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京东工业更新招股书:2025上半年营收超百亿 毛利率18.6%

亿邦动力 2025/09/29 15:59
亿邦动力 2025/09/29 15:59

邦小白快读

京东工业更新招股书关键干货如下

京东工业作为中国最大的MRO采购服务提供商,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2.5亿元,同比增18.9%。公司的核心业务是通过“太璞”数智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帮助工业企业实现保供、降本和增效。其MRO采购市场前景广阔,从2019年的2.7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7万亿元。

1.财务表现突出。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达4.51亿元,同比增54.9%,毛利率提升至18.6%。2022-2024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20.1%,从亏损转向盈利。

2.上市进程一波三折。公司自2023年3月以来第四次递交招股书,2025年9月获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通知,允许发行不超过2.53亿股。此举标志着京东工业上市进入关键阶段。

3.行业地位领先。公司提供约8110万个SKU,覆盖80类产品服务约1.11万个重点企业客户,包括约60%的中国财富500强企业和40%的全球在华财富500强企业。

京东工业在品牌营销和供应链建设中表现显著干货如下

品牌营销通过京东集团的资本布局强化影响力,作为工业供应链领导者吸引企业客户。产品研发聚焦“太璞”数智化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数字化转型。消费趋势显示MRO采购市场快速增长,2029年规模达4.5万亿元,预示品牌在工业领域的扩张机遇。

1.品牌渠道建设整合了约15.8万家制造商和分销商组成的供应网络,实现轻资产运营模式。这支持品牌定价和价格竞争,毛利率从2022年18%稳定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8.6%。

2.用户行为观察体现大量企业客户覆盖,特别是财富500强企业参与,表明品牌吸引高端用户群体的能力。产品研发通过全链路服务满足工业企业对保供降本的需求,凸显数字化创新的应用前景。

京东工业的上市进展提供政策解读和市场机会干货如下

政策解读显示京东工业获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通知,允许港股IPO,这为卖家提供合规参考。增长市场方面,MRO采购服务市场2024年达3.7万亿元,预测2029年达4.5万亿元,复合年增长显著。机会提示包括服务高端企业客户,如覆盖多数财富500强企业。

1.最新商业模式采用轻资产运营整合供应商网络,可学习点为减少依赖京东集团,2025年上半年非京东流量收入占比63.9%。事件应对措施如IPO进程,经过四次递交招股书最终备案成功。

2.合作方式通过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合作机会,例如与15.8万家制造商、分销商合作支持数字化采购链。风险提示包括潜在依赖减弱需独立获客,正面影响为财务增长实现扭亏为盈。

京东工业的商业机会和数字化启示干货如下

产品生产和设计需求通过供应链整合体现,京东工业整合约15.8万家制造商提供启示工厂转型。商业机会在MRO采购市场持续增长,2024年规模3.7万亿元工厂可参与合作。推进数字化启示显著,“太璞”平台帮助实现全链路工业供应链转型促进保供降本。

1.数字化电商启示在轻资产运营模型展示如何减少库存压力,提升效率推动增长。产品设计需求整合多类别产品如SKU超8110万,启示工厂标准化和定制化生产结合。

2.机会应用例如服务重点企业客户包括财富500强,提供合作渠道可扩展商业空间。基于文章财务数据启示聚焦成本控制,毛利率提升到18.6%优化生产效益。

京东工业在行业趋势和解决方案中的干货如下

行业发展趋势显示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2024年规模3.7万亿元,2029年达4.5万亿元,复合增长驱动数字化需求。新技术“太璞”数智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商品采购、履约等全环节服务。客户痛点包括工业企业对保供降本的需求,京东工业通过数字化基础设施整合解决这些问题。

1.解决方案覆盖供应链全链路帮助客户增效,支持数智化转型提升竞争力。新技术应用整合供应链网络如约15.8万家供应商,强化了履约能力。

2.基于公司财务表现,服务商可参考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毛利率提升至18.6%。行业新动向如京东工业独立获客能力增强减少依赖集团收入占比63.9%,启示服务商提升客户留存策略。

京东工业的平台需求和运营管理干货如下

商业对平台需求和问题包括京东工业的轻资产运营模型减少依赖母平台京东集团,2025年上半年非京东流量收入占比63.9%。平台最新做法通过“太璞”数智化解决方案覆盖履约和运营环节。平台招商整合约15.8万家制造商和分销商组成供应网络支持SKU超8110万。

1.运营管理焦点在财务稳定性和增长2025年上半年营收102.5亿元同比增18.9%,毛利率18.6%持续优化。风向规避涉及减少政策风险京东工业获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支持合规运营。

2.平台做法包括客户覆盖服务约1.11万个企业客户通过独立获客扩展。运营模式启示其他平台轻资产整合提升盈利性利润达4.51亿元同比增54.9%。

京东工业的产业动向和政策启示干货如下

产业新动向体现IPO进程自2023年3月以来四次递交招股书终获证监会备案通知允许港股上市。新问题包括上市政策合规挑战京东工业突破后推进聆讯阶段。政策法规启示从备案过程中学习境外融资路径设计建议类似企业模型。商业模式创新通过轻资产运营整合供应链提升市场份额达4.1%。

1.基于市场规模数据MRO采购市场2019年2.7万亿元增至2024年3.7万亿元提供研究基础量化产业增长。政策建议参考京东工业成功备案启示如何满足监管前置条件推动资本扩张。

2.商业模式焦点在“太璞”数智化解决方案服务全链路转型促进工业降本增效。股权结构京东集团持股78.84%刘强东持股3.68%提供资本版图扩展案例将成刘强东第8家上市公司。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亿邦原创】9月28日,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更新招股书,正式重启港股主板上市进程。此次更新是公司自2023年3月以来的第四次申请,也是继2025年9月19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后的关键一步。

作为京东集团在工业供应链领域的重要布局,京东工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MRO采购服务提供商。据灼识咨询数据,按2024年交易额计算,其市场份额达4.1%,规模约为第二名的两倍多。

01 IPO之路:三年四次递交,终获备案

京东工业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该公司曾于2023年3月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随后在2024年9月更新招股书重启IPO。前两次尝试均因招股书失效而告一段落。2025年3月30日,京东工业第三次递交招股书,继续冲刺港股IPO。

转折点出现在2025年9月19日,京东工业获得了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这份通知书允许公司发行不超过2.53亿股普通股,并于港交所上市。获批备案意味着京东工业已满足进入港交所聆讯阶段的前置条件,上市进程迈出实质性一步。

02 业务模式:从商品销售到数智化供应链服务

京东工业定位为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其核心业务远不止于商品销售。

公司通过“太璞”数智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全链路的工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服务。这一平台涵盖商品采购、履约及运营等环节,帮助工业企业实现保供、降本、增效三大目标。

MRO采购服务是京东工业的主要业务领域。MRO指维护、维修和运营物料,是工业企业日常运营的必需品。随着中国工业供应链数字化需求持续增长,京东工业所处的赛道前景广阔。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的规模已从2019年的2.7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3.7万亿元,2029年将达到4.5万亿元。

京东工业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轻资产运营模式。公司不局限于销售产品,更专注于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整合了约15.8万家制造商、分销商及代理商组成的供应网络。

03 财务表现:营收稳步增长,实现扭亏为盈

京东工业的招股书披露了其近三年的财务数据,展现了一条清晰的盈利路径。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141.35亿元增长至203.9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0.1%。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到102.5亿元,同比增长18.9%。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利润转变。京东工业在2022年曾录得13亿元的净亏损,但到2023年已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为480万元。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增长至7.62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利润达到4.51亿元,同比增长54.9%。

毛利率方面,京东工业保持相对稳定,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8%、16.1%和16.2%。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提升至18.6%,表明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04 行业地位:领先的客户覆盖与产品规模

京东工业在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和服务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截至2025年6月30日,京东工业提供约8110万个SKU,涵盖80个产品类别,是中国SKU最广泛的工业品供应商。这一规模是其数字化供应链能力的基础支撑。

客户覆盖方面,京东工业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十二个月内服务约1.11万个重点企业客户。2025年上半年,其重点企业客户中包括约60%的中国《财富》500强企业和逾40%的在华全球《财富》500强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工业正在减少对母公司平台的依赖。2025年上半年,公司来自非京东集团流量的收入占比已达63.9%,表明其独立获客能力不断增强。

05 股权结构与募资用途:京东集团保持控股地位

股权结构方面,招股书显示京东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持有京东工业约78.84%的股权,处于绝对控股地位。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通过Max I&P Limited持股3.68%。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Domking Investment(持股2.42%)、红杉中国(持股1.37%)等知名投资机构。

京东工业在2023年3月完成的B轮融资中,投后估值已达67亿美元。此次融资由阿布扎比主权基金Mubadala和阿布扎比投资基金42XFund共同领投。

此次IPO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增强公司的工业供应链能力,拓展跨地域业务,进行潜在的战略投资或收购,以及满足一般公司用途和营运资金需求。

京东工业在招股书中强调,此次分拆完成后,京东集团将继续间接持有京东工业50%以上的股权,京东工业仍为京东集团的子公司。

对于刘强东而言,这将是其资本版图的又一次扩张。若京东工业成功上市,将成为刘强东旗下的第8家上市公司。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