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产业互联网平台如何深度参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程?

张宸 2025/02/12 15:09

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经济韧性、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然而,当前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水平不高、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短缺等。

产业互联网平台作为链接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关键枢纽,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降本增效,帮助中小企业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平台不仅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工具和服务,降低中小企业转型成本,还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中小企业精准匹配市场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助力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题,推动中小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月12日,工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旨在进一步落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由点及面、由表及里、体系化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目标是到2027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百城”试点取得扎实成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应改尽改,形成一批数字化水平达到三级、四级的转型标杆。同时,试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达到二级及以上,全国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中小企业上云率超过40%。通过数字化转型,初步构建起部省联动、大中小企业融通、重点场景供需适配、公共服务保障有力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生态。

本文将对《行动方案》规划出的重点任务进行解读,探索产业互联网平台深度参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程的具体路径。

01

深度参与“百城试点”

数字化转型工程

《行动方案》提出,分批支持100个左右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因地制宜探索转型路径。同时推动4万家以上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其中1万家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实施指南》,细化实施要求和流程规范,制定试点城市数字化转型绩效评价办法,强化对试点服务商的服务情况评价,以确保转型效果。推动工业大县产业链与产业集群“链群”同转,实现县域中小企业规模化、普惠式数字化转型。

通过开展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地方政府将为产业互联网平台落地提供具体的实施场景和合作伙伴;《实施指南》将细化试点工作的实施要求和流程规范,为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操作手册,确保产业互联网平台携手地方中小企业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建立监督机制,促使产业互联网平台提升服务质量,确保中小企业获得有效的转型支持。

近年来,一批产业互联网平台开始与地方政府合作,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帮助当地企业提质增效。例如,国联股份旗下涂多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拓展全产业链运营方式,搭建数字供应链服务体系,探索产业大数据运营等方向共同创造价值。

涂多多以交易+供应链数字化带动企业转型发展,投资打造了兵团首个能源化工产业互联网平台。复制涂多多产业互联网业务模式,上线新疆能源化工交易网,打造垂直煤化工、树脂、醇、钛等4条核心产业链,解决了能源化工产品交易数字化问题。自2021年11月上线以来,已上线能源化工产品375个,吸纳注册会员3380家,实现网上订单1204笔,成交总额71亿元(截止23年6月)。

此外,汽配产业互联网平台开思也于2023年与芜湖市江北新区签署《数字化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工业互联网生态项目合作协议》,助力芜湖提升智能网联产业聚集与协同,为安徽省高标准建成世界级万亿汽车产业集群提供重要支撑。

02

分类梯次对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

《行动方案》对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提出了分类梯次的数字化改造策略。对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全面“建档立卡”,“一企一策”推动数字化水平系统提升。对于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将实施重点场景深度改造,优先支持数字化水平较低的企业实施软硬件一体化改造。对于小微企业,将推广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提升数字化基础水平。

产业互联网平台是中小企业实现价值效益流通的“高速公路”,其真正价值在于在各行业中利用采购、服务的规模效应和供需匹配的网络效应,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拓宽销路。根据《行动方案》,产业互联网平台可以通过定制化云计算服务、数据分析工具开发、供应链管理系统搭建、融资账期服务等具体路径,在技术支持、平台搭建、资金扶持等方面分梯次对中小企业赋能,由点及面全方位覆盖。

例如,卓尔智联旗下化塑汇以“平台+供应链服务”为战略,搭建了新型数智化工、塑料产业链集成服务平台,并自主开发“化塑汇中台系统”、SaaS工具、App及小程序等技术服务,赋能塑化产业链条各环节提效增值。平台与微众银行合作,推出多款供应链金融产品,帮助下游工厂解决资金周转难题。

平台大力推动再生塑料“云工厂”改造工程,为合作工厂构建了定制化、可视化的数智管理驾驶舱系统,贯通从源头的废塑料回收分类、原料分级入厂、工厂生产标准化管理、平台销售及后端前置仓配送等全链在线流程。自上线以来,“云工厂”已助力工厂线上运营效率提升30%,交付时间提速10%,库存成本降低15%。

03

推进链群融通转型,拥抱地方产业集群

《行动方案》强调,推广龙头企业牵引的供应链“链式”转型。通过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开放数字系统接口,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实施标准统一的数字化改造。推广以集群、园区为单位的“面状”转型。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重点集群、园区引进或建设平台,开发标准化、模块化、解耦化的数字工具与服务,推广集采集销、中央工厂、众包众创等协同转型新模式,带动集群、园区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整体提升。

产业互联网平台与地方产业集群的双向奔赴已成必然趋势。产业互联网平台与产业集群存在天然的需求互补,一方面,大多数产业互联网平台仍缺少资金与产业资源;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转换发展方式,从“泛产业”发展调整为聚焦“首位度”产业构建,基于存量产业进行确定性创业。

产业互联网平台应大力拥抱地方特色产业集群,深入调研集群内的企业需求,贴合区域产业特点。促进资源共享和产业链协同,助力集群内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数字化转型。同时,地方政府也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为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必要的环境、资金、资源支持,共同推动地方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

正如中国信息协会产业互联网分会秘书长张健在《产业互联网30讲》中提到的,通过双向奔赴,平台企业将获得产业腹地资源、产业资金加持,集群内中小企业将降低采购成本、获得订单与融资。同时,产业集群将实现产值和税收增加、就业提升,完成延链补链强链的工作。

例如,纺织产业互联网平台致景科技联合四川屏山县政府共建致景纺织智造园,推动纺织产业链强链建设。建筑面积约250万平方米,预计投产后将达到年产30亿米织布,实现年产值达90亿元。致景科技以产业链中游纱线织造为起点,引进织布、制衣上下游企业,打造了以纺纱、纺线、织布、服装全产业链条为一体的产业体系。

同时,依托“全布”+“飞梭智纺”,致景为入驻园区的企业提供全套软硬件解决方案,帮助集群内企业实现提质降本增效。自合作以来,园区内企业生产质量问题率降低32%,仓储成本降低15%,物流支出降低15%,工厂原料采购成本降低8%;机台使用率上升22%,服务订单量增加56%。

04

深度激活中小企业数据要素价值

《行动方案》提出,要提升中小企业数据管理、利用能力,鼓励中小企业加强数据采集、系统建设,探索数据创新应用。同时,加强数据资源供给与价值开发,鼓励龙头企业、平台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数据,提供专业普惠的数据服务。

产业互联网平台从诞生之初,就是数据原生型企业,产业互联网平台也将成为产业领域释放数据要素潜能的主力军。在往期发布的《2024年产业互联网平台数据要素调查报告》中,我们将产业联网平台提供的数据产品分为行情分析类、项目咨询类、业务优化类和金融风控类四大类。平台以产品为载体,以数据驱动供需精准高效匹配,通过交易驱动、数据资源化,以及将数据产品嵌入业务流、服务流中,降低中小企业用数门槛。

例如,汽配产业互联网平台开思通过积累的海量汽配数据资源包括6亿车辆VIN码信息、超过4000万SKU,以及每月服务300万台次的记录,开发了包括“品牌魔方”、“商机风向标”、“配件价格&流通指数”在内的一系列数据产品,为配件制造企业提供配件查询、价格比对、市场分析等功能,为交易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05

推动人工智能创新赋能

《行动方案》指出,将发布中小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引,编制推进指南,明确应用模式、典型路径。加强人工智能应用推广,强化应用基础,支持开源社区牵头成立人工智能开源项目,为中小企业提供可复制、易推广的训练框架、开发示例等。

由于产业互联网平台的交易决策与匹配机制复杂,具有撮合、寄售和联营性质的三方平台,都需要高效、精准、及时匹配买卖双方的报价和需求,以及所需的仓云配资源,生成式AI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与产业互联网平台业务需求的天然契合。产业互联网平台拥有深耕产业的庞大数据,因此有开发行业垂类模型的先天条件,平台对AI的应用也逐渐从内部向供应链环节的上下游延伸,为中小企业提供AI赋能的外部服务。

例如,明心数智在跨境服务领域基于自建的产业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服务平台,从产业出海刚需场景切入,为中国跨境出海企业提供基于大模型的出口报关、退税结汇、产融服务等AI跨境数字化解决方案,广泛服务中国数百万出海企业。

同时,许多产业互联网企业自身仍是中小企业。据中国信息协会产业互联网分会统计,截至2024年12月,产业互联网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共197家,小巨人企业共17家。这些企业作为中小企业代表,也将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者和引领者。

未来三年,将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伴随着更多利好政策的发布与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将更好地服务、赋能中小企业,为其转型之路提供强大动力。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产量变革、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携手迈向数字时代新未来。

注:文/张宸,文章来源:新质汇,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新质汇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