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又一家Biotech公司不行了

蒲凡 2024/04/17 16:05

这个春天,bio-tech赛道称得上寒意十足。

多家企业在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内集中宣告“破产”“停止运营”,要知道,这些企业并不是什么“行业边角料”,甚至有足够的肌肉在“创新药”这个公认的前沿赛道担当领跑者。

以蓝盾生物为例。蓝盾生物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开发抗肿瘤药物和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研发成果在江湖上不说“惊鸿一瞥”,也至少留下过“赫赫威名”。

然而不久前的公开信息显示,南京蓝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盾生物”)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已于今年1月申请破产清算,并且于今年3月公开招募评估机构,正式推动破产清算流程。

算起来,这已经是年内第三家biotech企业破产了。

1月,博际生物成为国内首例公开破产清算的bio-tech企业。据媒体报道,在申请破产清算前,公司联合创始人、CEO张海洲已转任美迪西临前研究事业部总裁。

2月,联拓生物宣布将逐步缩减业务,停止在研临床试验,出售剩余管线资产,从纳斯达克退市,并迅速在今年Q1裁员一半,总体预计将于2024年底前完成终止运营的相关活动。

就像赵本山曾经说过那样:请你睁开眼,看看我多可怜。Biotech,到底是怎么了?

并且还不止中国市场,一旦我们将视野放大到全球市场,就不难发现本轮bio-tech所遭遇的远不仅仅只是“初创企业倒闭潮”。更准确地形容,它更像是一场“系统性的溃败”,并且起始时间被远远低估。

医者不能自医”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这句话来自广大的医学生,用来抱怨医学专业学科任务重、成长速度慢。其实这句话放在创投圈也同样贴切。因为放眼整个人类商业文明发展史,很难找到其他赛道比bio-tech更适合称为“过会杀手”“创业雷点精华”:

专业门槛高、研发周期漫长、沉没成本上不封顶、市场容错率下不设限,还因为赛道属性泛着“民生”的光辉,不可避免地陷入市场规律和公序良俗的双重考验。

如果进一步把视角细分到药物研发,那么产品成功走出实验室走出市场的概率可能还不到5%。

欧洲知名bio-tech投资机构Atlas Venture的合伙人Bruce Booth在《福布斯》专栏文章里感慨:这个行业几乎对所有的参与者都进行了强有力地“规训”,每个人都必须学会“拥抱并且庆祝失败”,而不是在晚上“偷偷把死者藏起来”。

早在2018年,以《蓝盾药业一门心思钻研“抗肿瘤血管抗体AVR2”》为题,深度报道过蓝盾生物在研发新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血管新生药物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并将其形容为“抗癌黑科技”。

到了2022年,蓝盾生物的创新药研发进一步取得了“市场层面的成果”,其研发的“LD013自体T细胞注射液” ——一款靶向间皮素(MSLN)的自体CAR-T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IND)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默示许可,用于治疗复发性卵巢癌,也随之成为国内首家获批开展临床治疗复发难治型卵巢癌的CAR-T产品。

博际生物的履历也同样显赫。博际生物是主要研发方向为用于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的生物药,具体研发成果在成立短短两年后就“听着了响”:

2019年9月,其自主研发并拥有全球专利的世界首个肿瘤靶向性IL-15融合蛋白(产品代号BJ-001)正式完成美国FDA的审批,可以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据称整个过程仅仅耗时“28天”。

2019年12月,BJ-001在美国得克萨斯圣安东尼奥市的Next Oncology临床中心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例病人首次给药。创始人兼CEO张海洲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表示,博际生物迎来了“全球临床开发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到2020年6月,博际生物已经号称拥有8条研发管线,开始展望治疗性融合蛋白的销售额在2023年达到250亿美元。

从公开的新闻线索可以看到,他们也确实一直努力到了2023年:2023年3月,博际生物宣布与医药巨头默沙东签订临床试验合作和供药协议。双方的合作将在正在进行的I期临床试验中研究BJ-001(博际设计的肿瘤靶向IL-15融合蛋白)与默沙东的PD-1抑制剂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所以当蓝盾生物申请破产清算成为公开信息,bio-tech隐隐有了“破产潮”影子的时候,很多人下意识地把锅扔给了“创新药”自身特性与国内市场的不匹配,并主要集中在安全性问题、治疗费用高昂、产能扩增受限这三大方面。

复星医药董事长吴以芳就在业绩发布会上曾经对媒体坦承一个事实:“目前,所有做CAR-T的企业一个盈利的都没有,这也客观说明创新的成本确实是高昂的,短期价格是下不来的……价格下不来,可及性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老百姓的支付能力将是最主要的影响点。”

而行业大佬们的感知,也确实一定程度上被资本市场身体力行:根据公开资料,博际生物成立至今只在2021年完成过一轮股权融资,投资方为GT创投,具体金额尚未披露。

蓝盾生物则从没有官宣完成过市场化融资。上文提到的其王牌产品,即LD013自体T细胞注射液,据悉研究的经费或物资全部由南京蓝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己买单。

一场系统性的溃败”

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 (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的数据显示,2023年申请破产清算的bio-tech企业数量创造了自2010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并将势头延续到了2024年——截至2024年2月中旬,bio-tech企业的破产申请数量在所有赛道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工业以及非必需消费品行业。

这其中有以9 Meters Biopharma、Sorrento为代表的初创型企业,也有Novan这样在2016年就完成上市的老牌企业。

当时SVB(硅谷银行)的董事总经理Jon Norris还悲观地向外界暗示“这轮倒闭潮一眼望不到头”,因为经他们调查发现,许多bio-tech企业即使有幸能够拿到市场化融资,也很容易陷入所谓的“A轮陷阱”:

他们记录在案数据显示,有356家bio-tech初创企业在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拿到了A轮融资,但只有102家制药公司在此后的2022年宣布了B轮融资。

至于发生这一切的原因,bio-tech赛道的先天条件确实扮演了主要角色。Jon Norris希望每个创业者都意识到“投资人希望看到药物项目接近或已经进行人体测试,然后才愿意投入资金”,但大量的团队只是“早期平台公司”,拥有的只有“非常有趣的科学、优秀的投资者和优秀的团队”,并没有任何东西进入临床阶段,这不符合B轮投资人的诉求。

Jon Norris说:“过去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B轮融资通常扮演着风险投资和进入IPO节奏之间‘交叉轮’的角色。”

ZS Associates合伙人Cody Powers则感受到“bio-tech骨子里的创新基因,正在成为企业成长的枷锁”,因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正在越来越复杂”

在这个前提下,除非资本市场形成新的投资标准,否则为了保持足够的吸引力,企业必须增设更多的研发管线还保持“研发成果看上去很体验”。

“企业需要扔更多次的骰子。”Cody Powers。而扔骰子就意味两件事:着沉没成本是必然发生的,成功则是偶然发生的。

不过必须要说明的是,这一切的发生也确实很难排除大环境的影响。一个直接例证是,上文提到的,发生在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之间的bio-tech赛道A轮热,与VC/PE行业在2021年完成了创纪录募资纪录的曲线高度重合。

到2022年,超过1亿美元的融资(这个金额被SVB视为准IPO企业门槛)数量更是非常配合地出现了超过25%的下滑。

2023年,bio-tech赛道的总体规模虽然有所回升,达到了750亿美元,但相较于2020年和2021年仍然缩水了超过50%。

美国药品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Norstella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尚未盈利、仍然需要成本管理的成长型企业来说,当下的环境堪称灾难,所以不得不寻求战略级的替代方案,包括且不限于与外部资产合作、削减研发管线……最极端的情况,也可以申请破产以将现金返还给股东。”

北美投行Cassel Salpeter&Co则感受到“加息周期”对bio-tech赛道的伤害。

董事长兼创始人James Cassel表示:“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bio-tech的创投人很少考虑破产,因为破产更多是对债券人负责,而bio-tech通常寻求的是股权融资……现在的企业确实更容易出现债务问题。”

不只是bio-tech”

所以在主观和客观双重因素的夹击下,无问西东、跨越新旧,bio-tech行业里几乎所有人都在强调“苦行军”的重要性。Cassel Salpeter&Co正在苦苦规劝他们所投资的创始人们改变观念,不要认为“卖身是一种屈辱、一次创业失败”。

负责生物医疗业务的董事总经理Ira Leiderman明确提出,他希望被投企业们不仅要有一份融资计划,也需要准备一份被收购或合并计划。

甚至在处理被投企业破产这件事上,他正在考虑推出一项创新业务,旨在让破产的被投企业的试验数据成为能够被交易的产品,以减少大家的损失。

Ira Leiderman强调:“重要的是更多的现金,你需要考虑的甚至不是12个月的运营资金,而是36个月的资金。”

说来也巧,这个思路和我之前的另一篇文章《“我,破产经验丰富,VC投了”》所描述的场景不谋而合。在那篇文章里,我提到随着破产企业的数量几何倍增加,硅谷出现了一个新兴风口,“帮助创业者、投资人的损失尽量降到最低”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商业模式就是为公司的各种资产厘定价值,成为可以被交易的商品,其中包括从未完成销售的库存商品、办公用品,以及正在开发的软件、客户列表、业务计划表等知识产权类产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阅读。

不过这种巧合的背后,或许也正是一种必然。毕竟最近还有一个新出炉的数据是,美国软件和服务行业的不良债务规模接近300亿美元,成为了仅次于房地产的第二大高违约率行业。

您看,谁也说不准,创投大环境的破软和bio-tech自身的特性,谁是表面上的诱因,谁才是真正的病灶。

注:文/蒲凡,文章来源:投中网(公众号ID:China-Venture),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投中网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