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末、2024年初,“南方小土豆勇闯哈尔滨”话题在社交媒体持续发酵,与此同时,东北特产也被越来越多的网友关注到。
珍珍荔枝汽水成为了“东北特产”话题中的焦点。原因就在于,“东北特产”,产自广东。
“特产”与“产地”的错位,让部分网友玩起了梗—— “所谓特产就是特地背着本地人生产是吧?”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有相关视频点赞量、评论量以及转发量均超过10万+。
据珍珍官方透露,2024年业绩同比增长高达30%。根据马上赢数据分析,也印证了这一增长:在有糖汽水市场,珍珍的市场占有率从2023年的第七名跃升至2024年的第四名,超越了华洋等品牌。
图片来源:马上赢
但关于天降流量、增长与品牌的关系,珍珍非常理性。流量过后,珍珍想要持续增长还要回归快消品的本质,即铺货、曝光、客单价以及高复购率。现阶段,珍珍将重心一方面放在东北的持续深耕上,另一方面放在了全国招商全面进军关内市场。
在这个节点,我们找到了珍珍全国销售负责人邢迁,和他聊了聊,这一年珍珍全国化战略的变与不变。
“南方小土豆勇闯哈尔滨”,按下全国化加速键,全国经销商数量突破800+
流量带来的变化,立竿见影。
随着网络热度攀升,华东、华南市场也敏锐捕捉到了珍珍的变化,有渠道主动找到珍珍,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合作。他们告诉珍珍的市场团队,通过门店的反馈了解到一个新的变化,不少消费者就餐和消费时主动询问店内是否有珍珍荔枝汽水。
同时,招商合作,变得愈来愈顺利。珍珍方透露,2024年,除了在相对成熟的东北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外,珍珍在全国其他区域的销量实现了翻倍增长,经销商数量更是增长了两倍。
对公司而言,这场意外的流量只是加速了珍珍走向全国。
实际上,如果将时间线拉长,过往10年,珍珍每年复合增长率均超越了双位数。与传统的以经销商进货数据为依据不同,珍珍的有机增长计算是基于经销商的实际出货数据。这种计算方式,更贴近消费端,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市场需求和品牌的实际表现。
“校准”全国化节奏:从稳中求进到全面扩张,活跃终端数突破200万+
在全国化之路上,珍珍见证了太多品牌因快速扩张而留下的“后遗症”——团队迅速扩张、高举高打的资源投放、企业文化稀释、经销商体系和价格体系日益混乱,库存和产品货龄面临的巨大压力…
在珍珍来看,“这种风险有些是不可逆转的,做完之后再想弥补可能很难。”所以珍珍全国化相对来讲并不急功近利,“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去‘啃’”,更注重长期价值的积累,而非短期规模的膨胀。
全国化扩张的前六年,除拓展经销商、渠道建设等开疆拓土的动作之外,珍珍也通过创新产品,丰富产品线等,探索尝试满足不同地区、有不同口味需求的消费者。同时,珍珍也希望通过推新来检验内部从研发、生产到供应链的整体能力。
这在珍珍的SKU数量变化上有着直观体现。三十年前,珍珍只有一个经典罐装荔枝汽水;十几年前,增加包括罐装其他口味和瓶装荔枝汽水四五个SKU;而如今,珍珍的SKU已接近30多个,涵盖了经典荔枝汽水、多口味老汽水、果肉果汁系列、浓可乐系列,还把领域扩展到食品板块,研发了八宝粥和“下酒菜花生”系列产品。
据悉,2023年推出的经典老汽水系列,仅两年的时间,就成为了珍珍的第二大系列产品,销售额占总体收益的三分之一以上。
果肉果汁系列产品也成为经销商和餐饮渠道的新宠,年货礼节市场的礼盒装也有非常亮眼的表现,首年亮相春节礼品市场,销售额即突破3000万。
2024年11月,珍珍趁势加大营销力度,官宣沈腾为品牌代言人。更加助力珍珍迈向全国化的步伐。自官宣代言人之后,全国各地招商进度和质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流量很偶然,常态是“常识”,珍珍推出多品类系列产品支撑全国化扩张
在珍珍内部看来:流量对于珍珍的全国化,对于增长,只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它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也不能把它当成一种常态。
基于全国化的十年时间,珍珍沉淀出自己的方法论——想要实现销量持续稳定增长,要有铺货率、曝光率、客单价和复购率。
举例来说:
比如铺货率,珍珍在东北市场已经相对成熟,有着高渠道渗透率,但依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部分渠道渗透率已经达到了90%,珍珍的目标是提升到95%~100%。
关于曝光率,珍珍选择丰富产品线,加码营销。以汽水为例,从1个SKU变成多个SKU,产品包装也从罐装拓展至500ml瓶装和1L、2L大瓶装,同时还推出了适合电商渠道的280ml包装。货架陈列和冰冻陈列也从几万家逐年拓展到几十万家。
在价格策略上,为了维持经典产品罐装荔枝汽水线下的价格体系,珍珍在线上渠道并未将其作为主打产品。
至于复购率,珍珍在每一款新品推出前,都会在内部、经销商以及市场进行多轮测试。对产品口感和品质的要求始终保持在90分以上,力求以好口感和高品质留住消费者。
珍珍很清晰地认知到,这几个因素是其成功的方程式,但实际上,这些方程式放在每一个产品,或者每一个品牌上,它都是适用的。只有每一点都做得很扎实,才能长线发展。
关于如何打动经销商,经过长时间的摸索,珍珍也总结了一套方法论。
2019年前后,珍珍尝试在山东招商。最初,愿意代理珍珍的经销商主要以东北人为主,他们对品牌已有一定的认知。然而,经过两三年的推广,经销商反馈市场拓展较为吃力。
于是,珍珍调整了策略,从完全依赖经销商拓展市场,转变为由内部的客户经理指导经销商,并提供资源支持,如市场费用、物料、价格签、促销台等。
这种“手把手”的支持逐渐见效。
有这样一个案例。起初,在新市场需要三四年时间才能实现从0到2万箱的销量,但如今,一两年时间就能从0突破到10万箱,为经销商带来上百万的毛利。”这种增长不仅增强了经销商的信心,也为珍珍在全国市场的拓展奠定了基础。随着产品逐渐流向市场,越来越多的经销商被吸引,市场的雪球效应开始显现。
在与经销商的合作中,珍珍始终扮演着“托底”的角色。
珍珍总结,“想要打动经销商,关键在于解决他们的核心关切:其一,产品是否有潜力?其二,利润是否合理,能否赚钱?其三,品牌方是否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售后服务。”
“我们与经销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是珍珍对品牌与经销商的关系的理解。相互成就才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基石。
注:文/Abby,文章来源:FBIF食品饮料创新(公众号ID:FoodInnovation),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FBIF食品饮料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