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褚橙的火爆,褚时健的名字在这两年又重新炙手可热,关于褚时健和褚橙的文章也可以说是满天飞了。但好多文章多在表面下功夫,在营销上找窍门,而对于褚橙最核心的东西关注却不够。关于褚橙,前面我已经先后写了两篇感想的文字,今天借着读褚时健的传记想再谈一谈。我觉得褚橙的成功有三个重要的法宝:第一是褚时健的人生理念,第二是他对品质的苛求,第三是他管人方法的科学。
褚时健的人生理念
最近在讨论企业家精神,那么褚时健身上就洋溢着最彻底的企业家精神。从一开始工作到最终通过褚橙的复出,没有人迫使他做到极致,是他自己选择了极致,选择了不懈奋斗的追求。他能把一个频临破产的小烟厂整成亚洲第一,他也能把一片橙园管理成最好,而他本身并不是烟草专家,也不是橙子专家,这一切只能归结于褚时健的人生理念。如他自己说:“我这一生就讲一点,要负责任。任何情况下,我都要有所作为。只要活着,就要干事,只要有事可做,生命就有价值。不管境况如何变化,对自己、对事业、对家人、对社会的责任心不变。”
但他也强调,讲责任并不是原动力,责任可以叫人不犯错,但不会推动一个人不断创造,他要不断创造背后的原动力就是,他获得人生快感的方式与他人不同,他不是一个从金钱中能获得快感的人。他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强烈的强国情结,有比别人更高的人生价值追求和实现价值的方式。也正是通过这样的人生理念,才支撑他走到了今天。一个只追求金钱,一个只以企业上市为目标的人,他到不了这种层次,他也不会有这样的成就。每一个真正的企业家,无不是以强国富民、回报社会为终极目标的。
褚时健对品质的苛求
今天是一个营销大行其道的时代,许多人通过互联网营销走到了前台,实现了一夜成名,但是那些一夜成名的又有多少能持久下去?一个企业要持续走下去,打造成百年老店,最为根本的还是产品要过硬,品牌要响亮,而支撑这些的根本又是品质。褚时健深深认识到,一个产品如果没有好的品质,无论怎么打广告,无论用上多好的设备,最终都不管用。所以,他在红塔时提出了一个与其他烟草企业十分不同的观点,那就是好的烟草企业必须要让农民种出最好的烟叶。他在红塔的时候把手伸得很长,原料关一直延伸到田间地头。他通过发种苗、科学配肥、田间建烤炉、重奖好烟叶等一系列方法,鼓励农民种出最好的烟叶。当别人都在研究红塔集团是怎么样拿到贷款,进了什么样的先进设备时,褚时健却自信地说,他们都超不过,因为我这里有最好的烟叶,品质最终会让消费者说话。
他在做烟草的时候是这样,他在做橙子的时候也是这样。跟随褚时健的人说,当年褚时健在烟田面对烟苗的表情和后来在橙园面对橙子的表情几乎是一样的,他都在认真观察、分析、测量。虽然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不同,很难有标准,但是要形成品牌,就必须有辨识度,要让消费者一吃就能辨别出不一样的口感,褚时健找的就是这个。在农民很心疼的情况下,他还是砍掉了密度过大的树,他换了肥料和配方,做出了好多让别人看来太折腾的事情, 而且不惜因为田园管理的问题与弟弟“决裂”,但是最终种出的橙子味道与别人真的不一样。
恰好这几天,大家又在议论曾经火爆一时的黄太吉烧饼、雕爷牛腩等所谓的互联网品牌已经开始消退,我看正好用褚时健的企业理念来回答,那就是所有的营销只是过眼烟云,没有被消费者认可的好产品肯定走不远。所以,对迷恋于互联网营销法宝的创业者而言,还是要潜下心来,花上几年的功夫打造出品质超群的好产品来,这样才会厚积薄发。
褚时健管人的方法
所有企业管理最为核心的就是管人,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难管理的一种生物。褚时健做了一辈子的企业家,对管理学中人的问题感受最深,也最有心得。在他的管理实践中,其他所有的成本都是下降的,只有人的成本是上升的,人不仅仅是管理的工具,更是目的,需要不断提高人的待遇、人的成本。他把人划分为四个层面,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和决策人。工具人就是员工,就是要服从管理,听从指挥;经济人就是管理者,要理解员工的利益诉求;社会人就要强调为员工创造有归属感的工作环境;而决策人,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是不同的决策者,都是为了共同的决策目的。
他把这一套理论也用在了管理橙园上。他把果园的员工按梯次结构分为果农、作业长、专业技术人员和公司管理者。对于农户,他把果园承包给110户农民,每户23亩左右。给新加入农户都进行培训,让他们不断学习、调试,从熟悉果树的种植到开花、结果、采摘等各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达到要求才算完成,实现从农民到农工的蜕变。不仅仅如此,他给果农规定了采摘等作业的时间,而且按严格的质量标准把果农上次的橙子分为一级果、优级果和特级果,级别不同价格也不同,不同承包农户的收入可以相差一倍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看到巨大的收入差距就会想办法去学习,去提高自己的果园管理水平。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许多农业企业至今按照管理工人的办法管理农民,每天按时上下班,结果没有科学的考核办法,最终重复了人民公社的吃大锅饭悲剧,至今却没醒悟。
对农民的管理虽然严格了一些,导致了一些农民在初期思想上都很难接受。但是,对农民这个社会人的关怀,他却无微不至。他把果园管理房建得都很好,赋予了很多的生活关怀,也富有人情味儿,让大家感觉到,这真的像是一个家。只有这样,大家才能踏踏实实地在这里干下去。反观一些企业,在严格的打卡考勤制度下,大家就像是流水线上的一个机器,没有人文关怀,虽然收入很高却不满意、不开心,甚至出现像富士康那样的连续跳楼事件。
农民管理的复杂性远远不止这些,褚时健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说对农民的偷盗问题,他给出了最严厉的处罚,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再比如对劳动工具的使用,工具可以免费发,但是损坏的维修费用却是企业和农民各一半,这样农民才会珍惜。同时,他赋予农民劳动的相对自由度,比如说这几天之内完成果园施肥或者修剪,农民可以自己掌握,不强求每天几点开始几点结束,因为田间劳动毕竟不是机器的流水线作业。说到这里,可以毫不夸张的讲,今天好多农业企业在管理农民的方面,连门儿都没有入,他们最需要读一读褚时健。
还是用褚时健的话作为结尾。“来了这么多人,我发现他们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总想找现成、靠大树、撞运气。其实,这个世界哪里有这么简单的事情?我八十多岁了,还在摸爬滚打,事情要一点儿一点儿地做,本事要一点儿一点儿地学,才能一步一步把成功的本领学到手。”
此为亿邦专栏作者文章,如要转载请签订内容转载协议,联系run@ebrun.com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