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地区探索发放“数据券”“算法券”,降低治数用数成本。10月15日,重庆推出了《重庆市算力券管理办法(试行)》,力求通过支持算力需求方使用人工智能算力服务来拉动算力市场。
这两项政策不约而同地指向同一个方向:在市场需求不足的新兴领域,政府通过发放补贴券的方式培育市场、拉动需求。
从消费券到算力券的市场培育路径
政府发放专项补贴券并非新鲜事物,但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应用正展现出新的生命力。类似重庆推出的算力券,本质上是一种定向需求刺激政策。它通过降低用户使用成本,解决AI算力价格高昂、中小企业用不起的问题,从而培育用户习惯、做大市场蛋糕。
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基于两个基本原理:价格弹性原理和习惯形成理论。对于价格敏感的中小企业而言,补贴带来的价格下降会显著增加需求;而一旦使用习惯形成,即使后续补贴退坡,市场需求仍能维持在一定水平。
重庆算力券的设计体现了这样一个思路:面向中小企业、科研机构等算力需求方,补贴其使用公共算力服务平台的服务。这种“政府补一点、企业出一点”的方式,既缓解了企业压力,又避免了完全免费导致的资源滥用。
可信数据空间的使用存在需求瓶颈
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可信数据空间领域,会发现类似的瓶颈正在制约其发展。
根据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发布的《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报告(2025)》,当前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已取得显著进展。首批63个试点项目覆盖全国20余个省区市,涉及能源、医疗、汽车、金融等32个国民经济大类。2025年总投资规模达132.7亿元,到2028年预计突破780亿元。报告总结了四种主流商业模式:数据资源提供(13.3%)、平台渠道支持(6.9%)、技术工具共享(19.7%)和数据服务交付(60.1%)。其中,数据服务交付成为最主流的商业模式,表明可信数据空间的价值重心正从原始数据提供向深度加工服务转变。
然而,与快速增长的供给能力相比,市场需求端显得相对滞后。报告显示,38.9%的试点企业认为生态协作机制不健全、收益分配机制不完备、投入成本与效益存在失衡等问题仍然存在,导致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动力不足。
具体到数据存储环节,问题尤为突出。这首先是因为成本顾虑制约着数据进入可信空间。企业将数据存入可信数据空间需要承担额外的存储成本,包括基础设施投入、运维费用等。在看不到明确收益前景的情况下,企业普遍缺乏将数据资源存入可信数据空间的积极性。
其次,是可信空间的使用信任建立需要过程。尽管可信数据空间在技术上已能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使用全程可追溯,但企业对新模式的信任建立仍需时间。在没有充分案例验证的情况下,观望情绪普遍存在。
最后,应用生态尚未成熟,收益不足以支撑支出。可信数据空间的价值在于数据流通和使用,但目前应用场景仍在探索期。企业担心“有存入无使用”,数据价值无法充分释放。
这些问题共同导致了可信数据空间没有足够的数据资源存入,就难以吸引使用者;没有使用者,企业就更不愿存入数据。但是,《重庆市算力券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算力服务内容包括计算资源以及为适配算力使用提供的技术支撑服务,不包括存储、网络、安全等其他服务。”
存力券激活数据可信存储流通需求的可行性
因此,要解决好可信数据空间的需求不足,可以考虑依照算力券的模式,结合需求的实际,设计“存力券”。即通过政府补贴降低数据存储成本,引导企业将数据资源存入可信数据空间,从而加速数据要素积累和市场生态形成。
存力券的应优先面向两类主体,即:一是数据资源丰富的传统企业,帮助其数字化转型;二是创新能力强但资金有限的数创企业,降低其创新成本。
同时,可限定在通过认证的可信数据空间服务商,确保数据存储环境符合安全标准和互联互通要求。并设置合理的使用期限,通常以半年或一年为宜,既给企业充足的使用时间,又避免资金沉淀。
该政策还可以与数据登记、评估、交易等服务联动,形成从存储到价值实现的全链条支持。最后有望达到直接降低企业数据存储成本,提高企业将数据资源存入可信数据空间的积极性的直接效果。还可加速可信数据空间的数据资源积累,解决“有空间无数据”的困境。随着数据资源不断丰富,可信数据空间对使用者的吸引力将显著提升,从而形成供需双侧的良性互动。最终,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生态,推动数据资产化进程。数据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产生价值,存力券通过促进数据集中存储,为后续的数据流通、交易和应用奠定基础。
存力券的成功实施,离不开高效可靠的管理系统。可以考虑在存力券管理系统的研发过程中充分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全流程的透明化、可追溯和智能化管理。当然,存力券的实施应采取“先行先试、逐步推广”的策略,确保政策稳妥落地、有效施行。从消费券到算力券,从数据券到算法券,政府补贴券正在数字经济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存力券作为专门针对可信数据空间使用环节的补贴工具,有望成为破解数据要素市场化难题的关键钥匙。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离不开市场化手段的创新。存力券或许只是众多政策工具中的一种,但其背后体现的“需求牵引、市场主导”理念,有利于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关键所在。作为长期深耕数字经济领域的新型智库,亿邦智库将持续关注各地方的数据产业促进政策、产业图谱编制与数创企业培育工作,开展政策解读,报道相关进展。
联系邮箱为:huangbin@ebrun.com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