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智能眼镜出货量暴增 光峰科技、利亚德等A股企业竞逐AR光学赛道

龚作仁 2025/09/25 16:41
龚作仁 2025/09/25 16:41

邦小白快读

AR眼镜市场正迎来爆发期,多家企业推出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和提升性能。

1. 光峰科技的“一拖二”光机方案通过单个光机驱动双目显示,体积仅0.35cc、功耗100mW,将终端价格降至1500-2000元,大幅提升佩戴舒适性和便携性。

2. 利亚德的Micro LED+AI眼镜整机重量49克,具备自然语言交互功能,如会议记录和实时翻译,针对文旅、医疗等B端场景率先落地。

3. 京东方华灿的0.13英寸Micro LED显示模块峰值亮度达400W nit,功耗低、均匀性高,已开放供样,适用于全彩显示需求。

4. 立讯精密推出新一代全彩AR眼镜,重量60克以内、光通透率99%,采用双系统支持续航12小时以上;与平行视界开发的PVG光波导眼镜量产,重量45克,适合工业巡检。

5. 全球AR眼镜出货量预计2-3年内突破千万台,光学系统成本占比40%,上半年中国市场增速超100%,印证其下一代智能终端潜力。

技术创新驱动AR眼镜的产品研发和消费趋势,企业重点在降本增效和应用场景扩展。

1. 品牌营销上,光峰科技与谷东智能推出“一拖二”方案,精准解决传统双光机成本高问题,通过单光机设计拉低价格,为大规模市场普及奠基。

2. 产品研发方面,利亚德融合Micro LED和AI大模型,实现硬件轻量化49克与软件智能交互,满足企业办公等高端用户需求;水晶光电研发AR-HUD技术,已占国内新能源市场前三,提供车用显示解决方案。

3. 消费趋势显示B端先行,利亚德聚焦文旅、医疗定制化方案;蓝思科技作为Meta眼镜供应商,提供光学部件,推动全天候佩戴场景;水晶光电指出AR眼镜需轻薄、低门槛和全天候使用,行业加速高性能量产方案。

4. 用户行为观察中,立讯精密眼镜支持扩声降噪,提升嘈杂环境体验;水晶光电汽车电子AR+营收增长79%,反映车载需求提升,海外布局助力反内卷策略。

AR市场增长迅猛,提供新的商业机会和合作模式,企业需关注需求变化。

1. 政策解读和增长市场上,光峰科技方案为行业量产按下“加速键”,预测全球出货2-3年达千万级;立讯精密代工阿里夸克眼镜,月产能30万台,订单驱动业绩。

2. 消费需求变化中,B端场景如文旅、医疗成为重点,利亚德与Rokid联名款代替传统导览设备;佳禾智能收购拜雅,强化音频技术,提升用户交互体验。

3. 最新商业模式上,利亚德以定制化解决方案切入企业级市场;立讯精密通过PVG技术降低制造成本1/3;佳禾智能通过参股生态保障供应链稳定。

4. 合作方式上,光峰科技联合谷东发布光机;立讯精密与东南大学开发PVG眼镜;联合光电锁定逸文科技深化AR合作,通过股权投资强化协同。

5. 机会提示上,AR眼镜上半年全球出货增长110%,蓝思科技下半年量产加速,订单充足;水晶光电AR-HUD海外合作扩展,未来收入空间大。

AR光学制造启示成本降低和数字化应用,企业竞逐量产工艺优化。

1. 产品生产和设计需求上,光峰科技“一拖二”方案减少核心显示单元,简化物料和组装;京东方华灿Micro LED模块采用高精度加工工艺,实现批量化生产能力。

2. 商业机会方面,立讯精密无锡工厂自动化产线提升整机组装良率至98.7%,供样周期缩短7天;新相微为华灿光电提供驱动芯片,解决光损高痛点,产品矩阵覆盖多场景。

3. 推进数字化和电商启示上,Micro LED技术如利亚德和京东方华灿减少能耗,提升户外亮度;水晶光电体全息光波导量产,强化镀膜技术;蓝思科技整机组装合作Rokid,驱动大规模量产经验复制。

行业技术革新聚焦解决光学痛点和拓展新应用。

1. 行业发展趋势上,AR眼镜出货量快速增长,光波导等核心光学部件成本占比40%,水晶光电预测市场引爆需轻薄设计和低门槛方案。

2. 新技术突破包括光峰科技“LCoS+PVG光波导”提升光效,立讯精密PVG偏振体全息光波导光效提升200%,豪威集团LCoS为Meta眼镜提供全彩显示,解决传统衍射光波导问题。

3. 客户痛点上,新相微芯片针对AR领域,提高光效和色域;利亚德整合AI减轻设备功能单一问题,立讯精密降噪算法优化嘈杂环境语音。

4. 解决方案上,联合光电构建AR光机组装工艺体系,逸文科技合作提升技术互补;水晶光电激光雷达视窗片拉高毛利率25.24%,汽车电子AR+应用扩展。

硬件技术进展满足平台运营需求和规避风险。

1. 商业对平台的需求上,Meta眼镜采用豪威LCoS和Lumus光波导,提供全彩显示和高效传输;水晶光电AR-HUD已稳居国内前三,拓展至光学全品类海外合作。

2. 平台的最新做法中,立讯精密为阿里夸克代工,月产能30万台,良率98.7%保证供应稳定;歌尔股份增资歌尔光学,强化VR/AR精密光学布局。

3. 平台招商与运营管理上,利亚德B端定制方案提升平台服务价值;佳禾智能收购拜雅注入音频动能,融合技术提升平台生态。

4. 风险规避上,水晶光电通过海外布局缓解车载价格压力;京东方华灿Micro LED良品率99.99%,减少供应中断;立讯精密切入Meta供应链,传感器集成经验降低技术风险。

产业动向突出新问题和商业模式创新。

1. 产业新动向中,AR眼镜出货量激增110%,光学技术如光波导和Micro LED竞逐,水晶光电指出GWG面临规模化瓶颈,SRG色彩均匀性挑战大。

2. 新问题上,光峰科技“一拖二”方案颠覆价格体系但需验证大规模适配;Micro OLED被Micro LED取代,新相微芯片需克服光损高问题;水晶光电强调量产障碍如视场角优化。

3. 政策法规建议上,联合光电以产业链整合促进技术协同,逸文科技合作提供启示;利亚德B端商业化策略减少法规门槛风险。

4. 商业模式上,利亚德聚焦行业客户整合动作捕捉技术;佳禾智能收购拜雅构建音频生态;水晶光电AR-HUD市场渗透提升,为车用法规框架提供参考。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随着AI技术向消费终端快速渗透,AI眼镜正成为继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后的下一代潜力品类。

专业机构预测,随着价格门槛降低与应用生态完善,全球AR眼镜市场将在2-3年内突破千万级出货量,而光学显示系统作为核心部件(占设备成本40%),正成为产业链竞争焦点。

9月份,光峰科技、利亚德、歌尔股份、京东方、华灿光电、新相微、豪威集团、歌尔股份、聚辰股份、佳禾智能、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等A股上市公司纷纷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机构调研、业绩说明会等渠道披露智能眼镜相关业务最新进展。

光峰科技:打造地表最强“一拖二”AR光机

9月11日,光峰科技与谷东智能在光博会(CIOE)上举办联合发布会,正式推出业内首创的“LCoS(硅基液晶)+PVG光波导”“一拖二”AR眼镜光学解决方案,恰好精准命中行业痛点,为市场爆发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该方案以“单光机驱动双目显示”为核心架构,也就是采用一个光机,通过特殊的光学设计,将光机输入的光独立输送到眼镜的左右目镜片,最后实现双目独立显示。在形态与功耗控制上,蜻蜓G1光机单目体积约为0.35cc,这种小巧的光机形态更易适配眼镜设计,另外,与传统的“一拖二”方案相比,蜻蜓方案支持镜面角度设计,同时外观也更符合眼镜形态,这些特点极大地提升了AR眼镜的佩戴舒适性和便携性;典型应用场景下,单目光源功耗约为55nit/mW,100%APL总功耗约为100mW(双目总功耗+硬件功耗)。

该方案不仅全方位升级用户体验,更有望颠覆AR眼镜当前的价格体系,传统双光机方案需为左右眼分别配备一套独立光机系统,直接导致硬件成本居高不下;而 “一拖二” 方案仅需一个光机,核心显示单元数量减半,大幅精简物料成本与组装复杂度,将终端产品价格拉至1500-2000元区间,为行业实现千万级量产目标按下“加速键”。

利亚德:Micro LED+AI双引擎驱动,B端场景率先落地

作为LED显示领域的龙头企业,利亚德在AR赛道的技术积累正逐步转化为产品竞争力 —— 其融合Micro LED显示技术与AI大模型的AR眼镜已完成研发冲刺,进入最终验证阶段,预计2025年 10月正式推向市场,优先服务于文旅、医疗、企业办公等B 端行业客户。

据透露,利亚德AR眼镜实现了 "硬件革新 + 软件智能" 的双重突破。在显示技术层面,利亚德采用自主研发的光波导显示方案,搭配最新研发的Micro LED微显示屏,相比传统Micro OLED技术,不仅在户外强光环境下保持高亮度清晰显示,更将整机重量控制在49克,实现 "全天候佩戴" 的舒适度提升。

智能交互方面,该产品内置微处理器并深度对接AI大模型,突破了传统AR设备功能单一的局限。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实现会议记录自动生成、多语言实时翻译、智能提词等功能,而AI驱动的图像识别与环境感知技术,更让设备具备物体追踪、内容自适应优化等进阶能力。

利亚德为这款AR眼镜制定了清晰的商业化路线图。上市初期将聚焦B 端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在文旅文博领域,结合虚拟动点的空间数据能力打造沉浸式导览体验;在医疗场景中,辅助进行远程诊断与手术培训;企业级市场则瞄准智能会议与远程协作需求。这一策略与其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形成协同 —— 此前虚拟动点已为宇树机器人赋能 "云冈舞" 演绎,积累的动作捕捉与空间计算技术可无缝衔接至AR眼镜的行业应用。

此外,面向文旅展陈等商用场景,利亚德和Rokid联名款AR眼镜支持显示、拍摄、扩声和AI导览等功能,有望代替传统收音机、耳机等旅游导览设备,带来文旅运营服务体验的升级。

京东方华灿首款AR解决方案:Micro LED 0.13" 显示模块亮相

京东方华灿光电自主研发的0.13英寸Micro LED显示模块在2025年 9月京东方全球创新合作伙伴大会上亮相。该产品具有低功耗、高亮度及外观良率、高均匀性等特点,峰值亮度达400W nit。在微显示器件制造方面,模块采用领先的高精度低损伤加工工艺及光型调控技术,不仅实现高品质显示效果,也具备了批量化生产能力,代表京东方华灿Micro LED金湾工厂在技术和工艺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目前,该产品已可全面满足客户需求,并正式开放供样与送样。

此外,京东方华灿参与开发的6.2寸全彩HUD是展会上又一大亮点,采用自研的Micro RGB HUD显示芯片,显示性能显著提升,实现高清影像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智能车用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方华灿光电通过参股Micro LED厂商JBD,间接成为阿里巴巴夸克AI眼镜供应商,为其进阶版AR眼镜提供全彩Micro LED显示模组,良品率超过99.99%,显著提升了眼镜的视觉清晰度和色彩表现。阿里夸克AR眼镜计划于2025年 10月正式上市(代工厂立讯精密日前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透露:"无锡工厂已完成夸克AR眼镜产线的三期扩产,目前月产能达30万台,完全满足十月上市的首批订单需求。"),华灿光电作为核心供应商将直接受益于订单增长。

新相微:AR眼镜新品逐步导入,为华灿光电Micro LED模块提供驱动芯片

在新业务布局上,新相微围绕 “高端显示芯片国产化” 的战略目标,积极拓展显示芯片消费新场景、挖掘新增长点。目前,面向智能手机领域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触控芯片,面向车载显示与电视领域的时序控制芯片,以及面向AR眼镜的微显示相关产品已陆续完成开发,并逐步导入市场。

通过持续扩充产品矩阵,新相微将实现从智能穿戴到车载显示的多场景覆盖,产品品类较去年同期增加多个型号。在客户拓展方面,公司成功导入多家面板厂商供应链。未来随着新产品的技术突破和市场放量,新产品线有望在未来成为推动公司业绩持续提升的核心动力之一。

在MicroLED芯片产品方面,新相微开发出业界领先的12inch wafer,720*480分辨率,0.13inch panel,高集成度、低功耗、稳定性好。该产品主要应用AR眼镜领域。据悉,新相微为华灿光电的Micro LED模块提供驱动芯片,两者共同解决了光损高、色域窄等行业痛点。

豪威集团:LCoS单片全彩微显示屏供应Meta首款AR眼镜

豪威集团近日在官微透露,公司LCOS产品获得头戴式智能眼镜设备行业龙头公司的量产导入,加速尖端XR技术的创新和部署。业内人士猜测,应该是Meta首款AR眼镜Ray-Ban Display供应LCoS单片全彩微显示屏(分辨率648×648),为设备提供全彩显示能力。Meta在 Connect 2025大会提及了豪威为LCoS供应商。根据天风证券预测,Meta Ray-Ban Display生命周期内(2年)出货量预计15-20万台,虽规模有限,但作为Meta首款全彩AR眼镜,其技术路径将为后续产品奠定基础。

据悉,Meta Ray-Ban Display光学系统采用LCoS+ 阵列光波导组合:豪威的LCoS芯片提供全彩显示能力,Lumus授权的阵列光波导技术则实现高效光传输(光效超10%)和低杂散光控制,两者结合解决了传统衍射光波导光效低、彩虹效应明显的问题。

歌尔股份增资4亿:赋能微纳光学布局,巩固VR/AR赛道竞争力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241,证券简称:歌尔股份)公告表示拟通过 “换股交易 + 现金增资” 两步走的方式,对控股子公司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歌尔光学”)实施战略增资,其中公司自身将出资2 亿元,与宁波舜宇奥来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宁波奥来”)共同为歌尔光学注入4 亿元资金,以强化其在微纳光学领域的布局,助力虚拟 / 增强现实(VR/AR)、智能眼镜等精密光学业务发展。

在换股交易阶段,歌尔光学将通过增发52,951.15万元注册资本的方式,收购舜宇奥来微纳光学(上海)有限公司与舜宇奥来微纳光电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合称 “上海奥来”)100% 股权。交易完成后,歌尔股份对歌尔光学的持股比例将从原56.6560% 降至37.7707%,虽仍为第一大股东。

现金增资环节,歌尔股份与宁波奥来将分别向歌尔光学增资2 亿元,合计增资4 亿元,用于认购歌尔光学新增注册资本11,128.12万元(双方各认购5,564.06万元),剩余资金计入资本公积。值得注意的是,歌尔光学其他股东均已放弃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本次增资完成后,歌尔股份对歌尔光学的持股比例将回升至38.5713%,进一步巩固第一大股东地位,歌尔光学注册资本也将增至169,981.57万元

佳禾智能:收购德国拜雅,为AR/AI眼镜业务注入新动能

佳禾智能收购德国拜雅案近日获得股东大会批准。佳禾智能全资子公司佳禾国际(Cosonic International Pte.Ltd.)拟出资约10亿元人民币收购德国beyerdynamic GmbH&Co.KG(简称 “拜雅 /BD KG”)100% 有限合伙权益、其母公司BD Verwaltungs-GmbH 100% 股权,及股东借款。

正在推进中的德国拜雅收购案为AR/AI眼镜业务注入新动能。拜雅在高端专业音频领域的百年技术积淀,有望与佳禾智能的AR硬件形成协同效应,特别是在空间音频、降噪算法等关键技术上的融合,将显著提升AR眼镜的沉浸感和交互体验。公司计划在完成收购后,推动双方在研发、生产、渠道端的全链条协同。

产业链投资布局成效初显。佳禾智能通过参股工业级AR眼镜龙头瑞欧威尔、消费级AR核心部件厂商珑璟光电等企业,构建起覆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产业生态。这种生态布局不仅保障了供应链稳定性,更促进了技术交流与创新,使公司能快速吸收行业前沿技术成果。

从财务表现看,智能穿戴设备已成为佳禾智能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营收占比从去年同期的6.4% 提升至10.08%,对应营收1.01亿元,同比增幅超28.76%,且毛利率显著高于传统声学产品。随着AR/AI眼镜出货量的持续增长,这一比例有望在未来2-3年进一步提升至20% 以上。

立讯精密:新一代全彩AR眼镜亮相,PVG单绿AR眼镜量产落地

立讯精密在2025年 9月举办的第26届深圳光博会上展示了新一代全彩AR眼镜,采用双芯片架构(高通AR1+ 恒玄BES2800),支持Andriod和 RTOS双系统协同工作,在保障AI算力的同时将续航延长至12小时以上。该产品搭载索尼IMX681图像传感器,支持EIS防抖与秒级抓拍功能,配合全彩Micro LED+ 全彩SRG刻蚀衍射光波导方案,实现双目异显效果,峰值亮度达6000尼特,光通透率99%,重量控制在60克以内。声学方面,采用大单元双扬声器与5 阵列麦克风,自研降噪算法可在嘈杂环境中保持语音清晰度。

与东南大学、平行视界联合开发的PVG偏振体全息光波导AR眼镜已进入量产阶段。该产品专为户外场景设计,通过偏振复用技术将光效提升200%,前向漏光降低80%,制备成本仅为传统SRG技术的1/3。实测数据显示,其重量仅45克,支持实时翻译、智能提词等功能,适用于工业巡检、远程协作等专业领域。

作为阿里夸克AR眼镜核心代工厂,立讯精密无锡工厂已启动50万台产能爬坡,采用全自动化产线实现98.7% 的整机组装良率,配套华灿光电Micro LED模组供样周期缩短至7 天。通过参与Meta Quest 3交互场景开发积累的技术经验,立讯精密切入Meta新一代消费级AR眼镜Celeste的供应链,负责传感器集成与部分光学组件组装,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批量供货。承接星纪魅族StarV Air AR眼镜整机组装业务,2025年出货量预计突破10万台,单机价值量超2000元。

蓝思科技:AI眼镜下半年量产加速

近日,蓝思科技(证券代码:300433)在 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披露,公司围绕AI时代智能硬件制造战略,在AI眼镜等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智能汽车与座舱等核心领域均取得关键进展,多项业务将在下半年进入量产加速期,为公司整体盈利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AI硬件赛道的核心布局方向,蓝思科技在AI眼镜领域已实现 “核心供应商 + 整机组装” 双重卡位。据披露,公司不仅是北美大客户第一代智能头显的外观结构件核心供应商,还为其他北美头部AI眼镜客户提供导光模组、Mic模组、蓝宝石摄像头盖板等高精度功能模组及精密结构件,深度参与全球高端AI眼镜供应链。

在国内市场,蓝思科技是Rokid全系AI眼镜的整机组装合作伙伴,覆盖从光学镜片到整机组装的全链条服务。尽管湘潭蓝思此前为Rokid AI眼镜投入较多研发费用,短期对利润略有影响,但随着AI眼镜下半年加速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叠加客户旗舰手机新品发布与备货需求,湘潭园区当前在手订单充足,盈利状况将持续改善。

据了解,蓝思科技为Meta首款AR眼镜Ray-Ban Display的独家核心光学部件供应商,提供三大关键产品:自由曲面光波导支架、0.7mm超薄微晶玻璃盖板、镜腿复合结构件,直接影响设备的光学性能与轻薄化设计。

水晶光电上半年:汽车电子AR+ 营收激增79%,锚定下一代终端赛道

汽车电子AR+ 成为水晶光电上半年最亮眼的增长极:实现收入2.41亿元,同比激增79%;毛利率大幅提升16.79个百分点至25.24% ,主要受激光雷达视窗片等高毛利车载元件拉动。

水晶光电透露,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 “反内卷” 趋势显现,有望缓解车载业务价格压力;同时海外布局成效初显 ——2023年在德国斯图加特设立办事处后,已与多家海外主流车厂达成合作,合作范围从HUD(抬头显示)延伸至光学全品类。

随着明年海外客户及Lcos方案AR-HUD量产,该板块中长期收入与利润增长空间将进一步打开。此外,公司AR-HUD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份额已连续多年稳居行业前三,上半年增长主要受益于行业渗透率提升。

董事兼副总经理刘风雷指出,AR当前正迎来AI驱动的爆发拐点,而AR眼镜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 “下一代移动终端”。

从技术路线看,当前AR光学主流技术为反射光波导(GWG)与表面浮雕光栅(SRG):GWG凭借大视场角、低漏光、高能量效率及适配近视用户的优势领先,但面临规模化制造瓶颈;SRG则在色彩均匀性、半导体工艺难度上挑战较大,大视场角场景量产仍存障碍。水晶光电认为,AR眼镜引爆市场需满足 “轻薄设计、全天候使用、低消费者门槛” 三大要素,行业正加速推进高性能、低成本量产方案。

水晶光电在AR领域已深耕十余年:2011年与Lumus合作,2019年携手Digilens布局体全息光波导,目前体全息光波导已实现北美商用小批量量产;业务覆盖显示系统(光波导片)、投影单元(光机光学元件)及摄像头等光学零组件,核心优势集中在全球领先的镀膜技术、突出的冷加工与自动化量产能力,以及端到端的光学设计与测试能力。

联合光电:明确AR眼镜发展路径,锁定逸文科技深化AR合作

在AR眼镜业务发展路径上,联合光电清晰规划了技术与产能布局方向:公司将重点构建涵盖AR光机、光波导片贴合等整机组装关键环节的工艺体系与设备能力,通过自主技术突破与产业链整合,为下游客户提供高性价比、高性能的AR眼镜相关产品支持,致力于在快速增长的AR光学赛道中占据有利位置。

针对 “为何选择逸文科技作为AR眼镜领域合作对象” 的疑问,联合光电从双重维度给出解答:一方面,双方在AR相关技术路径与应用场景上高度契合,具备战略协同与技术互补的核心优势,为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公司通过以有限合伙人(LP)身份参与的投资基金,已持有逸文科技部分股权,这一股权纽带进一步强化了双方的合作黏性与战略一致性,确保合作高效推进。

随着AI技术向消费终端深度渗透,AI眼镜已从 “概念探索” 迈入 “量产攻坚” 的关键阶段。全球出货量上半年同比激增110%,中国市场增速更是突破100%,印证了行业对其 “下一代智能终端” 潜力的判断。

注:文/龚作仁,文章来源:Laborer,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文章来源:Laborer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