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卖香肠腊肉调料 竟是门隐秘而暴利的生意?

梁盼 2025/09/11 13:13
梁盼 2025/09/11 13:13

邦小白快读

太和坊靠香肠腊肉调料实现高利润,年净利超6000万,揭示时令性生意赚钱策略。

1. 核心产品香肠腊肉调料毛利率高达57.17%,远超行业平均,2023年营收2.90亿元,2024年达2.63亿元,净利稳定在6000多万。

2. 高利润来自原材料成本低(如食盐、糖等)和时令性强(冬季制作需求暴增),第四季度占全年营收70.37%。

3. 实操干货:选择地域性高需求产品(如川味调料)可获溢价;电商竞争导致降价风险,需平衡渠道模式(经销为主,直销为辅)。

品牌商可从太和坊的品牌策略中学习产品研发和渠道优化。

1. 品牌“蜀香”聚焦香肠腊肉调料,开发多口味(如川味、广味),占总营收70%,年销量超5亿袋,满足区域性消费趋势。

2. 渠道建设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模式,527家县级经销商贡献超80%营收,直销合作京东、朴朴等平台,增强用户触达。

3. 定价策略基于高毛利率47%,消费者支付意愿强,但线上竞争激烈导致中式菜品调料毛利率降2.70%,需强化产品创新应对需求变化。

卖家需关注调味品市场机会与风险,太和坊案例显示高增长但挑战并存。

1. 增长市场在香肠腊肉调料,如天味食品2024年收入增速10.99%,需求源于时令消费和低原材料成本。

2. 机会提示:利用电商平台(如京东、仲景食品合作)可拓展直销;风险包括销售时令性强(如春节提前导致2024年营收降9.51%)和区域依赖(西南占88%营收)。

3. 事件应对:竞争加剧迫使降价促销;建议多元化产品(如火锅底料)减轻季节影响,借新三板挂牌瞄准北交所上市路径。

工厂可借鉴太和坊的生产效率和电商启示,优化商业机会。

1. 生产设计需求:香肠腊肉调料基于低成本原材料(如食盐、香料),毛利57.17%,时令性批量制作便于成本控制。

2. 商业机会:地域性产品如川味调料需求稳定,2023年销量超5亿袋;电商启示:线上自营渠道竞争激烈致降价,推进数字化需平衡价格策略。

3. 推进数字化:结合直销平台(如朴朴)减少经销商依赖,提升抗风险能力。

服务商应研究调味品行业痛点与发展趋势。

1. 行业趋势:竞争加剧,如天味食品等品牌入局香肠腊肉调料,压缩利润(2024年线上降价致毛利率降)。

2. 客户痛点:销售区域依赖(西南占88%营收)和时令性风险(节气变化影响需求,如2024年营收下滑);解决方案:渠道优化,全国化拓展减少集中风险。

3. 新动向:香肠调料高毛利潜力大,启示服务需提供地域市场分析和季节性需求预测支持。

平台商可分析商业需求与运营管理,太和坊案例凸显平台合作潜力。

1. 商业需求:平台如京东、朴朴提供直销渠道,但竞争激烈导致产品降价,需强化招商吸引多品牌入驻。

2. 平台做法:利用县级经销商网络(548家)支撑80%营收;运营管理需应对时令性(第四季度占70%营收),加强风控,如区域扩展减少依赖。

3. 招商启示:香肠腊肉调料需求稳定,平台可推时令主题营销;问题在于区域集中风险,需建全国分销体系。

研究者应探讨调味品产业的新问题与商业模式启示。

1. 产业新动向:香肠腊肉调料品类兴起,如太和坊毛利率47%、年净利6000万,揭示高利润时令模式。

2. 新问题:销售季节性不平衡(如节气变化致需求波动)、区域依赖风险(西南占88%营收)和竞争加剧(如线上多品牌竞争)。

3. 政策法规启示:新三板挂牌作为北交所跳板,需政策支持缓解时令风险;商业模式上,“经销为主”结构启示渠道多样化对稳健性影响。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新三板,又迎来了一家调味品企业!

近日,成都太和坊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和坊”)成功挂牌新三板。

太和坊公开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年营收规模不到3亿元,但毛利率却达47%,2023年、2024年,太和坊净利润基本稳定在6000多万元。相比一些已经上市的调味品企业,这样的毛利率并不低。

以各大调味品企业的年报数据来看,主要售卖酱油、鸡精等产品的中炬高新(600872.SH)去年调味品业务的毛利率为37.32%;主营食醋、料酒等产品的恒顺醋业(600305.SH),去年其综合毛利率为35.10%。

那么,太和坊究竟靠什么赚钱?他能讲好资本故事吗?

毛利率超47%,

香肠腊肉调料是“赚钱密码”

灌香肠、晒香肠是许多家庭迎接年味的重要仪式,春节的餐桌上,香肠更是必不可少的美食。由于饮食文化的差异性,各地衍生出了不同的香肠流派:北方偏爱咸香风味;江南、广东等地讲究鲜中带甜;川渝一带的香肠则自带“热辣基因”。

但无论是食品加工厂批量制作,还是家庭小规模灌制香肠,制作时都需要加入大量的调味品。尤其是在大批量制作时,既要选择合适的调味品,还要精准把握调味品的用量,才能保证产品风味的稳定。

这让一些调味品企业找到了商机,并靠生产香肠调料而发展壮大,成都太和坊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之一。

企查查显示,2016年,太和坊在成都成立,主营复合调味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发展到今天,太和坊已经形成了以香肠腊肉调料为主导,中式菜品调料、发酵调味品为特色的多元化产品结构,旗下品牌“蜀香”不仅售卖川味、麻辣味、广味等口味的香肠腊肉调料,同时也售卖火锅底料、面调料、川菜调料等类产品。

香肠腊肉调料是该公司的核心业务。2023年、2024年,太和坊的营收分别为2.90亿元、2.63亿元,归属于申请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分别为6532.20万元、6274.95万元。其中香肠腊肉调料收入在主营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70.83%和69.25%。另据“蜀香”官微去年12月发布的一则视频,彼时蜀香的香肠腊肉调料销量已突破5亿袋。

香肠腊肉调料不仅是太和坊营收的主心骨,毛利率也在各大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依据公开转让说明书,去年,太和坊的综合毛利率为47.14%,而香肠腊肉调料的毛利率57.17%,对整体毛利率有明显拉动作用,也远超中式菜品调料(29.59%)、发酵调味品(17.65%)的毛利率。

查阅多家调味品企业的香肠腊肉调料后,餐饮供应链指南发现,这类产品的毛利率普遍都不低。以天味食品的香肠腊肉调料为例,2024年,其产品毛利率达45.09%,高于火锅调料、中式菜品调料等产品。更早的2023年,该产品毛利率则达到53.58%。

香肠腊肉调料为何能有这么高的毛利率?

一方面在于,这类产品的主要原料,包括食盐、糖、辣椒、胡椒、香料等成本相对都不高;另一方面,香肠腊肉调料是时令性很强的产品,集中在秋冬时节大批量制作,更有利于成本控制,且市场需求大、稳定,消费者也愿意对这类产品支付高价格。

就拿太和坊去年的营收来看,因为香肠腊肉调料原材料中的部分香辛料价格下降,致使公司香肠腊肉调料毛利率较上年提高7.19%。

意在北交所,未来仍有挑战

成功挂牌新三板,但这可能并非太和坊的终极目标。

餐饮供应链指南了解到,在资本市场的布局中,登陆新三板是冲刺北交所的重要前置条件。据北交所上市条件,申报对象需是在新三板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挂牌公司。因而,对一些企业而言,新三板也是其迈向更高层次资本市场的跳板。

太和坊董事长陈道福也曾表示,登陆新三板不是终点,而是拥抱资本市场、谋求更大发展的新起点。下一步,公司将聚焦主业、优化治理、提升效益,朝着在北交所上市的目标迈进。

未来,太和坊能否顺利登陆北交所?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但目前来看,该公司要进一步发展壮大,本身还存在一些隐忧。

作为一家创立于成都的调味品企业,太和坊的产品主要销往四川省内及西南区域市场,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模式,并建立了以县级市为单位的经销商分布格局,截至去年底,其经销商数量已经有548家。2023年、2024年,太和坊分别有81.88%、84.80%的营收来自经销渠道。

直销客户则主要包含食品工业及餐饮企业、电商平台、大型连锁商超,京东、朴朴、仲景食品、统一食品等都是其合作对象。

销售渠道较依赖经销商,则意味着,在市场管理、消费者链接等方面就会薄弱,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会不强。

另外,其产品的销售区域性明显,强依赖于西南地区,2023年、2024年,太和坊分别有89.26%、88.01%的营收来自西南地区,其他几个区域的合计仅在1成上下。太和坊自身也直言,公司在销售区域的覆盖面广度仍相对不足。

从产品层面来看,香肠腊肉调料的销售具有时令性,需要在冬季温度较低时进行制作,如果遇上节气变化,就可能会导致其产品的销售受到影响。

以去年为例,太和坊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占全年的比重达到70.37%,一个季度撑起了全年7成营收。而2024年春节较以往有所提前,香肠腊肉的产品制作时间缩短,导致香肠腊肉调料的市场需求下降。该年,太和坊的营收也出现下滑,较上年减少2761.27万元,同比下降9.51%。

另外,围绕香肠腊肉调料这个品类的竞争也在加剧。餐饮供应链指南注意到,已经有不少调味品企业在布局这类产品。

在线上电商平台上可以看到,好人家、金宫、桥头等多个品牌推出了香肠腊肉调料,有些企业还展现了增长势头。比如,天味食品,去年该企业的香肠腊肉调料实现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速达10.99%。

当然,太和坊还有其他产品,在前三季度可以主要销售其它调味品。但调味品行业本身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小。

近两年,餐饮端的竞争日益加剧,上游调味品难免会受到波及,利润空间被压缩已无可避免。太和坊方面也透露,2024年,其中式菜品调料毛利率较上年降低2.70%,主要原因是线上自营店铺销售渠道竞争激烈,公司进行产品降价促销。

如此看来,太和坊在主力产品香肠腊肉调料及其他调味品领域,都还有提升、待改进的空间,未来,想要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还需要进行更多探索。

注:文/梁盼,文章来源:餐饮供应链指南,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餐饮供应链指南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