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昨日晚间,李宁发了一份“并不让人意外”的2025年中期财报:收入增长,但净利润依然下滑。
上半年,李宁公司实现收入达148.2亿元,同比上升3.3%。其中,电商渠道收入同比增长7.4%,贡献了所有渠道中的最大增量;特许经销商渠道收入增长4.4%,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6.5%,仍是李宁的核心渠道;而DTC直营门店收入同比下降3.4%,主要原因是对外受消费市场疲软影响,对内受优化门店结构影响。
截至2025年6月30日,李宁门店(包含李宁品牌及李宁YOUNG)数量为7534家,较去年底(7585家)净减少51家。截至上半年李宁大货店铺平均面积242平方米,平均月店效30万元,高层级市场流水贡献接近60%,核心商业体进驻率约90%。
“我们能够深刻的感受到线下客流的同比减少,这带来了一些生意流水上的压力和挑战,我们不断对线下渠道进行结构优化,包括整体优质店铺的扩展、整改,低效店铺的闭店、关店和整改,这是我们一直在持续推动的一个过程。”李宁集团联席CEO钱炜表示。
虽然净利润下滑,但净利率依旧保持高单位数及以上。李宁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1.0%至17.4亿元(2024年上半年下滑7.98%,2024年全年下滑5.46%),净利率为11.7%。从财报上看,这项数字受到营销/渠道成本上升、库存管理及优化,乃至投资性房地产减值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与此同时,毛利增长,但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略有下滑。上半年,李宁公司整体毛利率为50.0%,较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主要是DTC收入占比下降,且DTC渠道加大折扣力度所致。
在产品品类上,鞋类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55.6%,较去年同期增加0.9个百分点。在运动行业内,“鞋”一直被看作品牌专业度的核心载体。李宁鞋类收入增长提升,一方面来自于持续的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李宁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7%,近10年来,李宁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38亿元。另有数据显示,上半年李宁专业产品收入占比持续增长至超60%。
另一方面也来源于李宁公司对产品专业度的重新审视。今年1月,李宁官宣成为2025-2028年中国奥委会及中国体育代表团官方合作伙伴,被业内视为“加码专业运动市场”的重要标志。
此外,服装收入占比下降2.5个百分点至35.0%;器材及配件收入增长23.7%至13.9亿元,约占总收入的9.4%。
聚焦到运动场景上,上半年,李宁品牌持续深耕跑步、篮球、综训、羽毛球、乒乓球和运动休闲六大核心品类,同时拓展户外运动、网球和匹克球等新运动品类。数据显示,李宁上半年在跑步、篮球、综训三大运动品类的零售流水占比达到67%,其中跑步、综训引领增长,零售流水均取得15%的增长。
在跑步领域,李宁上半年全渠道专业跑鞋销量突破1400万双,其中核心三大跑鞋IP(“超轻”、“赤兔”、“飞电”)销售突破526万双。这一成绩来源于上半年,李宁助力签约运动员在国内外跑步赛事中斩获44项冠军,84次登上领奖台。在2025北京半程马拉松中,李宁跑鞋以61.35%的占比成为90分钟内完赛跑者中穿着率TOP1的品牌。
在篮球领域, 李宁继续专注于专业篮球、“韦德”以及“反伍”三大产品系列,通过独立不同的风格及产品定位,以科技创新为根基,深度借势球星效应,稳固李宁在篮球市场的影响力。李宁签约球员杨瀚森,成为第三位在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选秀大会上首轮被选中的中国球员。李宁已打造融合东方美学的运动员个人专属标识,将继续陪伴杨瀚森征战国际顶级赛场。
此外,综训品类依托“航天速干”和“航天防晒”科技,李宁推出了瞬吸速干衣、镜面防晒服。李宁在羽毛球品类上不断积累声量中,其中在球拍和拍线销量上半年保持高增长;乒乓球品类上半年继续以产品迭代升级与全球赛事营销为核心驱动力。
亿邦持续追踪报道该情报,如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信息,请扫码关注作者微信。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