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柚香谷全面出海 2024年销售破10亿

李彦 2025/09/27 08:30
李彦 2025/09/27 08:30

邦小白快读

柚香谷作为国产果汁品牌迅速增长,2024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并开启海外扩张计划,提供实操干货。

1.销售数据:2022年宋柚汁单品销售额近4亿元,2024年翻倍至超10亿元,同比增长30%,展现高增长潜力。

2.出海步骤:首战东南亚和迪拜,针对年轻人口红利和饮料市场高增速;产品在东南亚测试销售,中东推进清真认证和经销合作,预计年内落地。

3.产品策略:延续经典品类,本地化调整甜度、包装规格和语言标签,满足印尼BPOM认证等;核心原料从中国直供,确保一致口感。

4.供应链模式:采用“国内直供+区域仓储+本地代工”三层策略,在新加坡和迪拜设仓储降低成本,部分本地代工响应快速。

风险与门槛:出海面临三重挑战。

1.合规:需满足印尼清真认证、新加坡高糖限制等。

2.供应链风险:海运损耗和保质期问题,铝罐包装可延长保质。

3.文化差异:如“解腻”定位需翻译,风味教育在美欧难。

柚香谷通过品牌定位和市场策略实现高速增长,提供品牌营销和渠道建设参考。

1.品牌营销:聚焦“佐餐果汁”品类,以“解腻、解酒”定位切入东南亚和中东,迎合当地油炸辛辣饮食习惯和高频餐饮场景,提升品牌认知。

2.渠道建设:优先布局大型集团、连锁餐饮和商超体系,利用餐饮渠道的“封闭性”和“高复购”,从区域扩展到国际;案例如王老吉在Costco货架展示。

3.产品研发:针对海外市场调整产品,如优化甜度、强化英文标签;核心原料基于常山胡柚独家配方,维持标准化流程。

消费趋势与用户行为:消费需求变化明显。

1.消费趋势:东南亚市场年轻人口红利带动饮料高增长,清爽型饮品需求强;佐餐场景在全球拓展机会。

2.用户行为:高频餐饮习惯助产品快速渗透,案例显示柚香谷在浙江通过餐饮渠道实现全国冷启动。

柚香谷出海案例揭示增长市场和风险机会,提供政策与商业模式学习点。

1.政策解读与增长市场:东南亚因合规要求(如印尼BPOM认证),但饮料市场增速高;中东清真认证开启旅游节庆场景机会。

2.消费需求变化:年轻人口红利推高饮料需求,佐餐果汁契合解腻场景;案例中东鹏特饮筹建印尼工厂投资2亿美元。

3.风险与机会提示:合规风险(如新加坡广告限制)、供应链问题(海运损耗)和文化隔阂;学习本地化策略可优化响应。

最新商业模式与合作方式。

1.商业模式:供应链采用“国内直供+区域仓储+本地代工”,类似王老吉海外代工模式;优先连锁体系合作确保规模铺开。

2.合作方式:与海外大型集团、连锁餐饮深度对接;扶持政策包括区域仓储缩短交货周期。

柚香谷的生产策略突出原料和代工需求,揭示商业机会和数字化启示。

1.产品生产需求:核心原料常山胡柚从中国直供,标准化种植体系和加工工艺(选苗、双柚研磨),确保一致风味;本地代工优化成本。

2.商业机会:海外扩张带来代工需求,如东南亚或中东设立工厂;案例王老吉海外灌装依赖本地工厂降低运输压力。

推进数字化和电商启示。

1.电商启示:区域仓储策略(新加坡、迪拜)提升交付效率;供应链分层模式减少保质期风险,可为生产流程数字化提供参考。

2.生产启示:统一原料出口与本地代工结合,维持品质同时降低成本;农夫山泉依托生物多样性优势的案例可借鉴。

行业趋势围绕出海痛点和解决方案,提供技术参考。

1.行业发展趋势:中国饮品出海加速,案例包括元气森林调整产品进美国、东鹏特饮印尼建厂;果汁赛道相对空白,增长潜力大。

2.客户痛点:合规障碍如清真认证、BPOM标准;供应链挑战有海运爆罐和保质期问题;文化隔阂需风味教育。

解决方案与新技术启示。

1.解决方案:本地认证快速响应(如柚香谷推进清真认证)、区域仓储缩短周期;案例中铝罐包装应对保质期。

2.技术启示:标准化原料加工工艺维持品质;王老吉中草药材出口结合本地灌装模式提供供应链创新思路。

平台需求和运营管理聚焦招商和风险规避。

1.商业对平台需求:品牌如柚香谷优先大型商超和连锁体系,需求高频消费场景平台;案例王老吉进入Costco货架。

2.平台最新做法和招商:海外对接通过区域仓储提升交付;招商策略优先集团合作,学习柚香谷餐饮渠道铺开模式。

运营管理与风险规避。

1.运营管理:平台通过本地代工优化响应;Costco审查等案例提示运营需合规审核供应链。

2.风险规避:注意认证要求(如清真)和本地化调整;供应链分层减少损耗风险,柚香谷模式可借鉴。

产业新动向突显问题和商业模式启示。

1.产业新动向:饮品出海浪潮增长,案例柚香谷2024销售破10亿并拓展东南亚、中东;问题包括三重门槛:合规(认证障碍)、供应链(运输风险)和文化差异。

2.商业模式:佐餐果汁创新切入空白市场;供应链“国内直供+区域仓储+本地代工”模式提供效率案例。

政策法规建议和启示。

1.政策建议:推动认证标准化如BPOM;法规启示需翻译文化概念(如“怕上火”科学化)。

2.研究启示:企业如元气森林在美策略可分析;柚香谷从区域到国际模式揭示高频场景的商业可行性。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又一饮品品牌开始出海。

近日,壹览商业独家获悉,国产果汁品牌柚香谷已于今年一季度开始筹备海外招商。

目前,公司已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与迪拜率先展开招商与渠道对接,部分产品在东南亚市场进入测试销售阶段,中东同步推进清真认证与经销合作,预计年内实现首批落地。

1

首战东南亚

柚香谷所在的浙江,是中国诞生饮品奇迹最多的地方。光娃哈哈和农夫山泉的两位创始人,在近15年就稳坐半数时间首富之位。这里还是香飘飘、古茗以及李子园的发源地。

在这样一个强手如林的区域里,柚香谷成为近十年少数依靠“佐餐果汁”品类跑出来的新锐品牌。2022年,宋柚汁单品一年实现近4亿元销售额,2024年翻了一倍,全年销售额超10亿。今年,柚香谷向壹览商业透露,公司整体销量和销售额再度同比增长约30%。

出海是大势所趋。在纽约的Costco超市,红色包装的王老吉(海外注册商标为“WALOVI”)已经和可口可乐同台出现;东鹏特饮则正在筹建印尼工厂,计划投入2亿美元;农夫山泉在最新财报中表示,将依托中国生物多样性优势,把更多健康饮品带向全球。过去几年里,越来越多的中国饮料品牌开始走出国门。

壹览商业了解到,柚香谷这次选择东南亚作为出海首站,与区域特征密切相关。一方面,东南亚年轻人口红利明显,饮料市场年增速长期保持在高位,柑橘类果汁的接受度高;另一方面,当地饮食习惯偏重油炸、辛辣,清爽型饮品在佐餐场景中有天然需求,这与宋柚汁“解腻、解酒”的定位高度契合。

在东南亚市场,柚香谷部分产品已进入测试销售。与此同时,公司还同步推进迪拜市场,聚焦旅游和节庆消费场景,寻求通过清真认证进入主流渠道。

柚香谷方向壹览商业透露,此次出海,将涉及产品、供应链、合作伙伴等一系列系统调整。

2

延续经典品类,国内原料直供

随着王老吉、农夫山泉、东鹏特饮等品牌把中国饮品送上国际货架,行业已经摸索出了相对成熟的打法。

在产品层面,经验已经证明,各地消费者口感偏好不同,“一比一复制国内爆款”很难行得通。比如元气森林进入美国时,就降低了甜度,强化“0糖”标签,并在部分市场提升了气泡感,以贴合当地对碳酸饮料的习惯。

柚香谷也选择延续经典品类,同时针对海外市场进行本地化调整。例如根据消费者习惯调整甜度与包装规格,标签增加英文与当地语言,并满足印尼BPOM及清真认证等要求。目前,柚香谷的核心原料仍由中国出口,以确保口感与品质的一致性。

这是因为,宋柚汁的核心配方依托常山胡柚与引种后的香柚。壹览商业曾在与柚香谷品牌创始人宋伟的独家专访中提到(《对话柚香谷宋伟:商超付钱就能进,不应是初创品牌的首选》),这种原料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独家性。柚香谷过去十余年在常山完成了完整的种植体系和原料加工工艺,包括选苗采摘、双柚整果研磨等环节都形成了高度标准化的流程。即便在东南亚或中东复制代工环节,也难以在短期内再造出同样的风味与稳定度。

在供应链上,“原料在中国、加工在海外”的分层模式在行业应用更为普遍。例如王老吉在海外的凉茶依旧依赖国内出口的中草药材,灌装与包装环节交给当地工厂完成,既保证了配方稳定,又降低了运输和保质压力。

壹览商业了解到,这次出海,柚香谷采取的是“国内直供+区域仓储+本地代工”的三层策略:宋柚汁等核心产品由中国集中出口,在新加坡与迪拜设立区域仓缩短交货周期,部分单品则通过本地代工实现成本优化与快速响应。一方面确保产地直供的高品质,一方面借助区域仓提升交付效率。

在渠道方面,行业主流有两条路径:一是先从华人渠道切入,再逐步进入主流商超;二是直接进入区域连锁体系,依靠规模铺开。前者见效快但局限大,后者门槛高但更具长期价值。

柚香谷向壹览商业透露,柚香谷在新市场的核心布局将优先考虑大型集团、连锁餐饮与商超体系,以确保产品能够在高频消费场景中快速建立存在感。宋伟曾对壹览商业表示,餐饮渠道天然具备“封闭性”和“高复购”的特征,如果消费者在餐桌上形成了稳定的饮用习惯,那么这种消费惯性将很难被其他竞品撼动。

也正是因为如此,宋柚汁才在浙江率先跑出,通过餐饮渠道完成了从区域走向全国的冷启动。如今在出海阶段,柚香谷依然把“佐餐”作为核心场景。

3

饮品出海的三重门槛

对中国饮料品牌而言,出海至少有三重门槛。

首先是合规。除了上文提到的印尼BPOM认证、清真认证外,新加坡严格限制高糖饮料广告,美国Costco的审查甚至会随机拦截工人核查加班工资。

其次是供应链。长达数十天的海运运输带来爆罐、损耗、保质期等风险,迫使部分企业通过铝罐包装延长保质期,或者干脆在海外建厂。第三是文化隔阂。凉茶里的“怕上火”,需要翻译成现代科学语言;白桃、荔枝等风味在美国仍然是“小众口味”,需要长期教育消费者。

这些挑战意味着,中国饮品要进入主流市场,必须要真正实现产品、渠道与文化的适配。

柚香谷的出海尝试,正是在这一行业背景下展开的。不同于碳酸饮料和功能饮料已经有巨头深耕多年,果汁赛道在海外仍是相对空白。柚香谷选择佐餐果汁作为突破口,既切合东南亚与中东的饮食习惯,又能以“清爽解腻”的属性进入高频餐饮场景。

从国内市场三年连续增长,到如今同步推进东南亚、中东、澳洲与北美,它试图在窗口期内跑出规模。成败的关键,不仅在于单品力能否延续,更在于能否像元气森林、王老吉那样,跨越合规、供应链和文化三道门槛,在国际市场真正占据一格货架。

注:文/李彦,文章来源:壹览商业(公众号ID:yilanshangye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壹览商业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