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资本为啥要改造男子气概啊?

那个NG 2025/10/24 08:30
那个NG 2025/10/24 08:30

邦小白快读

本文揭示了男性在互联网时代的失落感及改进方向,并提供了相关数据和实操案例。

1. 重点数据:70%的受访男性希望看到更多男性榜样内容,67%认为榜样被忽视;榜样特质中善良、谈论心理健康、幽默等排前三,财富和粉丝权重不高。

2. 危害和应对:52%的受访者认为社交媒体男子气概导致青少年暴力等问题,如英国刀具犯罪83%涉及青少年;品牌行动如AXE香氛广告强调自信而非身高、LDSK纪录片鼓励谈论心理问题,都提供了实操模板。

商业机会和市场变化:

1. 市场数据:Pinterest检索显示男性皮肤护理、另类时尚、股票投资需求上升;中国男性护肤品市场预计2026年达207亿元,年均增长15.88%。

2. 社会趋势:Andrew Tate正面评价下降至12%,反映对激进男子气概厌烦,建议个人通过商业实践寻求改进。

本文洞察了男性消费市场趋势和品牌营销策略。

1. 消费趋势:数据显示男性偏好健康形象(善良、谈论心理健康的榜样);Pinterest搜索中皮肤护理、另类时尚、股票投资需求上升,反映用户行为变化。

2. 营销实践:AXE与Pete Davidson合作广告,利用“Short king”梗提升自信,避免传统男子气概;LDSK纪录片聚焦心理压抑,品牌需通过多元KOL(如运动员)展开坦诚沟通。

产品研发和趋势启示:

1. 用户行为观察:报告指出Z世代仅26%认为广告反映他们样貌,要求营销避免粗暴策划;健康男子气概推广可结合非营利组织A Call to Men的善良主题。

2. 机会方向:中国男性护肤品市场快速增长,品牌可研发情绪价值产品,如AXE案例;社会厌烦激进男子气概,提供差异化营销空间。

本文展示了男性市场的增长机会、风险提示及可学习案例。

1. 增长市场:Pinterest数据和欧睿国际预测显示男性皮肤护理、另类时尚、股票投资需求旺盛;中国男性护肤品市场2026年预计207亿元,适合拓展新品。

2. 机会提示:健康男子气概趋势(如AXE广告强调自信)提供合作模式;报告建议与多元KOL合作,如品牌行动可复制AXE的IG活动。

风险与应对:

1. 负面影响:有毒男子气概导致青少年暴力和心理问题(英国刀具犯罪和澳大利亚自杀数据);事件如Andrew Tate负面影响下降18%,提示避免激进内容。

2. 政策启示:虽然未明政策,但社会讨论增多,需关注消费需求变化;可学习点包括LDSK纪录片的心理支持行动,强调扶持政策如推广健康榜样。

本文指出男性产品的设计需求和商业机会,推动数字化电商。

1. 生产设计:男性榜样特质(善良、心理健康话题)启示情绪价值产品开发;欧睿国际数据显示男性护肤品需求上升,需设计针对性配方。

2. 商业机会:市场如Pinterest检索揭示皮肤护理、另类时尚类需求,工厂可研发新品类;数据预测中国男性护肤品规模增长,提供电商合作空间。

数字化启示:

1. 推进电商:AXE在IG的营销活动案例,显示通过社交平台推广;报告如Goat调查要求理解男性需求,启示工厂利用数据洞察线上行为。

2. 机会扩展:品牌行动如LDSK推广心理关怀,可启发健康产品设计;数字化平台Pinterest趋势数据提供市场导向。

本文梳理了行业趋势、痛点及解决方案。

1. 行业趋势:健康男子气概兴起(如A Call to Men组织推广善良和尊重);研究报告如美国心理学会期刊揭示有毒男子气概与抑郁正相关。

2. 客户痛点:男性心理压抑导致高自杀率(澳大利亚每天9人自杀中75%为男性);社交媒体忽视男性表达,造成焦虑和分裂。

解决方案:

1. 技术启示:无新IT技术,但数据应用如Pinterest检索可优化服务;品牌AXE的广告和LDSK纪录片提供内容营销方案。

2. 方向建议:服务商可结合非营利组织A Call to Men的合作模式,解决男性情绪问题;针对痛点通过商业实践建立信任空间。

本文分析了平台需求、问题及最新实践。

1. 平台需求:用户希望更多男性榜样内容(70%需求),Pinterest数据显示男性关注皮肤护理、另类时尚;问题包括有害内容导致青少年暴力,如英国刀具犯罪。

2. 最新做法:平台限流政策如Andrew Tate正面评价下降;品牌合作如AXE在IG活动,推广积极内容。

管理和风向规避:

1. 招商启示:市场增长如男性护肤品需求,平台可吸引相关商家;报告建议通过多元KOL合作规避风险。

2. 运营方向:避免激进男子气概内容(如52%受访者指出问题);案例如Goat报告强调坦诚交流,可参考AXE模式加强平台管理。

本文探讨了产业新动向、问题和商业模式启示。

1. 新动向:资本改造男子气概,推广健康榜样(如A Call to Men组织);数据如美国和英国研究显示有毒男子气概与抑郁、暴力关联。

2. 新问题:性别议题复杂性(阶级问题交叉);政策启示如商业推动平等价值观,以减少仇恨社会秩序。

商业模式:

1. 代表案例:品牌AXE通过广告改变传统男子气概定义、LDSK纪录片关注心理压抑;商业模式启示利用数据(如Pinterest趋势)驱动决策。

2. 理论启示:研究报告如Statista数据支持厌烦激进男子气概;研究应关注社会观念渐进改革(非一石二鸟),推动商业与文化结合。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在多重危机的时代,性别议题或许是人们最频繁感受到、也最难回避的现实裂隙。

现在越来越多的咨询机构,建议品牌把专注力转向“男性互联网”这个领域。

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座充满机遇的金银岛。

在席卷全球的进步主义文化浪潮中,男性互联网用户的失落感不断加深。

2025年2月,社交平台营销公司The Goat与民意调查组织YouGov,在收集了4000份有效调查问卷后,公布了一份关于当代互联网年轻男性用户(18-34岁)对当下社交平台生态看法的报告,其中一项数据清晰说明了这种失落感的程度:

“70%的受访者希望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更多男性榜样的内容,同时67%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很多正向男性榜样被媒体和品牌忽视了。”

那么,受访者指出的男性榜样是什么呢?

从这份报告的细节来看,受访者心中男性榜样所必备的特质分别是:

善良、畅谈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幽默位列前三,其次是健康、正向关系和公开谈论社会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受访者心中,财富与粉丝数量的权重并不高。

在最初的流量世界,财富和粉丝数量绝对是某种权利、能力甚至是魅力的象征,但经历多年浸染,人们早已厌倦了在虚拟世界付诸权威的游戏。

该报告显示52%的受访者认为,社交媒体上流行的男子气概文化正在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这不仅仅影响着外界对男性群体的看法,也在男性群体内部造成了更大的分裂,比如青少年的暴力倾向、不切实际的体型焦虑以及社会排斥造成的暴力现象。

比较能代表男子气概与暴力转化的,可能是英国的青少年犯罪问题。英国国家统计局报告,截至2024年3月的一年内,英国共发生了5.05万起刀具犯罪案件,13岁到19岁的青少年凶杀案中,83%是被锐器所害,占全年龄段受害者的46%。

“网上有毒的男子气概,教育孩子们要不计后果地捍卫荣誉、不能示弱。社媒的存在让他们不想在同龄人的语境下成为弱者,这种期待与恐慌并存的局面,让刀成了捍卫尊严的选择。”曼城青年暴力问题的研究者与社区工作者曾对一家名为Innovation Unit的公益机构这样说道。

出于面子的好勇斗狠文化,在全球各地青年中均有表现,社交媒体的概念并非决定性因素,但绝对算得上加速焦虑的催化剂,如果还是不够具体,看看今年netflix的《混沌少年时》就能构建出基本概念了。

关于社交平台的男子气概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已经有很多研究说过了。

美国心理学会的期刊《Psychology of Men&Masculinities》在2018年发表了一篇名为《社交媒体、有毒的男子气概、社交媒体互动与男性抑郁之间的关系》的文章,其中就揭示了SNS上有毒的男子气概与抑郁的显著关联。

2022年以美国大学男生为样本的《高等教育中男性男子气概依赖性与社交焦虑症状研究》也指出,不男人没价值的观念与社交焦虑、抑郁症呈正相关。

其中缘由并不难猜:当流行男子气概文化将任何形式的示弱视为软蛋,男性往往只能选择独自压抑情绪,以避免被嘲笑。而这种压抑,往往正是焦虑与抑郁等心理问题的起点。

现在,越来越多的资讯机构洞察到了男性的困局,于是他们开始倡导品牌与男性建立新的、柔软的共鸣。

“因为男子气概话题的敏感性,所以品牌和资本似乎怯于探讨如何为他们发声,但数据显示,从业者必须关注年轻男性的具体感受,了解他们的困局...选择合适的KOL,展开坦诚交流,补足缺失的元素,我们才能给社会带来更积极的影响。”

The Goat的高级策略师威廉姆森说道。

怎么做,是一件比洞察问题更难的事。

WGSN在最新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性别仇恨言论弥漫的当下,探讨男性想要什么是一件敏感的事。品牌和资本并不了解男性的想法,比如2025年英国第四频道的一项调查指出,仅26%的Z世代认为在广告上能看到“他们想要成为样貌”。

多家咨询机构的报告指出,在这个男性普遍感受到沮丧的年代,针对男性的营销不能一概而论、粗暴策划,而是要通过与多元的KOL和公众人物结合,不断理解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异。

男性香氛品牌AXE在今年5月推出的一项广告最被称道,他们和喜剧演员皮特·戴维森合作,在IG上搞了个“问我啥都行的活动”,作为西方男性用户心中特别擅长谈恋爱的存在,他跟西方老哥们分享了一大堆增强自信与约会技巧的心得。

在相关广告宣传片里,AXE利用了Short king的梗(指矮个子男生因为能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所以在现在的婚恋市场更受欢迎)讲述了一个积极的故事:

说一个小个子男生在图书馆看见了心仪的女生,却因为身高差有点反怵,这时候皮特戴维森出现,扔给了他一瓶AXE告诉他真正重要的是信心,而不是身高,随后男生成功搭上话。

虽然故事听起来有点油腻,但至少比壁咚强太多了,而他背后传递的价值观,也打破了古早男子气概的要求,传达了自信可以通过小事建立的概念。

除了鼓励自信之外,一些品牌和机构也开始关注男性的心理压抑问题,他们希望通过商业概念的推广,让男性更舒适。

比如澳大利亚运动品牌LDSK推出了一部名为《不要等》的纪录片,片中四位运动员向观众分享了自己曾经遇到过的心理问题,鼓励男性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要主动倾诉。

这部影片播出的背景是澳大利亚每天有9人因自杀而丧生,其中75%为男性,男子气概要求的隐忍,被很多心理专家认为是催生自杀倾向的一个因素。

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强调健康男子气概的概念。

非营利组织A Call to Men的联合创始人Ted Bunch,建议心理机构与学校、企业和职业体育组织合作,推广健康男子气概,其内容强调善良、尊重他人以及保护他人。

Bunch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让男性思考成为男性的意义的最有效方式,是在一个充满信任的空间中,让男性自由交流——谈论悲伤、压力以及被社会认为不该表达的情绪。

“健康的男性气概既是向外的,也是向内的。男性自杀率和早逝率更高的问题,与他们的焦虑和抑郁有关,他们甚至忽略基本医疗,来保持强硬、表现坚强——这些社会期望同样会伤害男性。”他说。

当男性开始自由发展,一些新的商业可能也被发现。

全球最大的灵感创意网站Pinterest7月的检索数据显示,男性最关注的三个检索关键词是皮肤科医生(上升55%)、男士另类时尚(上升185%)以及股票投资(上升360%)。

同样的趋势在中国也有所展现,据欧睿国际数据统计预测,2021—2026年中国男性护肤品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88%,2026年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7亿元。

一些机构认为,这是改变带来的商业活力。

在媒体和机构看来,形塑一个健康的男性榜样的重要性,除了关乎商业,更有关未来。

“...研究指出,网络网红已经成为青少年男孩获取指导和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这是一个显著的世代转变,因为以往的几代人主要依赖亲属、社区成员或传统媒体来寻找男性榜样...”

从一些数据上看,人们正对激进的男子气概感到厌烦。

2025年Statista针对安德鲁·泰特的一项调查显示,78%的男性听说过他,但仅有12%的男性对他持正面评价,这一比例较2024年下降了18%。

支持率的下降,既与他在罗马尼亚涉嫌人口贩卖、性剥削等案件的持续曝光有关,也与媒体集中报道其负面影响以及平台的限流政策密切相关。

然而,更深层的原因可能在于,社会对男性情绪健康、正面男性榜样等议题的讨论增多。当“男子气概”不再是唯一、绝对的标准,每个人都获得了更多解放的自由。

面对性别议题,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所有问题都是阶级问题。按照这种说法,极端性别言论之所以流行,是因为这套话术对处境不完美的男性具有吸引力——至少比那些高高在上、指责他们你有特权的言论,更容易被接受。

这套说辞的问题在于,它制造了一种扭曲的阶级观,让人觉得处境不佳的男性之所以不了解女性,甚至信奉泰特式言论,是因为贫穷让他们缺乏见识。

但现实远比这复杂。即便条件富裕,女性仍可能成为性别暴力或歧视的受害者;而男性也同样会被这种叙事所压迫——因为所有社会压迫形式,其核心套路都是寻找一个更弱的对象。

人们热衷于对复杂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或许是因为理解复杂性本身太累。每天醒来看到的,是性别争议、经济问题等层出不穷的推送,头脑里很自然就会冒出“哪个问题更严重,先解决哪个”的念头。

然而,社会观念的水位不由最高值决定,而由最低值确认。性别议题的进步,并不意味着阶级问题会因此恶化;同样,阶级问题的改善,也不意味着性别议题的进展就会自动实现。面对这些问题,没有一石二鸟的解决方案,只有一件件笨拙而持续的努力。

一些社会学家指出,在这个充满争议的时代,年轻男性群体对保守主义的认同,实际上反映了社会与经济层面的焦虑。

极右翼政党则利用这种情绪,将女性主义描绘为社会困境的根源,用人人都能理解的性别议题,描绘那个“男主外、女主内”的理想传统,告诉他们:你们的生活都是被所谓进步主义搞乱的。

男子气概曾经是令男性自豪的准则,也是安身立命的标准。它里面有很多今天看来不好的东西,但也有值得肯定的品质,比如保护家人、承担责任、努力工作。但这些美好品质本就不该独属于某个性别,而是全人类的黄金法则。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持续推动平等观念与公正生活,是抵御仇恨、建立可持续社会秩序的根本手段。

而让这一观念深入人心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商业与文化实践,不断宣讲人的平等价值,持续揭示传统观念之外向上向新的可能:

当它渗透进社会的每根毛细血管,这个令我们焦虑的仇恨世界或许便会温和一些了。

注:文/那个NG,文章来源:那個NG(公众号ID:huxiu4youth),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那個NG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