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中国5亿人的刚需 撑起千亿运动康复蓝海市场

吴中雪 2022/03/25 10:52

如果不是因为2016年一次跑步受伤,蒋沛可能没想到自己会进入运动康复这个行业。

蒋沛是南京的一个资深的跑步爱好者,经常活跃在国内大大小小的马拉松、越野赛里。那次跑步受伤后,他跑了多家三甲医院,医生告诉他疼痛就是发炎了,就要休息。

蒋沛休息了大概20来天,疼痛是减轻了,但是一跑步又开始疼。他还去过中医推拿、按摩针灸,也没有解决问题。“非常苦恼。”蒋沛告诉创业邦。

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告诉他可以去一家运动康复机构看看。那次体验用他的话说“是对认知的颠覆”。康复医生观察评估了30-40分钟,告诉他怎么样做康复训练。他回去照着做了差不多半个月,疼痛基本消除了。

这是让蒋沛至今觉得“很神奇”的一次体验。从事户外连锁多年的他敏感地发现:中国运动爱好者越来越多,运动康复在将来会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机会。他和朋友迅速展开调研,很快决定成立一家运动康复品牌。

“那个时候国内像模像样、比较规范的康复机构,可能一个巴掌就数过来了。”蒋沛回忆道。

如果从2012年国内第一家运动康复诊所诞生算起,中国运动康复(说明:这里的“运动康复”指的是民营康复门诊/诊所)已经走过了第一个十年。

根据《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约为5亿人。而运动损伤的发病率在10%-20%,背后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因此运动康复被视为“下一个医疗服务金矿”。

然而,由于大众认知不足、市场良莠不齐及资本的谨慎,这个千亿级蓝海市场目前仍然处于早期阶段。

在长岭资本创始合伙人蒋晓冬看来,整个运动康复行业处在一个供不应求的阶段。首先,创造优质供给并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有比较高的门槛;第二,把优质供给的量逐渐提升,去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需要有优秀的医生、康复师,需要成熟的管理体系,这些都需要时间。

前不久伴随北京冬奥会的热度,一则“雪道尽头是骨科”的话题把运动医学与康复推到了数亿普通大众面前,也把行业关注热度拉到了一个新高度。“一次冬奥会,抵得上我们一年的市场教育。”有业内人士感慨。

刚需又急缺,运动康复赛道等风来。

“悄悄”崛起的新赛道

律师出身的孙晓怡,跨界从事过多个行业,医美、口腔诊所,游戏公司。2014年,丈夫骑自行车出了车祸,由于手术做完后没有及时康复,右手成了“爪形手”、基本功能受阻。

孙晓怡当时找了不下30个骨科医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的骨科医生叶庭均博士是当时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告诉她,康复和手术一样重要。

骨科手术在国内已经很成熟了,但是由于受“伤筋动骨一百天”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患者缺少康复,导致很难恢复其原有的状态。比如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患者虽然骨头长好了,但是因为没有及时康复,造成关节和软组织粘连,无法伸屈自如,反而会影响正常生活。甚至有些传统的骨科医生没有和国际接轨,认为手术完骨头接好了就好了。

事实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已经不止于此,伤筋动骨之后,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地康复恢复原有的生活。

因为这次意外,孙晓怡成为运动康复行业的创业者,叶庭均成了她的合伙人。彼时正是互联网进军传统医疗的时候,创业之初,孙晓怡没有直接去开店,而是率先做了一个骨科病患管理SAAS——医数,帮助全国几千家医院的骨科医生和患者建立一个沟通的平台,也做一些运动康复的科普。

对此,孙晓怡解释,公立医院的康复科擅长神经康复,包括老年人脑卒中、脑瘫,“所以我们就做了个专注于骨科康复的产品”。

也正是基于医数平台聚集的一批垂直用户和积累的大量骨科康复数据,孙晓怡对病患的真实需求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2017年时机成熟,她开始试水线下门店,很快第一家诊所就在沈阳落地。

“沈阳是我们的‘0.0版本’,没想到门店四个月就实现了盈亏平衡。”

这次试水的成功,让孙晓怡确认了自己的判断。2018年她杀回上海,在静安区开了第一家优复门诊,没想到试营业第一周,门店全部约满。

“蛮可怕的”,孙晓怡事后形容。

孙晓怡的感受在C端需求的火热,蒋沛的诧异则在于怎么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同行。

2017年5月,蒋沛与朋友的运动康复品牌开业,当时南京不同的康复品牌一下子就冒出来4家。蒋沛记得非常清楚,同一个时间段,几乎是不约而同的,并且每家的规模都不算小。

孙晓怡认为,行业目前为止有两个发力时间点:一个是2017年,国家鼓励康复机构发展的红头文件出了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规范化地运作;另外一个是2020年疫情后,越来越多的人也更关注康复,关注这个行业。

事实上,国内运动康复起步比较晚,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行业开始萌芽,2012年弘道运动医学诊所在北京开业,是国内第一家。

其实行业真正开始起步是在2014年。这一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又称46号文件),明确指出,促进康体结合,大力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积极研发运动康复技术,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体质测定和运动康复等各类机构。

紧接着到2017年,国家又发布了多个政策,鼓励康复机构的发展。国内运动康复机构开始雨后春笋般涌现。

据《中国运动康复产业白皮书》,2018年涉足运动康复领域的机构门店数超过了100家,2020年底已经接近了400家,3年复合增长超过40%。

一门并不好做的生意

很长一段时间里,运动康复在养生馆、健身房等五花八门的机构夹缝中生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运动康复是康复医学的一个分支,实质是“体育”与“医疗”的融合,兼具医疗和消费的属性,涉及肌肉、骨骼、神经等多个领域,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运动能力。

然而,在我国大众的普遍认知里,提到康复往往就会想到神经康复,老年康复,是年龄大的人需要做的,要么就是一些专业运动员,才需要运动康复治疗。

公立医院不重视,即便是骨科医生也存在部分对康复意识认识的不足,导致骨科术后、慢性疼痛等运动康复受众往往不够受重视,病人听到最多的嘱咐往往是:吃药、注意休息和保养。

再加上康复机构动辄一次几百上千的费用,也降低了大众的消费意愿。

蒋沛分享了一组他们最新的调研数据,只有约20%的人会想到去一个康复机构,68%人会去公立医院,剩下的选择去中医按摩和健身房。

运动康复这门生意并不好做的问题还在于,无论是医疗资格准入、人力成本、场地设备投入等等,每一个环节都是一道门槛。

以医疗资格准入为例,医疗资质意味着正规化、合法化,有了监管,对患者也意味着一种保障。然而,运动康复医疗牌照并不好申请,是行业公认的“稀缺资源”。

一个有意思的地方还在于,即便按照政策要求的标准去投入,到最后有可能也赚不到钱。美国著名运动康复器械公司DJO中国总经理兼运康联发起人之一孟坡对创业邦举例,有些地方说要审批,就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比如面积要达到几百平,要配备多少人员,配几张床位,但是有些创业者看到这个标准之后,测算一下运营的投入产出回报后,就不申请了。

另外一个是人才短缺:专业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既懂运营又懂医疗的商业人才。而后者更是凤毛麟角。

在资深医疗服务投资人林掌柜看来,即便有能力建起来100家康复门诊,但是很难运营好100家。

运动康复高度依赖技术专家跟运营团队。专家有相对统一的临床路径,有成熟的学科体系,有些机构也可以自己培养人,“但是运营团队是无法批量复制的。”他对创业邦分析。

这也是行业无法批量复制,即便是拿到多轮融资的头部企业也不敢轻易扩张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因此整个行业规模化发展非常缓慢,至今还没有出现全国性的规模化的连锁运营品牌,上述白皮书显示,目前国内康复门店52%为单店经营模式,其余则为连锁化模式运营。

除此之外,连锁化的模式需要一套统一的标准,无论是运营体系、管理体系,还是技术体系等等。然而对于尚处在早期的运动康复行业来说,这些都相对比较薄弱。

我们看一看几个品牌截至目前的门店数量:

弘道运动医学诊所:4家;

冉冉运动康复:6家;

体创动力:7家;

医家人运动康复:5家;

优复医疗:12家;

据孙晓怡透露,这12家包含4家门诊和8家拉伸门店,另外还有2家门诊和12家拉伸门店还在筹备中。而且目前所有门店都是盈利的,单店最高年营收近2000万元。不过,优复至今还未走出上海。

在她看来,很多创业者失败就在于过度自信,觉得自己认识很多医生,或者本人就是医生,有很多的病人,认为砸钱就可以。“光有这些是不够的,一定要有完整的团队去支持,包括运营团队、数据团队、财务团队和市场团队都要有。”

机会永远有,但别想赚快钱

2021年蒋沛重新搭伙成立了一个新的品牌——瑞康海思。

五年前,他除了有一点点资源,要技术没技术,要人才没人才,要市场没市场,要品牌没品牌。

而如今一切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新店第一个月就做了二十多万流水,是当年的四倍,并且这几个月都稳定在20-30万。“相当于花了几个月时间走完了原来两年多的路。”蒋沛感慨道。

当然,竞争也更激烈了。

作为运康联创始人的孟坡,这几年也明显感觉到行业正发生一些变化:

第一,最大的变化是康复的理念,越来越被人接受了。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开始接受运动康复门诊的服务。

第二,运动康复的概念,过去几年大家谈的最多的,一个是骨科术后康复,一个是精英运动员的康复,在运动康复行业兴起之前,甚至有可能出现在国内开刀,还要去国外康复的事情。现在这样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同时在目前的运动康复服务内容中,骨科术后康复大约只占1/3-1/4,越来越多出现了一些骨科和运动保守性损伤的,不需要开刀的病人。

第三,运动康复服务的内容也在变化,由原来运动康复拓展到,比如像一些白领工作和习惯的不合适带来的颈肩腰腿的慢性疼痛、青少年的脊柱侧弯等等,运动康复服务的群体也变得年轻化。

与此同时,经纬创投、长岭资本等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布局。

图片

不少健身房、养生机构也一拥而上,纷纷推出运动康复服务,从业者水平良莠不齐,加上现阶段国家监管不到位,整个行业仍处在一个野蛮生长的状态。

在此背景下,由于受长期“重临床、轻康复”的观念影响,大众往往并不知道需要做康复,或者即便知道了也往往求靠谱的康复无门。

在蒋沛看来,这种现象反映出了行业某种意义上的浮躁,急功近利。

当然,任何行业发展初期都会有这样的现象,所谓劣币驱逐良币。但是长远来看,企业最终还是要靠口碑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这也是很多业内从业者的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行业内也开始出现更加细分赛道的玩家,像专注脊腰问题的颈医卫,脊近完美等等。甚至在市场教育端,还有一些类似运动康复领域的keep出来,试图弥合与用户需求之间的鸿沟。

公开资料显示,运动康复门诊是美国医疗服务领域的重要板块之一,美国运动康复诊所数量已经超过18000家,2019年运动康复市场规模就超过了300亿美元。以美国知名的SelectMedical康复连锁品牌为例,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门店总量已经超过两千家。对比下来,国内运动康复无论是市场空间,还是机构数量都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我觉得未来5年的机会是非常好的,发展空间也很广阔,这也是社会办医大有作为的一个赛道。”蒋晓冬表示。

在他看来,有深厚护城河的运动康复品牌目前仍然非常稀缺,行业既要看到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要有耐心和耐力,真正理解客户的需求,做好服务,才能打造出适合中国今天的整个诊疗环境的产品。

注:文/吴中雪,文章来源:创业邦,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创业邦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