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中国传统色推广人郭浩:以传统色彩美学 赋能品牌营销

亿邦动力 2022/12/16 12:25

【亿邦原创】12月15日消息,在平衡增长·2023亿邦未来零售大会上,中国传统色推广人、《中国传统色》系列图书作者郭浩发表了题为《未来三年,色彩时尚的明与暗》的演讲。他指出,中国传统色在未来三年会体现出“波涛汹涌”的营销价值,如果品牌和企业能恰当运用色名之美、色相之美、颜值之美,那么中国传统色将为企业同时赋能品牌价值和商品创意。

郭浩表示,就目前来看,将中国传统色运用至营销领域,已形成一定的效果和趋势。从今年流行“只此青绿”的国潮风尚,到林氏家居、花西子等成功运用传统色的品牌案例,都能够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对品牌和企业的价值。郭浩认为,品牌在使用中国传统色时,应采用中国传统色的规范色名,从文化共识的源头出发,激发消费者的共识与共鸣,通过优美典雅的色相培养消费者的美学自信,同时选择与品牌调性相符的文化特性代言人,形成美学经济的合力共赢。

同时,他指出,运用中国传统色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品牌凭空捏造传统色名称、调色不当或是选择了与调性和定位不符的代言人,那么这样的“营销鼓动”反而会对品牌价值起到负作用。品牌应当意识到,色彩是触手可得的工具,将成本集中于颜色本身的搭配和包装本身的设计,使其符合消费者的审美。

据悉,2023亿邦未来零售大会于12月15日在上海举办,本次大会主题为“平衡增长”。零售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盘之一,蕴含巨大增长潜能。但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平衡,打破,再平衡。每一个周期,都要经历冲突、矫正、迭代,但最终归于增长。在2022年末亿邦邀请20多位重量级嘉宾做客现场,将与众多优质平台、品牌、服务商,一同淬炼零售消费行业的底层洞见与实践经验,重新梳理众多新型关系,迎接存量时代的共同命题,探索动态平衡中的增长机会。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在场的朋友好,各位线上朋友好!

我今天跟各位分享的题目是《未来三年,色彩时尚的明与暗》。如果这几年各位刷抖音或者看小红书,或者打开Bilibili,可能会看到一些关于中国传统色的内容。为什么在两年前名不见经传的一个词汇——“中国传统色”,在最近一次次登上各大流量平台的热点,到今天又做了许多商业的结合,我想在这段时间里跟大家讲清楚:色彩如何成为时尚,时尚又如何影响商业。

大家看到的这个画面,一方面是我大概的日常工作。很多工作是要从典籍里面把中国的色彩考据出来,要把它的真相讲清楚。另一方面要用当下时尚的语汇、语境介绍给大家,所以大家管我的工作叫做“寻找失落的中国传统色”。

两年以前到今天我出版的六本书,都跟中国传统色有关,六本书也基本建立了中国传统色大概的谱系,从原来这个东西无从找寻,到现在慢慢找出来考据,建立这样的谱系。

我知道各位都是商业界的精英,传统意义上我去做演讲,一两个小时都会从中国传统色的考据讲起,今天不要这样了,今天我只讲干货。

我会围绕两个关键词来讲,一个是美学经济,一个是色彩时尚。

如果大家上网看,提“美学经济”提得比较早的一位是吴晓波老师,两年以前就在提美学经济。他提了以后,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印证,中国商业的确走到了这样的转折点,美学会成为赋能经济的重要助力。再向后回顾,我们会看到很多博物馆院的产品、商品,比如比较火的故宫文创,就是美学经济的尝试。最近国潮大火甚至火过头,国潮商品越来越多,国潮品牌越来越多,我甚至想是不是到了转折点。

今天我提出一个词,叫“色彩时尚”。我不只是提这样的概念,我会用商业案例讲这个概念到了什么状态,甚至要在今天现场解码色彩时尚的营销公式。今天是我第一次讲这个事情。

第一部分,如果大家和“色彩时尚”关联,会出现什么样的营销态势?我们今天重点讲两个品牌。

第一,9月份刚刚成功的案例,林氏家居和传统色的结合。为什么讲这两个案例呢?因为这两个商品卖的SKU还在爆。左边的沙发,我们命名为“桥下春波”,这是中国传统色、王一博和林氏的合作款,我们引入到中国传统色的案例上。

这个案例成功了,不管是品牌给我们的反馈还是我们自己监测流量,无论是销量还是网上话题数都达到了爆款级别。当然跟这款的颜色有关,也跟王一博有关。所以我会解构是什么关联形成了这样的爆款。

第二,10月份花西子和中国传统色的合作,推出了一组和传统色有关的唇纱,从退红粉到椒房殿。

各个流量平台的传统色视频,很少一部分视频是我们发布的,其他99%都来自于自来水传播,自发的二次传播变得非常正常。

我经常和合作的品牌和身边的同事讲,要注意色彩时尚的业态,这个生意是一个“美色”的生意。我拿林氏和花西子的案例给大家做一个样本,包括“美色”的这么几个部分:

第一个“美色”关键词:色名之美。中国传统色之所以火爆,跟名字有关。有人说,老郭我做了色彩漂亮的产品,我说你一定要出现中国传统色的文字,大家对中国传统色的色名特别感兴趣,失去了关联就失去了中国传统色的本质,失去了刷屏的关键。林氏抓住了“桥下春波”这个给他定制的色名。大家去看对桥下春波的解读,林氏做了一个很有意境、很美的色彩,当然这个色彩背后做过设计。这既跟林氏的品牌Logo色有关,也跟王一博的应援色有关,这样可以产生共鸣。

花西子推出了一个主打色:洛神珠,在《红楼梦》里面升华成了绛珠仙子,这是林黛玉的颜色。洛神珠这个颜色迅速蹿红。网上搜索“洛神珠”,就会出现花西子。今天看花西子又做了几组视频,在官方账号不断推出新的视频,怎么推后面也会讲。那么,它的流量密码在哪里?

第二个“美色”关键词:色相之美。中国传统色是独特的体系,要么来自于植物色,要么来自于矿色,跟化学的颜色有区别。我们拿化学的颜色模仿它,但传统色仍具备独特的色相之美。如果颜色抓得足够精准,那么色彩就会成为企业的印象。所以,“桥下春波”几乎成为林氏家居的标志色,“洛神珠”成为花西子的主打色。

第三个“美色”关键词:颜值之美,我刚才提到王一博在流量助推中起了很关键的作用,颜值确实是招人喜欢,这就是一个流量点。但这个流量点在花西子这不一样,花西子并没有使用所谓的顶流明星,他用的是什么呢?是中国歌剧舞剧团的舞蹈家。

他们是用的什么样的颜值之美?他们找到了中国歌剧舞剧院的首席唐诗逸老师、上海舞剧院的首席朱洁静老师。其实他们一直在用类似的颜值之美。据我观察,花西子的打法激发的流量不亚于林氏用到王一博,这就是流量密码:找到一个属性匹配的颜值之美,颜值之美的文艺范和洛神珠匹配,唐诗逸、朱洁静老师和花西子的品牌特性匹配。如果用心在行业属性里找到这样的颜值之美,就可以四两拨千斤了。

我们下面看看流量公式在哪里。我给大家看一个我最近一直在总结的流量公式:色彩时尚爆款的出现和什么有关?前面提到了三个,一是传统色的冠名,就是传统色的文字,企业和它之间有强关联,这个强关联就类似于,大家想到“桥下春波”,就能想到林氏产品品牌了。这其实就是懂得用颜色了,懂得用美学经济了,懂得用色彩时尚了。你想到洛神珠,在网上口碑很好,朋友圈很多人都在晒自己买了这个商品,你会看到洛神珠是花西子巧用的中国传统色的色名,这个色名会和花西子关联在一起,不是和我老郭关联在一起,这个传统色冠名很有意思。

加上设计的特殊的色值,每次会把色值设计得很精巧,中间怎么管理,打样开始跟成品的颜色怎么完全保持一致,这是我们的Know-How。

刚才我讲了颜值。我不愿意将其定义为“明星颜值”,我更愿意定义“达人颜值”,明星火了,大家觉得用了明星谁不会火?但是花西子的案例真是四两拨千斤,真的值得给花西子点赞,我在和花西子的合作当中一直向他们学习。

还有一个基本功不能忘,就是产品的设计和包装的设计。无论林氏设计桥下春波这款懒人椅,还是花西子设计整个中国传统色的系列,他们从产品的设计到包装的设计都非常用心。尤其是花西子,包装可以变成一个很酷的国潮小包装。这种东西最后都激发了爆款的刷屏。

色彩时尚营销公式

色彩时尚爆款=(传统色冠名+传统色色值+达人颜值)X (产品设计+包装设计)

这个公式前面打一个括号,后面打一个括号,两个一旦进行乘的叠加就是一个爆款。各位在电商领域有非常深厚的经验,您让您的团队观测一下林氏和花西子产品的销量和口碑流量,我想这个能印证我今天讲的公式。

这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第一部分。

分享的第二部分是我对未来3年,也就是2023、2024、2025,色彩会走向哪里?正确的用法是什么?坑在哪里?

我们先讲正确的用法,我们把它不断解构,不是前面简单的公式就能解答大家内心的疑惑。我们不断解构它,掌握了“正面”,再去看那些错的,就比较容易知道错在哪儿了。

我们看阳光明媚的这一面:好的营销一定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表面上用到了色名、色相、颜值,实际上一定是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共情,帮你销售商品、完善口碑。做出这样的商品,各位老板您高兴,我也高兴。我们做了这样的解构,三个方向:首先是要看到其背后是怎样的消费者心理。关于中国传统色的色名,刚刚强调是中国的文字之美,文字之美背后所映射的心理是话语的共识。我们有时候聊某个话题、说某个词语时,会引起一种团体属性的共鸣、社交属性的共鸣。我想大家都注意到了,最近一段时间,一到半夜,朋友圈就开始刷屏世界杯。各种各样的人,甚至以前我们不认识的人都跳出来刷世界杯。而且你发现,可能原来以为不看球的也在讲世界杯。

其实你总结下来,所有刷屏世界杯的人,都在找世界杯里面某个球星、某个球队,某个球踢的过程的话语共识。为什么?因为在这个话题下有很大可能让大家找到交叉点。

同样,中国传统色的色名也有归属感。从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到中年人、老年人,对国家都有归属感。这个归属感是重要的消费者心理,找到国家跟他有关系的地方,“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不能分割”,不能分割在哪儿?色彩就是一个。中国传统色是中国人独有的,我们能说出来桥下春波、洛神珠,就已经找到中国色彩心理的归属感。有邻居就不孤单,这是人最大的追求,怕孤单是人之常情。这种消费心理一旦找到一个聚合点,比如我在小红书的账号下或者是bilibili账号下看到,就会产生很强的社交属性和归属感,也就会促进这种消费者心理的产生。

其次,所谓的色相之美,因为颜色比较特殊,传统观念认为中国的颜色大红大绿,但是从考据到色相的实现,我们发现中国传统的颜色可以做得很雅。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很多案例。这种“雅”可以激发我们美学的自信心,也可以叫文化自信的一种。

我们都是懂审美的,我们经常说“美即愉悦”。不管欣赏一幅画,去参观故宫、敦煌,所有的过程都是寻找内心的愉悦感,这就是审美的过程。我们听音乐会、买书,都是体会背后的愉悦。开心的东西自然下单就比较痛快,下完单还愿意晒一下、分享,这是背后消费者心理之二。

最后一个消费者心理叫达人互动,大家很容易总结出来,无论是林氏还是花西子,他们找到的大明星或者是文艺范达人,都有时尚属性。这种时尚属性在潮头浪尖,有新鲜感,成为品牌的符号、商品的符号。这个符号就是记忆,记忆就是对品牌的点赞,就是对商品的下单。

这么三个消费者的心理总结下来,对前面的公式就有了更正面的认识。下面就是“暗面”的坑。这个坑在哪儿?我把它叫“暗流涌动”。这两年中国传统色火了之后,如果有兴趣今天会后刷刷手机,会发现以前没注意,原来现在这么多品牌都在做色彩。实际上这里暗流涌动,坑越来越多。

我还是从这三个方向讲,实际上我讲这个话题有一点怵,因为要得罪人了。我不得不讲品牌错在哪里。

我们观察消费者心理会发现,消费者从中国传统色或色彩的时尚中,可以找到话语的共识,可以找到美学的自信,可以找到达人互动的乐趣,“坑”的一面则在于:话语共识可能误导,美学自信可能误解,达人互动可能误用。

经常有朋友转给我说,你看老郭,又是品牌色彩的互动。他做得好,不是我做的也会点赞。但是做得不好,我一眼就能看出来错在哪儿。

比如有些品牌会自己造一些很洋气的中国传统色的名字,在网上大量发布。我替他暗暗担心。因为我们知道,消费者不太容易被忽悠,轰轰烈烈传播之后,第一这确实是文化的误导、话语的误导,当中国传统色被大家认定的词越来越多、这个圈子越来越大的时候,你造的词很容易被抛下车。消费者不会被聚拢在没有底蕴的话语下,你品牌自己挖的坑要自己去填。敢生编硬造,大讲特讲“天迹蓝”的,其实是“假国潮真土鳖”。

第二个,大家一看画面就知道是谁了,在我看颜色辣眼睛,已经辣到不能再辣了,品牌推出几款颜色来,给的色相、色值,完全不是现在年轻人会认为是美的大红大绿。这几个颜色的发布,我觉得是误解了美学自信。苹果手机把色彩之美作为主打,做了广泛的消费者心理调查,和色彩美学专家也达成了合作,但国内品牌发布的这五款颜色让我很震惊。这颜色之丑,我用下面的颜色做对比大家就知道了。这是“得到”他们做的书,他们和我们合作用了这样的颜色。这是传统颜色之美,大家对比一下。所谓的美学自信误解在哪?错在哪?美的和不美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第三点,达人互动,大家知道的达人太多了。如果你找的是和你品牌属性不能友好的关联的达人,这个达人不能友好诠释品牌,不能给你加分,那这个达人就是找错了。花西子找歌舞剧院的首席,它的互动是四两拨千斤,但反向去用就是误用。案例太多了,找错了人,甚至花了大把预算找大明星,我是强烈反对的。因为第一是大明星赢了不稀奇;第二有那么多钱为什么不用在产品设计、包装设计、产品营销上,创造品牌的持续价值。

我其实也在做很多和美有关的商品,我在做自己纪录片的时候,我也在用前面的流量公式。我也会用到流量公式去讲美,在网上反响非常好,不停地刷屏。我觉得跟流量公式一定有关系。

今天我做的“文化传薪火”,各位干的“实干创未来”。我们做的不仅是商品潮流、美学趋势,它会更进一步影响整个社会。现在定格的画面是马上要开学的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每一块地砖、每一个天花板都用了中国传统色。我们做商品,或者是学校,都是影响今天的中国、未来的中国,这个事情意义重大。

展望2023-2025年,我提出一个口号:我们今天运用的都是传统色彩,不是故纸堆的东西,不是“土老冒”的东西,它有它的话语权,从而致敬今天的中国,致敬未来的中国。

如果你们记住今天的互动,2023、2024、2025年看到中国传统色联合营销的品牌案例,这种案例会不断刷屏,原理可能就是今天PPT里面讲到的营销公式,今天毫无保留托付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关注这个话题。

我今天的演讲到这为止,谢谢各位。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