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海品牌的常规打法里,“找网红带货”几乎已经成了标配。但最近,我们观察到一个新的趋势:越来越多品牌,不再满足于网红在家开箱评测,而是开始邀请他们“走出去”,打卡品牌门店、制造线下内容。
做得最典型的,莫过于中国新消费代表品牌——MINISO名创优品。
这两年它在巴黎香榭丽舍、纽约时代广场等核心商圈接连开出海外旗舰店,不仅吸引大量本地消费者排队打卡,还通过联动海外生活方式类博主、时尚达人实地探店,迅速在TikTok、Instagram上刷屏。
尤其是迪士尼、三丽鸥等IP联名系列,几乎成了“全球年轻人都想拍一张照片”的潮流单品。
从“一个品牌开了一家店”,到“这家店成了一个内容制造机”,名创优品这波线下传播到底做对了什么?
01
为什么“网红探店”成为新玩法?
当下,单纯的网红带货往往局限于“线上交易”,对品牌的认知更多依赖于视频中的产品展示和文字介绍,容易让消费者产生“广告感”。
而通过网红探店,品牌不仅让产品“走出去”,更通过实际体验和场景内容,拉近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以名创优品在全球开设的几家旗舰店为例,巴黎香榭丽舍店和纽约时代广场店都在外观和体验上做了精心设计,配合打卡专区、互动体验区等,让消费者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品牌的价值观和产品功能。
网红和博主来到店内拍摄时,不再是单纯展示产品,而是带入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例如,展示如何用名创优品的家居产品打造舒适的生活空间,或是如何搭配名创优品的时尚单品来提升日常穿搭。
这样的内容更加贴合受众的日常生活,减少了“商业感”,更具“生活感”。
02
“打卡圣地”背后的流量密码
当我们刷到博主在名创优品纽约门店打卡,第一反应可能是:“这家店也太好逛了吧!”但别被轻松的氛围骗了,这几分钟的视频,其实是品牌精心策划的营销一环。
为什么越来越多出海品牌偏爱探店,而不是单纯晒产品?
因为实地探店更真实、更有场景感,也更容易打动人。它几乎一口气解决了内容营销中最难啃的几块“硬骨头”。
我们来看看,探店视频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
1. 拉近距离,增强信任
许多海外用户对中国品牌并不排斥,只是没接触过。当熟悉的本地博主亲自走进门店、现场体验,品牌瞬间就“落地”了,观众的戒心也随之降低。
2. 真实场景,更易代入
探店视频不仅展示产品,还呈现使用场景。观众会下意识地代入:“我下班也可以顺路去逛”“我家是不是也能布置得像这样?”品牌自然变得更贴近生活。
3. 自带传播力
好看的门店+好拍的内容=UGC激增。评论区里有人问地址、线下有人模仿打卡、更多真实内容接力传播,品牌不靠投放也能持续出圈。
例如,MINISO在TikTok合作了一位达人@girlfromthem0on,发布了一支纽约门店的打卡视频。
这位博主以“我女朋友碰过的所有东西都在名创优品买”为主题拍摄视频,用第一视角带观众逛遍店内,从毛绒玩具到联名盲盒,细节满满,还原了线下门店的逛店氛围。
这条视频发布不到一周就获得超百万播放,不少评论直接在问“这家店在哪?我也想去!”
03
一家门店,撑起一个内容中台
名创优品在全球市场的战略不仅仅是为了销售,更多的是通过“线下体验店”来打造品牌的传播矩阵。
这些门店并非仅仅是用来展示产品的场所,它们在名创优品的整体营销策略中,充当了一个内容制造和社交互动的基地。
门店内的活动和布局也经常被策划成网红打卡的理想场所,例如:
主题日活动:如“名创优品与迪士尼的联名新品日”,通过品牌联名活动和线上线下同步推送,增加门店的热度。
粉丝见面会:邀请曾合作的TikTok达人亲临门店,与粉丝互动,分享使用心得,增强品牌与消费者的联系。
跨品牌联动:与周边商家如果汁店、瑜伽馆等合作,策划联合探店活动,扩展品牌的受众圈层。
这些策划不仅提高了门店的吸引力,还能通过线下活动带动社交媒体上的话题热度,进一步扩展品牌影响力。
吃鲸深度思考:品牌“在地化”的关键一步
名创优品的成功案例,体现了“网红探店”这一新型营销玩法的巨大潜力。在出海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品牌意识到,海外市场的消费者并非不接受中国产品,而是需要通过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来了解和认同品牌。网红探店,正好为品牌提供了一个真实、富有代入感的桥梁。
线下店铺作为内容与品牌传播的核心场景,通过与社交平台的深度融合,让品牌的出海不仅仅是一次“产品推广”,而是一次深度的文化交流与消费者行为的塑造。名创优品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在全球市场的成功扩张。
注:文/QQ,文章来源:吃鲸天下(公众号ID:chijingtianxia123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吃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