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周庄等古镇“去门票化”:客流下降 业绩下滑 多元化经营成破局关键

孙煜 2025/04/14 16:43
孙煜 2025/04/14 16:43

邦小白快读

**核心内容总结:**

周庄等古镇近期尝试“去门票化”以应对客流下滑与业绩压力,但效果分化。高门票、同质化严重导致游客流失,部分古镇通过免票或优惠吸引客流,但门票收入仍占营收大头(如乌镇达80%)。古镇面临投入成本高、回头客少的困境,未来需转向多元化经营,如文化活动、会议会展等体验项目,以提升竞争力并降低门票依赖。

【核心摘要】

国内古镇旅游正面临“去门票化”转型的关键节点。周庄、南浔等古镇相继推出终身免费或降低门票政策,而乌镇、古北水镇等仍依赖高票价支撑收入。数据显示,门票收入占乌镇总营收近80%,但客流下滑已成普遍现象:2024年乌镇、古北水镇游客量同比减少,周庄等地商家因客流量锐减陷入经营困境。

**核心挑战**:

1. **同质化严重**:全国约2800座古镇中,多数依赖仿古建筑和雷同业态,缺乏独特性,导致游客复购率低(81%受访者两年内仅到访古镇1-2次)。

2. **收入结构单一**:门票收入仍是部分古镇核心收入来源,但高价门票抑制消费意愿,免费后需探索多元化盈利模式。

**转型路径**:

- **文化体验驱动**:92.77%游客愿参与民俗活动(如传统庆典、手工艺体验),成为未来增长点。

- **业态创新**:乌镇、古北水镇尝试会展经济、演出活动提升附加值,南浔等通过免费政策吸引流量后延伸消费场景。

- **成本压力平衡**:重资产古镇(如古北水镇投入30亿元)需在门票减免与运营成本间寻找平衡,避免大庸古城因客流不足持续亏损的覆辙。

未来,古镇行业或加速从“门票经济”转向“体验经济”,差异化运营与业态创新将成为破局关键。

**核心内容总结:**

本文聚焦于周庄等古镇探索“去门票化”的现状与挑战,揭示客流下滑、业绩承压的行业困境,并提出多元化经营或将成为破局关键。以下为要点提炼:

1. **行业趋势与现状**

- **门票政策分化**:周庄推“终身免费入园”,南浔永久免费;乌镇、同里等仍依赖门票(票价80-190元不等),部分景区(如丽江、大庸古城)尝试“免门票+项目收费”模式。

- **客流普遍下滑**:周庄、乌镇、古北水镇等头部景区游客量同比下降,商家亏损加剧,同质化严重、回头客少是主因(仅81%游客两年内重复到访)。

2. **门票收入依赖与风险**

- 门票收入占乌镇总营收近80%,古北水镇占30%,显示部分景区对门票经济高度依赖。

- 免门票虽短期刺激客流(如周庄、南浔),但高投入景区(如大庸古城投资20亿元)仍难盈利,需配套经营模式转型。

3. **多元化经营探索**

- **业态升级**:乌镇发力会议会展、文化演出;古北水镇尝试音乐会、演唱会等新场景。

- **民俗与文化体验**:超90%游客愿参与民俗活动(如节日庆典、手工艺体验),成为未来增长点。

- **成本压力**:古镇建设与运营成本高企(如古北水镇投入30亿元),单纯降价难解根本,需平衡收入结构。

**结论**:“去门票化”或成趋势,但成功需依托差异化体验、二次消费场景开发及文化内涵提升,对景区运营方的资源整合与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卖家可关注民俗活动合作、文旅项目开发等潜在机会。

**核心内容总结:**

本文探讨了周庄等古镇推进“去门票化”的现状与挑战。当前,部分古镇通过终身免费入园、降低票价等方式吸引客流,但整体行业面临同质化严重、游客复游率低、门票依赖度高等问题。例如,乌镇80%营收依赖门票,而客流下滑已导致周庄、乌镇、古北水镇等景区业绩承压。尽管免费政策短期提升南浔等古镇客流量,但高投入项目(如大庸古城)仍亏损严重,凸显单一门票模式难以为继。

未来,古镇需转向多元化经营,如开发民俗活动、文化演出、会议会展等体验型业态。调研显示,超90%游客愿参与民俗活动,传统庆典、手工艺体验等成为新增长点。同时,运营方需平衡门票收入与运营成本,探索差异化路径以破解同质化困境。文章指出,“去门票化”或成行业趋势,但能否成功取决于景区能否构建可持续的复合型盈利模式。

**核心内容概述:**

本文聚焦周庄、乌镇等江南古镇近期探索的"去门票化"策略及其对行业的影响。面对客流下滑、业绩承压的困境,部分古镇尝试通过门票减免或创新优惠吸引游客,但效果呈现分化——周庄、南浔免票后客流回升,而高投入景区如大庸古城仍陷亏损。分析指出,古镇普遍面临同质化严重、回头客不足的挑战,超八成游客两年内仅重复到访1-2次。尽管门票收入对部分景区贡献高达80%,多元化经营已成破局关键:乌镇发力会展经济与文化演出,古北水镇试水音乐活动,民俗体验项目亦被视作未来增长点。行业趋势显示,"免门票"可能倒逼经营模式转型,但需结合景区开发成本与业态创新平衡发展。

【核心摘要】

国内古镇旅游正面临“去门票化”转型阵痛:周庄推出“终身免费入园”政策,南浔、大庸古城等相继取消门票,但客流下滑、业绩承压问题普遍存在。数据显示,乌镇80%收入依赖门票,而过度同质化、回头客不足导致古镇吸引力下降。行业探索显示,仅靠免门票难以扭转颓势,多元化经营成为关键——挖掘民俗体验、文化演出、会议会展等二次消费场景,或将成为古镇破局方向。商家需关注游客对传统庆典、手工艺体验等深度文化消费的需求,以差异化内容提升盈利韧性。

【核心内容概要】

近年来,周庄、南浔等江南古镇尝试“去门票化”,通过终身免费入园或降低票价吸引游客,但此举并未完全解决客流下滑与业绩压力。数据显示,2024年乌镇、古北水镇等头部古镇游客量同比减少,部分景区门票收入仍占总营收的30%-80%,而张家界大庸古城等新建项目因过度依赖门票陷入亏损。

当前古镇面临同质化严重、回头客稀缺的困境。调研显示,超80%的游客两年内仅到访古镇1-2次,93%的受访者更倾向参与民俗文化活动。部分景区尝试转型:乌镇发力会议会展及文化演出,古北水镇探索音乐会等新业态,但高额建设投入(如古北水镇30亿元)与运营成本仍制约盈利。

行业分析认为,“去门票化”虽短期内可能提升客流,但长期需依托多元化经营。传统景区需挖掘独特文化体验,如节日庆典、手工艺体验等,以突破同质化竞争。未来,古镇经营模式或将从门票经济转向“文化+服务”的综合收益结构,但转型路径仍面临成本压力与市场验证的挑战。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近日,周庄古镇官方表示,游客购买一次原价门票后,可以终身无限次免费入园。这也意味着,周庄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去门票化”。

从江南六大古镇目前的门票情况看,蓝鲸新闻记者梳理发现,除周庄外,南浔古镇在两年前曾宣布永久免费,此外,同里古镇成人票80元、西塘古镇成人票85元、甪直古镇成人票43元,仅剩乌镇一家东西栅景区联票的成人票高达190元。

从全国范围看,蓝鲸新闻记者从丽江古城处了解到,古城门票免费,但古城内的部分景点收取合计50元的古城维护费。此外,凤凰古城内畅玩套票成人票每张209元,包含遇见沱江夜游船票、古城联票;张家界大庸古城在2024年取消门票收费,游船等项目另行收费。

如今,有的古镇早已免除门票费用,有的古镇仍保留门票,未来,“去门票化”会成为古镇的一种行业趋势吗?

古镇客流下滑:同质化高、回头客少

今年以来,在周庄古镇景区外开设汉服体验店的博主“周庄小张”陆续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周庄客流稀少,自己的小店连续三天营业额为0,而小店的房租一年则要几十万元。

视频下方有留言提到:“一家五口人本来想去,一看门票就500元,果断换到南浔古镇。”“主要是门票太贵,之前都去免费的古镇,而且逛起来感觉人也挺多。”“要买门票,我情愿去朱家角、千灯、锦溪古镇。”……多数留言提到周庄古镇门票价格较高。

随后,周庄旅游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自4月7日起,周庄古镇正式启动“宠你一辈子”福利,游客购买一次古镇景区原价门票,办理实名登记,即可享无限次免费入园的专属权益,同时延续工作日周一至周五半价购票优惠(周末及法定节假日除外)。

需要指出的是,遭遇客流下滑的并非只有周庄古镇,中青旅(600138.SH)2024年年报显示,乌镇景区在2024年接待游客743.38万人次,同比略有下降,2023年乌镇景区接待游客772.07万人次。此外,古北水镇2024年接待游客129.84 万人次,同比下降14.78%,中青旅表示,古北水镇受到京郊旅游市场需求外溢的影响。

中青旅在近日接受机构调研时同样提到,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乌镇、古北水镇客流量同比略有下降,但整体表现比春节的表现好。

此外,张家界旗下大庸古城同样遭遇客流困境,据新京报报道,古城内一位商家称,2020年他在古城开了两家店,因人流量低商家入驻少,一直在亏损。

古镇客流为何下滑?《2024中国古镇旅游发展报告》提到,当前我国共有古镇、古城约2800座,几乎每个县都标配一座古城/镇,国内大多数古城与古镇项目往往仅凭“仿古”概念化设计拔地而起,从建筑布景到业态设置同质化严重。

此外,古镇的“回头客”较少,同一个古镇,游客在去过一次后短期内很难再去第二次。报告指出,93.4%的受访者曾参与过古镇旅游,但是,在参与过古镇旅游的受访者中,近两年仅去过1-2次古镇的受访者占比高达81%。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游客在去往古镇游玩后,两年内较少会重复前往。

古镇免门票,可以推广吗?

门票收入对古镇而言,重要吗?以中青旅为例,财报显示,2024年乌镇、古北水镇的总体营收分别为16.81亿元、5.55亿元。乌镇、古北水镇全年游客数743.38万人次、129.84 万人次,成人门票价格190元/张、140元/张,以此推算,乌镇、古北水镇来自门票的收入分别为14.12亿元、1.81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约80%、30%。

这也意味着,2024年全年,乌镇景区近八成营收来自门票收入,古北水镇近三成营收来自门票收入,门票收入对古镇的营收影响可见一斑。

实际上,早在2021年,就有市场人士讨论古镇是否应该放弃收门票,认为免费门票的举措可以提升景区的美誉度和经营效率。

但彼时,作为乌镇、古北水镇总设计师的陈向宏在个人微博中回应的,有的古镇景区无需大的投入营运成本,降价甚至免费也可以理解,有的古镇主要靠市场化投入,运营、人力和财务费用日益攀升,一味降价无法解决根本。

建设一座古镇的资金投入多数以亿计算,以古北水镇为例,国信证券此前在研报中提到,古北水镇项目投入较大,目前披露的建设资金规模已达30亿元,每年折旧摊销金额不低。

从目前古镇门票降价后的情况看,周庄、南浔古镇的游客人数有所增长,但大庸古城这一斥资约20亿元建设的古城,从张家界此前披露的财报看,业绩并未有明显提升,直接拖累上市公司业绩。张家界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3.1亿元,同比减少5%,归母净亏损6472万元,其中,大庸古城项目在2024年上半年的净亏损超过6000万元。

从中青旅的发展规划看,管理层在近期的投资者调研会议中表示,乌镇相较于传统景区,其收入相对多元,随着公司在会议会展方面加大营销投入,相信在会议会展市场上能够发挥出乌镇自身的优势。此外,公司会安排适合乌镇的演出项目,进一步增加其文化内涵,提升收入利润。古北水镇此前也进行了多种新业态的尝试,包括演出、音乐会、演唱会等。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古镇开始探索“去门票化”,未来古镇的经营模式或将发生改变。

游客前往古镇往往看重当地独特的生活体验、民俗和文化,民俗文化活动有望成为未来古镇旅游的业绩增长点。《2024中国古镇旅游发展报告》调研显示,92.77%的受访者愿意参与当地民俗活动,其中传统节日庆典是最受欢迎的古镇民俗活动,占比达51.54%。其次是民间舞蹈或音乐表演,占比为40.8%。传统手工艺体验和特色民俗游戏分别占比为22.37%和26.19%。

注:文/孙煜,文章来源:蓝鲸财经,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