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味太冲了!出海广告还得抄中式作业

勇士 2025/07/09 14:25
勇士 2025/07/09 14:25

邦小白快读

重点信息与实操干货

1.土味广告的核心逻辑是“钩子内容”设计,例如利用狗血剧情、王室八卦等禁忌话题制造信息差,激发用户点击欲望

2.利用心理学中的蔡格尼克效应(未完成事件更易记忆),通过断章取义的内容引发用户“不爽”从而提升转化

3.适合跑量的五类站点类型:联盟营销站、低价电商站、擦边球站点、情绪内容站、信息捕获页

4.注意信息阈值拉高带来的负面影响:用户麻木、平台内卷、内容空心化

5.重要数据参考:美国用户付费率是国内的5倍,案例中站点月投放素材量超2000条

情绪营销与用户洞察

1.老年女性成为重点投放对象,揭示银发经济在欧美市场的潜力

2.情绪类产品(塔罗牌、情绪戒指)受市场验证,反映“情感消费”新趋势

3.禁忌话题广告效果显著,折射出欧美用户对王室八卦、伦理争议的特殊偏好

4.冲动消费在低价产品中的有效性验证(如减压玩具、老年用品)

5.消费警示:钩子广告适合单次转化,不适用于需要品牌信任的长线生意

广告链路与实操策略

1.多站点跳转模式:前台站点(如BigGlobalTravel)用于过审和埋点,后台站点(如SneakerToast)负责变现

2.地域投放策略重点覆盖美国、墨西哥、西班牙等具备联盟广告红利的地区

3.账号安全方案:采用“消耗品”思路准备备用站点,被查时甩锅上下游环节

4.风险提示:Google/Facebook会监控历史投放记录和落地页质量

5.可复用的内容结构:开头即高潮+关键信息截断+禁忌话题选择

产品开发方向与数字化启示

1.情绪类实体产品需求验证:塔罗牌、变色情绪戒指等情感载体的市场空间

2.老年用品出海机会:65岁以上女性用户群体的特殊消费偏好

3.短平快产品设计思路:客单价低、无复购要求的冲动消费型商品

4.数字化能力要求:需要配合埋点追踪、地区语言自动分发等技术

5.产能匹配建议:适合小批量、多批次的柔性供应链体系

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

1.广告过审痛点:通过建立“正常站点”前台规避低质内容审查

2.跨平台追踪技术:设备/地区/语言三要素组合的分发规则设定

3.流量变现新场景:擦边球内容与正经产品的混合变现路径设计

4.反侦察方案:域名更换策略、跳转链路切割技术

5.数据化运营建议:素材库需保持月均2000+内容更新强度

风控管理与规则漏洞

1.链路监控难点:需加强跨站点跳转行为的识别能力

2.账号关联规则漏洞:黑产利用多级站点切割规避历史记录监控

3.老年用户保护缺口:65岁以上女性成为重点收割对象

4.内容质量审核盲区:旅游攻略站伪装低质广告的运营模式

5.平台应对策略建议:建立跳转深度与转化异常的关联分析模型

产业动向与商业伦理

1.注意力商品化趋势:信息时代用户判断力被算法格式化的危机

2.新型数字劳工现象:内容生产者陷入高消耗、高波动的恶性循环

3.广告心理学应用边界:蔡格尼克效应在商业中的伦理争议

4.数据殖民主义新形态:跨地区投放中对墨西哥等地的文化掠夺

5.政策建议:需建立广告链路透明度披露机制,规范跳转层级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你肯定刷到过这种视频——

“我重生了,上一世我是……”

又或是,女主刚被推下楼梯……“完整版请前往小程序”。

现在,这些“糟粕”终于传出去了。

最近就有一个中国人,在美国翻拍土味短剧,票房突破七千万,而且,美国用户的付费率,居然是国内的五倍。

老外上头的,不止短剧。

笔者最近在GoodsFox的网站投放榜中,看到一个更“野”的案例。

一个自称做穷游攻略的网站——BigGlobalTravel,在Meta等平台投放了海量的土味广告:令人浮想联翩的配图+戛然而止的狗血剧情。

同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出于“猎奇”,我点了进去,结果跳转到了另一个陌生网站,页面上根本没有所谓的故事结局。

一个旅游攻略网,为什么要这样投广告?你的站点,要不要学?

BigGlobalTravel只是“前台”。

这个站点最近30天的投放素材量超过2000条,主要攻略65岁以上的老年女性。重点投放地区包括美国、墨西哥、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等,几乎覆盖能联盟广告和成人引流的地区。

BigGlobalTravel站点概览,来源:GoodsFox

如果点击它的狗血广告,就会跳转到另一个陌生网站,比如我跳转到的SneakerToast。这两个站点,一个负责引流,另一个负责变现。

页面多处广告位,来源:SneakerToast

为什么要这么绕?

第一是过审。

实际上,平台是不允许“低质量”站点和钩子内容的,直接投SneakerToast分分钟被封。BigGlobalTravel就是用来过审的。用穷游攻略做掩护,结构正常,看起来是个正常站点。

第二是追踪。

BigGlobalTravel作为前台,可以埋点,定制跳转规则,根据设备、地区、语言去分发。

第三是洗白。

广告平台看的是整条链路:账号、域名、内容、跳转页面,哪一环出问题都有可能被封。

像Google Ads、Facebook Ads这种老牌平台,账号行为、落地页质量、历史投放记录都会纳入监控。就算被查,也能甩锅给“上游内容站”或“外部转化站”,出事了再换一换,完全是消耗品的思路。

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你刷到的抖音广告,也是这个套路。

用小说、小游戏、短剧吊你胃口,后面跳到毫无联系的小程序上。

再比如,小红书用抽象文案起号,或关闭评论区,等流量上来了,再偷偷换图改软广或挂链接。

马可婷(marketing)的千层套路,招越俗套越管用。

广告要跑起来,结构设计还得要狠。

“她哭着说出一个秘密……”“他不知道,面前这个人是他的……”

没有铺垫,直接给高潮,然后断在临门一脚。

虽然这些狗血情节,我们不用猜都知道结局,但如果不得知真正的结果,心里又痒痒的。

这种不适感,心理学上叫蔡格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说人话就是,越是没讲完的事,越容易让人上头。

BigGlobalTravel就是利用这“差一口气”的不爽:

“卡米拉终于开口,对查尔斯说出关于戴安娜的秘密……‘你必须知道,戴安娜其实是我的——’”

一文一图半真半假,王室八卦、伦理撕裂、家庭反转……这些“禁忌”话题,普通人怎么顶得住。

这类广告的优势是低成本、高点击、易传播,但只适用于“流量即转化”的生意,不适合长线品牌和讲“信任感”的生意。

笔者总结了几类适合钩子广告的站点类型:

联盟营销站(Affiliate)

靠用户注册、点击、下载或购买赚佣金的网站,常见品类有保健产品、网赚项目、金融产品等。

低价电商站

产品客单价低、无复购要求,靠冲动消费成交的电商站点,例如减压玩具、老年用品、情绪类产品(塔罗牌、“情绪戒指”)等。

擦边球站点

比如成人内容、虚拟币、偏门保健品、伪装成新闻站的广告页等。

情绪内容站

主打奇闻怪事、娱乐八卦、伦理反转等情绪题材的网站,页面有多个跳转广告位,依赖流量变现。

信息捕获页(Lead Gen)

常见于抽奖、虚假问卷、心理测试、免费样品等类型站点,需要用户留下邮箱、手机号等个人信息。

表面上看,是一堆低质狗血的内容在引流,但实际跑通的,是背后的变现路径。

不体面,但是很赚钱。

现在的内容,开头即高潮。

我们刷视频的节奏越来越快,信息流划过的内容越来越短。不是没人讲故事了,是没人听得下去。

极端压缩的结构,在流量逻辑上是成立的,但也带来一个后果:人的信息阈值被不断拉高。

到最后,观众越来越麻木,平台越来越卷,内容越来越空。

在商言商,钩子广告是一种成熟的跑量结构,确实好用。但这种打法并不适合所有人。你有没有能跑的盘子,受众是谁,链路闭不闭环,能不能接受高波动、高消耗。

焊死油门狂飙,刹车必然失灵。

19世纪初,英国工人曾集体砸毁纺织机,因为他们意识到:机器正在替代人的劳动价值。

那是工业时代的焦虑。

今天的我们,身处信息时代,判断力被格式化、注意力被商品化。

内容越来越趋向算法喂给人类的“最优解”,注意力成为所有生意的入口,也是最值钱的资源。

你能不能让用户把注意力留在你这里?

你又有没有能力,把注意力用对地方?

保持判断力,也是生存能力。

注:文/勇士,文章来源:GoodsFox,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GoodsFox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