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AI崛起为众多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潜力与动力,同时技术成熟度、数据安全、监管体系等因素也在直接间接地影响AI项目的商业价值和投资回报率。投资人们如何看待AI在产业中的应用价值与投资价值?什么样的团队更容易在AI时代获得成功?面对AI发展的全球竞争,中国AI企业面临哪些暗礁,又该如何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
在2024亿邦产业互联网峰会上,东方富海合伙人周绍军、青蓝资本管理合伙人任刚、无届创新创始合伙人蔡景钟、胜辉资本高级合伙人丁勇吉就以上问题发表进行深入讨论。主持人为盛景网联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刘燕。
东方富海成立18年,基金规模近350亿,投资项目超六百个,2015年开始布局AI,目前在AI+医疗、AI+安防、自动驾驶等领域多有布局。东方富海合伙人周绍军认为,所谓大模型,是希望用一个通用模型解决很多应用场景的问题,所以AI时代需要技术与行业都很强的创业团队,如果团队仅懂AI不懂行业,很难跑出来。这也要求投资人加强对人的甄别,对团队的甄别。
青蓝资本一直关注软件、软硬结合的数智化、技术跟产业结合的项目,本轮AI浪潮中,青蓝资本在基础大模型、AI+软件、AI+硬件等领域都多有布局。青蓝资本管理合伙人任刚认为,面对AI这种大机遇,创业者应该立刻拥抱,同时客观认识AI发展进程,作出相应应用,全力拥抱,沿途下蛋,顺势而为。至于中国市场的AI发展机会,任刚指出,一个机会在软硬件结合方向,因为中国客户更愿意为一个“智慧”硬件买单。另一个机会是利用AIGC技术做新一代的服务企业,通过使用AI技术实现效率、成本、效果上的颠覆式领先。
无界创新一直关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投资。无届创新创始合伙人蔡景钟认为,从产业角度,看看中国有哪些产业高度分散,互联网也没能完成改造,这里一定有一些关键点没有突破,到了AI时代,AI有机会实现新的突破,也有机会重构整个产业。
盛辉资本一直以来扎根产业投资,在生物医药、消费、科技、供应链领域都有长期布局。胜辉资本高级合伙人丁勇吉认为,AI不仅会重构ICT软硬件行业,更重要的是在产业上带来更多革命性变革,让很多行业从产品销售逻辑转向服务逻辑。产业还有很多未被满足的机会,在这些方面成功概率更高。
盛景网联基金规模130亿,覆盖上市公司245家,同时拥有一套“CIC产业孵化”方法论,助力AI与产业双向奔赴,共同成长。盛景网联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刘燕认为,今天的AI创业已经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要抱团取暖;将优秀企业(上市公司、产业集团、独角兽)的产业能力等隐性资产最大化,并将大企业的战略刚性、机制刚性等隐性负债最小化,是“大手拉小手”联合创新创业的完美组合。盛景也呼吁更多的产业大咖和科技新锐携手共进,这样科技和产业才不是两张皮,而是双向奔赴。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在不影响原意的基础上,由亿邦动力编辑整理。
以下为对话实录:
1、AI+产业的市场前景
刘燕(盛景网联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亿邦动力主办的这个论坛。我们这个环节是“如何看待AI在产业当中的投资价值”。投资领域有个说法是“无AI,不投资”,今天很高兴和我们在座的嘉宾一起,坐而论道。
进入到我们的话题环节,第一个话题是:各位投资者在AI赛道上面是有哪些布局,以及如何看待AI+产业的市场前景?
我们首先有请东方富海的合伙人的周总。周总是投资领域的产业大咖,有二十多年的投资历史,跨越了技术和产业的各个周期。在这样一个AI浪潮时代,周总对这个话题有怎样的思考和见解。
周绍军(东方富海合伙人):大家下午好,我是东方富海的周绍军。东方富海成立18年,总部坐落于深圳,管理基金规模近350亿,投资项目六百多个。这也是我从事投资行业的第24个年头。我们在2015、2016年开始进行AI投资。今天是一个大模型的时代,我们在AI+医疗、AI+安防、自动驾驶这几个领域投了非常多的项目。
所谓大模型,就是希望用一个通用模型解决很多应用场景的问题。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怎么进行投资?对我们投资人也是一个新挑战。我先简单介绍这么多,后面我们还可以进行更多互动。
刘燕:好,谢谢周总。在产业赛道,除了大模型,垂类模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和赛道。下面我们有请青蓝资本的任刚任总分享一下,他们在AI赛道上有些什么样的布局,以及他任何看待对AI+产业赛道的前景。
任刚(青蓝资本管理合伙人):谢谢刘总,我是青蓝资本的任刚。我们基金主要的投资方向是软件、软硬结合的数智化、技术跟产业结合的项目。
AI技术经历了几代进步,最近三、四年大模型技术崛起带来新的投资热潮。我们这一轮投资了基础大模型公司,也投资了AI与软件结合、AI与硬件结合的公司,主要用在制造业领域,例如新能源和钢铁行业。
我们认为AI可以应用的领域是和AI的能力进步密切相关的。著名认知科学家卡尼曼提出,大脑思考可以分成快思考、慢思考两个部分。大模型这几年迅速做到很高水平的是快思考部分。快思考有些类似知识压缩,大模型读了万卷书,可以迅速解答知识型、常识性问题。在知识领域,例如客服、企业内部知识库,大模型都做得挺好。
另一部分是慢思考,这部分大模型原来做得比较差,直到今天还没有完全解决。但最近有了一些明显进展,比如OpenA最近发布的o1模型正式版,明显提升了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能力,加强了思维链、强化学习等技术的使用。
大模型现在处于什么状态呢?能干一些知识型的事情了,同时在深度智能上正在快速进步。我认为面对这种大机遇,大家不用等,应该立刻去拥抱AI,但是也不用对它期望太高,现在它还不是万能的,是在快速进化中的。
AIGC像一个征程,在这个征程中,AI能力到达什么水平就去做相对应的应用,全力拥抱,沿途下蛋,顺势而为。
刘燕:好,谢谢任总的分享。任总也谈到OpenAI o1在思维链上的进步,这确实跟传统的知识图谱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会形成更多端到端的思考。这对于产业链里的应用会是一个大的跃迁。当然,这只是开始,企业家应该全力拥抱,沿途下蛋,去探索产业和AI的结合。非常精彩的分享,谢谢任总。
下面话题,我们给到来自于无界创新的蔡景钟蔡总。蔡总来自产业,之前在五星控股,对产业有非常深刻的认知。从产业迈向投资,尤其在AI这样一个浪潮当中,我们也听听蔡总跟大家有哪些心得想要分享。
蔡景钟(无届创新创始合伙人):大家好,我是来自无界创新的蔡景忠。我在十多年前参与汇通达的创立,后期一直做天使投资,focus在产业互联网这个领域。关于今天这个话题,我自己也在想,从原来的互联网时代进入到AI时代,到底什么变了?我们现在做投资,创业机会在哪里?我感觉最大变化就是机器实现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的跨越。
我们原来的产业互联网,比如找X网,都是人找货。我们代替业务推广人员去线下、去跑腿、去拓客。产业互联网让拓客效率更高,交易效率更高,订单效率更高,履约订效率更高。大部分是代替体力劳动。
为什么后面很多公司都出问题?因为他们创造的价值太薄了。大家知道to B公司不能仅提供信息撮合,背后有很多专业服务的东西要提供,这也是AI的机会。未来我相信会有很多这方面的案例出现。
这几年我还是专注早期投资,方向一个是出海,一个是消费投资。
消费里有一个重要趋势是万店连锁。以前做1万家店,要用20年时间,现在奶茶、零食等很多行业几年就做到万店连锁,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化问题,背后有很多AI能力,让万店连锁变得简单了。
未来中国的商业升级,会有很多这样的机会出现在垂直领域,我们也将密切关注AI应用在传统行业中的变革与机遇。
刘燕:好,谢谢蔡总的精彩分享。不愧是从产业出来的,讲得非常通俗易懂,AI本质上是替代脑力劳动的过程。我们跟蔡总也很有渊源,因为盛景跟五星控股也是战略合作。
也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盛景,我们的基金规模大概是130亿,目前投资覆盖的上市公司是245家。像五星控股旗下的汇通达也是我们一起合作的产业互联网经典案例。
刚才蔡总也谈到了,过去是数字化,今天是AI化,可能有更多创造创意类工作被AI替代。确实,AI进化的终极形态将是AI agent,今天我们都在用各种APP,未来将是各种AI agent。
举个例子,我们已经看到在大消费领域,某日化用品公司已进行开始销售Agent提高销售效率,用过去累计的五六年三百多人的销售团队的数据训练的销售Agent,获客转化率达到12%-13%。
这是什么概念,真人销售顶尖top的获客转化率是15%,一般销售的转化率是7%。也就是AI销售Agent的能力虽然比top略低一点,但是已经远高于一般的销售。这就是很符合刚才蔡总说的,AI是个脑力劳动、创意、销售、店长、采购等领域的剧变,对各行各业都会带来巨大的机会,也值得大家去拥抱和关注。
好,谢谢蔡总。下面我们也把同样的问题问给盛辉资本的丁勇吉丁总。您在AI赛道当中有怎样的布局,如何看待AI加产业的未来布局?
丁勇吉(胜辉资本高级合伙人 ):谢谢刘总。大家好,我是胜辉资本丁勇吉,胜辉资本做了小二十年投资,也是一家一直以来扎根产业的投资机构。特别是在生物医药以及消费、科技、供应链领域,长期从产业角度来布局投资。所以我们对AI的研究,也是从赋能产业的角度去布局。
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到大模型,我们看到AI不仅会重构ICT软硬件行业,更重要的是在产业上带来更多革命性的变化。很多行业从产品销售逻辑变成服务逻辑。所以我们在产业投资的过程中,非常积极地聚焦于我们长期熟悉的产业,不断去布局跟产业相关的AI技术以及团队。谢谢。
刘燕:好,谢谢丁总的分享。丁总也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AI对很多产业不仅是赋能,甚至会产生颠覆,很多产业的商业模式和业态都会发生很大转型。
有句话叫“前沿科技,未来产业”,那我们怎么解读这句话呢?我们喜欢的解读是:科技有着无尽前沿,但都是产业的场景。产业有着无尽的未来,都需要科技的赋能。我想跟丁总讲的这个观点也是不谋而合。
今天来了非常多的产业界人士,从产业到AI,怎么帮助AI能够更好地找到产业场景,盛景也有很好的方法论叫“CIC产业孵化”,就是跟产业大手拉小手,进行共享和创新,帮助大量产业去实现第二曲线。
2、如何提高AI投资的成功概率?
刘燕(盛景网联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我们的下一个问题是,如何从科技创业的角度来看待AI。
国家政策倡导要投早投小,但是我们都知道,投早投小面临很大风险,各位都是在科技赛道、创业赛道、投资赛道经历了起起伏伏周期的投资人。面对AI赛道这样一个新趋势,投资人应该如何提高AI投资的成功概率?希望大家从创业的角度和科技的角度做一个交流和分享。
这个问题我们先给到东方富海的周总。
周绍军(东方富海合伙人):我主要投早期,早期的失败率是非常高的,80%的失败率跟90%的失败率没有本质区别。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核心还是要挑到胸中有星辰大海,创业初心非常正的创始人。
回到AI这个话题,它有一些比较复杂的纬度——2016年我们开始投资AI时,我们就发现,创业团队如果仅懂AI不懂行业,很难跑出来。
比如我们投过一个杭州AI医疗公司,它通过AI提高肿瘤筛查效率——原来医生通过看片去筛查肿瘤。现在将上百张CT放在机器里,十秒钟不到全部筛查完毕,医生只需要签字确认。这个团队既有医生,又懂技术,这样的团队成功概率就会大一些。
另外我们也投了一个AI+安防的团队。在安防领域做应用,到了一定阶段,团队里必须要有跟政府、跟大B端打交道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所以大模型时代在找人方面同样有不一样的挑战。
我们把AI分成AI for Science,AI for软件,AI for硬件。前不久豆包收购了一家耳机公司,这是一家硬件公司还是一家AI公司?我的理解,实际上它是一家硬件公司,但是AI给它做了赋能。
另外我们投了一个产业互联网公司,前几年就开始用AI逐步取代客服,还可以帮用户去做品类对比。这家公司是一家平台型公司,还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呢?这又是我们在选择项目时看中的一个点。
所以对于刘总的问题,我认为,从早期投资来看,失败是大概率事件。作为投资人,我是做好这种心理准备的。但是我要保证通过小比例的成功获得极大的成果,拿了上百倍、上千倍的回报。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人的甄别,对团队的甄别。AI的时代需要一个技术+行业都很强的团队。
刘燕:好,特别感谢周总的精彩分享,我非常认同周总的这个观点,投早投小首先是看人和团队,团队既要有在技术领域的专业know-how,也要有产业领域的专业know-how。
今天我们说起“传统”这个概念,它不是一个贬义词。传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有规模,有成熟的客户和成熟的需求。创业最难的是找到核心客户、核心需求,所以如果有机会跟传统行业做结合,就意味着技术正在作为新质生产力去改变了一个产业。
好,同样的问题,我们问一下青蓝资本的任刚任总,对于投早投小,您是怎么理解和看待?
任刚(青蓝资本管理合伙人):非常赞同刚才周总说的,投资本质还是在投人,能把事儿想清楚、并且有执行能力的人。
补充一点,大模型领域找人挺难的。现在大家都在抢人,开的薪资非常高,因为懂大模型技术的人还是太少了。大模型技术是最近五六年因为OpenAI才火起来的,学习和研究大模型技术的人,很多是这几年刚毕业的博士生、年轻教授,有技术积累的人才数量并不多。
但是我觉得,AI+产业要找的人不一定是那种技术特别厉害的人,相反他应该是能跟踪最新技术发展,对模型能力有准确判断,知道怎么去用,对AI和业务结合的方法有准确判断和执行能力的人。我觉得找这样的人就行。不用去跟大厂、大模型创业公司去抢顶尖技术人才。
刘燕:好,谢谢任总的分享。任总其实谈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AI时代挖人的难度会变得更高。比如美国有超过1000名AI学者且一半以上在企业,中国只有200多人;因此,相对与美国,从绝对数量上中国存在AI人才储备不足、同时中国的人才大多数来自科研场景而非企业,因此AI创业团队商业化的认知薄弱,且产业化的资源能力严重不足,这导致大量的AI创业难以成功掉入“死亡之谷”,同时产业及场景无法被有效的AI产业化;
如何有效破局,激励大量的来自科技和产业的人才进入AI创业赛道,不断扩大水源涵养池,同时帮助AI创业者建立有效务实的商业化认知体系,更帮助建立产业化合作的能力和机制,助力各产业全面实现以AI为核心技术支持的新质生产力,盛景也在积极致力于推动“AI科创”的政策推动的谏言献策,以及前面提到的CIC产业孵化的产业合作。
也就是,今天的AI创业已经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要抱团取暖;将优秀企业(上市公司、产业集团、独角兽)的产业能力等隐性资产最大化,并将大企业的战略刚性、机制刚性等隐性负债最小化,是“大手拉小手”联合创新创业的完美组合。也呼吁更多的产业大咖和科技新锐携手共进,这样科技和产业才不是两张皮,而是双向奔赴。谢谢任总。
下面同样的问题,我们问到蔡总,关于投早投小,您作为产业界出来的资深人士,怎么理解和看待?
蔡景钟(无届创新创始合伙人):投早投小,如果从纯投资的角度来讲,本质上是投人。
最早在硅谷就有这样一个规律:我给你100万美元,占你八个点。投资人锁定的是一批人,一条赛道,把最优秀的人投一遍。这是一种投早投小的打法。
从我们的角度来讲,从产业投资人的角度来讲,我看好哪种呢?我看好的是,通过AI解决行业关键问题,让创业公司能够成长1000倍,我们赚100倍。我们看的更多是这样一些创业公司。
刚才我也讲到,很多行业都很分散。为什么这几年很多行业出现动不动就出现万店连锁?背后都有逻辑。打个比方,那种零食店为什么能够爆发式增长?因为原来巡店要靠有经验的人一家一家店去跑,现在有了智能巡店工具,他不需要出差能够解决这个重要问题。所以这个行业能够迅速发展。
原来很多问题要靠人去检阅、监督、管理,现在可以用人工智能去替代了原来的人工,这里面就会出现很多大的机会。
从产业的角度,我们就是看中国还有哪些产业高度分散,互联网也没有把他们改造起来,它们一定有一些瓶颈,有一些关键点没有突破。到了AI时代,AI有没有机会?我认为这样的机会在中国仍然还有很多。好,谢谢刘总。
刘燕:好,谢谢蔡总的精彩分享。蔡总从产业出发,特别务实地讲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回到事物的第一性原理,不管技术怎样演进,终究要体现在成本和效率上。
尤其是我注意到,蔡总反复谈到,在大量人力密集的地方,是否有机会用AI极大提高效能。这就谈到AI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AI agent、AI数字人。
例如我们投的政务领域的AI数字人,特别具有未来启发意义的,这项费用支出不是政府的技术费用,而是用人力资源费用支出进行AI数字人采购,或者准确的说是“雇佣“。同时政府的费用支出要有政策依据,为此,深圳福田专门出台了雇佣数字人的法律政策。更有趣的是,“如何雇佣政务数字人”这个政策是谁出的呢?是AI数字人出的,这意味着我们真的开始进入“硅基碳基”的混合雇佣的新时代。
好,下面同样的话题给到盛辉资本的丁总,您是怎么看待投早投小?如何提高投早投小成功率?
丁勇吉(胜辉资本高级合伙人 ):谢谢刘总,提高投早投小成功率是投早期机构一直追求的一个目标,客观上是比较难的。那么在AI这个方向,是不是有可能提高成功率?
面对这几年的AI大模型发展趋势,我的一个看法是,早期AI大模型项目,一出来估值就已经很大了,所以如果投早投小都想做到,从大模型这几年来看是很难的。那么看看未来,我们觉得机会还是非常大的,或者说未来AI和产业的结合,是我们投早投小的重要机会。
我们的观点还是,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核心要求是团队既有AI背景,又有产业背景,这是我们更看重的。当然,我跟蔡总也有共同的观点,我们认为产业还有未被满足的机会,还有重构的机会,可能在这样的方向上,会有更多的一个成功率。谢谢。
刘燕:谢谢丁总的分享。确实要提高投早投小的成功概率,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刚才丁总谈到了AI跟产业结合,我非常认同。盛景也在这方面有所布局,因为今天我们会注意到,在AI与产业的结合中,除了要验证技术概念,还需要验证商业概念。
很多时候AI进入一个产业,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不是你的AI同行,而是这个产业里原有的客户和原有的认知。哪怕他非常低效,但是他过去被验证过,是有效的。很多时候如果你不能了解它,你就很难进入它,更难去改变它。
Ai创业商业化,不仅要做产品研发,更要做客户研发;帮助AI创业者从基于“创始人信仰”的客户需求设想,转变为“基于证据”的客户需求验证,在这些方面,我们也在跟清华、北大、中科院做一些“AI极简增长加速营”,通过”核心客户、核心需求、核心产品、核心销售系统“商业的顶层设计,确认科技产业化进程中的关键任务、明确关键人才,助力精益创业,烧脑不烧钱,帮助创业者进行“商业概念的验证”,提高创业的成功概率。
3、中美AI投资的异同
刘燕(盛景网联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好,下面我们进入到最后一个问题,因为时间的原因,最后一个问题大家可以回答得简短一点。
谈到投资,我们往往会对标美国,那么在对标美国的过程中,中国的AI投资有哪些借鉴,又有哪些不同,各位嘉宾大概用1到2分钟讲一个关键点就好。依然周总开始。
周绍军(东方富海合伙人):其实是相当不同的。在美国,美国创业你做A我就不做A了,我就去做B。中国创业比较雷同,你做A,我要比做一个比你更好的A。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不同是,很多人喜欢用美国的估值方式来看中国创业公司。比如英伟达有上万亿的市值,很多人就认为,我在中国投一些芯片公司,也会有上万亿的机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误区。如果你在中国投资,在美国上市,也许有这样的机会。但如果你在中国投资,在中国上市,你脱离了A股去看企业的估值,是不一样的。
现在很多企业一出来就是十几亿估值,我们觉得这里面有很大的问题,成不成功可能要到几年以后,公司真的能够走向资本市场的时候,才能够去做一个结论。所以我觉得美国跟中国在投人工智能方面,这两个方面非常不一样。
刘燕:美国更看客户,所以容易差异化。中国更看竞品,所以容易同质化,是吗?OK,这确实在中美特别不一样的地方。同样的问题问到任刚任总,您怎么看待中美在AI投资领域的异同?
任刚(青蓝资本管理合伙人):中美市场不一样的可能更多一些。
SaaS软件投资时,很多公司希望copy to China,把美国模式搬到中国来,后来发现不可行。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软件市场环境跟美国差异很大,尤其是客户对软件产品定价的认识。
在美国,软件产品是按价值定价的思维模式,要看软件给企业带来多少收益。例如软件给企业带来1000万收益,企业觉得花200万不算多。中国市场是按成本定价的思维模式,例如看你派了几个人来干活,这些人天的成本是50万,那我付你70万已经不少了。定价逻辑不一样。AI企业,在中国市场也会面临类似的难点。
但中国市场有自己特色的机会,例如软硬件结合的方案,客户更愿意为一个“智慧”硬件买单。另一个机会是利用AIGC技术做新一代的服务企业,通过使用AI技术实现效率、成本、效果上的颠覆式领先,打败传统公司。
刘燕:对,任总讲讲了一个很残酷的过去,SaaS时代几乎是哀鸿遍野,所以在SaaS投资时有句话叫“SaaS已死,Bus已来”。SaaS是工具,Bus是交易。同样在AI时代,如果AI只是作为工具,可能又会重蹈SaaS的覆辙。这在美国成立,但在中国真的不成立。
所以在中国投资AI,我们有个提法是:“AI创业应该是包工头模式,包工包料包结果。”你不是提供了一个工具,而是为一个业务结果去负责,这个时候才有大概率在中国取得成功。所以我非常认同任总的观点。
好,同样的问题,我们问一下蔡总,您怎么看待中美AI投资的差异?
蔡景钟(无届创新创始合伙人):其实中国最好机会还是在垂直应用里。我们本身数据积累比较多,在这上面长出一些模型,还是有竞争力的。
前两天我也参加了一些会议,发现很多外国人找过来,不是来找我们的产品,而是看中我们特有的一些数字化工具,我们先把这些工具软件出海,未来会带动这一块发展。
所以我的观点是,我们中国的优势应该是在一些垂直应用里找机会,跟垂直应用结合,这是更大的机会。
刘燕:特别棒。好,下面是丁总。
丁勇吉(胜辉资本高级合伙人 ):我非常赞成任总的观点,另外我们认为,更大的差异体现在底层技术上,虽然科学是无国界的,但底层的、基础性研究上,我们的差异还是很大。在这方面,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资本。
当然,我们在产品、市场、商业模式上,也有非常大的差异,那就一定要走适合咱们中国特色的AI发展路线,这是我们的观点。
刘燕:好,谢谢丁总。在AI狂飙大时代要有耐心资本,而且要走中国特色之路,特别棒。非常感谢各位嘉宾的智慧与碰撞,也感谢各位来宾的共同参与。
无论如何,我们已经进入到叫“AI一天,人间一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刻,每一个产业都值得用AI重新做一遍,也希望我们有机会产生更多碰撞,实现更多合作。好,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