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5月26日消息,天天果园副总裁牟西军在亿邦动力网承办的“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电商扶贫分论坛——触动农业思维”上,发表了主题为《生鲜未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公开演讲。他表示,对比而言,如果在中国真正想帮老百姓,真正想帮农业,有“三化”:商品化、工业化、公司化。
牟西军也谈到,依托30年做水果的生意,就开始生鲜电商之路,也是误打误撞,懵懵懂懂不知道里面有多少坑,其实现在看来很后怕,里面太多的坑。
据了解,本次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的主题为“新使命、新视野、新动力”,由开幕式、主论坛、年度盛典、《对话》、八场分论坛构成。
其中,电商扶贫分论坛以“触动农业思维”为主题,国家林业局、贵阳省扶贫办领导,赶街网、汇通达等农村电商平台高层负责人出席,并围绕帮助贫困农户对接电商平台,推动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外销等方面进行专题演讲。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保证现场嘉宾原意,未经删节,或存纰漏,敬请谅解。)
天天果园副总裁牟西军
以下为速记全文:
牟西军:最后蛮有压力的,我现在有一个建议,现在留下来为自己依然坚守在这个会场的鼓掌,谢谢大家!
听了李主任的精准扶贫,我想话题要紧紧围绕电商扶贫来讲一下,临时改变主意,按照临场受到领导的启发来讲讲精准扶贫的话题。
今天第一次来到贵阳,确实很震撼,青山绿水印象特别深刻,与其说今天是电商扶贫的论坛,不如叫是挖富的论坛,我们在城市生活,大山里面的农民有好的空气、好的水、好的土壤,他们才富有,怎么样挖掘这些好的资源是我们的任务。
我们天天果园2009年在上海成立。为什么做生鲜电商?大家知道,电商开始都是从标品开始,服装、鞋帽、图书等开始的,为什么大家以前没有去出碰生鲜电商这一块,因为这里面有很多坑。我们在上海发家的时候源于简单的需求,因为上海有很多进口的水果,去水果摊或者是超市买,后来发现花这个价格买到东西并不一定是真正需要的,或者是并不一定是真的,当时基于一个纯朴的想法怎么样让老百姓花这分钱买到值得的真正进口的东西?依托30年做水果的生意,就开始生鲜电商之路,也是误打误撞,懵懵懂懂不知道里面有多少坑,其实现在看来很后怕,里面太多的坑。
对于农业电商大家都知道,电商界有一个大V搞了生鲜电商如火如荼,后来也发出感慨,很多做生鲜电商的说再也不碰生鲜电商,目前我们覆盖了北上广深西南重庆这些区域,变成全国性的公司。以前从进口水果为主扩展到全品类的生鲜,包括水果、蔬菜、蛋禽肉奶,以前定位在中高端一二线城市,现在是97%的销售额来自于手机APP,目前为止我们的用户达到千万级。
天天果园在生鲜领域算是做得可以的企业,现在谈到生鲜电商的痛苦,我们依然还在挣扎中,因为最开始到这块蛋糕很大,是万亿的市场,中产阶级消费升级。确实,30年的改革开放,GDP不断增长,中产阶级目前在中国有1.9亿人,是生鲜电商消费的主力军,这些给我们做生鲜电商带来很多的信心。比较头疼的是叫好不叫做,各家恶性竞争,比如说今年大家也知道有一家生鲜电商哄然倒塌,是资金链断裂。现在有一个主流的思想是有流量,有用户,现在看到经济下行资本市场寒冬到来,谁有能力造血,逼迫回归到本质上去。小环境来讲,目前在平台依然是70%的产品以进口为主,国内逐渐在碰,不敢放开手碰,比如冷链、物流等都有问题。我们有一次从外地进水果,外面放的都是好的水果,里面都是不好的产品,这些对经销商来说都是短视的行为,这些对农村电商普遍存在的问题。
去年农村电商如火如荼开展,国家鼓励大家都去做农村电商,短期有机会去触网卖东西,如果从更高的层面,国家的层面,区域政府的层面,长远的层面不是好的路子。我们一直坚定认为,未来产业的发展走专业化的路子,在这个产业链上,农村电商从开始的育苗、土壤施肥、生产、销售、物流到消费者的手中,每一段都需要有专业人来做。我们非常建议中国的农民把自己的专业做好,不是生产、种植、销售都去做,表面销售做出去了,实际对农民是很大的损伤,这是我个人认为的。
讲到如何扶贫?电商如何参与扶贫?“贫”可能是没有种植好,产品没有人要,第二是种好了不知道怎么卖出去,第三有可能卖出去了,选择的渠道不对,没有品牌议价无法形成规模化。天天果园原来在全球主要是做进口的,现在有67个国家和地区形式贸易往来,我们在这些区域摸爬滚打看到国外先进的经验。对比而言,如果在中国真正想帮老百姓,真正想帮农业,我提出了“三化”。
第一,商品化。送到消费者的手中一定是商品,商品和产品有什么区别?商品经过处理包装打造的产品,如何产品商品化?怎么样把产品从树上摘下来标准化,标准化是做商业的基础,我这个水果是什么型号什么产品?这个是基础,如果做不到标准化就不用提所谓的品牌化,不用提产品的议价,标准化确确实实是基础的基础。第二,产品研发,我们贵州有猕猴桃做的很好,全球种猕猴桃新西兰的佳沛公司,对比下来,中国猕猴桃有人工和野生的,大家是喜欢圆的、扁的,还是喜欢红心的?中国需要做一下研究,产品做不好受到国外一些更好产品的冲击,在价格上永远起不了。
第二,工业化。比如很多地区的猕猴桃都可以打修文的品牌,目前只有区域化的品牌,没有真正的品牌在那个地方,你卖的猕猴桃有幸拿到了口感非常好,他卖的猕猴桃怎么这么小这么酸,感觉就不好。品牌化是产品标准化上做的,没有产品标准化,品牌化无从谈起,既是到品牌化也是非常动荡的工业化。目前国内的生产方式是小农作坊经济在进行,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指挥棒,无论在价格、品质上没有统一标准,就很容易导致大家恶性竞争,今年丰收了,你的猕猴桃卖10块钱,他卖8块,看你8块他就降低到6块,就把价格扰乱了,老百姓是想提供考虑的质量和价格,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大环境是水、土壤、空气,小到种植、果苗培育培养,一定要集大家的力量,一定要规模化生产才有可能把这个问题解决。
第三,公司化,这个是利益怎么分配的问题,还是说全球做得比较好的例子,新西兰佳沛公司是非上市公司,可以在网上看财报,现在公司3千多股东,都是他们国家的每一个农场主,首先通过这个体制把大家利益化之后,都老老实实把自己的事做好,管好,收好,你们就治理研发,你们就全国行销做平台,这些才能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目前,淘宝店、微店对长远来看,对农业是损伤的,因为这样可能大家不太有动力抱团或者是统一形成一个公司,这样未来和国际竞争无从谈起,可能今年富了,明年穷了,今年富了做不强,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一定把眼光放到全球去看才有竞争力。
这是从三化的商品化、工业化、公司化来说可能会提升的方式。
天天果园帮助大家做到什么呢?第一,标准化上做一点事情,今年我国提出“供给侧”改革,大家拿马桶盖做比喻,中国人不是不马桶盖,是没有人生产,农产品也是一样的,没有满足我们需求的,有时候不敢做。这一块2015年做了小小尝试,在云南建了一个包装厂,我们投资了大概5千万,七年全球积累的分级管理经验做了标准,有了标准之后脚踏实地实现标准,因为我国有国标准,怎么分级都有,但是在果农和现场分级的时候就难以把控,你认为这个水果很好,他认为不是那个级别的,主观人为的因素很多,我们从新西兰引进一套设备,从清晰、消毒、打蜡、果型等,拍摄43张照片,通过光照有没有斑点,糖度多少自动贴标准,这样在给市场供货非常有底气,可以卖什么价格,老百姓就可以接受,14度就可以愿意多给一些钱,11度就少给一些钱,标准化对于发挥农产品品质是一个延伸。大家有好的农产品找不到销路可以找我们谈,还有标准化的工作也可以一起做一下,看我们积累的东西用到这里。
市场化,国内的生鲜平台很多,有一些是综合性的,淘宝、天猫、京东、一号店这些综合性的,还有一些是天天果园、易果、天天生活等专业平台,综合平台追求量。东西卖出去了,价格往下压的,东西卖出去物流没有搞好,投诉率非常大。我们垂直类的电商平台可以帮助大家品牌化,这种质上做一些工作。云南的城市做的品牌是冰糖橙,现在国外都过来做,这个是小小的例子,农产品肯定是要分成分级的,有的适合在大众平台上卖,有的适合在垂直平台上卖。
我们愿意做一些工作,共同为电商扶贫挖富做一些工作,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