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加载中

净利润连续3年下滑 营收微增3.3% 李宁财报“不乐观”

廖紫琳 2025/08/22 14:17
廖紫琳 2025/08/22 14:17

邦小白快读

李宁公司2025年中期财报显示收入微增但净利润下滑,凸显市场挑战和优化措施。

1. 关键数据:上半年收入148.2亿元,同比增长3.3%;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同比下降11.0%至17.4亿元,但净利率提升至11.7%。

2. 渠道亮点:电商渠道收入增长7.4%,贡献最大增量;特许经销商渠道占比46.5%,增长4.4%;直营门店收入下降3.4%,主因客流减少和门店结构优化。

3. 门店调整:门店净减少51家至7534家,公司通过扩展优质店铺和关闭低效店提升效率,平均月店效达30万元,高层级市场流水贡献近60%。

4. 产品表现:鞋类收入占比55.6%,跑鞋销量突破1400万双,“超轻”、“赤兔”、“飞电”三大跑鞋IP销售526万双;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7%,累计超38亿元。

财报提供品牌营销和产品研发的干货,强调专业定位和消费趋势响应。

1. 品牌营销:公司官宣成为中国奥委会2025-2028年官方合作伙伴,加码专业运动市场;通过签约NBA球员杨瀚森和推广运动员专属标识,借势球星效应强化篮球影响力。

2. 渠道建设:电商渠道增长7.4%成为增量主力,特许经销商渠道稳固占比46.5%;DTC直营收入下降3.4%反映消费疲软趋势,需调整折扣策略。

3. 产品研发:鞋类占比提升至55.6%,代表品牌专业度;研发投入增8.7%,支撑专业产品如“航天速干”和“航天防晒”科技应用在综训品类;跑步品类助力赛事冠军44项,强化专业形象。

4. 消费趋势:用户行为显示线下客流同比减少,公司通过门店优化应对,服装收入占比下降2.5%至35.0%,器材配件收入增长23.7%。

财报揭示消费需求变化和潜在机会风险,提供门店优化和增长策略参考。

1. 增长市场:电商渠道增长7.4%,器材配件收入大涨23.7%至13.9亿元;新兴运动品类如户外运动和网球拓展市场空间,跑步品类零售流水增15%。

2. 消费需求变化:线下客流减少带来流水压力,公司调整门店结构,减少低效门店;服装收入下降显示需求转移,鞋类专业产品受青睐。

3. 风险提示: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主因营销成本上升和库存管理,毛利率略降0.4个百分点至50.0%;DTC渠道折扣加大暴露价格竞争风险。

4. 可学习点:门店优化策略提升平均店效至30万元,通过闭店和整改平衡效率;研发投入驱动产品力,如篮球“韦德”系列通过科技创新和球星合作稳固市场。

5. 最新商业模式:多渠道布局突出特许经销商(占比46.5%)和电商,平衡线上线下。

财报聚焦产品生产需求和商业机会,启示数字化转型和品类拓展。

1. 产品生产和设计需求:鞋类主导收入占比55.6%,核心跑鞋IP“超轻”、“赤兔”、“飞电”需求旺;需加强专业设计如篮球系列融合东方美学。

2. 商业机会:器材配件收入增长23.7%显示配件需求上升;新运动品类如户外运动、网球和匹克球拓展潜力,跑步品类销售破1400万双提供生产量参考。

3. 数字化启示:电商渠道增长7.4%为增量主力,启示线上生产支持重要性;公司优化门店结构减少51家,导向高效供应链管理。

财报反映行业趋势和客户痛点,提供科技应用和优化解决方案思路。

1. 行业发展趋势:线上线下渠道分化,电商增长快(7.4%)而DTC下降(3.4%);专业运动市场升温,跑步、篮球、综训流水占比67%。

2. 新技术应用:综训品类引入“航天速干”和“镜面防晒”科技,解决用户舒适需求;研发投入增8.7%支撑产品创新,如专业跑鞋销量引领。

3. 客户痛点:线下客流减少导致直营门店收入降3.4%,库存管理和营销成本上升影响净利润下滑11.0%;折扣加大暴露利润压力。

4. 解决方案:门店优化策略通过闭店和扩展提升效率;科技产品如瞬吸速干衣应用“航天速干”科技,提供用户痛点响应范例。

财报指出商业需求和平台风向,涵盖招商策略和运营管理优化。

1. 商业需求:特许经销商渠道增长4.4%且占比46.5%,显示渠道稳定需求;电商需求旺增7.4%,支持线上平台合作。

2. 平台做法:DTC直营门店收入下降3.4%需调整招商策略;门店效率指标如平均月店效30万元,导向高效运营管理。

3. 招商启示:经销商渠道稳固为主力,平台可强化招商以平衡渠道结构;公司减少低效门店提供运营示范。

4. 风险规避:净利率11.7%虽升但毛利率降0.4个百分点至50.0%,提示折扣管理风险;投资性房地产减值等多重因素暴露财务不确定性。

财报揭示产业动向和商业模式变化,突出新问题和政策启示。

1. 产业新动向: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2025年降11.0%),反映行业竞争加剧和消费疲软;核心品类跑步、篮球流水占比高,显示专业化趋势。

2. 新问题:线下客流同比减少挑战生意流水,公司门店结构优化净减51家暴露零售压力;服装收入占比下降揭示需求转移问题。

3. 政策启示:电商渠道增长7.4%和DTC调整推演,建议政策支持线上渠道;中国奥委会合作标志性事件提供政策合作范例。

4. 商业模式:多渠道结构特许经销商主导(46.5%),通过产品专业度强化如跑鞋销量破1400万双;明星签约和科技研发结合,提升产业竞争模式。

{{loading ? '正在重新生成' : '重新生成'}}

返回默认

我是 品牌商 卖家 工厂 服务商 平台商 研究者 帮我再读一遍。

【亿邦原创】昨日晚间,李宁发了一份“并不让人意外”的2025年中期财报:收入增长,但净利润依然下滑。

上半年,李宁公司实现收入达148.2亿元,同比上升3.3%。其中,电商渠道收入同比增长7.4%,贡献了所有渠道中的最大增量;特许经销商渠道收入增长4.4%,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6.5%,仍是李宁的核心渠道;而DTC直营门店收入同比下降3.4%,主要原因是对外受消费市场疲软影响,对内受优化门店结构影响。

截至2025年6月30日,李宁门店(包含李宁品牌及李宁YOUNG)数量为7534家,较去年底(7585家)净减少51家。截至上半年李宁大货店铺平均面积242平方米,平均月店效30万元,高层级市场流水贡献接近60%,核心商业体进驻率约90%。

“我们能够深刻的感受到线下客流的同比减少,这带来了一些生意流水上的压力和挑战,我们不断对线下渠道进行结构优化,包括整体优质店铺的扩展、整改,低效店铺的闭店、关店和整改,这是我们一直在持续推动的一个过程。”李宁集团联席CEO钱炜表示。

虽然净利润下滑,但净利率依旧保持高单位数及以上。李宁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1.0%至17.4亿元(2024年上半年下滑7.98%,2024年全年下滑5.46%),净利率为11.7%。从财报上看,这项数字受到营销/渠道成本上升、库存管理及优化,乃至投资性房地产减值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与此同时,毛利增长,但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略有下滑。上半年,李宁公司整体毛利率为50.0%,较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主要是DTC收入占比下降,且DTC渠道加大折扣力度所致。

在产品品类上,鞋类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55.6%,较去年同期增加0.9个百分点。在运动行业内,“鞋”一直被看作品牌专业度的核心载体。李宁鞋类收入增长提升,一方面来自于持续的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李宁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7%,近10年来,李宁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38亿元。另有数据显示,上半年李宁专业产品收入占比持续增长至超60%。

另一方面也来源于李宁公司对产品专业度的重新审视。今年1月,李宁官宣成为2025-2028年中国奥委会及中国体育代表团官方合作伙伴,被业内视为“加码专业运动市场”的重要标志。

此外,服装收入占比下降2.5个百分点至35.0%;器材及配件收入增长23.7%至13.9亿元,约占总收入的9.4%。

聚焦到运动场景上,上半年,李宁品牌持续深耕跑步、篮球、综训、羽毛球、乒乓球和运动休闲六大核心品类,同时拓展户外运动、网球和匹克球等新运动品类。数据显示,李宁上半年在跑步、篮球、综训三大运动品类的零售流水占比达到67%,其中跑步、综训引领增长,零售流水均取得15%的增长。

在跑步领域,李宁上半年全渠道专业跑鞋销量突破1400万双,其中核心三大跑鞋IP(“超轻”、“赤兔”、“飞电”)销售突破526万双。这一成绩来源于上半年,李宁助力签约运动员在国内外跑步赛事中斩获44项冠军,84次登上领奖台。在2025北京半程马拉松中,李宁跑鞋以61.35%的占比成为90分钟内完赛跑者中穿着率TOP1的品牌。

在篮球领域, 李宁继续专注于专业篮球、“韦德”以及“反伍”三大产品系列,通过独立不同的风格及产品定位,以科技创新为根基,深度借势球星效应,稳固李宁在篮球市场的影响力。李宁签约球员杨瀚森,成为第三位在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选秀大会上首轮被选中的中国球员。李宁已打造融合东方美学的运动员个人专属标识,将继续陪伴杨瀚森征战国际顶级赛场。

此外,综训品类依托“航天速干”和“航天防晒”科技,李宁推出了瞬吸速干衣、镜面防晒服。李宁在羽毛球品类上不断积累声量中,其中在球拍和拍线销量上半年保持高增长;乒乓球品类上半年继续以产品迭代升级与全球赛事营销为核心驱动力。

亿邦持续追踪报道该情报,如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信息,请扫码关注作者微信。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广告
微信
朋友圈

这么好看,分享一下?

朋友圈 分享

APP内打开

+1
+1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空间
关闭
收藏成功
发送
/1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