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2021年一季度陕西省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亿邦动力网 2021/04/20 19:00

04月20日消息,陕西省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全省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以下为数据公告原文:

一季度,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对陕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将“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作为全部工作的总纲,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围绕“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埋头苦干、砥砺奋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持续显现,一季度总体呈现经济恢复有力、质量改善明显、后劲蓄势向好的态势,实现了良好开局。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52.79亿元,同比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长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0.84亿元,同比增长6.9%,两年平均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2895.35亿元,增长18.0%,两年平均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3216.60亿元,增长13.8%,两年平均增长4.2%。

一、农业生产总体平稳

一季度,全省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两年平均增长3.9%。目前,陕西主要农区气候条件总体有利,春耕春播进展顺利,冬小麦总体长势良好。一季度,全省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94.72万吨,比上年增长3.1%;猪牛羊禽肉38.9万吨,增长22.5%;牛奶23.4万吨,增长0.6%;禽蛋13.3万吨,增长0.7%。截至一季度末,生猪存栏851.9万头,增长5.7%;牛存栏149.4万头,增长0.7%;羊存栏859.3万只,增长4.9%;家禽存栏7335.5万只,增长8.0%。

二、工业生产较快回升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9%,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5.3%,两年平均增长7.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装备制造业增长37.8%,分别高于规上工业4.1个和18.9个百分点。

从主要行业看,一季度,规上能源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11.0%。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4.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5.3%。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23.0%,两年平均增长3.6%。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75.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42.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7.8%。

从产品产量看,一季度,原煤产量比上年增长21.8%,天然气增长17.3%,天然原油增长0.8%,原油加工量增长4.8%,发电量增长23.0%,汽车增长61.6%,钢材增长29.8%,3D打印设备增长80.0%,太阳能电池增长3.1倍。

从经营效益看,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579.9亿元,比上年增长37.8%,两年平均增长7.1%;利润总额388亿元,增长1.6倍,两年平均增长31.5%。

三、建筑业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省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专包企业3048个,比上年增长17%。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1428.98亿元,增长45.7%,两年平均增长8.3%。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签订合同额10690亿元,增长7.2%,两年平均增长3.5%。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恢复

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30.0%,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8.6%,两年平均增长4.2%。其中,民间投资增长39.8%,两年平均增长4.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7.3%,两年平均下降1.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3.3%,两年平均增长8.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3.1%,两年平均增长8.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1.9%,两年平均增长3.2%。

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一季度,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42.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8%,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23.8%,两年平均增长11.3%;商品房销售面积751.01万平方米,增长53.7%;商品房销售额731.93亿元,增长56.2%。截至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46.17万平方米,下降2.0%。

五、消费市场逐步回暖

一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9.53亿元,比上年增长37.2%,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2.4%,两年平均增长1.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147.36亿元,增长40.4%,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2.7%,两年平均增长1.4%。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32.62亿元,比上年增长37.0%,两年平均增长0.9%;乡村296.92亿元,增长38.7%,两年平均增长3.2%。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54.12亿元,增长47.6%,两年平均下降3.9%;商品零售2275.42亿元,增长36.1%,两年平均增长1.8%。

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商品零售额1086.69亿元,比上年增长38.3%,两年平均增长1.6%。其中,汽车类增长57.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5.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8.1%,粮油、食品类增长12.4%。

新兴消费模式持续强劲。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195亿元,比上年增长39.3%,两年平均增长30.9%;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的17.0%,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六、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长

一季度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0945.16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3.1个百分点,较年初新增1854.89亿元。其中,新增住户存款1738.65亿元,占全部新增存款的93.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0707.24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2.8个百分点,较年初新增1801.77亿元。其中,新增企(事)业单位贷款1152.63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64.0%。

七、财政收入较快增加

一季度,全省地方财政收入719.57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其中,各项税收584.56亿元,增长40.0%,占地方财政收入的81.2%,占比较上年提升4个百分点;非税收入135.01亿元,增长9.6%。全省财政支出1441.28亿元,增长14.7%。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省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同时也应看到,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具有较强的不确定不稳定性;国内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凸显,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下阶段,全省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奋进新征程的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附注:

(1)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表

2021年一季度陕西与全国主要统计数据

指标

单位

陕西

全国

绝对额

同比

增长(%)

绝对额

同比

增长(%)

生产总值

亿元

6352.79

15.4

249310

18.3

第一产业

亿元

240.84

6.9

11332

8.1

第二产业

亿元

2895.35

18.0

92623

24.4

第三产业

亿元

3216.60

13.8

145355

15.6

规上工业增加值

-

-

18.9

-

24.5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亿元

-

30.0

95994

25.6

#房地产开发投资

亿元

642.22

23.8

27576

25.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2529.53

37.2

105221

33.9

#限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

亿元

1147.36

40.4

38140

42.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上年同期=100

100.4

0.4

100.0

0.0

附图:

此外,陕西省日前还公布了以下关键数据:

随着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的持续显现,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稳定恢复、同期基数较低以及“就地过年”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工业生产销售增长加快,企业收入、利润加速恢复,盈利水平回升明显。

一、多重因素推动工业利润较快增长

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8亿元,同比增长1.6倍,低于全国18.5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16位,两年平均增长31.5%,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

低基数叠加“就地过年”推动利润较快增长。去年1-2月,受疫情冲击影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大幅下降33.6%,在2019年1—2月利润同比下降23.8%的情况下,进一步拉低了基数。今年春节期间,我省倡导就地过年,企业开工时间明显延长,员工到岗情况也明显好于往年,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用工人数同比增长0.3%,企业用工增加,有力促进工业企业生产加快,效益提升。

工业生产销售增长加快,带动盈利明显增加。年初以来,市场需求持续回暖,工业企业延续稳定恢复态势,生产销售较去年同期明显加快。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4%,两年平均增长7.9%;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8%,两年平均增长7.1%。工业生产销售均达到近年较好水平,为企业效益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七成以上行业利润向好(增长或降幅收窄或利润扭亏为盈),近四成行业利润翻倍。1-2月,在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0个行业利润向好,行业向好面超过七成。其中,有14个行业利润增速超过10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增长95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2倍,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3倍,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8倍,汽车制造业增长16.8倍,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7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6倍。

企业亏损明显减少。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减少29.6%,减亏明显。2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6.7%。

能源工业企业扭亏作用突出。1-2月,全省规模以上能源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2倍,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91.1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68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同比下降2.4%;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扭亏为盈,利润实现增长;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12.2%。

高技术制造业带动作用明显。1-2月,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38倍。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9.55倍,是高技术制造业利润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二、工业企业效益状况改善明显

成本压力缓解明显,利润率回升显著。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3.34元,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同比减少1.16元。成本费用水平下降增加了企业盈利空间。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0.84%,高于全国平均4.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营业收入利润率同比提高13.11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提高12.26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率下降。2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0%,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6%,低于全国0.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延续快速复苏态势,但也要看到,我省超过八成行业利润回升滞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速低于全国92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低于全国842.3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低于全国4828.2个百分点。我省利润总额占比近六成的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27%,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增长109.3%,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9.6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改善形势依然严峻。下阶段,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两会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为我省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

“十三五”期间,我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农业“3+X”工程,狠抓脱贫攻坚扶贫项目,实施重要农产品增产提质,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有力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向好发展,全面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筑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基石。

一、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十三五”期间,农村经济始终保持稳定发展,2020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81.64亿元,较2015年增长42%,“十三五”期间可比价年均增长4.2%。

全省持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省情,强化产业优势,农业“3+X”工程稳步推进,粮经饲三元结构正在加快形成,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日益协调合理,以苹果、蔬菜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迅速,推动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71.7%,较2015年提高2.3个百分点。

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牢记总书记“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重要指示,深入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陕北“第二粮仓”建设成效显现,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方针,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年提高,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陕西力量。

(一)粮食面积稳定

“十三五”期间粮食面积稳定,保持在3000千公顷左右,特别是今年“第二粮仓”榆林遭遇严重干旱,全省积极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挖掘粮食生产潜能,榆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扩大杂粮种植面积,关中扩种回茬玉米,保障粮食面积稳定。

(二)粮食产量创二十年新高

“十三五”期间粮食总产量基本稳定在1200万吨左右,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2020年,粮食总产量再创二十年来新高,为1274.83万吨,较“十二五”末增加70.16万吨,增长5.8%,在“第二粮仓”陕北遭受严重灾害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实现增长实属不易,为“十三五”收官交出完美答卷。其中有陕西“第二粮仓”之称的榆林市粮食产量为253.80万吨,约占全省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第二粮仓”战略成效显现,较2015年粮食产量增加47.2万吨,增长22.8%。

(三)粮食单产屡创新高

通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加大新技术落实等措施,有效拉动粮食作物单产水平,粮食单产水平连续三年创新高。2020年,粮食平均亩产283公斤,较“十二五”末增加17公斤,增长6.4%。

三、经济作物产量快速增长,“菜篮子”、“果盘子”充盈

全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扎实推进果业发展战略,大力实施“3+X”工程,以苹果、蔬菜为主的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迅速,产业优势持续放大,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一)园林水果面积逐年扩大,产量屡创新高

“十三五”以来,陕西坚持把优化布局、调整结构作为促进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围绕布局区域化、特色化,因地制宜推动果业向优生区聚集,果业已成为陕西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苹果产业“北扩西进”,打造渭北北部、渭北南部和陕北山地3个苹果产业带;猕猴桃“东扩南移”,形成秦岭北麓、汉丹江流域两大产业带。苹果建成黄土高原千万亩集中优势产业带,产量超过千万吨,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近1/3和1/4、世界1/7和1/8,同时苹果的品质、果汁生产能力、出口创汇稳居全国第一。猕猴桃建成世界最大的秦岭北麓集中产区,面积100万亩,总产140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占世界1/3。2020年末园林水果总面积1731.72万亩,比“十二五”末增长8.7%。其中:苹果种植面积930.27万亩,比“十二五”末增长7.7%,占全省园林水果种植面积的53.7%;全省猕猴桃种植面积91.82万亩,比“十二五”末增长34.0%,占全省园林水果种植面积的5.3%。园林水果产量1808.03万吨,比“十二五”末增加304.27万吨,增长20.2%。其中:苹果产量1185.21万吨,占全省园林水果总产量比重65.6%,产量比“十二五”末增长21.0%;猕猴桃产量115.83万吨,占全省园林水果总产量比重6.4%,产量比“十二五”末增长28.0%。果业在全省农业中的支柱作用持续增强,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力量,果业产值达到“千亿级”级别,已经成为农业产值增长的重要支撑。

(二)蔬菜产业稳定发展,保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

设施农业提质增效,按照“省级做板块、市县做规模”的思路,以推进设施化发展为方向,集中打造关中西部设施菜菌、关中中部设施蔬菜、关中东部设施瓜菜、延安山地日光温室、榆林大漠日光温室、陕南食用菌等“六大设施农业板块”,着力打造秦岭山区、渭北川道、陕北长城沿线三条高山冷凉露地蔬菜产业带。目前以棚室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农业规模居全国第6、西北首位,反季节蔬菜省内自给率提高到70%,设施农业发展有力带动蔬菜稳定增长,市场供应充足。2020年全省蔬菜产量1957.66万吨,较2015年增长21.3%,年均增长3.9%。

(三)特经产业快速发展,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特色茶叶、花椒、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来抓,区域资源优势得到有效发掘,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生产增长点。茶叶面积、产量居全国第8和第10,产值居全国第7,成为陕南农民增收支柱产业。2020年全省茶叶产量8.70万吨,较2015年增长61.1%,年均增长10.0%;花椒产量8.96万吨,较2015年增长33.7%,年均增长6.0%;中草药材产量82.10万吨,较2015年增长32.0%,年均增长5.7%效益方面。小众、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成为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四、畜牧业触底回升,生产能力恢复迅速

“十三五”期间,畜牧业经历猪周期、非洲猪瘟以及环保限养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猪、牛、羊、禽等主要畜禽养殖都出现较大波动,各级政府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应对非洲猪瘟和猪周期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时纠正环保限养一刀切的错误做法,加大政策扶持和补贴力度,确保畜牧业生产能力稳定,主要畜禽存栏水平恢复至常年。同时,突出奶山羊等优势品种,统筹生猪、奶牛、肉羊等主要畜种,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为重点实施板块推进,着力打造陕南生态养殖、陕北肉牛肉羊和关中高端乳品产业带。牛存栏基本稳定在150万头左右,生猪、羊、家禽养殖触底反弹,存栏恢复迅速,接近常年水平。量缩价涨,“十三五”期间主要畜禽产品产量下降,价格上涨,尤其是生猪价格屡创新高,畜牧业产值呈现起伏上升趋势,2020年增加值890.35亿元,较2015年增加194.54亿元。2019年全省奶山羊存栏、羊奶产量、羊乳品市场份额分别占到全国的36%、46%和85%;羊乳企业具备年100万吨的加工能力。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非洲猪瘟和环保力度加大,部分散养户退出养殖,同时企业化养殖不断扩大,新建一大批养殖企业,规模化养殖程度进一步提高,为后续畜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一)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我省把新型经营主体作为推动乡村产业的重要依托,加大培育力度,引领产业化发展,截至2019年,全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127家,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6.1万家,注册登记家庭农场1.6万家,认定职业农民6.7万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比11.7%,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比重为1.24%。

(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19年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50%,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村占比82%,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村占比37%,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畜禽粪污、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项目统筹推进,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三)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提升。陕西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一是农民持续增收,2020年陕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16元,同比增长8.0%,收入增长实现稳步恢复,陕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全国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国第8位,较上年同期前进1位,西北5省排名第1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84,较上年同期缩小0.09,城乡收入比持续缩小。二是群众生活品质提高。住房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钢筋混凝土、木砖混和砖(石)住房结构的农户占比达到90%以上;交通方式持续改善,农户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摩托车和助力车拥有量120辆/户。三是农村环境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建制村通硬化道路的比重为98.5%,使用煤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的农户所占比重为30.4%。四是乡村文化建设取得新成绩,实现了体育健身场所村村全覆盖,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58%,93%的乡镇都有休闲健身广场,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和文明乡镇占比26%。

-------------------------------------------------

1-2月,我省规模以上服务业经济快速恢复,发展势头持续向好,同时由于年初疫情反弹,就地过年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人员密集型企业恢复较慢,客运量仍处低位。

一、发展特点

(一)规模以上服务业基本情况

截止2月末,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在库企业数3772户,较去年同期增加12户,其中,部分行业企业数变动较大,如道路运输业在库企业较去年同期减少40户,专业技术服务业增加37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27户。

1-2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72.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0%,低于全国平均增速3.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1.5%。其中参与核算的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00.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0%,两年平均增长17.7%。

(二)主要行业增长较好

总体看,互联网相关服务行业和租赁商务业等在全省占比较大的营利性服务业行业增长较好,两年平均也保持较快增长,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和文化体育等行业受去年降幅较大因素影响,两年平均增长仍然较慢。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2月实现营业收入86.0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8%,两年平均增长17.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9.4亿元,同比增长34.6%,两年平均增长13.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91.64亿元,同比增长56.3%,两年平均增长8.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3.76亿元,同比增长44.2%,两年平均下降0.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5.44亿元,同比增长53.4%,两年平均增长5.5%。

(三)重点企业拉动明显

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105户,合计营业收入440.96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65.6%,对全省贡献率为63.2%,拉动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1.5个百分点;参与核算的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50户,合计营业收入164.12亿元,占全省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的54.7%,对全省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贡献率为62.7%,拉动全省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0.1个百分点。

(四)营业利润增速上升较快

1-2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利润17.09亿元,同比增长355.5%,两年平均下降8.1%。分行业看,主要行业营业利润均有所增加。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实现营业利润4.01亿元,同比增长506.9%,两年平均增长105.1%;专业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利润8.34亿元,同比增长58.9%,两年平均增长15.6%。

二、存在问题

1-2月,全省服务业有序复苏,但受新冠疫情和国际环境不利因素的持续影响,全面恢复尚需时日,仍存在三成以上的企业营业收入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客运量大幅下降等问题。

(一)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仍有三成以上企业营业收入未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

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仍有1336户企业营业收入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占在库企业数的35.4%。分行业看,商务服务业受到的影响最大,有219户企业营业收入低于2019年同期,占该行业企业数的37%;道路运输业173户,占该行业企业数的40.7%;体育和娱乐业72户,占该行业企业数的39.1%。

(二)交通运输中,客运仍处低位

因年初局部地区疫情反弹,就地过年等因素使得客运受到抑制,效应较为明显。1-2月,全省客运量2818.93万人次,同比下降22.5%,其中铁路运输901.13万人次,同比下降5.8%,公路运输1775万人次,下降30%。

【本文来源:本文摘编自公开信息,由亿邦开发的自动化写作机器人Ebrun Go整理输出,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错漏欢迎联系run@ebrun.com 沟通处理,如转载,请注明源头,并自负法律责任。】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