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获客线索量排在前列的竹子买车,新媒体线索进入系统后,当月到店转化率已超50%。
如果你点进竹子买车直播间,会看到每辆展车上方指示牌显眼的“首付888”、“车价再降20%”等字样。
这不是为到店顾客准备的展厅,而是致力于锁定意向客户的获客直播。主播的每一句话在介绍车辆的同时,也在筛选真正愿付10万元购车的精准客户。
今天见实约竹子汽车集团首席科技官、竹子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刘毅聊的,就是这套渗透在直播话术、AICRM系统、AI外呼质检、线上邀约、到店核销等线索承接全链路中每一环节的系统。
如在时效上,线索10秒进入CRM系统后,门店须在20分钟内跟进,否则将流转至下一个团队;
在客户打标方面,利用模型识别客户语音,重新分配承接资源,比如将在多个主播、短视频中重复留资的客户标记为最高意向的S级。并通过系统,实现对S级客户7天内必须邀约到店(否则流转至第二团队),14天未成交则触发第三轮承接的自动流转分配。
这种无限内卷机制,将到店成交率推至了35%,高峰时甚至超50%,大几千万投流费也跑出了正向ROI。更为难得的是,每月单私域有100-200台车成交,相较于几个人的运营团队和研发投入,回报率同样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见实和竹子的这次完整对话梳理后有近1.5万字,本文先行释放了部分精彩内容,完整版内容和更多线索转化洞察欢迎大家文未加入见实会员查看。
同样,见实还安排了见实会员们于7月15日下午,去往成都竹子买车总部,实地游学,详细聆听直播线索获客玩法和3层私域闭环模型 +后链路转化系统运营细节。欢迎一起,见实会员都免费!
现在,让我们回到对话中来,看看低频高客单价的汽车品类,是如何提高到店及后续转化的,如下,enjoy:
01
主播每一句话都在筛选客户
见实:你们现在的线索转化率能达到多少?
刘毅:线索到成交的转换率是1%左右(100条线索成交1台),线索到店后收定金的比例最高可以达到50%以上,平均在35%左右。
且线索进入系统后,最快的话当天或一周内被邀约到店成交。每一条线索都会由机器人挖掘,10秒左右进入系统,我们要求门店20分钟内跟进,不跟进就流转给下一邀约销售。
见实:在新车汽贸领域,竹子买车的获客线索量处于头部?
刘毅:对。除了大几千万的投流外,主要看几个关键动作。
首先,我们从主播环节就开始前置筛选客户,主播说的每一句话都在筛选客户群体,都在传递他想要什么样的客户。每辆车摆放位置,都要考虑主播介绍完一辆车后,切换到下一辆车时,拍摄出来的画面品类是否丰富,背景和物料是否符合直播场景。
因此,主播要特别了解客户心理,才更容易吸引精准客户,也才知道直播时如何将线索承接给后端的邀约销售人员。一般情况下,腰部主播一天得获取三五十条左右的线索。只能说,好主播是筛选,而不是培养出来的。
其次,直播获客时,每台车的价格折扣、与金融产品的搭配,也会直观、有吸引力地前置到直播间。
卖车需要人、货、场三要素齐全,主播直播时就是“场”。之所以要放大具体车辆的价格折扣、核心卖点,就是为了以车为导向,吸引对具体车辆感兴趣的精准客户。
还有竹子的后端链路系统,让每个数据都一目了然,再加上管理策略,能在各个环节最大程度提高效率。
比如,在“竹子助手”,能看到每辆车的进价、直播价、最低卖价,以及车辆停放位置、车架号、生产日期、颜色、外观内饰情况、需要签的合同类型、开票时间等所有细节。包括金融算价,做多少期分期、首付多少、分润多少,都写得清清楚楚。
既然抖音等平台的商业化趋势无法避免,那么比拼的关键,将越来越取决于后链路的转换能力。
见实:线索进入系统后,你们怎么提高转化率,抵消大几千万的投流费用?
刘毅:线索进入竹子新媒体运营系统后,会根据策略自动分配给邀约销售团队,然后外呼、预约、到店核销、转换成交。
在汽车行业,成交有几个恒定指标:
要转换成交,须邀约客户到店;要客户到店,需要有足够多的预约量、外呼量。
在竹子,约3个客户上门能成交1个,打100通外呼大概能预约3—4个客户。
所以整个逻辑是数学算账:
根据投流成本、单车利润,计算需要多少线索、打多少外呼,投流成本占比越低,盈利可能越大。所以我们每一分投入都要求线索回来的ROI(投资回报率)必须为正,根据市场动态随时优化。
比如,为了提高客户邀约到店后的转化,我们将内循环策略设定为按每半个月销售结果排名,前50%的人获得线索分配资格,如果销售前半个月没有业绩,就只能去公海捞线索,这样难度会大很多。
这就要求销售必须做好每一个过程数据,比如当天要打多少通外呼,有效外呼(30秒、90秒以上)要达到多少,预约到店量要达到多少。管理者每天会对外呼情况排名,最好的和最差的管理者都有奖惩措施。当然相应地,成交之后,销售团队能拿走70%的收益,动力也很足。
02
3层闭环,私域成交占比10%
见实:私域在你们公司的战略位置如何?
刘毅:现在,成都店每月通过私域促成一两百台车成交,占总交易量的10%左右,几个人的运营投入和研发投入带来的回报率显著。
总的来说,主要有三种私域运营模式:
第一种针对广泛的中低意向客户,已经形成了闭环:自动建群——分发内容——结合小程序(含车源、比价、特价车、福利等功能)吸引客户——数据回传至CRM系统——通过企微提醒销售跟进。
第二种是“老带新”,所有交付的工单,客户必须先添加竹子科技老带新运营的企微号,工单才能继续流转,因此几乎100%覆盖了老客户。
这样设置后,无论是一对一有温度的运营(节日慰问、由主播录制生日祝福语),还是推送特价车信息和老带新奖励(如油卡、现金),客户体验都更佳,留存率也更高。
第三种是成交后的多对一服务群,类似新势力车企的服务模式,客户支付定金后1分钟内完成建群。主要由系统自动抓取信息,在企微建外部群,拉入售后服务人员、投诉客服人员、销售及其管理者,再由销售拉客户进群。
进群后,群规则、欢迎语同样由机器人设置,群内置入“车小白智能体”客服,能精简准确地回答问题,且足够“拟人化”,难以察觉是机器人。例如客户咨询修车、保险、按揭还款等问题,智能体都会引导处理,既保证服务及时性,又降低了团队的时间成本。
见实:你经常提到你们的数智化协作平台,实际发挥了很大作用?
刘毅:在业内有一个重要指标:客户留资后30分钟内被销售人员跟进触达,与24小时内跟进触达相比,转化率是后者的三倍。
在我们搭建的ICP数智化协作平台中,内部人员分为邀约(合伙人)、谈判师(合伙人)、主播、自播、牌证、金融、保险等八个角色,每个角色按贡献价值获取回报(例如邀约占业绩的52%),流程清晰,各司其职。
这就导致,在线索价值的挖掘和转化效率上,新媒体后链路系统跟传统4s店的机制完全不同。
比如,4S店(不包括新势力)习惯把一条线索分给某人后由其搞定。但基于抖音等平台的算法推荐,在多个主播或多个短视频里重复留资的客户,意向等级无疑是更高的,且投流费用也是双倍(多次留资意味着多次广告投入),所以应该实时分给不同人同时去跟进,形成内卷。
再比如,传统4S店的机制下,很容易出现员工刻意将高意向客户级别标低以免被快速流转、跟进的情况。但我们会通过ASR外呼语音转文字,再结合竹子科技自研的汽车行业小模型,通过历史数据进行微训练,对外呼内容进行语义理解,然后用内部的多个标签去匹配,从而判断客户是高级别、中级别还是低级别。
如果销售主观判断为低级别,而模型分析后认定为高级别,系统就会修改标签,重新流转分配。
例如,我们内部称为S级的高意向客户,要求必须在七天内邀约上门,若未邀约,七天后就会分配给第二个销售团队;如果七天内上门了但下一个七天未成交,线索就会分配给下一个团队。
而且,我们的系统能让每个数据透明化,让高管能随时查看、调整。
注:文/王欣,文章来源:见实(公众号ID:jianshishijie),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