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一亩田冲击纳斯达克:从“信息撮合”走向“深度服务”

胡镤心 2025/07/03 11:13
胡镤心 2025/07/03 11:13

邦小白快读

一亩田作为中国最大农业B2B平台冲击纳斯达克,呈现行业新动向。

1.平台覆盖340个城市、2800个县,链接3800万商户,2024年促成1.87亿次潜在交易,展现强大撮合能力。

2.推出线下服务品牌“沃来采”建立产业链赋能体系,通过标准化服务提升经纪人效能。

3.2024年净亏损从1.06亿缩窄至3494万元,主要得益于支出缩减,营销/行政/研发费用分别下降7.4%、59.1%、20.3%。

农业B2B市场快速发展带来品牌合作新机遇。

1.行业规模预测2029年达67亿元,复合增长率36.7%,企业可通过平台触达600万买家群体。

2.短视频功能禁用导致用户活跃度下降,品牌需注意线上营销渠道稳定性风险。

3.“沃来采”线下门店网络覆盖65%一二线批发市场,为品牌拓展流通渠道提供基建支持。

平台创造交易撮合与增值服务双重价值。

1.卖家可通过豆牛APP实现批发市场代卖服务,享受5.83亿次即时沟通带来的精准对接。

2.认证、推广等增值服务帮助建立交易信任,配合物流协调等新业务提升交易转化率。

3.注意政策风险:政府项目收入下降47.5%,短视频功能禁用导致核心业务收入下滑10.7%。

数字化重构农产品供应链带来生产变革。

1.平台2100万SKU数据可指导生产规划,65%批发市场覆盖保障流通效率。

2.“沃来采”服务要求标准化分级包装,倒逼工厂提升产品标准化水平。

3.需关注农产品电商高成本(流通成本占比超20%)、低标准化导致的盈利难题。

农业数字化服务市场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1.行业年复合增速54.5%,供应链管理系统、数据分析等数字工具需求旺盛。

2.客户痛点在信息不对称,平台1.47亿次搜索数据反映精准匹配需求。

3.新技术机会:募资将投向技术研发,重点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

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成平台发展关键。

1.商业模式从线上撮合延伸到线下服务,形成交易闭环提升用户粘性。

2.需重视政策监管:短视频功能禁用直接导致MAU下降和业务转化率降低。

3.运营重点在商户认证体系,通过数字工具提升5.83亿次沟通的转化效率。

农业电商平台盈利模式探索具研究价值。

1.转型深层动因:传统撮合模式毛利率仅50-60%,需通过产业链服务提升ARPU。

2.研究命题包括600万经纪人的数字化转型、5.5万亿流通市场重构路径。

3.政策建议:农产品电商需政府项目持续支持,防范单一收入来源风险。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亿邦原创】近日,北京一亩田新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控股公司Yimutian Inc.(以下简称:一亩田)公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招股书,股票代码为:YMT,申请纳斯达克上市。

一亩田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农业及食品数字化服务平台,主打农业的B2B信息服务及交易,为农产品交易者提供全面的线上供求信息服务、线下撮合对接服务,以及相关行情、资讯、农产品指数等综合服务。

公司创始人邓锦宏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曾在百度工作并成功负责乡村信息化项目,于2011年离开百度创立一亩田。IPO前,邓锦宏持股10.03%。

1、尚未实现盈利但亏损明显收窄

据招股书显示,一亩田目前已形成了四大业务线条,分别是数字农业商贸服务、农业采购与贸易服务、智慧农业、以及其他数字农业解决方案。

数字农业商贸服务是一亩田的核心业务,该业务主要包括了会员服务、增值服务、交易服务三个类别。2024年,这三大服务类别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9.3%、32.6%、2.7%。

数字农业商贸服务主要通过“一亩田”及“豆牛”两款APP实现。其中,于2015年上线的“一亩田”APP是农产品B2B全链条综合交易平台,覆盖了产前信息撮合、产中管理、产后交易全流程。而“豆牛”APP是专注线下批发市场的代卖服务平台,是为卖家与批发摊主提供对接服务,聚焦批发市场的产后流通环节,从而满足农产品批发环节的下游交易需求。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一亩田的服务网络覆盖内地逾340个城市与2800个县,涵盖了65%以上的一级和二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在2024年,平台上提供了约2100万个SKU,服务商户总数超3800万,平台共促成约1.47亿次搜索、5.83亿次电话与即时消息沟通,以及逾1.87亿次潜在交易,促成超过77万家卖家与超过600万家买家在农产品供应链中进行精准、动态且实时的信息对接。

从业绩来看,一亩田尚未实现盈利但亏损明显收窄。

招股书显示,一亩田在2022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1.56亿人民币、1.88亿人民币、1.61亿人民币,对应净利润分别为-1.16亿人民币、-1.06亿人民币、-3494.10万人民币。

亏损收窄的原因在于公司业务扩张受阻后,缩减各项支出。

2024年,数字农业商贸服务的短视频功能被禁用,导致月活跃用户和业务转化率下降,该业务期内收入下降了10.7%;同时,其他数字农业解决方案的收入因为政府相关项目的减少大降47.5%至870万元。2024年一亩田收入下降14%至1.61亿元。

与此同时,2024年一亩田三费支出有明显下降,其中销售及营销费用同比下降7.4%,一般及行政开支下降59.1%,研发支出同比下降20.3%。在收入成本及三费开支同时下降之后,一亩田2024年的净亏损由1.06亿大幅缩窄至3494.1万元。

一亩田表示,公司所募集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业务创新,从而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全球数字农业领域的领先优势。

2、商业模式升级:信息撮合+交易闭环+产业链赋能(种植端与供应链)

作为中国头部农业B2B平台,一亩田的商业模式源自中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

2024年农产品的总产量便达到了21亿吨,流通中的初级农产品价值高达5.5万亿元人民币。但由于农业生产和消费区域分布广泛,这使得农产品在流通中面临着多个挑战。与之相对,中国拥有近600万农产品经纪人,在产地集货、议价中扮演关键角色。

一亩田APP的核心价值在于为这些分散的农产品经纪人提供一个信息发布和连接采购商的平台。通过吸引大量经纪人发布供应信息,平台对采购商产生了巨大吸引力,进而又提升了平台对经纪人的价值。在此基础上,一亩田为经纪人提供认证、推广等增值服务并收取费用,帮助经纪人建立信任、获取客户。

伴随着产地直采需求的兴盛,经纪人对标准化分级包装、协调物流快递、售后支持等方面的设备投入、资金储备、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一亩田顺势推出新业务“沃来采”,即发展线下连锁门店网络,为产地经纪人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服务支持体系,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效率,满足新兴采购商的需求。

从早期“信息撮合”平台向线下的“深度服务平台”升级,也是一亩田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商业模式转型。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农业B2B数字服务市场的总规模达到了16.3亿元,2020至2024年年复合增速为54.5%。随着农业B2B平台开发包括供应链管理系统、数据分析、营销自动化等更多元化和高效的数字工具和解决方案,预计农业B2B平台数字服务市场的总规模将达到67.28亿元人民币,从2024年到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6.7%。

从2024年月活跃商户计算,一亩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业B2B平台。但农产品电商平台盈利困境依然困扰一亩田。

由于高成本、低标准化、供应链复杂以及竞争剧烈等多个因素的影响,盈利困难一直是农产品电商平台的痛点问题,因此探索创新的商业模式打造多维增长点对于农产品电商平台十分有必要。

目前一亩田“信息撮合+交易闭环+产业链赋能(种植端与供应链)”的综合服务体系已初步成型,能否持续从产业协同中挖掘更多的新增量将会是一亩田盈利及提升平台价值的关键。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