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SaaS的“多年单” 到底该不该签?

戴珂 2025/04/02 15:53

虽然SaaS行业讲求的是ARR,也就是年度经常性收入,但还是有所谓“多年单”现象,也就是一次性收取客户多年的费用。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多年单”与正常的“多年期合约”不是一回事。

不要以为只有国内SaaS公司有多年单现象,其实海外也有,并且能签下多年单的,都是那些销售精英。

按理说,签下多年单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对任何一家客户来说,现金流都是宝贵的和紧张的。那么,客户为什么愿意把钱提前“借”给你呢?

这完全是源于两个好处。首先,客户获得一个较大的折扣,比如85折,这可以降低客户的使用成本。其次,为了规避投资损失(比如,服务商倒闭、服务不达标、用处不大),客户通常要求将MSA中规定的“不可取消”合约,变成“可取消”合约。

总之,客户不但享受了低价,还获得了提前终止合同并退款的权益。

再看“多年单”带给服务商的好处,主要是可以提前获得未来数年的订阅收入,这可以缓解公司紧张的现金流。

但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这笔收入是向客户“借”的。换言之,你既不能将其真的计入收入,还存在客户借故终止合同的可能。那样的话,你需要退还剩下年度的费用,整个一个鸡飞蛋打。

这还不算,为了不让“借故”发生,你必须对该客户进行额外的关照。这都是成本。

实际上最重要的是,你损失了客户生命周期中的收入。比如85折,意味着你每年损失15%的收入。

那么后期再涨价,不就可以补偿回来了吗?

其实这都是外行人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按订阅业务的规矩,后续的续费,按照合约你不能随意涨价,所以只能低价到底。这也是SaaS为啥不能打价格战的原因,即使战胜了对手,自己也活不长。

总之,服务商不但损失了收入,还增加了客户终止合同的风险(原本不存在或很低)。

所以,签多年单,表面看起来是占了便宜,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损失。因此,对于缺少控制力的服务商,多年单未必是笔好交易。

不幸的是,“多年单”传到国内,就变味了。变成一次收取全部年度费用、不可取消、不退款。不得不说,这真是一手锁定客户的好棋。所得收入不再是借,而是完全归为己有。

但凡事都有利有弊,因为通常只有超大折扣,客户才肯签单。这会造成更大的收入损失,比如5折,就等于损失了一半的收入。

其实,有些SaaS公司推崇多年单,背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因为不可取消,所以短期内,能让NRR等订阅指标,在外界看来更好。

不过在我看来,多年单的弊,远大于利。

特别是,如果一家SaaS公司的“多年单”占比过大,就会成为一种“假订阅”。这其实只是一种虚胖,跟低价卖软件没什么区别,所以让盈利更加没有可能。

此外,“多年单”还可能带来一个很大的副作用:既然客户已经被锁定,所以也就不用管他们是否会成功,也无需提供什么服务。但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客户“到期”就走,导致留存收入不升反降。

所以,多年单不是不能签,但不能推广为一种“饮鸩止渴”的销售模式。

其实,处理好“多年单”问题也不难。分享我们公司的做法:不鼓励也不禁止,但设置价格底线,比如85折。

针对“多年单”的两个重要管理措施是:多年单只按一年提成,销售业绩=销售额-折损。制定好规则,然后把决策权交给销售。

其实,只要不考虑“面子”问题,多年单这件事也就简单了。

注:文/戴珂,文章来源:tobesaas,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tobesaas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