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39岁大厂裸辞 6年造出杭州独角兽 全国开店千家 成“行业一哥”

天下网商 2025/03/19 08:30
天下网商 2025/03/19 08:30

邦小白快读

乐刻模式以月付制、24小时营业、无推销等创新降低健身门槛。

1. 月付制打破传统健身房年卡模式,消费更灵活

2. 首家221平米「零人流」门店3个月实现盈利,验证选址策略

3. 用户月均健身8次,续费率比传统健身房高5-10倍

4. 闪电熊猫子品牌针对三四线城市推出更大场地适配需求

5. 私教包月2800元无限次课程,提升消费频次至月均11-12次

乐刻构建多品牌矩阵覆盖细分市场。

1. 核心品牌乐刻健身主打24小时基础服务

2. FEELINGME私教馆提供包月专业指导

3. YOGAPOD小瑜荚专注女性封闭式瑜伽场景

4. 闪电熊猫针对下沉市场调整场地规格

5. 通过器械自研实现国产替代,计划推出万元级高性价比产品

6. 数据中台统一调度课程/教练/用户资源,保障多品牌协同

合伙人制度加速拓店同时保障品控。

1. 合伙人仅承担房租水电,运营由总部数据中台接管

2. 资金流总部管控,按实际消费分账防止卷款风险

3. 300家自营店验证模型后才开放加盟

4. 回本周期为酒店行业一半,闭店率低至同业50%

5. 万店目标下中台能力持续升级,支持器械/装修等供应链整合

6. 私教课时费月结算超1亿元,建立教练培养体系

健身产业上游整合带来新机会。

1. 计划自建器械工厂实现规模化生产降本

2. 目标用1万元国产器械替代进口高端产品

3. 门店装修标准化推动相关产业链发展

4. 1800家门店需求催生健身器械迭代创新

5. 三四线城市大店模式带来差异化设备需求

6. 数据中台积累用户偏好指导产品研发

数字中台构建行业基础设施。

1. 调度系统实现4倍于传统门店的课程排班效率

2. APP统一管理1200万用户流量分发

3. 实时监控1800家门店运营数据指导决策

4. 私教服务标准化解决传统健身「货品」窜货难题

5. 权责发生制财务模型革新行业结算方式

6. AI技术持续优化资源匹配算法

强管控平台模式突破加盟瓶颈。

1. 选址-装修-运营全流程标准化输出

2. 资金池管控彻底解决预付费跑路风险

3. 教练资源平台化调度提升人效200%

4. 用户评价体系倒逼服务品质提升

5. 多品牌矩阵共享中台降低边际成本

6. 通过健身学院构建人才供给护城河

产业互联网重构健身服务业态。

1. 用Uber式平台逻辑改造重资产行业

2. 权责发生制推动行业财务透明化

3. 0.8%到6%渗透率提升验证平权理论

4. 万店目标催生首个健身产业「水电煤」基础设施

5. 组织创新:跨行业人才组合打破传统路径依赖

6. 揭示「正现金流负利润」传统模式不可持续性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商业的本质不是让女王穿上更好的丝袜,而是让每个纺织女工都能穿得起丝袜。”谈及乐刻运动创立的初衷,品牌创始人、CEO韩伟表示,“最关键的是‘让健身实现平权’,即每个人都能平等享有运动健康的资源和权利。”

在与《天下网商》两个多小时的交流中,韩伟多次提到“健身平权”。

十年前,韩伟辞去阿里巴巴集团市场总监的职位,踏入创业洪流。

彼时,中国健身渗透率仅有0.8%左右,对比美国30%的渗透率,相差甚远。从实际情况来看,国内传统健身房普遍预付费价格都在3000元到上万元不等,上不封顶。这意味着,当时健身在国内市场还是一件小众、高客单价,且只有中高收入人群才有钱、有时间做的事情。

韩伟打破了传统健身房的预付费模式,他参考美国24小时健身俱乐部Anytime Fitness的模式,在国内打造了无推销、月付制、24小时不打烊健身房的“乐刻模式”。

这完全突破了当时人们的认知,包括站在消费前沿市场的投资人。

在乐刻创业融资时期,一次,韩伟给投资人讲述“乐刻模式”,刚讲到20分钟,就被投资人毫不客气地打断:“哥们儿,你别说了,已经忽悠到超过我们的认知范围了。”

超出常规认知的商业模式,让乐刻一开始并没有拿到颇为理想的融资数额。在其他创新健身品牌拿到几亿美金融资时,乐刻拿到的融资额是几亿人民币。

不过,乐刻很快用自身实力证明了自己。2015年,乐刻第一家门店开业,位置在杭州市城西银泰写字楼的第10层。用韩伟的话来说,这里“零人流”,面积只有221平方米(传统健身房面积普遍500平方米以上),进出还要刷卡登记,位置并不引人注意。

但就是如此反常规的选址策略,让乐刻首店在3个月后实现盈亏平衡,因为乐刻24小时营业,并且实行月付费制,从消费门槛和服务时长上来看,这相当于是对动辄上万元预付费制的传统健身房的“降维打击”。

此后,乐刻陆续拿到腾讯、IDG资本、高瓴资本、邓亚萍产业基金的投资,其中多个资本进行了多轮押注。

韩伟告诉《天下网商》,目前,乐刻运动建立了以“乐刻健身”为核心品牌,以及私教工作室品牌“FEELINGME”、瑜伽品牌馆“YOGAPOD小瑜荚”、面向新兴市场的健身子品牌“闪电熊猫”的品牌矩阵。乐刻运动已进入全国超30个城市,旗下门店总数已接近1800家,拥有超1200万注册用户,超1万多名签约教练。

2024年双11期间(11月1日至11月18日),乐刻全平台销售额超过5.68亿元,同比增长24.6%,私教购买用户数同比增长21.6%。

未来,乐刻运动的目标是进驻100座城市、冲刺万家门店。

这是一个在中国健身史上从未出现过的记录,但乐刻运动雄心勃勃。

“原先乐刻刚成立,组织能力有限、数据中台能力刚建起来,一年开拓的城市和店面推进比较慢,现在随着我们门店数达到一定量级,中台能力也不断完善,实现万店目标不是难事。”韩伟语调里透着笃定。

乐刻创立以来,韩伟公开场合多次强调乐刻的“产业互联网”基因。他说这个思路从2015年至今始终没有改变,所谓产业互联网,就是用互联网的能力、用数据中台的能力,改变一个产业的产能。

如今,数据中台已然成为乐刻实现万店规模的“基础设施”,因为在2019年乐刻开放了“合伙人制度”。“合伙人门店”成为乐刻拓店的重要形式之一,门店合伙人需要缴纳保证金,承担房租水电,乐刻则负责教练、排课、管理,以及结算课时费等服务。

从零售角度考虑,品牌开放加盟担心的点无非是:窜货、乱价、加盟商以次充好破坏品牌价值。而乐刻通过数据中台强管控所有资源调度,包括资金管控,相当于合伙人加盟用了乐刻的品牌,但其实背后运营还是乐刻在负责。

数据中台为乐刻带来了两端利好,一是对乐刻来说,通过强管控可以有效管理合伙门店,防止合伙人“卷钱跑路”。二是对合伙人来说,乐刻提供教练、课程等资源,合伙人只需负责门店运维即可。

“乐刻模式”跑上快车道,韩伟却依旧清醒,“未来还是要苦练内功,稳扎稳打地经营,不能盲目自大、膨胀,同时保持创新活力,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健身行业经营白皮书》显示,2023年中国健身房市场规模达675亿元,此后3年行业增速维持在5%以上,预计到2026年规模可达到824亿元。由此来看,乐刻的万店目标确有可能实现。

创业第十年,韩伟和乐刻都在走入下一个阶段。

以下为《天下网商》和乐刻运动创始人兼CEO韩伟的对话,经编辑整理:

创业18个月,做成健身房行业门店第一

天下网商:您的个人经历很丰富,是怎么想到创业的?

韩伟:我是70后,山东济南人,2005年我进入阿里巴巴工作,做过阿里巴巴B2B上市公司公关总监,也做过阿里集团市场总监。之后离职去美国待了不到两年,2015年回国创办乐刻运动。

我们花了18个月,把乐刻运动做成中国健身房领域门店数第一,又用5年时间做到世界第五,数据来自全球权威机构的评判报告。

目前乐刻涉及健身房、私教馆、瑜伽馆,还有健身学院。另外,像羽毛球、篮球这类大场馆的运营我们也准备涉足,还有公司集成运营托管业务、居家健身以及和AI相关的公司。我们还准备成立装修公司、器械公司。

天下网商:现在乐刻业务体系很庞大,但所有业务还是围绕健身在拓展。

韩伟:是的,乐刻思考所有事情都是以用户为中心。

乐刻刚成立时,提出的使命是让每个人都能平等享有运动健康的资源和权利,这是我们的初心。

乐刻为什么要涉足器械领域?因为我觉得中国老百姓需要好器械,需要性价比高、价格低的产品。不能永远花高价去买海外的产品,大家希望能花1万块买到国产的好器械。这事没人来做,乐刻有了一定体量和基础,就想去解决这个难题。

比如在杭州、北京、上海这些城市,我们开了超过200家店,甚至有考虑开300家店。从赚钱角度看, 200家店可能是管理最轻松、最容易盈利的节点,但从市场需求看,可能需要300家店才能让每个人都平等享有健康资源和权利。我们是为了满足更多人需求开店,而不是单纯为了赚钱才决定开店数量。

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曾有句话,商业的本质不是让女王穿上更好的丝袜,而是让每个纺织女工都能穿得起丝袜,所以乐刻在十年前就提出“健身平权”的概念。

天下网商:最初创业时你健身吗?为什么会有让更多人实现“健身平权”的目标?

韩伟:选择健身赛道和要做“健身平权”,这是两个问题。

当时我在美国,观察到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不少差异。比如在酒店、高铁、飞机、餐馆服务业等方面,中国人比美国人做得更好。

但当时我发现中美之间在健身、在身体审美上有很大差异。我当时快40岁了,就想着一定要做件有价值的事。所以我认为给国人提供健康方面的产品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就选择了运动健身行业,这是经过产业逻辑梳理后的选择。

平权是我们对商业文明发展的一种理解。纵观人类历史,其实都是平权的过程。一开始汽车刚发明,只有达官贵人能买,后来福特把价格降下来,大家都能买得起了。知识的传播也一样,要让知识更平等地流淌,让更多人有学习的机会,这是一项基本权利。

健身也是这样,每个人生下来,都应该有平等地获得健康体魄的权利。所以,我们梳理产业逻辑后最终选择健身,所以在健身领域也着力推进这一块。

天下网商:当时美国健身人群的渗透率是多少,中国渗透率有多少?

韩伟:不完全数据统计,美国当时健身的渗透率大概在27%~28%,后来能接近30%,而中国大概只有0.8%左右。现在中国健身渗透率大概在3%~6%左右。

天下网商:如果中国健身渗透率能达到30%,有4亿人群,那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韩伟:这是一道数学题。一个人1个月大概健身4~8次,我们按8次算。以中国14亿人口为例,先乘上一定比例,然后再乘以每个月8次,最后除以一个月的天数,得到每天的健身人次。简单估算,每天如果有1亿人次健身,人数上大概占到了全国总人数1/3左右的人群,其中去掉婴幼儿、老年人,以及不运动的人群。如果一天能达到1亿人次,就意味着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健身平权。

天下网商:现在乐刻一天大概能服务多少健身人群?

韩伟:现在乐刻有1800多家店,每个店大概有五六百个会员。按照月健身频次8次计算,一天大概服务20万+人次。

在全球范围内,健身房会员月频次一般在4~8次,但乐刻会员月健身频次能达到8次,这是非常高的数值。这个结果可直接推导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中国的健身人群比美国的健身人群更爱健身。这可能超出了大家的想象,但这是真实数据。

天下网商:乐刻用户的复购情况怎么样?

韩伟:和美国相比的话,整体数据要比美国低20%左右,但我们的续费率已经比传统健身房高5~10倍。

天下网商:数据的结果,能否说明此前国内健身人群的需求没有被很好地满足?

韩伟:提供服务性产品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它不像高精尖领域,有特别高的科技含量,这算是个相对门槛较低的产业,但要把服务产品做好,特别难。

以徒步和骑行来说,本质上就是提供装备,消费者自己负责后续的很多事情,只要有辆自行车,自己去购置新配置、定时检查车辆就可以行动了。

但去健身房就不一样了。首先得有合适的空间,而且这空间最好在家楼下,步行不超过5分钟,健身房里器械得齐全,场馆还得干净,还得有亲切友好的人提供服务。要是想请私教,得有教练能及时服务,价格最好还得低,同时还得保证教练能赚到钱,消费者也满意,运营方也不能亏本。要是有女性客户,还得有团操课,而且教练得专业。

你看,健身房中的各种需求是多维度的,虽然它本身是个看似简单的产业,实际上操作起来超级复杂、难度很大。

健身界“新物种”炼成记

天下网商:乐刻第一家店是自己开的?

韩伟:我们前300家店基本上都以自营为主。第一家店开在杭州城西银泰写字楼的10楼,那里“零人流“,进门还得刷卡登记,别人从外面几乎见不到这家店。而且它面积很小,只有221平方米。但就是这样一家店,开业就火爆了,因为当时市场的需求被压抑得太久了。

假设你在城西银泰周围住,想去健身房健身,年卡可能要5000块钱,私教一节课可能500块钱。进去之后还可能被强迫买大单,不买个100节、200节私教课都出不来。并且还不太方便,你上班它上班,你下班它也下班。你晚上7点之后回到家,吃完晚饭想去锻炼,结果健身房都快下班了,根本没法好好锻炼,价格还贵。

但乐刻24小时营业,无推销,有最好的团课、最好的教练,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而且是按月付费。这一系列改变,和以前的健身房相比差异巨大。

就像刚才说的,乐刻健身房和传统健身房不是同一个物种,类似家乐福超市和盒马的区别。

天下网商:所以乐刻进行了品类创新?

韩伟:乐刻和传统健身房的区别在于,传统健身房是门店逻辑,乐刻实际上是互联网和数字中台相结合的模式。

乐刻为什么能赚钱?假如你开健身房一天能排两节课,但我能排4节课,那我的收入理论上就是你的一倍,因为我的“坑位”更多。要是你每节课10个人,我每节课20个人,那我的收入又能多一倍。

所以乐刻想要在产品端多赚钱,就得让排课更多,让保客率更高,做到这两个最简单的指标,我的收入就可能是你的4倍了。

乐刻后台调度的底层逻辑本身和Uber、Airbnb是一回事。如果乐刻数字中台有效的话,那还可以用它去调节健身房、私教工作室、瑜伽馆、羽毛球场的运营。甚至将来你不会把乐刻定义为是一个健身房连锁企业,可以理解为乐刻是Uber,而不是一个出租车公司。

天下网商:所以乐刻是一个平台,是一个操作系统。我发现很多企业都在花比较大精力做数字中台,你之前也提过未来希望数字中台不仅服务乐刻,还能服务其他人,现在依然这样考虑吗?

韩伟:是的,我们一直在这样做。当然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确实遇到了不少挑战,经历了很多挫折。我们建好了数字中台,当然希望让其他健身房场景也用上,可实际推进这一步的时候,没有成功。

天下网商:其他品牌健身房会担心你撬走人家的会员,这是竞争维度考量。

韩伟:在其他产业,像大众美团向餐饮行业赋能,小米向产业链赋能,都行得通。乐刻为什么这么难赋能?

因为行业中正现金流、负利润的模式非常普遍。。现在我们想把爱健身的人引流给他们,同时把运营机制也教给他们,可他们两方面都不接受,因为我们秉持的是权责发生制的盈利逻辑,而他们只看现金流。

天下网商:这类似很多新零售模式去改造传统超市,但传统超市还是一门心思地想着收上架费,如果商业模式不改变就永远改变不了。乐刻数字中台本质是提效降本,但刚刚您说的一些正现金流、负利润的健身房,其实经营状态都不饱和,经营思路就是有一单尽量赚个够,想着法子从顾客那多捞钱。

韩伟:按权责发生制,传统健身房都是亏损的,他们赚的是买卡但不来健身人群的钱,而乐刻赚的是来健身人群的钱。

商业的本质,一定是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乐刻从一开始就想着要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同时作为一个商业企业,想要活下去,就一定要让用户留存下来。

让企业和用户之间产生黏性,让用户愿意持续地来消费,这才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

“乐刻目标是每天服务1亿人”

天下网商:好的商业模式必然得依靠技术手段来实现,就像乐刻现在有数字中台,通过技术调动各方资源,更高效地履行对用户的服务承诺。乐刻在300家店以后,是否也开始通过加盟模式拓展门店数量?

韩伟:严格意义上,从商业模式看,乐刻有直营和加盟,但乐刻实行“合伙人制”,这在国际上其实也属于直营逻辑。

举个例子,比如华住,其实和乐刻一样,是偏直营逻辑。因为一旦加盟,不是说你能随便改东西,自己运营、或者降价和涨价,华住会进行管理。

乐刻合伙人门店的选址、装修、企业采购、排客流量、现金收付,还有运营管理,甚至促活动怎么做,这些都是由我们来负责。

合伙人,也就是大家说的加盟商,他们加入之后,其实主要是出资方,只承担很小一部分运营职责,大部分运营能力是由乐刻中台直营管理。从国际上看,我们这种模式还是属于类直营模式,是对业务进行强有力管控的模式。

天下网商:很多品牌其实担心加盟商出现窜货、乱价之类的问题,本质不是加盟商想这么做,而是他能找到更便宜的渠道,或者想偷懒图点好处。那么在今天乐刻的管理中,怎么让加盟商的每一个动作,都通过数据中台保持同样的交付水准?

韩伟:乐刻的商业模式是按照权责发生制来给所有门店分钱,这样避免了门店卷款跑路的情况,因为钱都在我这里把控。比如顾客买了100节私教课,上了一节课后,我才会把这一节课的钱结算给门店,剩下99节课的钱他们是卷不走的,资金流这块被我们管控得很严。

再说“货品”的问题。供应标品的模式确实有可能出现窜货的情况。但乐刻不一样,我们的“货”是私教服务或者团操教练服务,这些服务都由平台调度,相当于我掌握了乐刻全部服务的供给,所以根本就不存在窜货的可能。

流量也都是由我们来运营的,我们还有自己的APP。通过APP,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用户、调配服务资源,让用户得到更好的体验,同时也能更有效地管理加盟商和门店,保证整个业务的顺畅运行。

天下网商:我们之前访谈过海马体的创始人,他们门店规模很大,目前所有门店都是自营,因为海马体觉得如果对服务流程还没有十足的把握,一旦把业务放出去,很难做到足够的标准化。乐刻开放了合伙人模式,是否对服务流程有了十足把握,刚开放的时候是不是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韩伟:我们的思路很统一,为什么乐刻是合伙人制,因为不能钱都自己赚。假设乐刻自己想开1000家门店,可能得花8年时间,但要是借助合伙人的力量,这个速度可能就能缩短两三年。但合伙人肯定会稀释我们的利润,这时候就得考虑,到底是要钱还是要体量?

你可以只做那几家店,钱都自己赚,也不用冒什么风险。但要是既想扩大数量,又想自己赚钱,理论上这是不可能的。

乐刻的目标是每天要服务1亿人,实现健身平权,所以我们觉得让乐刻健身房铺满中国大地这件事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做健身器械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逻辑,肯定会选择合伙人制。你的能力越强,就能让合伙人加入,因为我能管控好品质,保证合伙人的服务品质和直营一样。

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想得很明白,用3年时间开了300家门店,把自己的能力培养起来,各种模型都试过了,各个城市的情况也都了解了,从0开始都跑通了,知道多长时间能回本,也知道怎么赚钱了。

有了能力之后,就可以让别人来做我们的合伙人,我把能力传授给你,你也能赚钱,然后你再把一定比例的利润抽成分给我,这样就实现了我赋能给你,你也能赚钱的模式。

天下网商:加盟制的核心是让加盟商赚到钱。那么对乐刻合伙人来说,投入和回本周期是多久?

韩伟:如果拿乐刻和酒店集团对比的话,我们的回本周期大概只有他们的一半。从闭店率来看,我们的闭店率大概也是他们的一半。因为乐刻门店一般是300平方米的小店,而酒店起码都有三五百平方米。

天下网商:乐刻加盟为什么对标酒店,而不是对标奶茶店?

韩伟:我觉得这和商业属性有关系。像餐饮或者茶饮行业,它们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周期很短。就拿茶饮来说吧,以前喜茶特别火,现在喜茶热度有所下降。但开酒店,大家一开始就想着要长期经营,至少得开10年,因为要是不开个10年,根本赚不到钱,前面三五年能回本就不错了,后面才开始盈利,所以酒店行业必须是个长远发展的产业。

如果非要做个类比的话,我们觉得还是和那些长远发展的行业相比会更合理一些。

拓展子品牌,服务不同人群

天下网商:来乐刻之前,我们也和很多使用乐刻的朋友聊了下。他们有些遇到过办了卡但健身房跑路的情况,所以选择乐刻觉得很安心。但有些特别专业的健身朋友,他们觉得现在乐刻的设备不是特别专业,乐刻是否就此推出了一些新业态来服务更专业的健身人群?

韩伟:我们现在不仅有乐刻健身房,还做了FEELINGME私教馆,FEELINGME提供的就是私教服务,而且是包月私教的形式,单月价格大概在2800元左右,用户可以无限次来上私教课。这样用户的月消费频次能拉到11~12次。

天下网商:现在乐刻教练有多少人?这些教练是从哪些地方吸收过来的?

韩伟:目前乐刻大约有1万多名教练。一部分是传统健身房教练,另一部分是乐刻自己培养的教练,还有一些是会员成了乐刻的教练。我们每个月发给教练的课时费都在1亿元左右。

天下网商:乐刻进入健身行业后,教练的薪资水平提高了吗?

韩伟:从行业角度看,乐刻教练的平均工资一定比行业水准更高。而且我们教练的收入来自课时费,而不是销售提成,和传统健身房有很大区别。

天下网商:除了FEELINGME,乐刻还做了很多子品牌,比如瑜伽品牌馆“YOGAPOD小瑜荚”、健身子品牌“闪电熊猫”,发展这些业务是出于哪些考虑?

韩伟:我们是从用户角度出发来考虑。有些用户希望能有24小时营业,离家近还方便的健身房,能随时去跑跑步、撸撸铁,或者随时上团课放松一下,这是他们的一种诉求。

还有些用户想要对自己的健康照顾得更好,让健身效果更明显,而且他们手头比较宽裕,就会请私教。另外,有些女性用户就只想练瑜伽,她们没有使用跑步机的需求,还希望能经常在瑜伽馆排课,并且环境相对封闭一些,不想和其他人混在一起,所以我们就开了瑜伽馆来满足她们的需求。

在一二线城市,我们乐刻的模式基本可以满足各种用户需求,通吃通打。但到了三四线城市,用户的需求就变了,在三四线城市,他们可能需要场馆更大一些的健身场所。

天下网商:三四线城市本身场地费也便宜。

韩伟:场地费便宜,但三四线城市健身房价格可能比一线城市还贵。以河北邢台为例,实际人口大概也就35万,但是健身房的收费比北京贵好几倍,大概要3000元~5000元,北京价格在1000元~2000元。你看邢台那么小,人数这么少,但当地健身人群要求更奢华,满足专业健身的诉求。

当然,在三四线城市,房租相对比较低,不像上海、北京那么紧张。人们可能更愿意把店面的窗口弄得大一些,而且因为城市不大,市中心相对集中,这样一来,健身房的辐射范围就更大了,人群也更集中。

在北京、上海,开个300~400平方米的店可能是最经济、效率最高的,但在三四线城市,开个500~600平方米的店可能更合理,所以我们会在三四线城市开闪电熊猫品牌店,其实就是在乐刻产品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变,以此来满足这些城市人群的需求,毕竟他们的时间不会像大城市里的人那么紧张。

天下网商:当越来越多人知道乐刻后,为什么不延续乐刻品牌名,而是做新品牌,这相当于套从0到1重新做品牌的用户心智渗透。

韩伟:首先我觉得乐刻的品牌认知不算高,只能算中等。其次,中国大多都是功能性品牌,严格意义上繁荣的品牌时代还没到来。

所以乐刻要先把功能性的问题解决好,比如离你家近、环境干净、服务周到、价格低、用户体验更好这些问题,都是在满足功能性需求。

私教馆、瑜伽馆、闪电熊猫所满足的需求都不一样,理论上是应该区分不同品牌,而且所有子品牌都要通过乐刻APP约课,所以用户也知道这是乐刻旗下的品牌。

找一群“外行”,改革“内行”

天下网商:我们发现乐刻的很多负责人是零售业、互联网行业出身的人,而不是传统健身房出身的人。

韩伟:是的,乐刻一开始招人就和传统健身房不一样,我们招了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迪卡侬这些不同领域的人才。在后台管理方面,我们请的是苏宁的高管;技术上,找的是阿里天猫的专业人士;还找了京东、物美的高管。我们都是在各个领域找到和乐刻工作维度相对应的、最专业的人来加入。

天下网商:相当于找了一群“外行”,改革原本的“内行”?

韩伟:当一个行业物种发生变革的时候,不太需要传统能力。例如马斯克做新能源汽车,他和传统车厂完全不一样。传统车厂关注的是发动机怎么咬合得更好,可马斯克做的是新能源汽车,重点在电池上,所以他得请懂电池的人。传统车厂造车可能要用成百上千个零件,但是马斯克认为没必要那么麻烦,他用到的是像一体化锻压机这样的设备和相应的技术。

乐刻的模式和传统健身模式不完全一样,所以我们更多地会去学习华为、阿里、腾讯、百度这些企业,我们很早就开始关注胖东来、物美、联想等这些知名企业了,对它们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反而我们不太会关注传统健身产业的那些企业。

创业思年盈利,未来更比拼基础实力

天下网商:当时乐刻作为明星创业项目,融资时间也是整个消费市场比较好的时候,也拿了不少钱。乐刻的经营状况是从一开始就保持比较健康的状态,还是一直在投入,直到某一年发生了逆转?

韩伟:和同期的公司相比,我们的融资不算多。当时投资泡沫很大,“编个故事”估值就到10亿美金,甚至可能被巨头收购。当然和传统健身行业比,我们融资情况不错,但实际上从融资规模看,我们还是比较老实本分。

乐刻是在资金不算绝对充裕但还算可以的情况下,踏踏实实地做业务。要是比业务健康度,我们比同期的公司强太多,很多同期公司都运作不下去,后来都被市场淘汰了。

天下网商:你其实是互联网出身的人,为什么一开始就这么关注门店细节,是因为当时融资没那么多,还是因为自营的原因?

韩伟:我认为这是大家对商业本质的理解问题,我觉得必须给用户提供物超所值的服务。消费者需要健身房干净清洁,虽然我可能不专业,但我会请专业的人来解决清洁问题。消费者还对器械配比有要求,那我也请最专业的人来做好器械配比。

天下网商:如今资本泡沫褪去,现在创业者变得更加理性和务实,也有不少人研究乐刻的经营模式。对乐刻来说,这些后来者也会构成挑战。类似茶饮行业,有的品牌盘踞北方市场,有些品牌扎根南方市场,都有区域性品牌。面对这些竞争对手,乐刻如何看待?

韩伟:乐刻模式的护城河非常深,我们有两层门槛,一层是线下建立起像麦当劳那样的规模化管理门槛,另一层是线上要解决数字化中台的问题,这两层门槛加在一起,单突破其中一层的能力都很难,更别说同时突破两层了。

当前在全国各地确实出现了类似乐刻模式的竞争者,未来竞争就看谁服务更扎实、中台建设更好、供应链管理更完善。

冲击万店规模

天下网商:从中台建设维度看,现在随着AI能力的强大,未来这方面的能力,其他竞对是否能很快从时间上追平乐刻之前探索的进程?

韩伟:理论上一定存在这种可能性。如果其他选手的AI技术足够发达,又有乐刻现成的模板,有可能一天就能把乐刻的中台搭建起来。

但乐刻不只有数字中台,还有健身学院,在教练输入和教练培训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在运营管理标准化和连锁化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我们的门槛还有很多。

数字化中台不是一个绝对的门槛,只是现在相对的领先优势。但随着门店不断拓展,在用户心智中建立起的优势,以及因为健身是一个多元角色参与的活动,最后形成的那张网才是最厉害的。到最后,谁拥有了这张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行业的话语权。

天下网商:现在乐刻也进入了健身相关产业,会切入上游供应链吗?

韩伟:我们正在切入门店装修、器械制造等产业,会投资工厂来推进这个业务。比如健身器械产品,可能会通过规模化把生产成本降下来,通过规模化带来整个市场的改变,保证乐刻整体的品质。

天下网商:乐刻的目标是万店规模,目前全球有万店规模的健身房品牌吗?

韩伟:目前还没有,海外门店最多的健身房品牌门店数大概在5000家左右。

天下网商:公司现在有多少人?

韩伟:算上公司员工、直营店店长、教练,大概有1200人左右。

天下网商:1000多人是中等规模的企业,你组建自己班子的时候怎么选人?怎样避免大公司病?

韩伟:选人很重要,乐刻的底层价值观是“利他向善”。这个人不能是利己主义者,而要是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做出贡献的人。其次,他的性格必须向善。在这个基础上,尽可能找专业能力强的人,这就是我们选人的标准。

天下网商:你觉得乐刻未来发展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韩伟:首先肯定要苦练内功,把基础工作做扎实,稳扎稳打地经营,不能盲目自大、膨胀,别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不然最终会被时代淘汰,所以一边好好经营,一边避免膨胀,这是必须要做到的。

创新能力很关键。解决一个组织或企业的创新问题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大家对创新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就拿诺基亚来说,为什么当时它跑不赢苹果?有人说诺基亚资金充足,要是和苹果一样去搞研发就能跑赢,但这种对比其实不公平。在诺基亚如日中天的时候,可能有上千个像苹果那样的创业公司,只是大家发展方向不同,最后只有苹果胜出了。

所以不能简单地问诺基亚为什么能打败苹果,实际上这个问题就变成了诺基亚要跑赢上千个创新者,一个组织凭什么能跑赢上千个创业者?这就是组织解决创新问题的难点所在。

乐刻面向的是消费者市场,这个市场门槛相对较低,单纯开一家店不难。但目前这个市场的产能供给很不合理,比如没有好的跑步机厂家、器械厂家、专业的保洁公司等。在这样低门槛环境中,乐刻要保持绝对领先、一直胜出,就需要有创新的基础能力,这就要求乐刻的组织基础要非常扎实、本分,保持利他向善等基本素养,然后再去解决创新活力的问题,这对乐刻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天下网商:你在创业过程中追求的是什么?

韩伟:我不太从维度去区分问题,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事就是有挑战。比如解开一道数学题能给我带来很大的愉悦感,把一件事情想明白了也会让我很开心。我更追求“山在那里”的挑战,而不是单纯追求登顶的结果,这是我的性格底色。

所以我觉得创业是一件充满挑战的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乐趣。很多人过于追求结果,我不是一个追求结果的人。

注:文/天下网商,文章来源:天下网商(公众号ID:txws_txws),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天下网商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