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在竞争愈发激烈的跨境电商赛道,人力成本攀升、运营效率瓶颈、海量数据难挖掘、买家需求日益复杂化等问题成为横亘在出海企业面前的现实痛点。如何用更少的人力撬动更大的市场?如何从同质化竞争中突围?如何精准匹配海外买家的碎片化采购需求?AI或许可以成为一种解法。
“人工智能产品核心是要解决人工和智能的问题——要么节省人力,要么提升智能。”焦点科技AI中心总经理卢颐表示。
成立于1996年的焦点科技,旗下核心平台中国制造网(Made-in-China.com)深耕跨境B2B领域近三十年,始终以技术为驱动重构贸易链路。焦点科技率先将AI技术深度植入跨境电商全场景——从智能选品、自动化营销到精准供需匹配,打造了一套覆盖"人货场"的AI工具矩阵,包括服务于卖家端的AI麦可和Mentarc(中文名:门道),以及服务于买家端的Sourcing AI采购助手。
据悉,AI麦可目前已迭代到4.0版本,可以在中国制造网后台自动执行营销、运营、客服、拓客、产品优化等多项工作。Sourcing AI采购助手则可以根据买方的复杂精细的采购需求,精准推荐产品和供应商。买方可以直接用自然语言或者上传需求文档,Sourcing AI就能自主理解并在全网的产品库中进行复合AI检索。而Mentarc独立于中国制造网,在国内和海外市场进行差异化发展,主要以AI Agent的方式为全球分销商和跨境电商商家提供智能选品分析、货源查找、店铺运营优化等服务,助力中小商家快速启动跨境贸易,实现跨境生意闭环。
卢颐认为,大模型是新时代的水电,但需要有电动机器才能产生生产力。企业首先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关注AI应用领域的发展,找到真的适合自己的垂类AI应用产品;第二是梳理企业目前的人力密度高且信息密度低的环节,尽快做结构化的工作流梳理,让AI替换掉这些环节,完成组织变革。
围绕“全球化新品牌需要怎样的AI竞争力”的主题,亿邦动力邀约众多跨境电商平台进行系列访谈,分享其如何应用AI技术提高服务跨境卖家的水平,帮助跨境卖家提升综合竞争力。以下为亿邦动力与焦点科技AI中心总经理卢颐的访谈内容,经编辑整理。
亿邦动力:作为连接中国商家和海外用户的跨境电商平台,你们在卖家端和买家端分别有哪些使用率较高的AI工具?
卢颐:在卖家端,我们的核心产品是AI麦可,2023年4月第一个版本上线后,目前已经迭代到AI麦可4.0。AI麦可是中国制造网上商户后台的一个拟人化的AI管家,帮助商户,他的用户使用粘性和使用深度都很高。AI麦可可以像一位不休息的专家一样,在中国制造网场景下自动执行营销、运营、客服、拓客、产品优化等多项工作。
在买家端,我们推出了一个定位采购代理的Sourcing AI采购助手。他可以根据买方的复杂精细的采购需求,精准推荐产品和供应商。买方不用传统的关键字来检索,可以用自然语言或者直接传一份采购文件、B端复杂的需求文档,Sourcing AI可以自主理解复杂需求并且在全网的产品库中进行复合AI检索。自然语言理解、跨平台、需求偏好理解,这些都是对传统搜索行为的革命性效率提升。
亿邦动力:今年你们有新上线什么AI工具吗?它对卖家/买家有什么样的独特价值?
卢颐:已经上线的几款产品还在不断的迭代中。AI产品和传统软件产品还是有显著区别的,因为AI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因此产品形态上的代际迭代,变化还是会非常显著。
新品的话,我们推出了Mentarc(中文名:门道),开始在国内和海外市场做差异化发展。面向国内客户的中文版门道,会推出轻量化的工具帮供应商跨平台进行行业分析、买家调研,同行竞品跟踪等。比如商户在展会现场拿到一张买家名片,用我们的门道小程序一扫,十几秒就可以把买家的在华采购记录、公司地址、社媒账号、KP等信息查的清楚明白。在海外市场的Mentarc,针对海外分销商我们提供数字员工团队的解决方案,不同专家角色的虚拟数字员工帮助分销商完成跨平台的各项工作。
亿邦动力:整个跨境电商生意链条中,哪些环节最容易或者可以最先完成AI化升级?
卢颐:整个跨境AI渗透链条,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服务闭环的包括6个方面。包括了选品洞察、内容生产、全域营销、产品运营、商机锁定、人才培育等方面。用通俗的话说,只要是单人按照套路(这个套路可以理解为工作流,也可以理解某些隐性知识、经验)操作的人机交互行为,都可以被AI快速模仿和替代。而涉及到产品品质保障、验真、支付、售后维修服务、人与人的情感连接等等。这些环节,现阶段还是要人为干预为主。
亿邦动力:你们观察到出海企业/跨境卖家在应用AI工具、适应AI技术变革的过程中,普遍会面临哪些组织内部的变化和挑战?
卢颐:人工智能肯定会带来软件和互联网应用的一次变革,但学习某款或者某几款AI工具的应用并不是这个阶段企业最核心的痛点和难点。首先是认知上的改变。人工智能产品核心是要解决人工和智能的问题——要么节省人力,要么提升智能。现在AI浪潮下,很多传统软件产品打着AI的旗号,也有很多用AI营造恐慌和焦虑来牟利的。
企业在购买和使用软件产品的时候,软件本身的价格是成本,但大家忽略掉很多隐形成本,比如软件学习的成本,跨多个工具的数据同步的问题等等。如果某款AI工具是简单把用工成本转移成硬件成本和学习成本,那肯定是不对的。
从ChatGPT到DeepSeek再到我们这样垂直领域的AI应用,AI产品都会越来越操作简单易用。而要完成AI辅助企业做组织提效和转型,大模型是新时代的水电,需要有电动机器才能产生生产力;大模型如果是学贯古今的高校毕业生,也要让他学会企业的职业技术培训和内部流程,才能帮你干活。
所以,企业首先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关注AI应用领域的发展,找到真的适合自己的垂类AI应用产品;第二是梳理企业目前的人力密度高且信息密度低的环节,尽快做结构化的工作流梳理,让AI替换掉这些环节,完成组织变革。
亿邦动力:你们认为大模型及生成式AI技术的快速发展会给跨境电商行业带来了怎样的变革和重塑?
卢颐:这场技术革命正在重构三个维度:
效率层面,我们提出一个10倍效率原则,新的范式必须是旧模式的10倍效率,才是检查新的AI应用的标尺。
体验层面,过去的电子商务体验,其实就是一个填表+搜索+查询,而未来重心在于甄别、验真和决策。
商业模式层面,AI让供需匹配在信息层面的传递速度变得极快。一定会出现新一轮的去中间化。电商平台和采购代理的作用可能不是广告和排名,而是体验与商业真实性。
重塑的部分在于,电子商务会回到商业本身。大量重复性、消耗性的劳动,会被AI取代。商业会回到真实、价值、情感连接这些层面。
亿邦动力:对于出海企业、跨境卖家该如何构建新时期所需的AI竞争力,你们有什么建议?
卢颐:我们自己笃信的一句话:AI应用不应当围绕AI,而是回归用户场景和需求。出海企业要以开放的心态看待AI应用,顺势而为。不盲目跟风,也不要觉得AI是个噱头。关注可以帮助你所在生意场景下真实开源节流的应用型产品,尝试用起AI。
AI走进商业现实,品牌和跨境电商打头阵,2025全球化新品牌AI竞争力大会,6月6日定档杭州。本次大会以“进化抉择”为主题,由亿邦动力与嘉御资本联合主办。欢迎关注: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