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云汉芯城登陆创业板;京东工业更新招股书;企查查A股主板IPO获受理。
整理丨张睿
# 过去一周,发生了这些事 #
1 捷配发布关于被列入美国SDN清单的声明:已启动客户保障方案
中国PCB制造服务商捷配(杭州捷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今日发布声明,确认其被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列入“特别指定国民清单”(SDN清单),原因是OFAC指控其与伊朗个人及实体存在交易关联,相关实体涉嫌为伊朗国防部门采购敏感物资。
捷配声明中表示将针对不同客户提出差异化解决方案:中国境内客户若业务无美国连接点(如资金、资产、销售均不涉美),SDN清单的次级制裁风险极低,合作可正常进行;针对涉美业务客户启动“无忧供应链”计划,由合规第三方公司承接服务,承诺品质不变,若因制裁导致损失将全额赔偿。
此外,捷配将成立由外部法律专家参与的“国际合规审查委员会”,全面强化风控体系,并聘请专业律所与美国政府协商,寻求移出SDN清单。
2 云汉芯城登陆创业板,产业互联网模式受认可
9月30日,云汉芯城(上海)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1563)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这家国内电子元器件产业互联网平台开盘价达120元/股,较发行价27元/股暴涨344.44%。云汉芯城此次公开发行股票1627.9025万股,全部为新股,发行后总股本为6511.6099股。按发行价计算,此次募资总额约为4.40亿元。
根据招股书,云汉芯城此次募资将主要投向大数据中心及元器件交易平台升级、电子产业协同制造服务平台建设等重点项目。
在数字化转型和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双重趋势下,云汉芯城作为电子元器件供应链的数字化引领者,其创业板上市标志着产业互联网模式已获得资本市场高度认可。
3 京东工业更新招股书:2025上半年营收超百亿,毛利率18.6%
9月28日,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更新招股书,正式重启港股主板上市进程。此次更新是公司自2023年3月以来的第四次申请,也是继2025年9月19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后的关键一步。
京东工业曾于2023年3月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随后在2024年9月更新招股书重启IPO。前两次尝试均因招股书失效而告一段落。2025年3月30日,京东工业第三次递交招股书,继续冲刺港股IPO。
转折点出现在2025年9月19日,京东工业获得了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这份通知书允许公司发行不超过2.53亿股普通股,并于港交所上市。获批备案意味着京东工业已满足进入港交所聆讯阶段的前置条件,上市进程迈出实质性一步。
4 企查查A股主板IPO获受理,拟募集资金约15亿元
企查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企查查”)的IPO申请于10月10日获受理,拟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担任保荐人。拟募集资金约15亿元,用于企查查C端商业大数据产品研发升级项目、企查查B端商业大数据产品研发升级项目、企查查多维大数据库升级项目、企查查商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研发项目。
企查查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商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商,帮助用户快速了解各类商事主体的信用、风险、商机、资讯等。截至2025年6月末,企查查累计注册用户已突破1.5亿,2022年至2024年,企查查的营收分别为5.18亿元、6.18亿元和7.0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89%。今年上半年,企查查的营收为3.75亿元。2022年至2024年,企查查的净利润分别为1.90亿元、2.56亿元和3.17亿元,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1.72亿元,净利润率超45%。
目前国内商业大数据服务商竞争格局,除了企查查之外,还有天眼查、启信宝、爱企查三家,其中启信宝母公司合合信息已登陆科创板。
5 滴滴自动驾驶获D轮融资20亿元,北京三大AI产业基金加持
10月11日,滴滴自动驾驶宣布获得D轮融资,融资总额20亿元。投资方包括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基金、北京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广汽集团、广州广花基金及滴滴。
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大AI研发投入、推动L4自动驾驶应用落地。滴滴联合创始人、滴滴自动驾驶CEO张博表示,滴滴自动驾驶在AI、量产及运营三个关键领域上已有近十年的积累,将始终坚持负责任的科技创新,在积极探索新型就业空间的同时,稳步推进自动驾驶发展,为智能网联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6 阿里通义千问成立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团队
阿里巴巴旗下通义千问大语言模型技术负责人林俊旸近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宣布,已正式组建专注于机器人与具身智能的创新研发团队。他指出,当前多模态基础模型正加速向具备工具交互与记忆能力的智能体演进,这类系统通过强化学习可实现长周期推理,未来必将突破虚拟边界,在物理世界中发挥更大价值。
据公开信息显示,阿里巴巴今年2月宣布将在三年内投入3800亿元用于云服务与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此次云栖大会期间,管理层进一步表示将追加相关领域投资。作为通义千问核心研发成员,林俊旸此前主导开发了支持语音、图像、文本多模态输入的AI模型,该成果为当前智能体研发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7 珞石机器人以18C冲刺港交所,上半年收入3.25亿元
9月29日,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珞石机器人”)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通过18C章程在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珞石机器人成立于2014年,基于全栈自研技术平台,现已构建了涵盖工业机器人、柔性协作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及相关机器人解决方案的机器人应用生态体系。珞石已推出10个系列27款工业机器人产品,3个系列15款协作机器人产品,6款具身智能机器人。今年9月,珞石又与智元机器人订立协议,将向其提供珞石的仿人机械臂,用于集成至其研发的人形机器人产品中。
截至目前,珞石机器人已为全球约4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家不同行业领域客户提供机器人及机器人解决方案,客户群体既覆盖了小米、歌尔股份等领先消费电子企业,也包括法雷奥及福田康明斯等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以及新能源、医疗及通用制造领域的合作伙伴。
8 机器人企业云迹科技启动港股招股,预计募资5.9亿港元
日前,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迹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并于10月8日正式启动港股招股,计划于10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本次全球发售690万股H股,发行价每股95.6港元,预计募资净额约5.9亿港元,其中60%将用于研发能力提升。
这意味着,云迹科技成为今年第一家通过港交所聆讯的18C章特专科技企业,即将成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
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云迹科技的营收主力的机器人硬件业务,已累计服务超3.4万家企业客户,包括华住、锦江、如家、开元、洲际等头部酒店集团。2024年云迹科技与美团外卖达成合作,已向万家酒店提供从“平台下单—骑手接单—机器人送达房间”的全程闭环配送联动服务。
9 优艾智合冲刺港交所:复购率超70%
9月26日,合肥优艾智合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艾智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通过18C章程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优艾智合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工业具身智能科技公司,致力于通过移动操作机器人驱动全球工业客户智能化变革,实现稳定、柔性、高效的生产——具体来讲,优艾智合为半导体、能源化工、锂电、3C及其他制造、公用事业等众多行业提供“一脑多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包含高泛化智能模型以及具备感知、移动、操作能力的多形态机器人。
2022年至2024年,优艾智合的营收分别为0.78亿元、1.08亿元和2.5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0.9%;今年上半年,优艾智合的营收从2024年同期的1.00亿元增加27.0%至1.27亿元。2022年至2024年、以及今年上半年,优艾智合的毛利率分别为11.2%、26.1%、35.2%以及38.1%。
成立至今,优艾智合总计完成9轮融资。在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优艾智合的估值为20.8亿元人民币。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