她表示,亚太地区依旧保持着绝对的市场统治力,北美地区屈居次位,此外东南亚地区在增长速度上表现突出。从卖家类型方面来讲,品牌型卖家更倾向于欧美成熟市场,而新兴市场则更较受铺货型卖家青睐。
她表示,从国内市场角度来讲,传统贸易转型为线上贸易的发展趋势已成定局。从供应链的视角而言,跨境电商企业应注重优化效率和降低成本。她表明,在市场进入平缓增长期的过程中,尽可能留存现金流和利润,已经成为2023年的最重要的经营策略之一。
基于实地走访,李勤指出,近期本地消费力表现平稳,没有出现明显的下滑。数据显示,两国的失业率均有所下降,说明社会就业形势良好,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升。北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仍然是“月光族”和“快乐至上”,不会因为疫情而改变消费习惯,只是消费的品类更加集中在生活必需品。
李勤还分析了跨境B2B行业的发展历程,指出“B2B2C”模式的发展最终面临着六个难题:交易链条过长,流程管理困难;管理颗粒度日益细化;小批量、高频次、碎片化订单涌现;打开全球化视野,实现一键卖货;参与规则类型繁多,贸易政策、本地清关、劳工政策、法务政策、税务政策影响全链条的交付过程和质量。
她表示,目前易达云在全链条SaaS迭代致力于真正打通“端到端”的所有流程,让全流程可视化,可被智能管理,并在关键节点的创新上,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真正解决需求可以被预测、采购可以被计划、轨迹可以被追踪、管理可视化、异常可捕捉以及配送的数字化。
据悉,第二届长三角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峰会于6月8日在无锡举行,峰会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商务厅、南京海关、江苏省贸促会作为支持单位,无锡市商务局承办,亿邦动力协办。峰会以“品质长三角 跨境新征程”为主题,聚焦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促进长三角区域跨境电商产业链、生态圈协作共建。会上邀请了跨境电商平台、标杆企业、投资人现场探讨如何通过数字化、跨境B2B等手段打造跨境供应链生态,以及长三角地区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分享成功经验。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在不影响原意的基础上,由亿邦动力编辑整理。)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朋友、各位同行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这次会议,也再次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在正式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易达云,易达云完整的说,是易达+云科技,我们核心的业务就是做好两件事情:通过“云科技“的手段实现全球出海货物“容易到达”这件事情。云科技,是通过一套“懂业务”的SAAS来实现跨境出海路上货物的可追踪、可视化、可管理。易达,是通过建立全球仓储物流网络,实现跨境贸易出海商品的全球本地化精准交付。我们目前布局了13个国家,管理着60多个海外仓,可供交付的资源80万平方米。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洲、东南亚等区域均有实体公司建立本地团队。
今天我也想从本地视角给大家带来一些分享。
我本人是刚从美国出差回来,最近两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基本上沿着美国的西海岸到东海岸,把整个主流电商市场和港口城市都走了一遍,包括洛杉矶、纽约、新泽西、亚特兰大、休斯顿、萨瓦纳、达拉斯、西雅图等地。
今年的市场观点非常有意思、观点非常的鲜明,并且非常对立。有的人非常乐观,有的人非常悲观。大家都在谈论地缘政治、通货膨胀、供应链回归,以及本地消费市场对今年的跨境电商会造成什么影响?
我想无论是to b还是to c的企业,最终跨境电商所面临的那个市场,就是自己的商品走向终端的本地市场。所以我想先从本地终端市场的角度做一些解读。
全球电商贸易机会何在?
这个全球的机会贸易图是以本地视角绘制的。以美国为例,它包含了除了中国到美国以外,从加拿大到美国、从东南亚到美国,以及美国自己本土的电商市场。
全球电商贸易,2017年的GMV大概是在2.3万亿美元左右,2022年的数据则应该是在5.5万亿美元上下。也就是说,过去的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8.3%左右。虽然2022年出现了增速回头的现象——大概是在8个点左右,但是它依然带来了绝对值4000亿美元的巨大增量。
国内外的研究机构也在预测接下来五年的发展趋势。研究的结果表示,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依旧能够回升到10.6%的水平。也就是说,预计到2027年,全球电商市场总额将达到9万亿美元。
我们可以再看一下不同区域的情况。首先亚太区域肯定是领跑全球的,依然占据整个电商市场的60%。排名第二的则是北美区域,大概是在16-18%之间。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北美在2021年的增速约为17.5%。
统计显示,2022年全球增速排名前十的电商商国家当中,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区域国家居多,特别是东南亚区域,有五个国家位居榜内,像菲律宾和印尼分别以25.9%和25.2%增速领跑全球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排名前十的国家当中,唯一入榜的发达国家就是美国,虽然它的增速有点放缓,但是在全球电商贸易当中还是有8681亿美元的市场份额,如果保持正常增速的话,有望在今年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回头看东南亚,今年增速依然保持在20%左右,有望在今年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虽然他的基数相对小一点,但是突破千亿美元的大关也意味着其总体规模同2019年相比翻了三倍左右。
2023年Q1,跨境平台研究机构抽样调查了一批跨境电商企业,其中有53%的企业还在表示今年将要继续投资、进攻欧美主流市场,有14%的电商企业预备要进军东南亚地区等新兴市场。此外,分别有14%和6%左右的电商卖家计划进入俄罗斯和日韩市场。
在品类方面,品牌型的卖家基本上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欧美成熟市场。而新兴市场则比较受铺货型卖家的青睐。
以上这些数据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虽然疫情给我们带来了爆发式增长,但是,后疫情时代的来临也不会使电商的发展停滞,它只是让整个大盘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虽然增量有所放缓,但其市场空间远远没有触达天花板。只是供应链重组、消费力在线上线下的重新整合,会使得不同区域市场进入不同的发展阶段。
国内电商贸易如何发展?
看完了全球的市场机会,现在我们再看看中国的机会。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2019到2020年电商渗透率从29.5%提升到了37.9%,有了明显的增幅。并且2022年最新的数据显示,电商渗透率达到了37.3%,预计2027年电商渗透率将会达到47%。这意味着不论市场如何发展,传统贸易转型为线上贸易的发展趋势是必然存在的。
目前,也确实有非常多的传统企业也在跟我们频繁交流,询问我们应当如何改变自己的组织、改变自己的基因、如何跟终端市场接轨,如何能更往前走一步去理解本地的消费力市场。
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到,前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在20.8%左右,但是接下来的五年,增长率又回归到了10.9%左右。
如果抛去进口市场,单独看中国的出口贸易,我们会发现,在出口贸易当中,To B业务依然占据非常大的份额,在70-75%之间。而在五年前,如果大家也在研究To C业务的话,就会清楚,其实To C业务在过往五年中的增幅,是远远高于To B业务的。前者虽然规模小一些,但是增幅在过往五年维持在28.4%上下,而后者则是18.3%。
我们也可以看到,2022年的To B市场有接近9万亿人民币,在接下来五年的发展周期内,To B和To C依然分别保持着9.7%和13.4%的年复合增长率。
其实我们也去跟美国各级分销商、当地零售商等上下游从业者沟通,大家也都在问本地消费力到底怎么样?是不是有点疲软了?老百姓还有没有钱花?
关于这一点,我们去看失业率就知道,其实美国的失业率从5.3%下降到了3.6%,加拿大也从9.4%下降到了5%。也就是说,现在的北美社会其实是一点都不缺工作机会的,而且居民工资在后疫情时代依然有一定程度的上涨。
他们的消费理念还是“月光族”和“快乐至上”,大众消费的惯性依然存在,整个消费力市场还是处于相对平稳上升的阶段。只是基于通货膨胀的心理压力,从品类趋势而言,生活必需品将继续升高,而非必需品的增长可能略有压力。
作为SUPPLYCHAIN的服务商,我们认为供应链服务本质上要从成本的视角来看待。
当我们聊收入、聊GMV的时候,大家会比较开心,因为它是收入的视角,可以看到很大的市场容量。但是当你聊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时候,其实是一件非常严肃、令人痛苦的事情,因为你要看标准、看流程、看效率、看细节、看成本,从所有过程中把可优化的成本空间“抠出来”。所以说,这其实是一件做减法的事情。
从这三张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右下角的图表有明显的拐点。2020-2022年的三根柱形图是非常突出的,明显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当时的跨境交付链条的量和价都出现了明显的飞跃。2023年之后,数据回调,基本齐平于2019年,回归到2019年以前的增长态势。
我们这次过去也特地走访了当地的港口城市,像长滩、纽约和萨瓦纳港口,确实能够感到贸易量的降低,我们也跟船司有过交流,他们呈现了一些数据:2022年12月集装箱量跟2021年同期来比,下降了19.3%;三大主流航线运价,2022年年底跟2022年年初相比,下降了70%。
23年第一季度时,平台对于电商抽样调查显示,有58%的电商对于今年的收入发展预期还是保持乐观态度的,认为会超过去年。然而,相对应的是,只有34%的电商认为他们的利润可以超过去年,还有27%的商家认为,我的利润会比去年更低。
也就是说,他们在对收入保持一定乐观情绪的同时,对利润却持一种非常保守的态度。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今年不论是卖家还是服务商,主要的功课就是回归自身能力的培养,在市场进入平缓增长期的过程中,尽可能留存现金流和利润。
无论是卖家还是服务商,今年的主旋律应该还是离不开深耕精细化运营管理。
B2B2C模式的历史与未来
“想要了解它的未来,先要回顾它的历史”。
其实BBC模式,大家应该都是很熟悉的,最早是像made in china、阿里巴巴、global resources这些平台,通过撮合提供产品的信息或者客户需求的信息来达成交易,其实并没有真正参与到交易市场之,收费结构也只是会员费。
2004年,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敦煌网成立了。它是首家中小额To B线上交易平台。它的建立开始推动了线上交易、线上物流、线上关务等一系列全新的服务项目。
2009年时,线上撮合和交易额总量相比只占10%,但是到2022年时,线上交易量已经占据总量的28%,这说明B2B业务板块在交易线上化这一方面其实有着很大潜力。
后来,伴随着线上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综合贸易服务平台开始进行数据驱动和产业联合。小批量、高频次需求也随之出现。现在,一些本地的老牌线上、线下零售商,已经在引入供应商的时候纳入一个新的考核指标——是否有本地化补货能力,这充分说明了各大商家都在追求如何降低自己的供应链周期投入。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发现To B和To C之间的边界更加模糊化了,To B采购商已经拓展到了中小分销商,甚至是个人。因为疫情来了之后很多人在家里办公,也想赶一波电商的潮流,就在自己家里囤货,做起“小小分销商”了。同时电商的去中心化也催生了“海外仓+”模式的发展,包括海外仓+分销,+物流,+金融等等增值服务。
我们认为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B2B2C”模式发展最终面临着六个难题。
1、交易链条很长,全流程管理困难。
2、管理颗粒度日益细化。原来的单位可能是年,后面变成季,变成月,变成周,甚至变成天。从货物规格来讲,最开始可能是集装箱,到后面车变成箱再变成PCS,管理在不断细化。
3、小批量、高频次、碎片化订单的广泛出现。
4、如何帮助电商打开全球化的视野,不出国门,就把美国的畅销货品一键卖到加拿大市场?这也是全球化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
5、参与的规则类型多。从最早的0110到1039,再到后面的9710、9810。本地清关政策、劳工政策、法务政策、税务政策都会影响整个链条的交付过程和质量。
6、长链条上的参与者依然很多,他们关未消失,只是被线上化了,我们依然要去面对各级分销商,各级合作伙伴的线上线下协同。
为了解决这六个难题,我们是怎样考虑的呢?可以通过一套“懂业务”的SaaS去把全链条所有环节层层拨开,完成各级分销商的综合集成,构建一体化的服务能力,最终完成一站式交付。
这是我们系统逻辑的业务全景图,实际上我们平台主要支持的是To C的平台。但是,当我们做好To C业务,回头再看To B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所有功能和业务的逻辑对于To B都是降维打击。因为To C的要求是更加复杂的,而所有端到端交付的结点2C更完整,完全可以覆盖2B的业务场景。
从商家工厂提货到国内提货仓,在深圳、广州、上海、宁波、青岛、广州、佛山等这些主流城市和港口城市,我们也都布局了集货仓。完成集货仓的处理之后,进行国际段运输,比如海运和空运等。到港后,我们也有自己的卡车团队,把货物从码头调度到我们的仓。
在海外本地,通过我们布局的六十多个海外仓,去匹配不同货物在交付环节的要求。这些海外仓会根据不同的货物和客户需求,去设计综合仓、大货仓、小型智能仓、转运仓等,而到了last mile的部分,我们会将其分别送到门店、分销商以及消费者手中。
此外,今年我们有一个很明显的发现,就是大家对供应链周期的严格程度也是越来越高,而每一天周期的缩短都意味着自己资金投入翻台率的提高,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持续努力的事情。
在全链条SaaS迭代方向当中我们基本上在做两件核心的工作。
第一,真正打通“端到端”的所有流程。让全流程可视化,可被智能管理,在不同的节点选择最高效率和最低成本的投入。
第二,在关键节点的创新上,我们引入了一些前沿技术。比如说人工智能在AI单证、AI客服或流程等领域的应用。比如说大数据或者云计算,在于运营监控和管理上面的应用。这都是我们在一站式智能化道路上尝试的方向。
同时,SaaS迭代方向基本旨在完成六件事情,就是如何解决需求可以被预测、采购可以被计划、轨迹可以被追踪、管理可视化、异常可捕捉以及配送的数字化。
越来越多的危机事件带来了这个行业的变化。我相信对于企业而言,不同的经营理念一定会把企业带上不同的发展方向。
我们接下来还会继续坚持研发投入,坚持本地化的落地生根,坚持区域发展,希望未来在跨境路上能够跟所有新老玩家一起去掘金新老市场。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