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的合规政策一直在升级。
近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向亚马逊发出正式警告函,矛头直指平台第三方卖家滥用“美国制造”(Made in USA)标签的行为。业内普遍预期,亚马逊即将掀起一场针对“Made in the USA”标签的严查风暴。
就在卖家们自查listing的时候,有卖家发现自己的产品又被下架了。
01
已停产产品遭批量下架
7月17日,有卖家在亚马逊官方论坛上反映:亚马逊美国站上大量乐高产品违反政策,遭到了下架。
根据卖家收到的邮件,亚马逊下架这类乐高的原因是:
“您的列表被发现违反了亚马逊的ASIN创建政策。卖家有责任确保他们出售的产品符合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和亚马逊政策。此商品不再是该品牌的有效产品。为了保障顾客的购物体验,我们限制非品牌所有者为停产商品创建ASIN。”
根据亚马逊政策,为某些品牌创建的新ASlNs必须遵守以下要求,以保持产品完整性:创建的ASIN必须是在售产品,而不是来自具有该品牌指定销售角色(品牌代表或经销商)的卖家的已停产产品。
简单来说,亚马逊政策规定非品牌所有者不能为停产商品创建ASIN。
这让不少卖家慌了神,一位卖家表示:“我也是销售品牌产品,目前品牌已经停产该产品了,可是我库存还剩下啊,这可咋整。”随后,不少卖家发现,自己销售的已停产商品陆续被下架了。
据卖家们反馈,不仅仅是乐高,销售索尼、罗技等品牌已停产产品的链接也遭到了下架。
居多卖家对这种做法不予认可,认为美妆和食品类上实行这种政策尚可理解,但这对玩具、电器品类来说毫无意义。这会导致玩具品类至少80%的商品被封杀,书籍品类可能也会有90%的商品被封杀。有卖家认为亚马逊似乎可以采取不同的系统来处理这类已经停产的商品,部分涉及安全的给予下架处理,剩余的制定真伪验证标准。但这样的审核标准需要更多的人力参与,因此成本更高,亚马逊这样做可能也不太实际。
不可否认的是,亚马逊对合规的要求是越来越高。
02
亚马逊严管自配送电池商品
亚马逊表示,自2025年7月28日起,卖家在创建或修改任何包含电池或电池供电商品的“商家自配送”商品详情时,必须填写电池安全合规性问卷。
问卷包含:
需要电池吗:该问题主要是确认商品是否依赖电池运行。例如,像电池供电的电子设备,如电动玩具、无线耳机等,就需要在该问题上选择 “是”。
包含电池吗:此问题用于判断商品内部是否自带电池。比如一些电子产品,在售出时已经内置了电池,如部分型号的智能手表、便携式摄像机等,卖家应如实选择 “是”;而对于那些需要买家自行配备电池的商品,则选择 “否”。
电池类型 / 成分:卖家需要准确填写电池的类型或成分,常见的有碱性电池、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等。相关成分信息可从电池标签或产品包装上获取。如果列表中没有显示相应的电池类型,卖家可选择 “其他” 并手动输入准确信息。例如,某些新型电池可能未被列入预设列表,卖家就需要详细注明电池的具体成分和特性。
亚马逊明确强调:如果卖家在填写电池安全合规性问卷时回答不正确,商品列表可能会被停用。这将直接影响商品的正常销售,导致卖家失去潜在的订单和收入。
另外,8月18日,亚马逊将在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波兰、西班牙和瑞典等8个欧洲站点强制实施电池EPR注册制度。未完成注册的卖家将面临产品停售风险,时间紧迫程度超出许多人的预期。
新规适用对象极为广泛,涵盖制造商、零售商、进口商等所有被认定为“生产者”的市场主体。由于亚马逊平台上的卖家大多涉及跨境销售业务,绝大多数卖家都将被纳入责任主体范畴。
具体注册要求显示,卖家需要在每个销售国分别完成EPR注册,获取该国专属的电池注册号。以德国市场为例,卖家需要通过Stiftung ear官方网站提交完整数据;而在意大利市场,企业则需在Registro Pile e Accumulatori系统中完成注册。对于非欧盟本土企业,新规还额外要求必须指定当地的授权代表(AR)来完成注册流程。
处罚措施也因国家而异:法国和西班牙站点的卖家如果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注册,将被自动纳入亚马逊的“代付”服务(Pay on Behalf)体系,平台将代为履行EPR义务并缴纳回收费用,相关费用从卖家账户中直接扣除。而在其他实施EPR监管的地区,未能合规的卖家将直接面临商品停售处罚。
亚马逊对产品合规的监管正呈现全球性收紧趋势,卖家们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合规是在平台生存的基本条件。
注:文/Bysand,文章来源:卖家之家(公众号ID:maijiazhijia),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卖家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