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充电收入翻两番 单月带货GMV破千万 150万UP主在B站花式赚钱

松露 2025/05/23 17:05
松露 2025/05/23 17:05

邦小白快读

重点信息:B站UP主通过充电和带货实现收入翻倍,中小UP主也能逆袭。

1. 充电功能上线一年收入增长200%,用户愿为故事类、情感类、专业类内容付费。典型案例包括“食贫道”242万付费用户、“中二的大喧哥”月入20万。

2. 带货逻辑以专业内容驱动,62.8万粉科技UP主单条视频撬动1.2亿销售额,1万粉以下UP主占比带货TOP榜80%。

3. 实操方法:充电内容需提供情绪价值(如罪案解说/情感故事),带货要深耕专业领域(如笔记本评测/梨型穿搭)

消费趋势:26岁用户群体养成付费习惯,3200万月付费用户验证会员经济潜力。

1. 营销机会:专业垂类内容影响消费决策,如法律UP主充电直播咨询、历史UP主带货日用品ROI超预期。

2. 合作模式:可通过充电专属内容建立品牌私域(如“好人松松”定制课程),利用蓝链长尾效应(品牌投流3个月持续收益)。

3. 产品研发启示:高客单价耐消品(家电/3C)在B站更易突围,需配合深度评测内容

平台政策:Bi star计划降低带货门槛,充电训练营提供运营帮扶。

1. 增长机会:中小卖家可借专业内容逆袭(如1万粉UP主单月GMV破千万),情感类/知识类内容带货蓝链转化率高。

2. 风险提示:充电内容需持续投入(案例显示初期试错成本高),带货依赖内容说服力而非低价策略。

3. 合作建议:与垂类UP主共建充电会员体系(如30/238元分级权益),利用直播间打造专业人设(梨型穿搭首播1700万)

生产需求:专业评测驱动高客单价产品销售,需强化产品故事性。

1. 合作机会:与科技UP主共建评测内容(如笔记本CPU/显卡深度测评),为情感类UP主开发定制商品(如案件解说的周边)。

2. 电商启示:B站用户愿为专业背书买单(按摩仪/沐浴露通过历史UP主带货),生产线可配合UP主内容周期(如充电视频按月更新节奏)。

3. 数字化方向:参考“小店”升级经验,开发内容电商专属SKU

行业趋势:内容付费进入专业化阶段,法律咨询等知识服务成新增长点。

1. 客户痛点:UP主需要内容变现组合方案(如充电+带货+课程),品牌寻求长尾流量运营。

2. 解决方案:设计分级会员体系(参考30/238元档位),开发内容电商SaaS工具(优化蓝链投放)。

3. 新技术应用:社群运营工具(如“好人松松”充电社群)、直播数据诊断系统(首播GMV预测模型)

运营策略:“小店”功能升级增加带货入口,充电计划包含专属流量扶持。

1. 招商重点:吸引专业垂类创作者(法律/历史/科技),发展供应链服务商(高客单价品类)。

2. 风控要点:防范内容商业化过度(需平衡充电视频更新频率),建立商品审核机制(避免低价噱头产品)。

3. 管理创新:推行创作者分层运营(TOP充电UP主专项培训),完善收益分成模型(充电/带货/广告组合结算)

产业动向:内容生态与商业化形成正向循环,专业内容成新生产资料。

1. 新模式:充电会员制重构创作者-用户关系(从打赏到包月服务),蓝链带货验证知识变现路径。

2. 政策启示:需制定内容电商标准(如专业评测认证体系),探索虚拟服务税收政策(充电收入分成模式)。

3. 理论价值:验证了“信任经济”在Z世代的实践,为平台经济与内容创作共生提供新样本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5月20日,B站用一份最新财报宣告了商业化的阶段性胜利:

2025年一季度总营收70亿元,同比增长24%,调整后净利润达到3.6亿元,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了58%。

打破市场预期的不仅是几个营收数字,而是这个曾被外界贴上“为爱发电”标签的平台,似乎终于找到了内容生态与商业化的共生密码——

150万在一季度获得收入的UP主,在B站花式赚到了钱。

据新榜编辑部了解,这150万UP主在B站赚钱的方式颇为多元,有且不止有广告商单、直播打赏、带货、充电、课堂、工房等商业模式。

其中,“充电”和“带货”的变现表现尤为突出。B站财报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B站用户愿意为优质内容付钱,一季度充电相关收入同比增加超过200%,B站内容在消费决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无论UP主粉丝多少,都有机会凭借专业深度内容吸引上百万人为之付费,或是撬动千万带货GMV,继而反哺到后续的内容创作中。

充电收入同比增长200%,

一场UP主与粉丝的双向奔赴

对于一个想做深度内容的创作者来说,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赚钱路径并不容易。

卖课有一定门槛,直播不适用所有人,广告商单是最常见的,但又可能要为商业需求妥协部分内容。一年前,充电功能的上线,给了UP主更多商业选择权与自主性,他们既能从中获得收益,也能兼顾自己的内容风格和质量。

区别于传统的付费打赏,充电更像是一种“包月会员”:用户按月付费,解锁UP主提供的专属内容和互动权益,费用几元到上百元一个月不等,由UP主自主设定。

与一些刻板印象不同的是,B站用户并不吝于为优质内容付费。

这群平均年龄26岁左右的年轻人,几乎是与互联网的会员经济一同成长起来的,早已习惯了通过付费来追更网文、影视、综艺、动漫等内容。

最新财报数据也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B站月均付费用户数量达到了3200万,UP主通过充电获得的总收入同比增长200%,翻了两番。

到底什么样的内容能让B站用户疯狂打钱?

据新榜旗下B站数据工具“新站”统计,“食贫道”“历史调研室”“思维实验室”等账号长期占据每月充电榜单前几的位置。

截至目前,“食贫道”的纪录片吸引了超过242万人包月充电付费,按照12元一次的费用来算,预计收益达到2904万元。

“思维实验室”也发布了18条党史故事类的充电视频,累计有27.5万人充电,据他透露,目前充电收入已经占到总收入的一半

758万粉丝的影视头部UP主“小片片说大片片”是近几个月刚冲上充电TOP榜单的,从1月到4月期间,平均每个月充电人数上涨达到20%-30%,截至目前有3.4万人为其充电。

不过,2024年5月就布局充电内容的他,曾陷入充电内容需要高成本投入、做差异化的误区,却反响平平,充电人数越来越少。复盘后他发现,用户更愿意为娱乐内容付费、为故事花钱,而靠影视解说走红的他,最擅长的就是讲故事。

于是,他选择将真实案件作为充电视频选题,做了“片片迷案局”系列内容,解说世界各地的奇案,比如“韩国最帅杀人犯”“日本十大奇案”等等,成功做出了多条B站百万播放的充电视频。

我们发现,充电爆款视频风格大多和“小片片说大片片”做的罪案解说相似。UP主化身互联网上的“说书先生”,为网友提供古今中外的各种故事,充电视频则成了“赛博故事会”,调动网友情绪的同时,也调起了付费追更的意愿。

再比如71.4万粉丝的生活区UP主“妍妍酱的一天”,充电视频内容大多来自网友的情感投稿。她像互联网闺蜜一样,坐在镜头前分享情感故事,唠唠八卦家常。

从2024年7月上线第一条充电视频以来,截至目前“妍妍酱的一天”共发布了11条充电视频,热度最高的一条播放量达到91.7万次,累计有11.8万人为她充电。

说到底,能让B站用户心甘情愿掏钱买单的,是那些充电内容中所提供的高浓度情绪价值。

当然,充电功能发展不过才一年时间,内容格局尚未完全定型。新榜编辑部观察到,有部分专业垂类UP主也在试水充电内容,拿到了不菲的成绩。

比如法律UP主“中二的大喧哥”,他设置了30元/月和238元/月两个充电档位,付费30元的充电用户可以看到“大喧哥”与多位资深法律从业者的专业深度访谈内容,而付费238元的充电用户还能向他提出法律咨询、观看其充电直播、加入社群等。

截至目前,已经有9731人为“大喧哥”充电。据他本人的公开分享,凭借专业深度的法律知识,他在B站的一个月充电收入超过20万元。

而当一个UP主能够用过充电获得稳定收益后,他们便有了更多资源和能力去解决内容创作中的问题,内容质量再次得到提升,进而吸引更多用户付费,商业价值与账号流量都会随之水涨船高。

单月带货GMV超千万,

中小UP主也能靠专业度逆袭

如果说充电是UP主用内容建立起长期信任、获得持续稳定收入,那带货则是UP主在这种信任基础上拿到即时转化,甚至是爆发性收益。

目前,UP主带货有视频蓝链和直播两种形式。今年1月,B站还将UP个人主页的“橱窗”升级成为“小店”,增加了新的带货窗口和工具。

据新榜编辑部观察,B站的带货生态不同于其他短视频平台,在这里,只有内容足够有说服力,才可能带来转化。靠低价等噱头博眼球的产品难以打开市场,而高客单价的耐消品如家电、3C数码等反而能实现GMV的高速增长。

这样的用户消费逻辑,让B站带货脱离了纯流量论,而是与“功能性”挂钩。UP主想要带好货,粉丝多少不重要,内容有没有价值才是真理。

“亿邦动力”公布的2月B站UP主带货榜单也佐证了这一点,腰尾部UP主占比超过80%,单月带货GMV超千万的UP26位UP主,有11位粉丝数不到1万。

这十分利好深耕专业领域的UP主们,他们通过长视频输出深度有价值的内容,从而为用户提供专业的消费决策。

比如B站粉丝62.8万的科技区UP主“假如科技”,擅长笔记本评测。2024年10月,“假如科技”发布了一条保姆级笔记本购买全攻略视频,从CPU、显卡、内存、硬盘、屏幕、接口等维度深度测评几款新上市笔记本性能,并在评论区放上了相关产品的京东购买链接。

尽管这条视频的B站播放量只有53万,却通过评论区蓝链撬动了1.2个亿的笔记本电脑销售额。

专业内容对消费决策的影响,在直播中同样被体现。

55.7万粉丝的时尚区UP主“Coco叩叩_”,日常视频里专注于梨型身材的穿搭,赢得了不少梨型身材女性的口碑与认可。2024年3月,她正式在B站开启直播带货,首播销售额便超过了1700万元。

而且,不仅是科技、时尚、家居等平台强势类目的UP主带货表现亮眼,只要内容足够专业,粉丝粘性强,都能做出不俗的带货成绩。

就像B站148万粉丝的知识UP主“一条闲木鱼”,主要做历史影视内容解说,例如解说《大明王朝》《雍正王朝》。他会在视频评论区挂上带货蓝链,带货商品既有特产小吃,也有按摩仪、沐浴露等日用品,知情人士透露他每条带货视频的收益能达到数万元。

在市场一遍遍验证了B站UP主带货潜力后,不少品牌也纷纷加码入局。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B站一季度广告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20%,效果广告同比增长30%,高于行业的平均增速水平。

曾有品牌向新榜编辑部表示,B站UP主带货的长尾收益表现也很好,对一个带货链接连续投流三个月都能持续获得收益,“相当于投了几十个素材,ROI远超同类平台”。

当商业化成为UP主内容创作的“加速器”

从直播打赏到广告商单,从带货到充电,B站UP主正在用商业组合拳打破传统变现模式的桎梏。

以健身UP主“好人松松”为例,他通过充电功能提供定制化课程,吸引2.6万人付费,按照6元一个月费用计算,这部分收益达到15.6万元,同时在视频蓝链中为充电社群打广告,还带货蛋白粉等健身产品。粉丝为他的专业内容付费,也在为这份信任持续充值。

我们看到,B站也在做更多努力,试图帮UP主赚到更多钱。

比如今年1月B站重启UP主直播带货激励项目“Bi star”,降低门槛招募更多带货UP主;充电方面也有运营侧的全方面帮扶、专门的训练营培训等等。

但到目前为止,UP主的商业化探索尚未到天花板,仍有很大的想象与拓展空间。

当变现路径与内容价值对齐,商业化就不再是内容的对立面,而是加速器。由此,一个正向的内容循环生态才会真正建立。

注:文/松露,文章来源:新榜(公众号ID:newrankcn),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新榜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