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出差北京 我被逼住百元宾馆

谢常青 2025/07/23 13:37
谢常青 2025/07/23 13:37

邦小白快读

小C的经历揭露了当前企业差旅标准的严重压缩现象

1. 新入职员工出差北京被迫入住140元/天的隔音极差宾馆,实际标准低于规定的210元/天

2. 行业数据显示86.05%的TMC客户明确要求缩减差旅开支,近半数企业压缩培训会议等非核心预算

3. 成本控制手段包括严查出差消费(AI风控、人际关系图谱分析)、增加协议酒店合作、利用汇率优势等

4. 个人应对建议:主动索取差旅政策明细、自行垫付后报销、优先选择连锁经济型酒店

消费降级趋势在差旅市场形成连锁反应

1. 企业商旅投入缩减导致酒店消费下沉,37.21%境内酒店价格环比上涨但协议酒店占比提升

2. 出境酒店成本超三成企业同比下降,得益于汇率优势(人民币走强)和消费决策理性化

3. 消费分层明显:金融保险业境外差旅激增47.36%,房地产等行业近乎停滞

4. 品牌启示:全季、华住会等中端品牌可能面临企业客户流失,需强化协议价竞争力

差旅服务市场竞争呈现两极分化

1. 政策机遇:国企央企维持稳定差旅计划,外企跨境业务催生多币种结算需求

2. 风险预警:中小客户经营压力导致27%缩减境内差旅,教育培训行业大幅削减预算

3. 合作机会:Airwallex空中云汇推出全球收单解决方案,支持160+支付方式和多币种账户

4. 模式创新:AI行程规划、数字发票系统(74%企业已上线)带来服务升级契机

差旅紧缩政策影响产品设计和供应链

1. 协议酒店采购需求激增,倒逼酒店用品批量定制化生产

2. 企业成本意识强化:33.65%境内酒店成本同比下降,要求供应商提高性价比

3. 跨境支付需求(180国支付方式支持)推动多语言、多认证标识产品开发

4. 智能制造机遇:数字发票系统普及需要兼容性更强的智能终端设备

行业痛点催生技术解决方案市场

1. 核心痛点:客户压价(41.86%)、业务量下滑(33.72%)、客源萎缩(29.07%)

2. 支付解决方案:空中云汇实现95%全球付款当日达,汇率锁定降低换汇成本

3. 数字化升级:AI风控模型实时比价,数字发票系统对接效率成竞争关键

4. 增量市场:出海企业差旅管理需求激增,涉及签证管理、跨国报销系统建设

精细化运营成为平台生存关键

1. 招商策略需聚焦央国企和超大型企业(80%增加境内差旅)

2. 风控要点:时间-费用-行为三维度异常排查,防范虚假差旅报销

3. 技术赋能:API批量发卡、智能行程规划功能接入提升客户粘性

4. 合规管理:紧跟数电发票系统上线进度(37.21%客户完成超70%)

差旅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

1. 政策型收缩(央企)与生存型收缩(中小企业)形成二元结构

2. 跨境支付创新:多币种账户解决无主体公司地区挂账混乱问题

3. 产业新动向:AI应用评分仅2.56分,智能风控尚未释放实质性价值

4. 模式启示:协议酒店集中采购模式使33.65%企业实现成本逆势下降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01

被前东家裁员后,小C迅速入职了一家新私企。

但很快,她又按捺不住满肚子的憋屈与怒火,在社交平台上,一股脑地把新单位让人瞠目结舌的奇葩操作抖了出来:

“我入职第二天就被安排去北京出差,可公司给我订的竟然是一家百元宾馆,这让我十分震惊。

最后我自己换成了一家稍微大一点的宾馆,但房间是走廊内窗,条件依然不尽如人意,我实在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况。

上一家公司的出差福利比这好太多:车补每天40元,饭补每天120元;和领导一起出差能住全季酒店,自己单独出差也能住华住会旗下的你好酒店。

更让我难以接受的是,这家私企不仅住宿标准低,还没有饭补。

同事告诉我,住宿标准是140元/天,我当时就懵了——这可是北京啊,140元在我老家都找不到像样的住宿,更别说在北京了。

但没想到,还真有这样的百元宾馆能找到。刚入职的我没勇气拒绝,只能接受。

住进去之后,隔音差到隔壁的吐痰声、撒尿声、放屁声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体验非常差。

我并不是什么娇生惯养的人,但这样的出差待遇实在说不过去。

我背着朋友送的1200元的珑骧包,拖着家里给的989元的行李箱,做着165元的C弧建构本甲,却住着百元宾馆,这种反差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什么样的公司会让员工在北京出差只住140元的宾馆?

于是,我找人事要了差旅政策明细,上面明明写着一线城市的住宿标准是210元/天。

我真的搞不懂公司到底在想什么,太让人费解了。”

02

看了小C的遭遇,爱说梗的差旅业内人士J总辣评:消费降级的“疯”,还是打到了打工牛马的身上。

在他看来,这的确折射出当下部分企业在“降本增效”旗号下的畸形操作:

它们往往忽视员工基本权益与合理需求,将成本压缩转嫁到员工体验上,看似为企业节省了开支,实则既违背规则公平,也寒了员工的心。

“现在大环境之下,对很多公司来说,想要活下去,这些都是基本操作。”J总提到,为控制成本,今年以来还有大厂出了差旅新规,严控员工出差“薅羊毛”。

有职场博主在社交平台透露,大厂还升级了查账手段,比如从时间、费用、行为三方面排查异常,甚至利用AI风控模型实时比对价格、通过人际关系图谱分析关联出差。

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背后,是企业差旅市场,正经历普遍性的成本收缩浪潮。

环球旅讯联合Airwallex空中云汇及数字100发布的《2025Q2中国商旅市场趋势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

高达86.05%的TMC(差旅管理公司)反馈,其客户明确要求在差旅标准上“过紧日子”,

近半数的TMC表示,“过紧日子”的客户在其服务客户里边的占比是30%-50%,

另有近三成的TMC表示,这类客户在其服务客户里边的占比达到了51%-70%。

显然,降本的压力已深度渗透到企业商旅的需求端。

点击查看完整版报告-《2025Q2中国商旅市场趋势洞察报告》

03

“现在卷得离谱,同行都在拼低价,服务费低到不赚钱。”

差旅从业人士的A总吐槽,受大环境影响,他的一位客户因经营压力已两个月没出差,甚至不得不裁员。

图源:《2025Q2中国商旅市场趋势洞察报告》

“客户这种紧缩态势,直接转化为我们TMC的经营压力了。”

报告数据显示,超四成TMC遭遇了超出预期的业务困难,且客户压价严重、采购量整体下滑、客源萎缩成为最集中的痛点,部分企业甚至因“客户没钱”而面临破产倒闭风险。

更深层的是,需求端萎缩激化价格恶性竞争,“比价严重”“同业卷价格”成常态,甚至有“一锤子买卖”的竞争者扰乱市场秩序。

为何成本压缩,成为了行业主旋律?

报告中TMC对业务影响因素的评估给出了答案:

客户经营状况以4.12分(满分5分)成为最核心制约项,远超其他因素。

这意味着企业经济活力直接决定商旅需求,客户预算收缩、差旅频率降低,必然冲击TMC的订单量。

紧随其后的是团队销售与业务拓展能力(3.58分),说明存量竞争中,主动获客和服务增值成增长关键。

外部环境中,国家差旅政策(3.40分)和供应链稳定性(3.37分)也不容忽视。

政策风向(如报销标准调整)直接影响企业差旅规则,而酒店、航司的价格波动、库存供给则关乎TMC的服务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AI产品升级仅2.56分,说明智能化虽被热议,但实际推动作用尚未释放。

国际关税政策(2.84分)影响有限,仅导致企业调整跨境差旅计划,未对TMC模式造成结构性冲击,印证行业重心仍在本土。

点击查看完整版报告-《2025Q2中国商旅市场趋势洞察报告》

04

成本收缩的浪潮下,差旅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分化特征。

从差旅频次看,报告显示,2025Q2境内差旅显著增长,境外温和增长,但内部差异巨大。

企业类型中,国企与外企境内差旅频次双高增长,央企则因“计划型差旅”模式受波动影响小;外企境外活跃度领先,近4四成企业同比与环比双增,凸显全球业务黏性。

企业规模上,越大的企业差旅越活跃。

在境内差旅方面,八成超大型企业中(10万以上规模)同比增加,呈战略扩张;500人以内中小企业则超27%缩减境内差旅,经营压力显著。

从行业维度来看差旅频次,对比则更鲜明。

金融保险跨境爆发,境外差旅同比激增47.36%,但房地产、艺术娱乐和体育境内外差旅却近乎停滞,甚至严重下滑。

这种分化背后,是差旅收缩的两种逻辑:“政策合规性收缩”与“经营生存性收缩”。

报告显示,差旅频次减少的企业中,培训活动、集团内部会议成主要削减项。

特别是教育培训、医疗保健行业削减培训,制造业、建筑业压缩内部会议,反映非核心预算优先被砍。

而央国企及大型企业多因政策调整结构化缩减,中小企业则更多受经营收入下降驱动。

点击查看完整版报告-《2025Q2中国商旅市场趋势洞察报告》

05

成本与价格的博弈,同样激烈。

就拿酒店来说。

境内方面,37.21%的TMC观察到今年Q2价格环比上涨,但企业通过优化政策(如集中采购、协议酒店)有效控制成本,同比来看,33.65%的企业成本下降。

境外更明显,相较去年同期,更多企业显著降低了境外酒店支出。报告显示,超三成的企业同比成本下降,几乎是成本上升企业的两倍。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背后的原因,有多种:

1.企业管得严了,高档酒店不让住了;

2.合作的协议酒店变多了,价格更实惠;

3.汇率利好(如人民币走强,降低了外币结算成本)

4.还有就是选出差地方和住的地方时,更看重划算不划算,不选贵的,只选合适的。

点击查看完整版报告-《2025Q2中国商旅市场趋势洞察报告》

06

当然,面对困局,行业在阵痛中探索破局之路。

譬如,内卷的市场驱使企业寻求新的机会,“不出海,就出局”逐渐成为共识。

对于出海企业,在差旅政策整合、签证管理、TMC选型、技术系统局限方面都面临着诸多挑战,企业全球化运营催生的跨国差旅管理、多币种报销等复杂需求,推动支付服务向全产业链渗透。

报告指出,企业出海差旅管理的支付挑战集中在资金流与合规性:无主体公司地区费用挂账混乱、外汇管制阻碍结算、TMC结算周期不匹配引发资金压力。

Airwallex空中云汇通过多币种账户、API批量发卡、汇率锁定等功能,助力企业降低换汇成本、提升对账效率,95%全球付款当日到账。全球收单可支持180多个国家的160多种本地支付方式,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支付风控能力,持续优化支付成功率。

此外,技术赋能也在加速渗透。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近四分之三的企业已完成数电发票系统基础上线,37.21%的TMC客户完成度超70%,虽面临技术对接、客户认知等障碍,但合规化与自动化已成趋势。

AI+差旅虽处早期,超半数企业已进入实践或计划阶段,未来或通过智能行程规划、风控管理等场景释放价值。

结语

小C的“百元宾馆”经历,不过是差旅市场成本收缩的一个缩影。

当“过紧日子”成常态,企业既要在成本与体验间找到平衡,也要意识到单纯压缩并非长久之计。

正如报告揭示的,行业的未来在于精细化运营:

以技术提升效率(如数字发票、AI风控),以合规降低隐性成本(如跨境支付解决方案),在降本与活力间找到新平衡点。

毕竟,差旅的本质是服务企业发展,而非单纯的成本项。

注:文/谢常青,文章来源:环球旅讯(公众号ID:Traveldaily),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环球旅讯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