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刘强东宣布推出京东外卖独立app、京东点评、京东真榜;沃尔玛中国三季度电商业务净销售额增长32%丨零售电商周报
平台动作
【字节跳动】
1、消息称抖音电商今年前十个月GMV增速超30% 全年将达4万亿
据报道,抖音电商今年前十个月的GMV(完成支付的成交额)增速超30%,全年GMV将迈过4万亿元关口,逼近拼多多水平。抖音生活服务业务在今年同样大幅增长,前十个月增速接近60%,全年GTV(主要为到店消费贡献的成交额)预计将超8000亿元(美团约为1万亿)。
此外,抖音电商的经营策略是:每年研究各行业的市场规模、其他头部电商平台的市占率,将规模大、抖音市占率低的四五个品类,定为“特色类目”,给予扶持,包括分配更多营销资金,产品优先解决相关需求等等。去年,抖音的特色类目是宠物、酒、鲜花、生鲜等,今年纳入了消费电子产品。
2、抖音电商开展食品类直播间“一袋一拍”虚假宣传治理
抖音电商在日常巡查时发现,部分商家、达人在直播间里以“XX元一大包”作为噱头,现场报消费者的id名称、手机尾号,再直接拿袋子装一大袋后称重打包,营造出分量特别实惠的氛围,从而吸引直播间里更多人下单。但实际消费者收货只有一小包,重量款式与直播间宣传不符。上述现象涉及虚假宣传重量、款式等问题,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平台已开展专项治理,近一个月累计清退违规商家超过500家,违规达人超过200名。
3、字节整合商业化、电商、生服技术团队 成立中国交易与广告部
字节跳动把商业化、电商和生活服务的技术团队进行整合,成立了中国交易与广告部门,由抖音生活服务技术负责人王奉坤负责,目前该架构已经生效。据官方介绍,字节中国交易与广告部门,基于个性化推荐、深度学习和大模型技术,依托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番茄小说等多元产品,构建抖音电商、生活服务、广告营销等核心营收业务的算法策略和工程架构。
【拼多多】
1、拼多多Q3营收1083亿元同比增长9%
11月18日,拼多多发布截至9月30日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根据财报,拼多多的Q3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9.0%,达到1083亿元。主要由在线营销服务和交易服务收入增长推动。本季度,拼多多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通常代表主站)为533亿元,较2024年同期仅增长8.1%。
对此,拼多多管理层给出的解释是:随着竞争加剧以及对商家生态系统的投入,在线营销服务的增长进一步放缓。
【京东】
1、刘强东宣布推出京东外卖独立app、京东点评、京东真榜
日前,京东在三亚举行了品酒会,会上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宣布推出京东外卖独立app、京东点评、京东真榜。刘强东称,“早期因为我们把外卖服务归在‘秒送’品牌下,集成在主app里,导致很多用户甚至一些老用户,想点外卖时直接在京东主app里搜京东外卖却找不到,这让我们损失了巨大的流量。现在独立app上线,对于经常点外卖的同事来说,应该会更方便、更好找。”刘强东宣布,“我们的点评也好,真榜也好,我宣布我们永不商业化。”
2、京东正式推出现制饮品品牌“七鲜咖啡”,年底覆盖北京
11月17日,第3场京东品酒会在三亚保利瑰丽酒店举办,活动现场,京东正式推出旗下现制饮品品牌“七鲜咖啡”。
京东集团创始人、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品酒会现场表示:“京东推出七鲜咖啡,只用鲜奶,希望为用户提供更新鲜、更好喝、更健康的咖啡体验。七鲜咖啡面向全国招募合作商,希望随着七鲜咖啡在全国各地的开业,能够整体带动咖啡消费。”
【阿里巴巴】
1、1688平台将推出并正式开放“源头旗舰”商家产品订购
日前,1688发布公告,为帮助优质产业带源头厂商在平台经营中持续脱颖而出,2025年12月15日起,1688平台将推出并正式开放“源头旗舰”商家产品订购,该产品是1688平台面向源头产业带优质商家提供的专属生意解决方案,通过专属源头旗舰表达、现货生意场景扶持以及生意增长激励等权益帮助商家获得生意增长,产品定价为36800元/年。同时,实力商家产品将分阶段停止售卖。
【快手】
1、快手直播AI万象第二期上线 礼物动态交互效果进一步加强
快手直播宣布旗下自定义专属礼物特效“AI万象”第二期正式上线。据悉,基于可灵AI与直播技术团队的技术升级,“AI万象”第二期产品在保留使用便捷优势的同时,在动态展示、主播粉丝互动以及美学效果等层面取得了显著提升。“AI万象”目前上线十余款礼物,用户可针对生日、节日等节点进行个性化定制。
2、快手Q3总营收达356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50亿元
快手于2025年11月19日公布第三季度业绩。财报显示,本季度快手总营收同比增长14.2%至356亿元,其中包含线上营销服务和以电商为主的其他服务在内的核心商业收入同比增长19.2%。在保持对AI战略的持续投入下,快手第三季度经营利润同比增长69.9%至5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6.3%至50亿元。
【唯品会】
1、唯品会三季度营收214亿元,同比增长3.4%
11月20日,在线品牌折扣零售商唯品会(VIPS.N)发布三季度财报,第三季度净营收214亿元,同比增长3.4%;归属于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6.8%至12亿元;Non-GAAP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14.6%,营收净利润均超预期。
唯品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亚表示,唯品会在三季度成功恢复业务增长,尤其是超级VIP会员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以及核心品类的全面强劲表现。沈亚称,他对长期可持续增长有信心。
品牌消息
1、迪卡侬亚洲首家户外概念店11月28日登陆成都
迪卡侬亚洲首家户外概念店将于11月28日登陆成都。该店位于成都来福士广场一楼,主打户外品类为徒步、越野跑、攀岩和滑雪等,预计月底开业。这是继2024年迪卡侬亚洲首家自行车概念店落地上海浦东新区后,又一细分品类的门店开设。
2、屈臣氏拟港英两地双重上市 筹资或高达20亿美元
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报道,长和(00001)正考虑将旗下一家全球最大的健康与美容零售商屈臣氏进行双重上市,筹资或高达20亿美元。知情人士透露,屈臣氏集团于香港和英国上市的基础工作已在进行中,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于明年上半年进行。据了解,若进程顺利,其估值有望突破300亿美元,成为港股近年来最大消费零售IPO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屈臣氏集团创立于1841年,是国际知名健康与美容零售集团,如今在31个市场经营12个品牌逾17,000家商店,每年通过线下及线上平台服务超过60亿名顾客。据长和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务报告,屈臣氏集团旗下公司组成的零售部门,收益总额988.4亿港元,同比增长8%。尽管全球表现较佳,但其在中国收益总额为66.66亿港元,同比下滑3.1%。公告称,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于下半年将持续面对阻力。
据了解,屈臣氏集团是跨国综合企业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的成员。长江和记业务遍及50个国家及地区,经营港口及相关服务、零售、基建以及电讯等四项核心业务。截至11月21日,长和总市值高达2050亿港元。
3、名创优品:第三季度营收58.0亿元,同比增长28%
名创优品发布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三季度营收58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名创优品品牌营收52.2亿元,同比增长23%;TOP TOY品牌营收5.7亿元,实现111%的同比增长。名创优品调整后净利润7.668亿元,同比增长12%,经调整净利率13.2%。门店增长方面,截至本季末,名创优品集团全球门店突破8000家。
4、瑞幸咖啡三季度收入达152.87亿元 同店销售增长率保持双位数增长
瑞幸咖啡(OTC:LKNCY)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第三季度,瑞幸咖啡总净收入达152.87亿元,同比增长50.2%。GAAP营业利润为17.77亿元,同比增长12.9%。GAAP营业利润率为11.6%,去年同时期为15.5%。净利润为12.78亿元,2024年第三季度为13.143亿元;净利润率为8.4%,去年同时期为12.9%。
门店数量上,截至三季度末,瑞幸咖啡门店总数达29214家,环比增长11.5%;其中自营门店达18882家,联营门店10332家。单看三季度,瑞幸咖啡净新开门店数3008家。
瑞幸咖啡三季度的自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率为14.4%。这项指标正逐个季度向好发展。2024年的四个季度,该项指标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分别是-20.3%、-20.9%、-13.1%、-3.4%。这项指标在2024年12月转为正值后,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达到8.1%、13.4%,三季度继续保持了双位数增长。
5、董明珠再谈玫瑰空调
11月18日,在广州南沙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上,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回应近期热议的玫瑰空调时称,这是格力的一次创新尝试。董明珠表示,“在空调行业,还没有人将空调打造成艺术品,这是我们的起点。玫瑰空调已在部分酒店投入使用,并因其独特设计吸引顾客前往体验,这正体现了我们创造的价值。”她强调,企业应具备利他思维,自身发展同时,也要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共同成长。
6、大疆投资!消费级3D打印企业智能派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日前,消费级3D打印企业智能派完成B轮融资交割,由大疆投资,金额规模达数亿元。对此,大疆方面表示,投资3D打印是公司基于对消费级3D打印技术发展潜力、行业增长潜力的看好,符合大疆对创新科技的一贯理念和前瞻性布局。
智能派成立于2015年,是消费级3D打印领域国内较早的入局者之一,于2022年12月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湖南出版投资和深高新投。有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智能派的营业额达16亿元,是光固化设备全球市占率第一的玩家,2025年营业额预计将超20亿元。其中,智能派95%的营收来自海外市场,欧美地区占比接近90%。
7、健合集团前三个季度营收破百亿Swisse斯维诗中国市场同比增长15.7%
11月18日,健合集团公布2025年前九个月未经审核营运数据。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健合集团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2.3%至人民币108.05亿元,中国市场为集团营收的最大贡献者,占集团总收入的71.0%,同比增长20.6%;扩张市场表现亮眼,实现同比增长19.0%,其中亚洲9个扩张市场同比增长64.4%。
其中,ANC(成人营养与护理用品业务)在2025年前9个月营收达52.4亿元,同比增长6.0%。Swisse斯维诗中国市场实现同比增长15.7%,占集团ANC销售额的70.6%。线上跨境电商渠道销售额增长23.1%,抖音渠道销售额实现强劲增长77.7%。公告指出,这进一步巩固了Swisse斯维诗在中国内地整体VHMS市场排名第一的地位。
8、西贝回应门店一线全员涨薪
有媒体报道称,受“西贝罗永浩风波”相关负面舆论影响,部分西贝门店一线员工遭遇“网暴”,一些门店甚至每天接到十几通辱骂电话,西贝为员工设立“委屈奖”以表安慰。对此,西贝公关部回应称:“风波发生后,西贝对一线伙伴从9月起平均涨薪500元/人/月,对风波期间遭受网暴和极端辱骂的伙伴给予委屈奖补贴,并邀请心理咨询师对部分门店伙伴进行辅导跟踪。
9、百胜中国到2028年要实现肯德基经营利润破百亿的目标
百胜中国在日前举行的2025年投资者日活动上宣布,旗下肯德基品牌将在2028年把门店总数扩大约三分之一至1.7万家以上,并力争当年经营利润突破100亿元。
公司管理层表示,2026至2028年间,肯德基系统销售额目标保持中至高单位数年复合增长率,以同店销售提升和门店网络扩张双轮驱动。
10、肯德基入驻美团“拼好饭”
近日,肯德基与美团“拼好饭”在四川、重庆、宁波、绍兴等地推出区域限定产品“中国锅盔堡”与“黄焖鸡米饭套餐”,定价分别为10.9元与14.9元。这一价格策略在当下消费环境中显示出其精准性,吸引一大批年轻消费者涌入平台尝鲜下单。
“拼团点外卖”模式在年轻群体中的普及,正吸引更多连锁餐饮品牌参与其中。从海底捞、瑞幸等本土品牌,到肯德基、汉堡王等国际连锁纷纷调整产品策略,通过供应链重构和产品定制化探索这一赛道。有消息透露,麦当劳也正接洽入驻拼好饭。反映出该模式对主流餐饮品牌已形成一定吸引力。
一方面,拼好饭模式确实为餐饮品牌提供了触达价格敏感客群的新路径;另一方面,极致的成本控制可能挤压餐饮商家的创新空间和利润水平。长期来看,这种模式能否推动行业实现质量与效率的协同提升,而非陷入低质低价的恶性循环,将是决定其未来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11、网红酸奶Blueglass部分产品降价60%,曾多次因产品宣传问题被罚
单杯标价49元、人均消费40元以上的高端网红酸奶品牌Blueglass,近期加入了降价行列。其部分产品在第三方外卖平台售价低至19.9元,较线下49元的原价大幅下跌60%,降价幅度十分显著。
公开报道显示,Blueglass曾多次因产品宣传问题被罚。2021年,北京悦活餐饮公司因在微信小程序中发布超强抗氧化功效、增强免疫力、消除自由基、对抗炎症、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宣传用语,构成虚构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效果的虚假广告行为,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处以6万元罚款。
12、沃尔玛中国三季度销售额猛冲61亿美元,山姆和电商增长强劲
11月20日晚间,沃尔玛公布的2026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实现总营收1795亿美元,同比增长5.8%(剔除汇率波动影响后,总营收为1797亿美元,同比增长6.0%);第三季度调整后营业利润为72亿美元,同比增长8.0%。
中国市场表现尤为强劲。沃尔玛中国第三季度实现净销售额61亿美元,同比增长21.8%;电商业务净销售额增长32%,电商销售额占比超50%(较去年同期提升超过390个基点)。值得注意的是,备受关注的山姆会员店在三季度继续保持了猛冲的势头。其中,交易单量呈双位数增长,山姆在过去12个月增加8家新店(含本季度新增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