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9月25日,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丝路电商日”活动在杭州大会展中心拉开帷幕。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投资与企业司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作为嘉宾出席活动,并发布题为《数字经济的投资和企业发展:中国经验及其全球影响》的报告。
报告指出,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在2023年已经达到了54万亿,占到GDP的超过40%。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在ICT产品贸易包括进口和出口,以及全球ICT服务出口、电子商务等领域都高居全球的前列。特别是在ICT产品的贸易方面,高居全球首位。
2024年中国核心数字经济产业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接近460万家。从中国数字经济前一百强的数据来看,主要行业是分布在软件、互联网和通信设备制造,区域分布上来看的话,北京、深圳和上海居于首位。
当前,中国的数字产品贸易总体规模持续增长,顺差规模保持稳定。在亚洲市场占有主导地位的同时,出口地区也逐渐的多元化。对外投资方面,数字出海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重要特征。
中国经验显示,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重要手段。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政策方面诞生了“东数西算”和“丝路电商”等经典案例。
面向未来,“建议围绕数据治理、AI治理和跨境数据流动等议题建立多边政策对话机制,通过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最不发达国家发展数字经济,并推动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的深度融合。”梁国勇指出。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在不影响原意的基础上,由亿邦动力编辑整理。)
以下是嘉宾的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们今天发布的报告的主题是“数字经济中的投资和企业发展—中国经验及其全球影响”。这份报告是在联合国可持续证券交易所倡议主席、联合国贸发组织投资与企业司司长李楠女士的指导和部署下,由南开大学的葛顺奇教授和我本人负责撰写。
我们首先看一下中国数字经济的概况。
数字经济从结构上来说可以分为核心部门、狭义数字经济以及广义数字经济三个层次。中国国家统计局也对数字经济进行了五个大类的分类。
具体来说,前四个大类可以归纳为数字产业化,第五个大类可以归纳为产业数字化。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在2023年已经达到了54万亿,占到GDP的超过40%。这个总体规模里面,其中大概19%是数字经济的核心部门。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在ICT产品贸易包括进口和出口,以及全球ICT服务出口、电子商务等领域都居于全球的前列。特别是在ICT产品的贸易方面,高居全球首位。
其次,我们看看中国数字经济企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2024年中国核心数字经济产业的企业数量已经接近460万家,从中国数字经济前一百强的数据来看,主要行业是分布在软件、互联网和通信设备制造,区域分布上来看的话,北京、深圳和上海居于首位。
在中国大型数字经济企业中,在利润方面,字节跳动、腾讯、拼多多、阿里巴巴等企业领先,从研发投入和产出来看,华为技术高居首位。
中国数字经济企业在细分市场领域呈现市场竞争和融合的趋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创新创业创投“三创”深度融合,多领域渗透,多元化扩张和多场景整合,推动了新业态、新模式和新行业的不断的迭代和发展。
从国际维度,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数字产品贸易总体规模保持持续增长,顺差规模保持稳定。在亚洲市场占有主导地位的同时,出口地区也逐渐的多元化。从双向国际投资来看,中国在数字经济引用外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虽然投资规模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是新兴领域的投资增长非常迅速,而且投资来源出现了一些多元化的趋势。
对外投资方面,数字出海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重要的特征。数字经济领域的对外投资,方兴未艾!
我们的研究有一些结论,希望跟各位分享。我想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来看,兼顾基础设施、创新创业创投和公共服务的完善,打通基础设施、企业发展和治理优化的循环,同时在中国数字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像东数西算,数字产业园区,以及我们今天丝路电商这样的非常重要的优秀案例,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
当然我们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比如说如何更好的兼顾优化监管和企业发展,如何改善数字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的状态以及如何在高端芯片等领域逐渐实现突围。
最后在建议方面,我想我们联合国的全球数字契约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方向,就是推动开放、自由、安全,以及以人为本的数字未来。我们建议,建立多边政策对话机制,通过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最不发达国家发展数字经济,把经济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深度融合等方面进一步做深入的工作。
我想,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建立可靠有效的全球治理和规则体系,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谢谢大家。
关于本次会议:
据悉,本届“丝路电商日”系列活动还将同步举办电子商务合作机制伙伴国联络员会议、2025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对接会,搭建政府间沟通协调机制;“丝路电商”走进杭城线下考察、“丝路云品推荐周”线上推介以及“丝路电商”主题展。推动“丝路电商”合作从“对话”走向“落地”,从“实践”走向“共赢”。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