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十年一过,百货行业就在积极寻找新出路,转型购物中心、强化线上业务、践行「新零售」等措施成为行业的共同选择。
但随着电商的发展,特别是主力人群更迭带来的消费习惯变化,原本承载「美好生活方式」功能的商场,先是沦为「试衣间」,再转变为「餐厅」,年轻人扎堆商场B1层的背后,是商场日益走高的空铺率和逐渐下滑的销售额。
业绩压力带来最直观的影响之一就是关店。一些商场因为关闭而成为「时代的眼泪」,但是唏嘘背后,我们看到行业的「含金量」反而在提升。为了解决最核心的「聚客」问题,在大众时尚百货的基础上,商场「生长」出来了购物中心、策展型商业、非标商业、二次元商业等「多样形态」,这反而让行业呈现百花齐放的姿态,也吸引了更年轻的消费者进入商场。
01
老百货仍是关闭重灾区
根据联商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至今至少有17家商场闭店(包含宣布闭店)。
关闭的门店中,运营时间最久的是长沙阿波罗商业广场,这家1998年开业的百货门店,已经运营27年;开业时间最短的则是成都优客奥莱科华店,门店仅开业一年就宣布关闭。
值得注意的是,「老百货」依然是关闭的重灾区。联商网统计发现,17家宣布闭店的百货、商场中,已经运营超过20年(包含20年)的门店有9家,约占总数的53%;运营不足10年的仅3家,分别是2024年开业的成都优客奥莱科华店、2023年开业的老佛爷百货重庆店以及2019年开业的成都伊藤广场。
2月10日,南京先锋奥特莱斯宣布闭店,这家于2005年开出来奥莱商场,已经运营20年,也是南京第一家奥特莱斯;2月的最后一天,麦凯乐大连西安路店和成都伊藤广场均选择闭店,前者已经开业20年,后者是伊藤洋华堂在中国市场首个Shopping Mall。
3月,长沙阿波罗商业广场宣布闭店升级改造;月底,老佛爷百货西南首店宣布闭店,这距离其开业仅一年半时间。
4月第一天,王府井集团旗下北京金源新燕莎MALL、北京燕莎友谊商城金源店以及北京贵友大厦金源店一起撤出;北京国展天虹也因为业主方终止合同在4月18日宣布闭店……
从行业「巨头」到地方「龙头」,此前快速扩张的商场,正在主动收缩战线。
02
战略调整成为「高频词」
在商场闭店公告中,租约到期是此前最常被提及的理由。但是在今年宣布关闭的商场中,仅有4家商场是因为租约到期,反而是「战略调整」更多出现在闭店公告中,有7家商场因为「战略发展」原因选择闭店。
这也能看出来,当日子不太好过的时候,商场「断臂止损」更加果断,用「战略调整」抵抗下滑。
以王府井为例,其三家门店撤出北京世纪金源购物中心时,王府井表示撤出是因为目前公司正处于业态迭代的关键期和新业态发展的培育期,公司将加快迭代业态及门店结构,优化发展模式和要素配置,不断提升运营质量,深度挖掘市场潜力,持续焕新经营内容,着力打造具有号召力的生态融合场,满足消费者对于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有效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奥莱、购物中心和免税业务是现阶段王府井的发展重点,百货则逐渐退出「主舞台」。
03
“转型升级”仗怎么打?
老百货商场的关闭,总是引发行业和消费者热议,大家用「时代的眼泪」来表达对闭店的不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接盘者」打造商场的新思路,一定程度上正在提升行业的「含金量」。
比如王府井退出后,北京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发布公告全面接管新燕莎租赁区域,着手分区改造,动作涵盖项目定位、空间场景打造、业态组合优化及品牌焕新等各个方面,并规划了城市之光、东方美学区、城市市集、即兴时区以及主理人大道「五大文化主题空间」。
在长沙,乐和城团队撤出后,百联集团将推进乐和城项目升级。项目将更名为“TX CHANGSHA”,定位为“年轻力中心”,集创新零售、艺术展览、娱乐体验于一体,传递多元文化与生活方式,为年轻人打造一站式个性化潮流生活目的地。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百联成功在上海打造出TX淮海,这是一个以「年轻力」为中心的策展型商业项目,是百联「破圈」的标杆项目之一,如果将TX淮海的经验和优势带入长沙,势必会长沙商业带来更多新想象。
还有一些尚未完全闭店的百货商场,也在积极寻求新增长路径。位于西安的民生百货解放路店计划升级为民生·JF103,项目将打造市内首家24小时“双首层街区MALL”模式。
商场正在用新模式来释放新吸引力。
写在最后
商场要想永续吸引力,势必要立足当下,布局未来。在强化自身优势的同时,做主力消费人群的朋友,解构需求,按需布局,将「关店」变为「新生」。
这更像是一场商业的「未来革命」,只有积极突破行业天花板,打造出更多元、更精细化的消费图景,才能推动行业进一步向前。
注:文/联商网编辑部,文章来源:新零售(公众号ID:ixinlingshou),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